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残唐仙侠 >

第27部分

残唐仙侠-第27部分

小说: 残唐仙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唤踊顾悖坷

    田弘正就带了两千护卫兵赴镇,但是这两千兵的给养谁来出?朝廷不愿意买单,田弘正又养不起,只好将这两千护卫遣散。这一招无异于自废武功。

    刚好有个都知兵马使叫王庭凑,回鹘人,很有机谋。见田弘正自剪爪牙,机不可失。便煽动成德军镇的牙兵们攻杀田弘正,自称留后。

    王庭凑又找了一帮枪手写了份奏章,上奏朝廷,请授成德节度使。

    刚登大宝的穆宗皇帝跟乃父相差太远,估计也没怎么布局,便发诸道兵讨伐王庭凑。讨平淮西的名将李愬已死,但还有一帮小名将,比如裴度,李光颜等。大军也有十五万。谁知打了半年。又打成了持久战。

    国家连年用兵,本来就有点空虚,这下粮草更是艰难,每天能领到的军粮只有一勺米,并且还是陈的。这点粮食吃下去,估计刚够喘气的,更别说去杀人了。

    但是王庭凑尚有余勇,反守为攻。

    再打下去,朝廷就没法收场了,不得已任命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这次王庭凑连检讨书都不用写。

    这场战争的失败,给唐朝带来了一连串的灾难,藩镇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这场战争朝廷虽然没打赢,但这种情况下更要赏。所谓板荡识忠臣。朱耶执宜可能表现的比较忠心,被朝廷封为金吾卫将军,宿卫皇室,这次从三品算是坐实了。

    朱耶执宜在朝廷混了大概有五、六年,就告老还乡了。终其一生朱耶执宜的级别升到:勋位,检校刑部尚书,正三品;官职,金吾卫将军,从三品。

    荫袭朱耶执宜爵位的是他的儿子朱耶赤心,也就是后来的李国昌。

    朱耶赤心在史册上的第一次出场并不是给唐王朝当差,而是干私活。

    公元839年,回鹘内乱,回鹘可汗削平内乱后,穷搜叛党,诛连众多。

    回鹘有个宰相叫掘罗勿,在外面带兵,幸免于难。但他恐怕扯得久了,扯到自己头上,干脆起兵造反。

    造反这种事跟两国交兵不太一样,很难分得清敌我关系。

    因为造反的一般是少数人,其余都是打酱油的,但为形势所逼,不得已跟着起哄。

    这种情况下必?要借重外部力量,用来裹挟大众。

    当时沙陀族风头正劲,士马精妍。自然就成了掘罗勿拉拢的对象。

    掘罗勿以良马三百匹的代价换得了沙陀人的加盟,此时的沙陀经过三十年的休养生息,已经不是当年款塞时的衰样了。

    对于追求战力的沙陀族来说,良马自然是梦寐以求的事,所以朱耶赤心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回鹘可汗很不幸成了沙陀人的对手,只落得个兵败自刎。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耶赤心不能用汉人的道德观来衡量,说的不好听,就是唯利是图。

    汉人常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怎么能帮别人谋逆呢?

    唯一的借口就是,当时的朱耶赤心还没有正式工作,朱耶赤心虽然世袭了他父亲朱耶执宜的勋位,但他并不是朝廷命官。

    掘罗勿攻杀回鹘可汗不久,可汗的旧部又借兵黠戛斯人攻杀了掘罗勿。回鹘由此分崩离析:一支投靠了葛逻禄,一支去了安西,一支投奔吐蕃。还有一支来投大唐。呆在原地没走的尚有十三部,共同拥立了乌介可汗。

    乌介可汗也是穷极无聊,率领十三部落渡过沙漠,屯扎在天德军和振武军的北境,表面上是来求册封,实际上是来揾食。

    乌介可汗请求唐朝借振武一城居住,这种事就好比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朝廷当然不能答应。

