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以前是大能 >

第89部分

以前是大能-第89部分

小说: 以前是大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明明我俩亲密些你都爱吃醋!”

    “……”

    林修然被揭了老底,忽然有些无言以对。

    明心姑娘听着他们三人为自己争吵,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她也不笑,只是面无表情,冷冰冰地扯开了话题。

    她道:“师父,我上次看你假扮甄璞时所用的手法很是玄妙高明,是易容术吗?我能学吗?你可以教我吗?”

    明心姑娘自拜了林修然为师后,就像一块海绵,浸进了林修然这潭看不见深浅的池水里后,便想尽办法想要吸干他身上的每一样本事,要将自己吸满。

    “不教不教,对着一个男人,有什么好教的。”

    林修然看她那副男子的打扮,无赖地说道。

    但是,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明白明心姑娘的心思。

    她之所以这般急切地想要学会他身上的本领,冲上“绝顶宗师”的境界,是为了报仇!

    她们的仇人——魏先生,乃绝顶宗师,是当今暗阁中数一数二的高手。

    明心、明月姑娘若要报仇,只单单凭借先天高手巅峰的实力,是完全不够的,唯有同样是绝顶宗师,学会林修然的诸多本事,才能有一战之力。

    魏先生不死,心魔不去,她们这辈子,便没有踏入“筑基”的那一天。

    只有除掉了他,成仙之路,才能一片光明。

    “嗯,徒儿明白了!”

    林修然的直接拒绝,让明心姑娘有些失落。

    明心姑娘的性子,有些孤僻,又有些孤傲。

    是那种只会跟你提一次要求,你若不答应她,她便绝不会再做纠缠,跟你央求第二次的性子。

    有时候与她相处,要处处小心着些,不然便会令她失落。

    她这种性子,不好,也很好,你若跟她提什么要求,她若答应了你,便一定会尽己所能,帮你做到。

    明心姑娘这副失落的模样,被花解语和洛馨儿看在眼里。

    她们眉头蹙了起来,只觉得相公很是可恶,明明已经收了她做弟子,明明知道她的性子,却还是这般拒绝了她。

    她们两人两双眼睛、四颗眼珠子直勾勾地瞪着林修然,一副“你不教今夜回去便决不让你上床”的表情。

    林修然看着她们这副模样,哪里不知道她们的意思,他很硬气地……认怂了。

    “好吧好吧,明天教,明天教!”

    他无奈地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那明心姑娘那失落的模样,便不自觉地展开了眉头,又变得冷冰冰的了。

    阴雨转晴,于是,这雅间里,又开始变得喜闹起来。

    ……

第六十二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中】() 
元夕之夜,除了熙熙攘攘的游人和琳琅满目的灯笼外,街上最惹眼的,便是数那趣味十足的灯谜了。

    一盏盏红色的灯笼下,红绳系着竹枝,挂着一块块写着灯谜谜面的竹牌。

    往来的游人若是答对了题目,猜出了谜面谜底,便能从灯谜会的主办方那儿讨得相应的彩头。

    那彩头,或是些针线,或把折扇,或是个香囊,或者只是枚果子,多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但因是自己靠智慧赚来的,虽不值几个钱,却也弥足珍贵。

    青年男女、老头小孩,中年儒士,一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都围在那一盏盏红灯笼前,瞧着一个个谜面,或一言不发,或抚额苦思,或挠头蹙眉,做冥思苦想状。

    林修然从雅间的窗户往外望去,便恰好能看见那灯谜会的擂台。

    一个中年儒士站在擂台前,正高声唱着谜面。

    不时有人猜出谜底,他便让手底下的人将那相应的彩头递给台下猜中之人。

    每送出一份彩头,游人便会欢呼一阵。

    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响彻大街,也传入了雅间之内。

    洛馨儿吃了几杯小酒后,脸红红的,有些亢奋。

    她看着窗外那热闹喧嚣的灯谜会,跃跃欲试,也想参加。

    她拉住林修然的袖子,央求道:“相公,馨儿也要猜灯谜,讨彩头!”

