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510部分

大唐好相公-第510部分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李世民算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但如今的大唐,他还没有那个念头来做这件事情,或者说,不是没有那个念头,而是内心深处的一些不安,让他没有那个决心。

    杜如晦看到李世民这个样子后,神色微微一动,紧接着就叹了一口气,他也没有再说。

    君臣两个人突然都没有什么话说了。

    外面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花。

    雪花纷纷扬扬的,很冷,风也开始呼呼作响起来。

    屋内却很安静,许久之后,李世民才终于起身,道:“杜爱卿说的事情,朕记住了,你大可放心,只要时机成熟,朕会去做这件事情的。”

    杜如晦点点头,他相信李世民会去做,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容易,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让李世民立马就做这件事情。

    两个人这样就算是说好了,而后李世民冒着风雪回到了皇宫。

    此后几天,整个长安城传的,都是李世民对杜如晦如何的厚爱,甘愿冒雪也要去看杜如晦等等。

    杜家一时门庭若市,只不过,这些想来看望杜如晦的人,都没能得到杜如晦的认可,或者说,他们来了,都没有见到杜如晦,都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给帮忙接待的。

    款茶稍坐,然后就把这些客人给送走了。

    没办法,杜如晦的病情实在是太重了,他不可能把每个来的客人都见一遍。

    而就在这些客人来了见不到杜如晦就走的时候,秦天也带着一些礼物来了。

    说起来,秦天与杜如晦这个文官的交集不是很多,关系也不是很亲密,双方也只能算是认识,共过一些事情而已。

    不过,对于杜如晦,秦天还是十分欣赏和尊敬的,而且作为一个晚辈,杜如晦生病,他不来看一下有点不行。

    因此,他才在很多人都来了之后,也拿着一些礼物来了。

    不求能见到杜如晦,但至少这个礼节不能少。

    华夏人讲究的,不就是这个东西吗?

    秦天来了,杜荷像往常一样把他领到了客厅。

    (本章完)

第1053章 杜如晦见() 
    天气一天寒似一天。

    杜如晦的卧室,他的夫人会把来往宾客的名单都给杜如晦说一下。

    按照杜如晦的意思,虽然他并不想跟这些人过多纠缠,但别人来了,这就是礼到了。

    而他们讲究礼尚往来,等什么时候,这些礼都是要还回去的。

    所以,把这些名单记下来,很有必要。

    杜夫人说着,很快就说到了秦天。

    “老爷,秦小公爷来了,现如今正在客厅。”

    杜夫人说的随意,对她来说,秦天也就不过是一个人名而已,虽然秦天在大唐很耀眼,可她的相公一点也不比秦天差啊。

    不过,杜夫人这样说完之后,杜如晦却是突然挣扎着坐了起来。

    “快,去把秦天叫来。”

    听到这话,杜夫人有点奇怪,这么多客人,身份比秦天尊贵的也不少,可自家相公一个没见,这个时候,为何要见秦天?

    他不明白,但还是连忙吩咐了下去。

    客厅这里,杜荷给秦天倒了一杯茶。

    按照惯例,一杯茶喝完之后,客人就可以离开了。

    对于此,秦天倒也不在意,喝完茶后,他便准备起身告辞,当然,他有跟杜荷聊两句,不过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就在秦天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过来:“公子,老爷请秦小公爷去卧室一叙。”

    听到这话,秦天愣了一下,而杜荷更是有点意外,来的客人已经有几十个了,秦天却还是他父亲第一个想要见一见的人。

    不过很快,杜荷就连忙上前说道:“秦小公爷,家父想见你,不知道您是否有这个时间?”

    秦天浅笑:“自然是有的。”

    对于一个将死之人,秦天的时间显然更加的宽裕一下,那么给杜如晦一些,又有何不可?

    “那请!”

    杜荷不做迟疑,连忙领秦天去了卧室。

    来到卧室的时候,杜夫人已经离开,里面只有杜如晦一个人。

    秦天上前,道:“杜大人!”

    杜如晦点点头:“秦大人坐吧。”

    秦天在杜如晦旁边坐下,杜荷退去,这个时候,杜如晦才说道:“秦大人跟我可是有点生分啊,同朝为官多年,这还是你第一次来我府上吧?”

    说到这里,杜如晦又道:“秦大人不够意思,都不与老夫亲近。”

    听到杜如晦这话,秦天有点哭笑不得。

    他秦天的确没有跟杜如晦怎么亲近,但此前这些年,杜如晦好像也没有跟他亲近吧?

    秦天看着杜如晦,有点奇怪,他奇怪杜如晦怎么突然跟自己说这么一番话,因为这么一番话怎么听,都想是在套近乎。

    “此前是晚辈的不是,杜大人莫要见怪。”

    秦天说了一句,杜如晦突然笑了笑:“就是你小子的不是。”

    秦天越发有点哭笑不得了。

    “杜大人将我叫来,可是有什么事情?”秦天有点摸不着头绪,只能直接询问。

    杜如晦这里,却是突然咳嗽起来,秦天看着他咳嗽,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等他咳嗽完后,再听他说。

    杜如晦咳嗽的越发厉害了一些,所以这一次持续的有点长,秦天待他咳嗽好后,才又问了一句:“杜大人有什么事?”

    “秦大人啊,是这样的,老夫时日无多,有件事情,恐怕要拜托你了。”

    听到这话,秦天才终于明白杜如晦刚才来那么一套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有事托付啊,只是他有点奇怪,到底什么事情,需要他杜如晦来托付?

    连李世民都来了,有什么事情跟李世民说一下岂不是更好?

