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第59部分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59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艾看着刘备的神情立马反应过来的了,只不过手中的包袱还是必须得交给刘备,“陛下,末将以为这包袱里面的物,很有必要一看;毕竟老者从江阳郡到汉中是徒步了大半个月,只为将这个包袱交给他的儿子”邓艾跪着地上,双手合十捧着包袱朝上面举托着。

    刘备凛冽的眼神,邓艾背后不禁一凉;但还是依旧举托着包袱未曾后退,正当赵云恰步而出准备当和事老的时候;

    “将它打开”刘备低沉着声音说道。毕竟邓艾已经为官两年都未曾犯过过错,如今又怎会犯这样的错误。

    话音刚刚落下,邓艾顺手就扯出了里面的旗帜,将它呈现在了刘备的眼帘之中;是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布,只是白布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国家存亡分上尽忠。’左边,‘曹魏篡汉,汉室衰微。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旗帜展开的那一刻,刘备就如同刚刚营门的守卫一样像中邪一般,不能动弹,只剩下目光有些深沉的炙热。这恍惚就好像燕赵悲歌,壮士断臂。短短数字,抵得上雄文万丈。寥寥点墨,淌开了血泊中的生路。

    张飞、马超、赵云、陈到也被这面旗帜所带来的这一刻寂静给感染,眼睛死死的盯着上面的黑色久久不能忘怀。有一些感动,也有热血沸腾、更让人热泪盈眶。

    刘备泛了泛眼睛,很难想像得出老父那只饱经沧桑的手在握住斗笔时是怎样的抖动和一挥而就或是浓墨重笔!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老父在写出‘死’字和‘死时裹尸’的句子时,老父的胸怀是何等的气度、何等的惨痛又是何等的悲壮!

    只是能够知道老父已经将‘死’字大旗作成,儿子也即将走上战场,余下的只有默默的哀念。

    轻轻呼了一口气“士载,将老者带来”回过神来,刘备对着邓艾轻轻的说道。

    “诺”说着邓艾便退了下去。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邓艾又回转了回来,只是他的身旁却多了一位憔悴的老者更随;“草民拜见皇上”还没有走近,老者在第一眼看见刘备的时候,便跪拜了下来。

    未待多想,刘备快步向前准备将老者扶起,老者却一个劲的避让,不让刘备接近自己;奈何刘备手快,一把抓住老者纤弱的手不肯放松。

    “皇上,草民承受不起”老者着急的回应着。

    “先生如何承受不起,若是没有先生这样的忠义之士,我汉室又怎能中兴”刘备拉着老者的手轻轻的说道。

    “不知先生该如何称呼”刘备见老者沉稳了下来,轻声问道。

    “回禀皇上,草民姓潘,名参,字铭章,江阳郡人士;此次只为将这面旗帜交予我儿潘翔手中,还请陛下恩准”老者声音中夹杂着几丝颤抖,缓缓的回应道。

    “铭章先生,若是信得过朕,就请放心,这面旗帜朕一定交到令子潘翔手中;只是大军即将开拔,现在多有不便还请见谅”刘备弯身对着老者一拜;这也是刘备登基以来除了祭拜天地神灵、汉室宗庙之外的唯一一次弯腰行礼。在之后的传扬之中,被誉为‘国士之拜’。

    潘参一见,连忙跪伏在地,急忙说道;“皇上切忌不可如此,草民相信;既然大军即将开拔,那草民也就回江阳去”

    “邓艾”刘备喊道。

    “在”

    “马上找一辆马车,备齐干粮,给铭章先生回家路途所用”刘备对着邓艾吩咐道;本来刘备计划给潘参一笔养老的钱财,但是想想也就舍弃了这个想法,毕竟整个蜀汉还有千千万万的老父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军营,若是今日开了潘参这个先例,后果将无法估量;而且若是此时用钱去衡量身前的这位国士,也显得自己的粗鄙。

    “诺”邓艾抱拳应道。

    随即刘备告别了潘参,身边的士卒也将这面旗帜,竖立了起来,顿时死字大旗迎风飘扬;让校场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看见。

