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妆长歌 >

第63部分

红妆长歌-第63部分

小说: 红妆长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的亲密无间,在历朝历代都是头一遭,怕是连开国的顺治帝宠幸董鄂妃都难以相比。

    皇后看在眼里,心里头又是酸涩,又是怨妒,可皇帝偏生瞧都不瞧上她一眼,她念及老佛爷同自己的关系,便只能去求见于老佛爷。

    老太后正在御花园里头赏花,正是寒冬,雪虽未下,霜却已经结了一层,老太后身边自有四格格和荣寿公主陪着,几人谈笑间口中已有白气腾腾。皇后便先见了礼。

    老太后瞧见皇后,便知她有事儿要说,否则凭着皇后的性子,是万万不敢近她身的。

    “你来的巧,也来瞧瞧内务府新培植出来的红梅,今年栽的好,鲜红如血。”老太后指了指那血色红梅,对皇后道。

    皇后象征性地观赏了一番:“老佛爷说好,便是最好。”

    凭着皇后的木讷,这话老太后已能想到。便道:“你有事儿?”

    皇后迟疑了一番,老太后瞧了瞧身边的两位最疼爱的格格:“但说无妨。”

    皇后便道:“侄女身为皇后,本不该拿后宫之事让老佛爷操心。只是老佛爷也知道,臣妾在万岁爷那儿说不上话,便唯有求老佛爷想想法子。”

    老太后不咸不淡地“恩”了一声,皇后便接着道:“老佛爷想必也听闻,近日珍嫔总是着男装同万岁爷在养心殿嬉戏打闹,落在下人眼里,传了许多闲话。”

    她小心地打探着老佛爷的神色,见她喜怒不辨,只是伸手采了一朵红梅。

    “闲话?什么闲话?”

    皇后想了想:“下人说,珍嫔如今才是这后宫之主,老佛爷同臣妾不过是摆设罢了。”

    下人自然是没有敢这么说的。

    老佛爷的目光落在皇后姿色平平的脸上,冷笑一声:“哀家倒说皇后如何留不住皇帝,你同皇帝自幼一同长大的,原本就比珍嫔更亲厚,如今却反倒成了讨嫌的那个,如今看来,皇后竟是把心思都搁在这些个无聊事儿上!”

    她将那朵红梅狠狠掷在地上,荣寿公主和四格格忙跪下,转眼之间,倒是乌压压的跪了一地的主子奴才。

    “臣妾。。。臣妾愚钝。。。”皇后垂着脑袋,颤声道。

    “你的确愚钝!”老太后怒气翻涌,厉声道:“哪儿的嚼舌根子的下人?妄议主子,拖出去将舌头拔了!至于你,你也知道你是皇后,连后宫琐事都理不清,入宫多年,皇帝可曾瞧你一眼?你自己不想想法子,反而竟去听这些传闲话的,哀家扶你做这个皇后有什么用?!”

    皇后伏在结了霜的卵石地上,瘦削的身子格外单薄:“臣妾该死。。。求老佛爷责罚。”

    荣寿公主见老太后正在气头上,便起身顺了顺老太后的心:“皇后年轻,拿不定什么主意,母亲不必过分责罚。这天寒地冻的,让别人瞧见了,皇后的面子搁不开。母亲且息怒,让皇后回去歇着罢。”

    老太后虽不听别人的话,可这荣寿公主的话她是最听的。旁人都在私下里悄悄说,大公主活似老佛爷的妈。

    听她这样说了,老太后便依着她,没好气地叫李莲英扶起皇后:“你且去罢。”

    皇后战战兢兢地起身,躬身退下。

    荣寿公主搀着老太后,道:“母亲知道,皇后年轻,珍嫔又受宠,凡是女子便都有怨妒之心,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母亲不要偏信一家之言,到头来搅得后宫不宁外头人只会说母亲的不好。”

    老太后拍了拍荣寿公主的手:“哀家知道。皇后不是个聪明人,你单瞧她方才的模样,便知道她话里头总有些不尽不实。”

    荣寿公主松了口气,又道:“万岁爷三四岁的时候便入了宫,见不着亲娘,可怜见儿的。即便是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母亲也宽恕些罢。万岁爷如今喜欢珍嫔,是极难得的事儿,我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万岁爷这样欢喜了。”

    老太后携着荣寿公主在御花园慢慢走着,渐渐觉得平心静气下来:“珍嫔那孩子活泼些,年纪又小,皇帝喜欢也无可厚非。只是皇后的话,哀家也不能一点儿不听。皇帝宠爱她虽好,若是珍嫔把持不住,做些出格的事儿出来,就是作孽了。”

    这年十月初十,便是老太后六十岁的大寿。打从正月初一开始,宫里头便紧锣密鼓地操办起来。内务府更是拨出三千万两银子的专款,特意给老佛爷庆生。

    正月初一,皇帝依着规矩请过安,却迟迟不肯起身,老太后便笑道:“皇帝这是做什么?”

