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女当家 >

第64部分

农女当家-第64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上朵儿跟三妮儿吃的也一脸兴奋,时不时的也说几句逗乐的话哄了大伙儿高兴。

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听着朵儿跟三妮儿童言童语,偶尔还夹杂了小天天在炕上扭动时发出的咿呀声,当真是其乐融融。

“三妮儿,朵儿,好吃不?”崔玉见俩孩子吃的脸蛋通红,小脑袋凑到一块还彼此分享夹到的好东西,心里又软又开心。

“恩恩,好吃。”三妮儿抬起头笑着点头,然后一本正经的说到,“三妮儿也要跟大姐学做饭,以后给大家做好吃的。”

“朵儿也学,朵儿也学。”听了这话,朵儿赶紧咽下嘴里的肉丸子说到,生怕说迟了就学不到似的。

“好好好,都学都学。”崔玉被两个小人逗笑了,伸手摸了摸俩人的脑袋。别说,比起以前光乖巧不机灵的时候,她还是喜欢孩子们活泼一些。

尤其是女孩子,在这个年代受的限制跟拘束已经够多了,若是再没有个快乐的童年,当真是憋屈的。话说回来了,崔玉心里觉得女子唯唯诺诺的天天满口的三从四德,遇到事儿只能忍着受着委屈着,当真不如打小能说会道的,不管何时何地都敢给自己挣理儿,都有底气的好。

所以对朵儿跟三妮儿的教育,崔玉一向是直白的告诉她们是非黑白,却又不拘着俩人自己玩乐。

几个人吃着说着,没有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也没有啥大小疏离,只是一家人开心和乐吃的心满意足。

吃过饭,朵儿跟三妮儿又抢着帮崔玉刷了碗筷。只是锅台有些高,俩人只得踩着凳子去刷锅。崔玉在一边洗着泡好的粽叶,眼角还带着看顾俩孩子,免得俩人摔着碰着的。

见俩人分工把活儿干完了,崔玉才拿了俩去了核儿的枣儿塞进俩人嘴里,让她俩出去玩了。而她则端了包粽子用的东西进了屋。

把准备好的糯米、枣子跟豆馅啥的放在炕桌上,又重新调了咸肉粽子跟蛋黄的馅儿,然后才让赵二石搬了家里的大案板进屋。

赵家现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包饺子之类的活儿都来正屋,一是陪着周氏唠嗑免得她自个孤单,二也是让老人力所能及的干个活儿,心里也能亮堂一些。

这个时候,在周氏边上自个玩耍的天天也开始闹了,崔玉瞧了瞧他的尿布,确认这是饿了,才赶紧的给喂了奶哄着孩子又睡下了。

现在孩子大了,四个多月了,已经会翻身会被人扶着坐稳了,更别说吃饱喝足后跟人玩时候的咯咯乱笑了。有时候没人顾得上他时,他还能自己挽着自个的手指玩。

如今谁都说她是个有福气的,生了个疼娘的孩子。其实崔玉也苦恼过,因为天天在俩多月的时候一饿了就会啃手指头,她是纠正了许久也没纠正过来的。最后周氏知道了,还笑着说吃手指头的孩子听话,不让她管了。

本来她嘟囔着跟赵二石告状呢,结果那汉子倒好,像是寻到了新玩具一样,还教着天天啃自个的另一只手。有时候还坏心眼的把他的手放到天天嘴边上,让人啃。

想到这几个月的种种,崔玉是又好笑又好气,看到自家男人进屋,直接就瞪了他一眼。

赵二石不知道自家媳妇为啥瞪自己,不过但凡媳妇不高兴,他总是得哄的。所以把准备放粽子的盆子放在炕边上,他可也就跟着坐下了,讨好的说道,“媳妇,我也帮你干活儿。”

崔玉不想赵二石这粗大的汉子还会包粽子,上下打量了他好几眼。却不想人家当真就三下两下的包了个四角粽子,瞧着动作还挺熟练的,似乎往年也做过不少。

第85章 浓香糯米粽

“二石是个苦命的,当初家里穷没钱买包粽子的东西,偏生他跟他大哥都小,又想吃。所以俩人就结了伴儿去别人家帮着人家干活儿,等人家粽子煮熟了就给他哥俩一个。”周氏说起过去的事儿,心里还是酸涩的很,眼眶里的泪可就差一点掉出来了。“那时候,俩孩子舍不得吃,就留着回来孝敬我跟他爷爷。到他爷爷最后时候都吃不下东西了,又正好赶上端午,就连最后一口粽子也没吃着。。。。。。”