    按照刘备的指示,御林军在这个时候将点将台围成了圈,似乎正在着什么命令似的。

    张飞站在了刚刚被竖起的大旗下面,目光全然放在了旗帜上;在几通鼓声之后,张飞开始高喊着嗓子,“曹魏篡汉,汉室衰微、、、国家兴亡,匹夫有分、、、”。御林军接着张飞的喊声,也将这句话传向了整个校场的所以将士耳中,的将士立即会意,跟着念了起来、、、、、、

    坐在马车中正准备回家的潘参,不停的回头侧目,感受着此时军营中儿子的呐喊。或许这是刘备没有让他见着儿子,而给他的一种特殊的送行方式,伴随着将士的呼声马车缓缓驶出了军营。

    按照诸葛亮的战局部署,,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领军两万为整个北伐大军先锋,浩浩荡荡朝褒斜谷开进,准备在这里成为大军的突破口,攻破郿国,从而进军关中;当然这只是对外这样宣传而已,至于蜀汉大军,此时正在悄悄朝祁山开进。

    还有魏延与诸葛乔此时正在汉中休养,着出征时机;在提出子午谷战略的时候,魏延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乔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更没想到刘备会给自己精锐的虎步营士卒,毕竟蜀汉士卒除了无当、前两支军队之外,当属虎步营翻山越岭最为精湛;因此,保障行军速度与军队的隐蔽,魏延与诸葛乔商议放弃了后勤押运粮草,准备全军上下自行携带十三日干粮子午谷。

    【陈寿:“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真挂帅() 
曹真挂帅

    魏黄初四年;洛阳的皇宫中,雕梁画栋、朝歌夜玹;一个形色匆匆的侍者急忙的朝曹丕的行宫奔去,而且没有人阻拦他,因为他手中托着印有六百里加急的竹简。“陛下雍州传来六百里加急文件”侍者跨进了一处宫殿的大门,跪着地上气喘着说道。

    殿中首位此时正坐着一个身着黄色龙袍男子,峻冷的脸正在批阅着奏章,闻见侍者的喘气声,他似乎也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传上来”。他也就是曹丕——魏国的开国皇帝。

    第二日,洛阳的朝堂上,曹丕高高坐在属于他皇位的龙椅上,注视着堂中的文武众臣;只是今日的早朝却比往日聚集的文武要多得多,似乎曹丕要宣布什么任命似的。

    “昨日朕接到雍州的六百里加急文件;刘备御驾亲征,亲率百万大军走褒斜谷,打着‘克复中原’的旗帜,兵锋直指雍州;众卿有何提议”曹丕沉声说道。

    话音刚刚落地,整个朝堂上便开始嘈杂了起来、、、

    “陛下,刘备这一定是虚数,他只有一州之地又怎会有百万大军,臣以为以蜀中之地全国之兵相加,绝不会超过十五万兵马。”司徒华歆思索着缓缓说道。

    这个时候朝堂的嘈杂声,才微微减弱,众臣也跟着附和华歆;毕竟华歆一言道出了众臣心中所害怕的根源,那就是刘备大军的兵力。

    气氛在这个时候缓和了下来,众臣静静的着曹丕下一步的指示。

    “陛下,末将愿领军前往雍州,阻击刘备大军陛下恩准”还没有待曹丕开口,曹洪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抱拳道。

    “骠骑将军将军若是离开洛阳,这洛阳又该让谁人镇守,朕不放心啊!还是另择他人吧”曹丕缓缓的说道;看似是在提高曹洪,其实是因为曹丕并不信任曹洪的能力,曹洪是以武力擅长,而又脾气暴躁,更加对手还是这个时代的枭雄刘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让曹洪为将,但他却是魏国剩下武将中地位最高崇的,而且还是曹丕叔父,除了曹丕之外也没有人能够驾驭,或许这也是武将的一种悲凉。

    此言一出曹洪竟然无言以对,或者说他自己也明白其中的缘故,默默的退回了武将列中,眼睛恍如无神,或许是想到了昔日同曹操一起征战南北的往事。

    “陛下,左将军张颌、右将军徐晃乃是武皇帝余留下来的五子良将,臣以为他二人可以领军破敌”尚书令陈群会意的站了出来。

    “朕也有此意,传令左将军张颌,另遣高唐侯朱灵为副将,领三万铁骑为先锋;拜曹真为大将军,右将军徐晃随军,领军十万开赴雍州”曹丕沉声下令道,说得似乎非常的轻松,只是却惊呀了朝堂众臣。