    但在一个将死之人这里,秦天还真拒绝不了。

    “杜大人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我秦天能够办到,便一定办到。”

    杜如晦露出了一丝浅笑,道:“这事我跟圣上说过了,就是精简官吏的事情,但这事不好办,而且我担心圣上求稳,又不肯做,所以,我希望秦大人你能够把这件事情给做下来。”

    “精简官吏?”秦天顿时愣了一下,心里立马就有一种抽自己一巴掌的冲动。

    如果是其他事情,答应也就答应了,可精简官吏啊,这只怕动的人就太多了。

    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他秦天还能在长安城继续待下去吗?

    杜如晦让他做的这件事情,就是个坑,而且是个很大很大的坑,大的连李世民都不敢轻易去做。

    想到要得罪那么多人,秦天就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杜大人”秦天想要拒绝,可一抬头,看到杜如晦那渴求的眼神,后面的话就又给憋了回去。

    而刹那间,秦天的心里又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杜如晦都快要死了,可还心心念念着大唐的事情,这等情怀,真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啊。

    这是他临终前的愿望,自己若是不答应下来,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吧?

    秦天觉得自己有时候就是心太软了,不忍心伤害其他人,而心软,又往往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秦大人想说什么?”见秦天欲言又止,杜如晦就开口问了一句。

    秦天只能笑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啊,好办,好办,我应下了。”

    秦天说的轻松,好像对他来说,精简官吏这事就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完全没什么难的。

    杜如晦自然从他的语气之中听出了一些这个意思,这让杜如晦的精气神一下子好了很多。

    “秦大人可是有什么办法来完成此事?”

    杜如晦的眼神里带着希冀,秦天却是暗暗叫苦,自己就只是想让杜如晦放心,现如今他能有什么办法啊?

    可看着杜如晦的眼神,他真的担心自己要说没有,他非得当场吐血不可。

    秦天又有了想抽自己的冲动。

    “杜大人放心,这事好办,我的确有办法完成此事。”

    秦天只能昧着良心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希望杜如晦见好就受。

    可杜如晦对于这件事情的执念有点重,在秦天话音落下之后,他就又问了一句:“秦大人有什么办法?”

    秦天是真的想哭了,自己真没有什么办法啊,怎么杜如晦把他秦天当什么人了?

    (本章完)

第1054章 春试否() 
    “秦大人有什么办法?”

    杜如晦望着秦天,有点不依不饶。

    秦天眼眸微凝,拒绝不得,可要他说,他能有什么办法?

    一时半会间,还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啊。

    房间内的气氛突然有点尴尬,杜如晦好像慢慢明白了一点。

    许久之后,杜如晦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连他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秦天能有?

    当然,办法也是有的,铁血手段一些,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但这样的话,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杜如晦有点失望,他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而就在这个时候,杜夫人走了进来。

    “老爷,你的几个门生要来看你。”

    其他同僚来了,不见就不见了,但门生的话,是有师徒情分的,在这个时代看的很重,所以杜夫人觉得,应该让他们见一见杜如晦。

    而且,杜如晦想做的事情,说不定自己的门生有办法呢,就算没办法,到时候也可以帮一点小忙。

    不过,杜如晦却是摆了摆手:“不见,让他们回去吧。”

    连秦天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自己的那几个门生又怎么可能有?

    说实话,他对自己的那几个门生的能力还是了解的,他们的能力算是中等偏上,跟秦天完全没办法比。

    杜如晦仍旧是失落的,杜夫人一声轻叹,转身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秦天突然站了起来,道:“杜大人,办法,倒是有的。”

    听到这话,杜如晦浑身一震,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自然是从春试这方面入手了,以前我们大唐每年都有春试,这样的话,年年录取,官吏自然也就臃肿了,如果变成三年一场春试的话,那官员的储备,可就少很多了吧,当然,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根本,时间长了,还是会慢慢突显出来问题,不过暂时解决一下,为以后彻底的精简官吏做准备,却是可以的吧。”

    刚才听到杜夫人提及门生,秦天突然就想到了科举考试,隋唐的时候,科举考试每年都是有的,但从宋朝开始,就变成了三年一考。

    虽然时间长了,三年一考仍旧会为一个朝廷积累很多臃肿的官吏,但相比较以前,效果肯定是要好很多的。

    秦天把自己的办法说了出来,或者说这是一个缓和的办法。

    而秦天这么说完之后,杜如晦的双眼顿时就冒光起来。

    因为,虽然这个办法不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但在他杜如晦看来,这却是一个精妙的不能再精妙的问题了。

    把科举考试的时间拉长,自然就可以减少一部分人进入官场了。

    他突然有点佩服秦天的脑子,这样的办法,他怎么就想到了呢?

    当然,这个办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但办法虽然简单,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想到,至少他杜如晦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这么简单有效的办法。

    很多时候,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真的很简单,但想要想出来,却不容易。

    “好,好,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好啊,这个办法至少可以为我大唐减缓一些这方面的压力,等时机成熟,再行彻底解决,有这个办法,老夫我死而无憾了,不过,这个办法虽好,想要实施,却也绝非易事。”

    秦天的办法的确很好,把春试每年一考变城三年一考,可这种改变,却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比如说那些读书人。

    本来这些读书人,今年考不上进士,那他们可以明年考,相隔一年,对他们来说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可如果今年考不上,让他们等三年再考,那对人来说就有点折磨了。

    谁有那么多青春和精力,可以等上三年?

    杜如晦虽然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但他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种改革的实施会很困难,他也能够想到那些读书人面对这种改革时候的绝望。

    秦天这里,倒是很自然的就能够感受到,因为有关后世那些读书人考科举的事情,他见的多了,最经典的,就是范进中举了吧。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老童生什么的,连写出了《聊斋志异》的蒲松龄都没能例外。

    三年考不上再等三年,对人来说的确是一种折磨。

    不过,对考生来说是折磨,对朝廷的长远大计来看,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