话题扯远了,连赵二石的眼睛都红了起来,想起当初的苦日子,他只恨自己没有快些长大。要是当初自个能挣钱,爷爷的病指不定就能给看好了,说不准大哥也不会早逝。

这几句话听的崔玉心里也是堵得难受,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当真是能把个乖巧的孩子逼成硬汉。只是这种成长背后的代价,真的让人心酸。

吸了吸鼻子,崔玉忍下心头的难受劲儿,笑着劝慰道:“奶奶别想了,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谁不羡慕咱家?等以后咱们家想吃啥都有啥,我跟二石好好孝敬您,等天天长大了让他跟他媳妇也孝敬您。”

“瞅瞅你说的,我这把老骨头了,能活到天天长大就不错了。”周氏揉了揉眼,到底不再纠结过去了。孙媳妇说的对,她得往前看。

“奶奶可不敢这么说,您以后享福的日子多着呢,所以打现在起就得好好保养身子勒。”崔玉拿了两片粽叶堆起来,稍稍一动就卷成了个圆锥形,然后填上糯米,还塞了个大枣跟几个花生进去。瞧着差不多了,这才把余下的粽叶都包起来,然后对折了用细麻线绑好。

周氏被她说得也高兴起来,点着头道:“奶奶我现在就够享福的了,前两年的时候,哪敢想自个能活到二石有了孩子啊。当时觉得,指不定啥时候就蹬了腿呢。”

现在她都觉得自个的日子跟偷来的似的,身子骨都轻便了许多。去年冬天,连老寒腿犯的都少了。更别说往年时候咳嗽发烧了,昏厥的事儿更是一整年都没出现过了。

要说灵丹妙药,她也没吃,就是孙媳妇下了本钱给补养着,倒是比成天喝那些又苦又贵的草药管事儿的多。

几个人说着话可就把粽子包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朵儿跟三妮儿也出去玩回来了。这俩小鬼头,还惦记着家里的粽子勒。

见还没包完,俩人赶紧去洗了手也闹着要帮忙。

崔玉觉得孩子主动干活儿是好事儿,再者也不差这一个俩的,所以就应了。还手把手的教俩人,虽说她俩包的歪歪扭扭的,但好歹是不露馅了。

这回不说崔玉,便是周氏跟赵二石都夸赞起俩人来,夸得朵儿跟三妮儿心都快飞起来了。剩下的那点糯米馅,可全被俩人抢着包了,虽然费了许多粽子叶,但一家人看的都很高兴。

最后,等崔玉说要去煮粽子时候,俩人还兴致盎然的就要跟着学呢。

因为崔玉没有用大铁锅煮过粽子,所以特地问过了周氏。知道大锅煮粽子,一般要一个时辰左右才能好,之后最好还要小火滚半个时辰。

知道清楚了,她这会儿可就把水添了满,开始上火了。

把粽子放进水里,又训了干净的石板压上,免得水滚开的时候把粽子滚散了。

等中间大火烧开了水的时候,粽子叶跟糯米的香味早就弥散开了,就连那汤水都显了黄绿色。闻着都是一股子清香味儿。

见差不多了,崔玉才撤了灶膛里的大柴,换成了小火滚着。

因为村里不少人家跟自家有人情来往,还有帮衬过自家的,所以崔玉她们包的粽子不少。之前她也跟周氏商量过,回头煮了粽子往各家送一些,也是个走动。

对于崔玉的安排,周氏觉得很是周到,自然没意见。村里人都淳朴,谁家做了吃食,尝尝会拉扯或者送给相近的人尝鲜。自家也不能做没眼力劲的人,更不能忘了往日里人家给送东西接济自家的情谊。

赵二石就更没啥话说了,反正媳妇决定就好,他到时候只管去跑腿得了。

院子里,朵儿跟三妮儿一边等着粽子,一边围着看赵二石打摇篮车。有时候还惊奇的叫一声,好生活泼呢。

到了傍晚的时候,粽子可算是煮好了。看着还有日头,也不算凉,赵二石就抱着小天天出来玩。而朵儿跟三妮儿就眼神亮亮的盯着锅里冒着热气的粽子,看样子可是馋得很了。

“朵儿带了三妮儿先去洗手,等会儿婶娘把粽子捞出来可就能吃了。”崔玉伸出手戳了戳俩小馋猫的脸蛋,然后笑着让俩人出了灶房。

粽子刚捞出来,自然是烫的很。不过崔玉每个口味挑了俩,然后泡在了冷水里,之后又拿了俩盘子往里面撒了些白糖。

山里人吃粽子讲究吃的时候才剥开,所以她倒也没提前把粽子芯儿弄出来。

“吃粽子咯。”崔玉招呼了赵二石回屋,然后端了用冷水泡过的粽子进屋。看着小天天张牙舞爪的玩的正高兴,她赶紧接过来揽好了。

“好香啊。”赵二石帮着崔玉把粽子剥开,微微带了黄绿色的糯米还有滴着甜汁儿的大枣香味扑面而来。还有鲜肉粽子,更是散发着醇厚的香气,发着亮的油水儿带了肉香跟蛋黄香味,透过黄嫩的糯米怎么瞧怎么诱人。