    皇帝垂首:“儿臣想借着亲爸爸的大喜日子,求一个恩典。”

    老太后心情甚好,便叫了起,道:“皇帝只管说就是。”

    皇帝道:“儿臣想着,珍嫔入宫已有五年,这些年在宫里头德行无损,对亲爸爸也是勤谨恭敬,不妨借着您的寿辰,晋一晋珍嫔的位份。”

    老太后笑道:“哀家也知道你存了这个心思。那便晋为珍妃罢。瑾嫔同珍嫔一道入宫,又是亲姐妹,一应晋了,也凑个双喜临门的好兆头。”

    皇帝清冷的脸上难得挂上一抹笑意,忙跪下给老佛爷磕了头:“儿臣替珍嫔谢过老佛爷恩典。”

(十)卖官鬻爵() 
珍妃受封那日,原本皇帝是不必相陪的。但皇帝偏生跟着传召的太监一并去了景仁宫,珍妃跪在地上,耐着性子听完了那一串“仰承皇太后懿旨”诸如此类的套话。

    皇帝亲手将珍妃之金印金册搁到她手中,便将她搀起来,连谢恩都一并免了。

    珍妃素来不大在意这些虚名,只有一桩好处,她对待下人大手大脚的赏赐,饶是老太后和皇帝日日赏些珠宝首饰。也是不大够用的了。大清后宫历朝历代崇尚节俭之风,皇后每年例银一千两,落到嫔这一层。每年不过区区二百两,如今升了妃,每年增了一百两,虽还是不够,但总归手头宽裕些。

    “珍儿今儿个便是大喜了。”皇帝握着珍妃的手往寝殿里去,白宫女忙奉上茶。躬身在一旁听着两位主子吩咐。

    珍妃笑道:“万岁爷给的赏赐,还得谢过万岁爷的恩典。”

    她笑过,又提起一桩事儿来:“臣妾听闻文先生今年大考。如今朝中万岁爷可用的人少,臣妾想着,万岁爷该有自己的人才是。文先生曾是臣妾的授课恩师,同臣妾母家很是亲近,为人又刚正,是个可用的人才。万岁爷不妨将文先生提拔起来,如此渐渐可与老佛爷的权势抗衡一二。”

    皇帝捏了捏珍妃的脸,直捏的珍妃做了个鬼脸出来,将皇帝逗乐了:“知朕者,莫若珍儿。朕正想着此事,有意将文廷式着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如此便有进言之权。至于你兄长志琮。朕也有意提拔。”

    珍妃笑的眉眼弯弯,煞是动人:“臣妾替兄长和文先生先谢过万岁爷大恩。”

    皇帝故意拉了脸:“事儿还未定,倒先忙着替别的男子谢朕的恩来。不知道的只以为你同他们更亲厚些。倒不知道你是谁的人了。”

    珍妃咯咯地笑着,一头扎进皇帝怀里,伸手去挠皇帝的下巴:“万岁爷好没道理,连臣妾兄长的醋都吃,让人听见了不知怎么笑话呢。”

    皇帝无奈,伸手捞住她,生怕她一个不小心整个人打贵妃榻上滚下去:“这样大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可怎么好?”

    珍妃笑盈盈地窝在皇帝怀里头,手里还握着皇帝一根手指,躺了半晌,忽地抬头道:“既说到这儿了,臣妾便再向万岁爷推举一人。”

    皇帝“恩”了一声:“说来听听。”

    珍妃道:“臣妾听闻四川盐道台的职位空悬。臣妾举荐之人名为玉铭,堪当此任。”

    皇帝捏了捏她的脸,板起脸来道:“你上回举荐的鲁伯阳,放至上海道台一个月,什么情状你也瞧见了。这回这个。。。”他皱起眉来。

    “玉铭。”珍妃乖乖巧巧地补充道,伸手揽住皇帝的腰。

    “对。玉铭。”皇帝轻轻摩挲着珍妃的脸颊,“此人比鲁伯阳如何?莫不又是那样的草包?”

    “万岁爷这话可叫臣妾伤心。”珍妃往皇帝怀里缩了缩,“臣妾也没想到鲁伯阳是这样的草包。臣妾当时年纪小,识人不清,如今必不会了。”

    皇帝轻哼一声。

    珍妃知道载湉没真恼,却还是抱着他实实地撒着娇:“万岁爷允不允?”