    林修然吃着酒,不想理她,她总是这般爱玩爱闹,想起哪样便是哪样,林修然已经自动免疫了她的“卖萌”。

    洛馨儿见林修然这般绝情,气得银牙紧咬,她那双挽住林修然袖子的手也拧上了他的胳膊,给他好一顿教训。

    林修然受不了她的“央求”,只得连声称好,这才让她放过了自己。

    林修然将手伸出,对着窗外虚空一握一提,那原本还在街道百步开外的灯谜会,便被他扯过三块挂在灯笼上写有谜面的竹牌。

    竹牌倒飞而来,倏忽间,便被他握在了手中。

    “来来来,一人一块,赶紧猜,猜不出来,便罚酒!”

    林修然将手中的三块竹牌分给了三女,一人一块正好,省得她们吵起来。

    “擒贼先擒王,打一称谓!”

    洛馨儿分到的,是这么一个谜面。

    洛馨儿自幼读书识字,工于诗,巧于联,对灯谜也有些涉猎。

    她父亲又曾是令整个武朝都赞叹不已的惊奇男子,她身为他的女儿,自然有着几分急智。

    洛馨儿看着这个谜面,只一杯酒的功夫,便眼睛一转,轻笑一声,给出了答案。

    她道:“我知道啦,是‘捕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擒的是王,‘捕’的是‘头’,自然是‘捕头’了!”

    解谜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归纳法、喻义法、解析法,有承启法、运典法、分扣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洛馨儿用的方法,便是解析法,从谜面的正面进行解析,得出谜底。

    这答案自然是对的,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洛馨儿志得意满,笑嘻嘻地用剑在竹牌上刻上了谜面——捕头。

    她拿着这块竹牌来到窗前,小手一挥一掷,那竹牌,便径直往灯谜会的台上飞去。

    洛馨儿毕竟是个先天高手,就算实战经验不足,但扔个东西,还不至于给扔歪了。

    那竹牌,越过那些男女老少的头顶,稳稳当当地落在了灯谜会的主事人——那个中年儒士的眼前。

    那中年儒士见到一块写有谜底的竹牌从天而降,哪里会不晓得这是有高人在此。

    他不敢怠慢,脸色只是微微错愕了一下,便立刻叫过一个手下办事的人,将那谜题的彩头递了过来。

    林修然时刻关注着场上的动态。

    那办事的人刚将那彩头拿在手上,转瞬之间,便被林修然隔空取物,给顺了过去。

    明明前一刻还握在手中,下一刻,手上便空空如也。

    这诡异的场景,弄得那中年儒士和那办事之人都有些懵圈。

    高人,果然是高人。

    两人东张西望,好奇那高人究竟在何处,但是,两人却又闭口不言,并没有向台下踊跃欢笑的游人们透露一点风声。

    林修然顺来的彩头,是一把折扇。

    扇骨不过是寻常的竹子,做工很是粗糙,那扇面便更不用说了,白花花一片,什么都没有,所用的纸也不是什么好纸,抚摸之下,还能感受到残存的木屑夹杂其中,很是粗制滥造,是街边十几文钱一把的小玩意儿。

    但就是这么一把“破”折扇,洛馨儿拿在手中,却分外高兴,只因这是她赢来的,最是难得。

    她将折扇抖开,在这寒冬腊月里扇了又扇,一点也不怕自己冻着。

    然后,合上,打开,又合上,又打开,如此反复,玩得不亦乐乎。

    花解语见洛馨儿猜出了灯谜,拿到了彩头,把玩着那把折扇,也受到了鼓舞。

    她将属于自己的那枚竹牌翻了过来,念出了自己的谜面。

    “擒贼先擒王,打一俗语!”

    这谜面,竟是和洛馨儿是一样的。

    只是,谜面后头的“打一称谓”,变成了“打一俗语”。

    花解语是穷苦人家出身,在诗词灯谜之上,并无过人天赋,只是有个一知半解,懂得一些大概而已。

    平时让她猜个灯谜,她是很难猜得出来的,就是能猜出,也得冥思苦想个半日。

    但这次,倒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

    同一个谜面,那个“擒贼先擒王”,洛馨儿刚才已经点拨了花解语。

    既然“擒贼先擒王”,“捕”的是“头”,那“拿”的,便是“主”意。

    这题,同样是用的解析法。

    花解语笑靥如花,眸如秋水,笑盈盈道:“我知道了,谜底是‘拿主意’!”