边上周氏先动了筷子,然后朵儿跟三妮儿也就顾不上烫嘴,夹了些红枣粽子沾了糖就塞进了嘴里。

“大姐,真好吃。”三妮儿又往嘴里塞了一口豆沙馅的,这才吸着气儿说到,然后又紧赶着往嘴里塞了一小块。看着她跟朵儿吃的脸蛋都红扑扑的,只让一屋子大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到底还是孩子呢,再乖巧懂事儿也少不了贪吃的天性。

赵二石嚼着咸粽子,软糯的米香还有肉香配在一起,真的恨不得能把人舌头咬下来。

“媳妇,真好吃,我还从来没吃过带肉的粽子呢。”赵二石笑着说到,他说的可不是假话,打小吃的都是甜粽子,哪吃过带肉的啊?更别说,媳妇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比他以前吃过的都香都糯。

崔玉脸上的笑更浓了,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声憨子。不过她也知道,除了自己的手艺之外,舍得用料也是很重要的。她一向不肯亏待自家人的胃口,所以不管是豆沙还是红枣的,可都放足了好东西。

一家人吃得高兴,只是念着粽子不好消化,崔玉才拘了几个人,没真的让他们放开胃口吃。

这边刚吃完,还没来得及拾掇,门外就有声音响起来。听着像是里正赵德发的声音。

赵二石赶忙去迎人,因为是前后两处院子,所以白日子后院的门并不关也不上锁。

赵德发的小孙子闻着香味可就窜到了屋里,见崔玉递给他粽子,他嘿嘿一笑接过来就剥开了。还没塞进嘴里呢,就被自家爷爷拍了一巴掌。

“我还当你今儿怎么转了性跟我串门呢,合着是惦记着人家的吃食呢。”赵德发也不是真的生气,乡里乡亲的哪家孩子不是吃的百家饭长大的?

“我也是顺道来问问小山哥啥时候回来,都好久没见他了,怪想的。”

“我看你不是想你小山哥,是想你小山哥给你们发的糖果了吧。”听着自家孙子的话,赵德发摇头笑着说道,“皮孩子,还不带了你朵儿妹子跟三妮儿去玩,别光顾着吃。”

里正家孙子赶紧的点头,然后叫了朵儿跟三妮儿出去。临走时候,崔玉又拉住几个人,塞了些零嘴过去。

“咱们村,也就你家这么惯着孩子。”赵德发坐下,笑呵呵的说到,“要不是小山不在,估计全村的皮猴子们都得天天来。”

“叔说的是哪里话,孩子们愿意来玩,那是好事儿,咱家也能热闹起来不是?”

说了几句客套话,几个人就把话题扯到了正事儿上。

赵德发这次来还真是有事儿,说是官府给了消息,让有能耐的人家再买地买山,也算是给地方增加财政收入。如今县太爷的意思是先紧着各村的老百姓来买,然后才考虑地主跟各处的财主。

他得了消息,思来想去的,赵家村有能耐买山置地的也不多,撑死了也就是赵二石家有点家底儿。要知道,这次买山也好,置地也罢,少则五六十两银子,多则几百两,可不是一般农家户能承担的起的。

对于买山的事儿,赵二石根本没想过。周氏更是觉得匪夷所思,农家人种田种地的,要了山能干啥?

倒是崔玉心里念头一闪,像是有了什么主意似的。

不过这是大事儿,也不能她一个人做主,回头还是要跟赵二石、周氏商量商量的。

赵德发把话说道了,也是有心给赵家小两口卖个面子,让他们知道他这当里正的有了好事儿惦记着他们呢。这会让见俩人犹豫着,倒也没说什么,他心里也清楚百十两的银子那是要动根本的,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了。

送赵德发走的时候,崔玉又赶忙去拾了几个粽子在篮子里,怎么说都要让人拿回去尝尝。想着他家孙子也是好玩好吃的时候,崔玉还让赵二石去屋里拿了一包果子出来。

总归也要答谢赵德发念着自家的情谊。

第86章 新机遇

送走了赵德发,崔玉就叫了赵二石到跟前,一块跟周氏说起买山的事儿来。

早些时候她心里就有过买山的想法,只是她看中的不仅仅是山头,也有虎头山沟沟里的那块子河滩地。说起来,这河滩地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