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帝国 >

第57部分

三国之蜀汉帝国-第57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淮还活着,也就是说羌胡的大本营已经遭到屠戮,雍州之围骤解,只是迷当必将回军全力阻截郭淮、、、

    章武三年八月,在秋收之后;已经休养生息两年之后的蜀汉召集了益州境内几乎的能战之兵,朝汉中集结。只有镇守南中的四部斯儿、与巴人赤甲军因为南中局势没能出征,就连荆州仅有三郡都召集了将近五千士卒朝汉中集结。

    这一年也是东吴孙权称王的第二年,吴黄武二年孙权下令在长江之滨,东吴的陪都武昌建造黄鹤楼,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也是能够让此时的武昌城在增加一道防线。

    【没想到还是没能补上,之后还会补更;愿大家每日都有好心情!】

第一百一十一章 汉中聚将() 
汉中聚将

    永昌郡澜沧江上;月亮湾中鳞次栉比艨艟数十艘正在湾中的滑行,浪里白条张顺训练着江面上的数千水军。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由诸葛乔上奏,刘备在荆州及长江沿岸与之前所剩的水军中,陆续征召了三千水军,以水军建造,月亮湾中此时已经囤积了五千军士。

    吸引眼球的还得是水面上停泊的三艘怪异的大船,战船上插着五杆风帆,船首还斜着风帆,船首偏下的位置还镶嵌了圆木,似乎是在近战中撞击所用;船身长大约三十余丈,高约十丈,船身由着女墙围圈,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无疑在展示着这不是是一艘普通的船只,而是一艘战船。

    船首还站着一个穿着白袍的少年,不是诸葛乔又会是谁,迎着江风正在思索着什么;在昨天他接到了刘备的传令,命他即日启程赶往汉中准备北伐事宜。

    这本事他一直盼望的诏命,只是现在他却心事重重;原来是月亮湾已经不能满足这支未来远洋水军训练需求,急需转战沿海区域练造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水军,明朝郑和的宝船也已经被诸葛乔攻破了难关,只待时间一到就准备建造,到那时就可以真正的远洋海军;本来已经准备就绪,在要准备起锚的时候,刘备的诏书却在这个时候到达了。

    无奈之下,诸葛乔曾放弃这次前往东南亚驻军的计划,但是考虑此次北伐对于蜀汉而言已经是孤注一掷,几乎是倾国之兵。时间上必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所以,水军必须赶往东南亚驻军港,训练远洋海军、同时建造的航海战船,只有这样这支远洋水军才跟得上蜀汉现在的发展趋势,而且是一刻也不能停留,毕竟训练水军与战船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几年也可能十数年。

    在使者离开之后,将近整整三天的时间,诸葛乔都在交待琐事,与船匠商讨了造建宝船的事宜、与张顺陈式交待东南亚的地形、江河水势,甚至还按照记忆用白布绘制东南亚的地形、海洋图,之后还留下了陈期以及狼牙二十人来保驾护航,以防不测。

    章武三年九月;刘备从成都赶往汉中会师,准备点兵北伐,直到今日聚集在汉中的汉家将士已经达到二十万,一个不带有浮夸的数字。

    在流沙屠戮了益州将近三层的世族势力之后,尤其是流沙选择拥有佣民的世族;随之导致的结果就是蜀汉可以载入郡县名册的百姓到目前为止已经突破两百万,阅兵才过,一首《从军行》又在这个时候在益州响起;很多曾受过皇恩的世族在在这时也将自己族内的一些佣民组成队伍,送进了军营。

    这个时候的蜀汉几乎能战的男子都扛起了战刀,响应着《汉士》中的‘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跟随着自己的军屯前进,着刘备最后的军令。

    而这二十万士卒里面有四万荆州军、两万东州军、五万虎步军、已经七千七部营军、五千西凉铁骑、三千突将属于劲卒之外其余兵马皆是在最近这两年招募没有经过战事;只有由王平统帅的一万南蛮无当飞军和廖化率领的一万南蛮无前飞军在南蛮之地经历过南蛮战事,也是经过诸葛亮担保的强军,南蛮的兵马单兵作战能力强,而合军一处却又看不出其中的厉害,因此诸葛亮亲点王平廖化为两军之长,训练两部飞军战阵之术。