    她亦拿过自己的长剑,手腕轻抖,剑光闪烁,不过几息时间,那块竹牌,便被她刻上了谜底。

    她收好长剑,也学着洛馨儿的模样,来到窗边,将那块竹牌掷出。

    只听“唰——”地一声,那块竹牌,便也越过那片黑压压的人头,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那中年儒士的桌前。

    中年儒士看着又一块从天而降的竹牌,懵圈得有些怀疑人生,又开始东张西望。

    平日里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手们,怎么今夜都凑到了一块?

    “擒贼先擒王,打一俗语!”

    “拿主意!”

    嗯,谜底没错,那便照例给彩头吧!

    中年儒士放下那块竹牌,又招呼了刚才那个办事之人去拿彩头。

    春风阁酒楼的雅间内,林修然的手指虚空一勾,那件彩头,便又立刻飞上高空,消失在了那办事之人的手中,飞进了林修然的手里。

    ……

第六十三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下】() 
中年儒士与那办事之人,又是一副见了鬼、日了狗的模样。

    连着两次这种事情,怎么让他们不惊讶与害怕?

    手上的彩头能无声无息地不见,那自己那颗项上人头呢,指不定那些人生起气来,也给你摘了去。

    两人各望了对方一眼,都缩了缩脖子,既强装着镇定,又止不住地颤抖。

    而雅间内,花解语接过林修然递过来的彩头,拍手欢呼,高兴得像个孩子。

    那彩头,是一盒针线。

    不值几个钱,但花解语高兴的原因和洛馨儿一样,只因这彩头,都是靠她们自己的智慧赢来的,很有成就感,因此也倍加珍惜。

    而且,这针线,正好适合她。

    她最爱做些缝补、刺绣的事情,这盒针线,算是派上了用场。

    “好了好了,别高兴坏了,冷静,冷静!”

    林修然安抚着兴奋得有些失态的花解语,好半晌,她才冷静了下来,回到桌前吃吃笑着。

    林修然见她冷静了下来,便放下心来。

    那三块竹牌中的两块,已经作答完毕,现在,便只剩明心姑娘的那块了。

    林修然转过了头去,望向明心姑娘。

    “明心,把你的谜面也念出来吧,若是猜不出来,按刚才说好的,可是要自罚一杯的。”

    明心姑娘兴致缺缺,仍旧冷着脸,似乎对猜灯谜并不感兴趣。

    她见林修然催促,这才翻过了自己的竹牌,念出了谜面。

    “石字出头不是右,打一字!”

    和方才猜“称谓”,猜“俗语”不同,这是一个字谜,猜的是“字”。

    “石”字出头,把那“石”字捅破天去,旁人最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个“右”字,因为“右”字的那一撇,刚好凸出了“石”字的那一横,很是符合。

    但答案显然并没有那么简单,那谜面也已经点明了,“不是右”。

    这一下,便让明心姑娘犯难了。

    她自小在穷乡僻壤长大,没机会读书识字,进了暗阁后,虽能读书识字了,也读过一些文章,但说到底,还是舞刀弄枪的时候多,这猜灯谜,并不是她的强项。

    林修然、洛馨儿和花解语三人,都盯着她看,把她看得实在有些别扭。

    这下子,她更猜不出来了。

    但她也不为所动,仍旧冷冰冰。

    至于那灯谜,她亦不再挣扎,拿过了桌前的酒壶,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然后拿起,仰头,将杯中的酒一口喝尽。

    无半点余沥剩下。

    她猜不出来灯谜,愿赌服输,自罚一杯便是。

    “这字谜,还是师父你来猜吧,那得到的彩头,也归师父所有。”

    明心姑娘将自己桌前的那块竹牌,推到了林修然的面前。

    林修然对于自己徒儿这种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表示严重的鄙视与谴责。

    但他这个徒儿,有他的两位娘子撑腰,林修然一个人,架不住三女的同仇敌忾,同气连枝,不由败下阵来。

    他无奈地拿过竹牌,瞧着谜面,默默思考起字谜的谜底来。

    字谜,是要比猜“成语”、“俗语”、“称谓”这些灯谜来得简单一些的,只需来回思索那谜面上的几个字,将之分拆、组合,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