    曹真也是曹操的儿子之一,只不过是义子,不然也不会让曹丕提及;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只是因为雍州战事提前了五年,曹真还没有建立威信所以才会受到质疑。

    其实在魏国一般也是君主亲自出征,就好比曹操在时每打一仗似乎都有他的影子,就算被杀得割须断袍也不列外,只是现在曹魏刚刚在东吴吃了败仗,而东吴现在士气正盛,并且刘备与孙权还是互为盟友,所以曹丕不敢离开都城。

    “陛下,臣以为不妥,曹真涉世太浅,不足以为大军之首”钟繇站了出来。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还望陛下三思”华歆也站出来劝道。

    “陛下,臣以为曹子丹曹真字子丹有大将之风,可以担当三军统帅;只是老臣有个不情之请”司空王朗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曹丕说道。

    曹丕一见有人他,立马来了精神;其实曹丕重用曹真也是无奈之举,曹操在临终的时候托付曹丕,不可将大权交与司马懿,而要重用曹室宗族;不然司马懿一定是曹丕心中的不二人选,因为曹丕未登基之前与司马懿,交际较深。

    “王司空言之有理,尽管道来”曹丕轻轻说道。

    王朗清了清嗓子“陛下,臣愿随军出征与诸葛孔明一辩,试一试他是否有传言中的本领”。

    此言一出,朝堂的众人都将目光注视在了王朗的身上,只是眼神中带着几丝不屑的神情,就连刚刚还赞赏王朗的曹丕就将脸皮拉了下来。“真当诸葛亮也是你这样迂不可及的儒生”曹丕心中默念着。

    “司空其志可嘉,洛阳至雍凉之地,路途遥远,难免受舟车之苦,司空还是留在洛阳帮助朕处置政务”曹丕安慰着说道,毕竟王朗也算元老级别的老臣,说话的时候还是得给他留下退路。

    “回陛下,臣无惧舟车之苦,只愿为陛下解边境之难”王朗鼓足着劲说道,也断了他的后退之路。

    曹丕明显不悦;但还是不能过多的表现出来,“既然王司空如此坚持,那便如司空所愿”。

    “诺”王朗应声退回了文官行列。

    三日之后;洛阳的校场中曹真意气风发,这是他第一次统帅十万士卒的大军,也是第一次当上大将军;张颌、徐晃两员曹操时期的五子良将,紧紧的站在他的身后,没有一点儿抱怨曹真的身份,反而非常的尊敬。

    十三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由着五万骑兵与八万步兵组成,骑兵之中还有一千虎豹骑归属曹真亲自统率;前锋的三万的骑兵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着曹真的令下。

    【在历史上,诸葛亮和魏军一共交手了六次,前四次都是和曹真交手,最后两次才是司马懿。曹真才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对手,也是曹魏宗族中后期仅有的文武全才,可能罗贯中觉得曹真这种凡人怎么配跟诸葛亮这样的神交手?——愿大家每日都有好心情!】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陆逊统军() 
陆逊统军

    东吴黄武二年;武昌城孙权的议事大厅中,此时正聚集着东吴的一干文武商讨着国之大事;“王上,臣以为我军应该安兵不动,以待曹魏与蜀汉相争,我们则从中获取渔翁之利”张昭抱拳行礼道。

    “王上,末将以为蜀汉在曹魏进攻我们荆州时,曾出兵援助,而今蜀汉已经派遣使者求援,我们又怎能不顾,岂不有违联盟之约”建威将军凌统站了出来反驳道。

    原来在几天前刘备派遣的联吴使者陈震到达了武昌,向孙权告知了此行的来历;只是孙权却一直犹豫不决,这毕竟关系到今后的大局,若是刘备夺下了雍凉之地,其国力便是纵横三州之地,同时将获得骑兵的来源,以及凶横的凉州士卒;将会与曹魏展开决战,之间好像都没有东吴什么事,曹魏胜则蜀汉退缩在益州,而蜀汉胜曹魏则将丧失战争的主动权而受制于蜀汉。

    “王上,若是怕有违联盟之约,可以派遣一员大将领军数万至庐江郡,做出出兵之状,却以曹魏防备严谨,我军无可趁之机为由,答复刘备。”太常令顾雍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