    而新征召的六万新军则由赵云为首,张翼、张南、袁琳为副训练新军,刘备特意为这支军队取名为“季汉军”来象征自己将中兴大汉的决心。

    至于后方的防御,则是由荆州刺史马良与南郡都督傅彤坐镇荆州三郡,李严坐镇江州为后盾,庲降都督李恢坐镇南中,上庸都督刘封坐镇上庸;庲降都督、南郡都督、上庸都督又与永安都守同为蜀汉朝廷刚刚设置的四个镇戍都督,承担着防御敌人入侵的任务,只不过由于北伐征召了大批兵源,此时的四个镇戍都督的兵力,除了南郡都督有上万兵马之外,其余都督只有数千士卒。

    这一日,刘备在汉中郡的首府西城汇集了此次北伐的高级将领,准备召开战时议事,讨论北伐路线以及行军方案;诸葛亮、马超、张飞、赵云、魏延等人赫赫在列,诸葛乔也于昨日率领旗下的三百士卒终于赶到了西城,此时也位于武将之中。

    “此次召集诸位前来商讨北伐行军方案,不知诸位可有提议”刘备高坐在太守的位置上,朝众将问道。

    其实在来汉中之前,刘备就与诸葛亮商讨了进军的路线,以及行军方案;至于今天的这一次召集只不过是向众将宣布任命,与出征的时间罢了。

    自古以来,出益州至关中之地,只有三个方向,五条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这个方向上有三条谷道,子午谷、褒斜谷、傥骆谷,谷长路险,均赖栈道通行,大军行动比较困难。另外褒斜谷还有一条支路,在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地势平坦,却有散关和陈仓两座要塞座落在此,自曹操从汉中撤兵以来便有重兵把守,难以轻越。

    第二个方向是由汉中经阳平关、武都、祁山出天水,道路较远,但较为平坦。

    第三个方向是由汉中向东,迂回武关、蓝田,这条路路线太长,且靠近魏国首都洛阳,有重兵把守。

    诸葛亮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臣意:而在这之前,宣扬我大军会出褒斜谷攻打郿国从而占据关中,之后在派遣一员大将打着陛下的旗帜,率领疑军出箕谷入褒斜谷攻打郿国曹魏失去判断。之后我大军再西出祁山,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与羌人取得联系,再占据凉州陇右与曹魏抗衡”

    【袁琳,颍川郡人,早期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后迁升前将军,封都亭候;后来官至征西大将军,为蜀汉前中期将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子午奇谋 一() 
子午奇谋

    其实诸葛亮的战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赵云率领一路疑兵,从褒斜谷道出兵,制造很大的声势曹魏以为蜀汉将要从斜谷道出兵,攻打扶风郡的郿国。而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却率领蜀汉的主力,从武都郡穿过,直接攻打祁山,拿下祁山,占领陇右,用先锋部队占据街亭,依托陇山这个天然屏障,挡住魏军,把陇右变成蜀汉的地盘。

    这个战略也或许是诸葛亮想要蚕食曹魏领土,待将来蜀汉出现一位杰出的帅才,能够率领蜀汉克复中原。诸葛亮此时所作的,就是为将来打下一些基础,毕竟凉州西面诸戎部落众多且乱,所以安定凉州以西还得花费不少的时间。

    “末将附议,愿担当大军先锋”马超听到诸葛亮要攻取凉州,心中不可遏制地一颤,立即站了出来情愿道。

    “大哥,先锋这个位置还是留给俺张老吧,臣弟可是很久都没有上战场了,这手痒得慌”张飞一见马超要做先锋,也站了出来向刘备请愿道。

    看着仅剩的三员五虎上将,竟然有两人要争抢先锋的位置,刘备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二人,一个是骠骑将军、一个是车骑将军,还都是五虎上将,需要坐镇中军;先锋之位还是留给年轻人担任。”刘备委婉的拒绝了二人,二人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刘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想把这个机会给军中的青年将领担任。