    乌介可汗又请求唐朝赐予粮食,牛羊。当时的回鹘人尚有十万多人,白给粮食是不可能的,就同意他们可以用马换粮。

    以马换粮不过一时救急之计,回鹘人能有多少马啊,马换完了,粮食也吃完了,回鹘人只好抢掠了。人走投无路时都这样。

    公元843年,朝廷开始讨伐回鹘,朱耶赤心终于开始为朝廷办事了。

    这场战争也没什么悬念。乌介可汗领数百人败走大漠。朱耶赤心因功被封为朔州刺史。

    既然成了朝廷命官,世袭的勋位才有了意义,朱耶赤心此时的勋位应该是正三品(检校刑部尚书),职位应该是正四品。

    朱耶赤心在刺史的位置上呆了二十多年,终于又等来了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庞勋之乱。

    庞勋是徐州人,出身行武,咸通年间,奉命戍守桂州。唐朝的兵制有规定,戍边的镇兵三年一换班,但必?由本军镇派兵接防。

    徐州的军事长官是个败类,贪污**,把军饷挥霍空了,要派兵去接防,却拿不出路费。

    徐州人本以强悍闻名天下,一连戍守桂州六年,怨心可知,到了第七个年头,徐州军镇仍然不发兵,戍卒们就造反了。

    八百戍卒推庞勋为领袖,杀透湖南,浮江而下,经运河,直捣徐州。城内子弟里应外合,徐州城一鼓而下。

    朝廷起三路大军讨伐,一仗下来,丢盔弃甲,连禁军的统帅都阵亡了。

    朝廷只好第二次布局,以康承训为统帅,康承训比较老到,奏请十几万大军,并征调三千沙陀兵为前锋,这才灭了庞勋。

    王师不轻出,出则必胜。唐王朝两次用兵,才灭掉庞勋,已经为天下所轻了。不久就有了黄巢起义。

    讨平庞勋之后,沙陀兵厥功至伟,统帅朱耶赤心的勋位升了一级,也就是从二品,职位连升三级,从正四品的蔚州刺史到从二品的左金吾上将军。

    能做到二品官,才算是大富大贵,沙陀人算是跻身国家的领导阶层了。

    为了笼络英雄,朝廷赐朱耶赤心姓“李”。从此朱耶赤心不叫“朱耶赤心”了,改名为李国昌。

    征讨庞勋时,朱耶克用年方十五岁,陷阵如飞,勇冠三军,军中号称“飞虎子”。从此也改名为李克用。

    说起来,李克用一家应该感谢庞勋,元?巨寇,正是英雄晋身之阶。

    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连汉光武都这么说,可见金吾卫将军那是相当拉风。李克用也在长安风光了一阵子。斗鸡走狗,打球玩儿票。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李国昌被任命为云州节度使。窝儿还没暖热,旋即又去了振武。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章 受降城() 
振武军的治所在东受降城,受降城的名字起源于汉朝。

    秦筑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以扫平六国的虎狼之师,对于马背上的民族也只能藩篱自守,可见对手的强悍。

    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匈奴人就不断侵入内地。高祖问计群臣,大伙儿刚灭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个个牛逼的不得了。樊哙就来了一句:“愿得十万众,纵横匈奴中。”

    听到大伙儿这么自信,高祖也认为:撮尔小邦,易与耳,出风头还轮不到你们。遂帅三十二万大军亲征匈奴。

    没想到这些一个字儿都不会写的生番竟然会用诱兵之计,高祖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要不是陈平玩阴的。这下估计要山岭崩了。

    此后汉朝还是沿袭秦朝的遗策:藩篱自守。并且还自创一招:和亲。说白了就是牺牲子女玉帛。古人有诗曰:安边至用和亲计,驾驭英雄自不同。褒贬自明。

    接下来的文帝,景帝是有名的贤君,汉朝臻于盛世。国库里的钱太多,穿钱的绳子都沤烂了。

    鉴于这种情况,一个会花钱的主儿应运而生,此人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对匈奴也不敢轻举妄动,开始也想玩阴的,搞了个“马邑之谋”,想把匈奴人骗进圈儿来灭口。谁知被匈奴人识破,真是丢人打家伙。

    汉武帝这才意识到,玩阴的不一定好使,关键时还得靠肌肉说话,不得不苦练基本功。

    经过数年的筹划准备,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收复河套地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此时距离“白登之围”已经七十三年。

    汉匈之战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多世纪,最后以匈奴迁出亚洲为收场。

    在汉匈之战中,有一年,匈奴的左大都尉要反水,便请求汉朝廷派兵接应。汉武帝就派大将公孙敖在河套地区的黄河北案构筑城池。这个城就叫做“受降城”。后来因左大都尉谋事不密,被单于发觉,左大都尉被杀。所以受降称白造了。