    皇帝被她闹的无法。又实在生不起她的气来,便点着头应允了,虽如此,却着意提点一下:“这回可不许出岔子,否则老佛爷问起,朕也不能帮你担。知道么?”

    珍妃满不在乎地颔首应了。皇帝只道她小孩儿心性。闹不出什么大乱子来,便也罢了。

    新一任四川盐道台走马上任没多久,珍妃的兄长志锐便让珍妃身边的太监进了两万两银子给珍妃。

    那时。珍妃正坐在妆镜前,让梳头的宫女给她鬓发。得了太监的报,不免唇角微微一勾,笑道:“听闻玉铭不过进了四万两求一个官职,本宫倒分到了两万两,拿了大头了。”

    那太监笑道:“谁不知道万岁爷最听小主的。若是没有小主的引荐,自然是万万不能成事的。小主再多拿些也是理所当然。”

    珍妃笑了一下,让白宫女领着下去。又打赏了几十两银子。

    白宫女瞧在眼里,不知是不是替万岁爷不值,忍不住问过一句:“小主如此。怕是万岁爷知道了要伤心的。”

    珍妃瞪大眼睛瞧着她,那里头分明单纯,可她的所作所为落在旁人眼里却着实不单纯:“万岁爷怎么伤心呢?”

    白宫女迟疑了一下。她不知道该不该说,若是惹了小主不高兴,被发落到慎刑司或是干脆撵出宫去,那她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可她自认是个正直的人,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道:“万岁爷喜欢小主儿,所以小主儿不管做什么,万岁爷都允得。可小主却只是为了一己私欲。。。”

    珍妃的脸色渐渐沉郁下去,白宫女煞然住了嘴,屏住呼吸,扑通跪倒在地:“奴婢该死。”

    菱花镜中的那双清透的眸子?淡了几分,可却没有怒气。半晌,珍妃将白宫女馋了起来:“白姐儿。”

    她一直叫白宫女白姐儿,说这样显得亲近些。

    白宫女忙应着。

    珍妃幽幽地道:“你以为我不爱万岁爷?”

    白宫女垂首:“奴婢不敢。”

    珍妃苦笑着摇摇头:“何来不敢呢?你分明就是这样想的。”

    她的眸子落在那个落满了香屑的香炉中,格外温情:“白姐,我自然爱他。”

    白宫女微微动容了一下,却见这位古灵精怪的小主眨了眨眼睛,笑眯眯地道:“可这同我薪俸不够并不相悖啊。”

    白宫女愕然一下,便见珍小主扁了扁嘴,几分娇憨耍赖的小女儿神态:“皇后只知道讨好名声,削减用度削减用度,她可好,只是苦了我和姐姐。”

    她扒拉着指头算了算:“姐姐每年俭省一百两银子给我,万岁爷也俭省几百两银子,可总归是不够用的。”

    她??叹了口气:“这宫里头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说到这儿,白宫女自然也不能再说些什么,自己不过是个下人,主子干什么都由得主子去就是。

    一传十十传百的,宫里头自然都知道跟着珍小主才能得赏赐,往后再有送赏的活儿,都抢着景仁宫的差事。宫里流言蜚语传的多了,少不得传到皇后和太后的耳朵里头。

    皇后心里虽恨极了,但一来没生出什么乱子来,二来,这玉铭是皇帝亲自指派的,她又不愿让皇帝脸面上过不去,三来,上回往老太后那儿告状,不仅没得着好,反倒还挨了老太后的一顿训斥。便是再愚钝的人也不会再往刀尖上撞,总得想上一想。

    只是皇后翻身之日来的极快,正应了那句话,眼看她高楼起,眼看她高楼塌。

(十一)东窗事发() 
玉铭实在是个比鲁伯阳更不争气的草包。

    若说一个人,便是走着歪门邪道偶然得了势,那也不过只能勉强维持一朝一夕,日久见人心,世上毕竟傻子少,拖久了,身上有几分能耐谁还能瞧不出来?

    老太后已经行了归政于帝的法子,皇帝便愈发勤勉起来。招了众大臣来养心殿议事。

    在一群大臣里头,皇帝骤然瞧见一个新面孔。便问道:“殿下何人?”

    玉铭忙躬身出来,跪下禀报道:“微臣四川盐道台玉铭,给万岁爷请安。”

    皇帝只觉得这名儿格外熟悉。一时又记不起来,便皱了皱眉:“你从前在哪儿当差?”

    玉铭虽说没什么本事,可人倒实诚的有几分傻气,他规规矩矩地答:“回万岁爷的话,微臣从前在木厂做工的。”

    此话一出,直把皇帝说愣了。满殿大臣也都傻了眼,窃窃私语。

    皇帝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