    “伯恭张翼,你可愿为大军先锋”见着张飞与马超退入了将列之中,刘备缓缓说道。

    “末将领命”张翼听见刘备在唤自己的名字,蓦然怔了怔,立马站了出来抱拳拜道。心中此时乐开了花,陛下的钦点先锋,也可见陛下对于自己的器重。

    只是诸葛乔却没有一点儿在意的样子,他紧紧看着魏延后背,眉头如刷漆的剑眉紧皱着,‘马上就要定夺北伐大军的行军方案,难道历史有假,魏延并没有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乔暗自焦急着。

    “陛下,老将愿领疑军入褒斜谷”就在大厅静下来了这一刻,赵云突然站了出来,抱拳拜道;

    诸葛乔也将眼神转移到了赵云的身上,因为,在正史中赵云也在年迈之际担任疑军统帅,只不过北伐的战事提前了整整五年,所以少却了赵云已死相逼的情节;而对于赵云主动担任疑军统帅,也不得不让诸葛乔感慨,赵云一生基本上未曾独自领军作战,只是担任刘备的近将,在两次救阿斗就可以看出,赵云只被刘备任命为家眷看守的将官。

    而之前刘备之所以会在公孙瓒哪里借来赵云,也只是看中赵云对骑兵的统帅能力,而一直没有落脚之处的刘备,又怎会有机会组建骑兵,所以赵云只有被冷落。

    但由于自身实力的体现与在入蜀和汉中之战的功勋;赵云还是坐上了五虎上将的荣誉,刘备还将蜀汉八剑之一‘方土’赐给了赵云。而赵云这次甘愿担当疑军统帅,或许也是有着想证明自己统帅能力的成分。

    “子龙和朕想到一块去了,以子龙的沉稳心性,褒斜谷的疑军就交与子龙,以安朕心”刘备应道。

    诸葛乔却是更着急了,现在的行军路线与历史北伐完全异曲同工。而魏延还没站出来,争辩他的子午谷奇谋,难道是提前了五年,他们没有构思出来子午谷奇谋的战略?

    然而事实却是,在刘备准备宣布最后任命的时候,魏延终于站了出来,目光异常的沉稳,表情也很镇定,他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已经决断的事情很难将之改变,但是还是想试一试。

    刘备也着实怔了一下,他不知道魏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会说些什么,毕竟战略已经基本定下来了。

    “陛下,长安城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城下。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陛下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魏延抱拳缓缓说道,心中却是激起了万丈波澜。

    厅内众将似乎也被魏延的提议,给震慑住了;一句‘可到长安城下’的气势,已经足以慑退万军。的人在这一刻都望向了魏延,也在思索着他的计策有多少可行性,就连刘备也不列外,更何况长安城是刘备日思夜想的地方。

    就在大厅陷入沉寂的时候;诸葛亮笑道:“此非万全之计也。你以为中原没有能人吗,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我军锐气。决不可用。”

    随着诸葛亮的反驳众将也慢慢释然,收起了刚刚在脑海中的遐想。

    “若是大军从大路进发,曹魏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才能得中原之地?何不趁曹魏大军与陛下抗衡之际,率奇兵奇袭长安,已定关中。”魏延进言道,只是眼中闪过几丝无奈的神情,谁人都知道诸葛亮用兵谨慎,又怎么采取如此冒险的计策,而且魏延自己心中也没有底,因为奇袭长安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诸葛亮劝说道。

    众将之中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附议魏延,只是诸葛乔脑海中却浮现一人,若是他在这里一定会魏延。

    刘备见诸葛亮说的有理有据,而魏延的计策也太过于冒险,子午谷崎岖难行,若是领军五千军队作战,那么后勤运输人员也必然需要五千,由于子午谷地形原因,运粮兵也得需要壮年男子,也就需要一万士卒;子午谷全长六百里,出谷之后还有三百余里才能长安城,所以魏延所说的十日路程根本无法完成;想到这里刘备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文长计策过于冒险,但其志可嘉;朕意、、、”

    “陛下,末将有奏”就在刘备正要决定北伐路线时,这时诸葛乔站了出来。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午奇谋 二() 
子午奇谋

    诸葛乔见众将都没有魏延的战略,刘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