    到了唐朝,为了防止北方的突厥人南下,便在河套地区的黄河北岸,筑了三座城池,并沿袭了汉朝的名字,分别叫做: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这三座城池其实是唐朝的防御体系,并非为受降而用。

    东、中、西三座受降城在黄河的“几”字形上方一字排开,每两座城池之间,相距约四百里左右,其中振武军的治所在东受降城。西受降城为天德军节度的治所。中受降城隶属于天德军。

    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已经有五十多岁,红脸膛,身材十分伟岸。年轻时也曾勇冠三军,有个外号叫“赤火将军”。

    李国昌有四个儿子:老大李克恭,为金吾卫,留在长安,宿卫宫廷,其实说白了,也是朝廷对沙陀族不放心,扣押的人质。老二李克俭,早夭。

    老三就是李克用,也被朝廷封了云中牙将,但是因为年龄小,没有到任。

    老四李克宁。年龄才十来岁,跟随家眷住在新城,新城在雁门北一百多里处,是沙陀人迁徙到定襄后,修筑的城池。

    李国昌见李克用和盖寓两人两骑回来,不禁有些纳闷,就问李克用道:

    “老三,你们到中原地区去物色健儿,去了这么久,难道一个合适的都没有?”李国昌称呼李克用为“老三”,是家人的称呼。

    “倒是有一个,过几天就到。”

    “中原之大,人才多有,也就是你李老三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罢了。”李国昌也深知李克用的毛病。

    “倒也看上了几个,不过人家都不愿意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李克用为自己辩解。

    “那也不应该只有一个!”李国昌不禁呵斥了一声,转念想到李克用出去了这么久,一见面就训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便说道:“既然是你看上的人,这个人应该不错,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本事?”

    “他叫萧玄衣。”盖寓接话道,便将萧玄衣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说到萧玄衣跑死李克用的乌骓马时开始添油加醋。

    “竟然将踏雪乌骓累死了?”李国昌听到这里也吃了一惊。

    “是啊。”李克用闷着嗓子应了一声。

    “能比马跑得快的人,少之又少,能跑死踏雪乌骓的,普天下也没有几个。”李国昌毕竟见多识广。

    “这是不是跟他天赋有关?”李克用问。

    “人有乌获、孟贲,兽有逸群者。萧玄衣肯定是天赋异禀。”

    人和人相处的时候,反而容易忽视对方的长处,到了旁人的眼里,就成了传说,天下同此一理。

    “他怎么没跟你们来?”李国昌又问道。

    盖寓又将萧玄衣遇到鲁奇、莫聪两人的事情说了一遍。李国昌听罢说道:“我们沙陀人,缺的就是工匠,这两人来了也好。”

    “我们要得是勇士,要工匠干什么。”李克用想想都是为了萧玄衣的面子。

    “这你就不懂了,我们沙陀人擅长的是骑射,并且你的箭法也算出众。但是有一样武器,你的箭是比不过的,你还知道是什么呀。”

    “你说的不就是弩嘛,也就劲道大一点。”

    弩到了唐代已经是威力惊人的远程杀伤武器,最著名的便是车弩,用牛拉车,车走动时,转轴带动张拉机关。弩便能上弦。弩的力量能达到十石,相当于一千二百斤,而人力能开一石弓,便算是虎力了。

    “你也承认劲道大,没有工匠哪来的弩?”

    “弩这东西又笨重,上弦又慢,不知道哪里好。”

    弩的威力虽然大,但也确实存在上述缺点,所以一直没有取代弓。

    “我说你转了一大圈,怎么就招了一个人,以己之长,度人之短,你能看得上谁呀,有本事你别把马累死,你跟萧玄衣比试啊。”

    “你现在的毛病就是喜欢唠叨,我现在比较累,没心情跟你理论。”李克用转身而去。

    “李老三,你给我回来。”李国昌跺着脚大喊。

    “你准备一下,晚上给我接风。”李克用头也不回。

    李国昌一脚踢在盖寓的屁股上:“你也给我滚!”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一章 一字长蛇阵() 
东受降城虽然也是个城,其实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