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菜鸟成长记 >

第65部分

菜鸟成长记-第65部分

小说: 菜鸟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明了人家的选择没错啊,至于她看到的那些道道虽说不能拿到明面儿上来但也算是正常了,关键问题在于你还不清楚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呢,所以何必纠结呢?各取所需就好了嘛,老刘追求他的,赵晓翠追求自己的足够了,人啊,最关键就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有了这次的经验,赵晓翠看待人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她之前看钱丽和王薇只关注她们的工作情况,可现在不是这样了,她会关注她们的需求,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和公司利益上的需求,不用心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发现,稍微用点心就发现了钱丽是那种对工作有着工匠执念的人,她特别希望获得肯定所以特别努力,所以赵晓翠就每次都鼓励她的创作满足她的需求把工作做的更好,对于钱丽而言名誉和认可是最重要的。而对于王薇而言她性格外向大大咧咧最喜欢自由自在,所以在能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她总喜欢外出,一方面是谈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出去逛街满足自己的小小需求,赵晓翠发现这一点后也觉得无所谓只要不耽误工作就可以,她也给王薇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她去发挥。当明白了每个人的职场需求后赵晓翠觉得市场总监做起来太轻松了,之前自己总是绷着跟弦生怕哪里出错,现在不会了。另外她也开始关注合作方的需求,除了合作本身外还关注什么?什么是他们的痛点?虽然想要吃透合作方的心思不那么容易毕竟中间有好几个人但对于赵晓翠而言既然有了方法还担心什么呢?(。)

第三十三章 自 信() 
原本以为是让人头痛的事情不仅顺利解决了而且还帮助自己找到了最重要的工作能力,这对赵晓翠而言算是意外收获了,知道自己之前做事想事都太死板了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套路其实哪有那么费劲,只要能明白大家的需求尽量满足不就可以了吗?按照她之前的套路工作得累死而现在她则可以轻松享受了,心情好了人也就变的更自信和美丽了。除了工作还能多照顾照顾家里,她的梦想一直是能成为像妈妈那样既能下得了厨房又能出得了厅堂的现代女性,现在工作上自信了对家庭生活自然也就自信多了。

    她开始改变之前自己贪睡的习惯,每天早上早起半个小时做做瑜伽放松沉睡一夜后紧绷的身体,然后开始做早饭收拾家里,等一切停当叫醒老公自己端着刚煮出来的鲜咖啡站在阳台往外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美感,这是早起的恩惠之前的她基本都是每天早上掐着点起床随便收拾一下慌慌张张出门吃个路边摊的早饭匆匆往公司赶去,可现在却能静下心来享受每一个清晨,这何尝不是一种平静和自信呢。

    在公司里她也有了有些许变化,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她都打心底里佩服陈晶也喜欢陈晶,但之前那种感觉是陈晶高高在上自己像她的粉丝和跟班一样,虽说两人关系也不错但每次跟陈晶说话赵晓翠都会脑袋转好几个弯弯她觉得陈晶太有个性和才华了,如果自己表现的不好那么就会显得档位太低,虽说爱和陈晶相处也愿意跟她学习可每次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迫着自己让自己喘不过气来,而现在不一样了她能感知到陈晶的自信和强大来源于她对产品的认知和把握,以及她出色的表达能力,而陈晶在公司里最大的需求就是被认可不管是被宋杰还是周围同事,甚至于用户当然这主要是看数据。明白了这点赵晓翠和陈晶相处也就没有了压力,她知道自然平和的沟通和相处可以让她和陈晶的距离更近,当然啦前提也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还需要比较平和的心态才好,赵晓翠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她看起来似乎很好相处但实际上一直都有一层自我保护壳,她的生活工作范围也一直在这个壳里,不仅自己蜷缩着连别人也觉得她这个人普通无常,可现在不一样了,她开始变得自信了也平和了,当一个人能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了解到很多之前自己不了解的事儿,就比如说宋杰对她做总监总是持怀疑态度就是因为她赵晓翠的壳太厚了,让宋杰觉得她既没有突出的能力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让人期许的地方,所以才拖了这么久,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就连对于老刘赵晓翠也有了新的看法,老刘是属于那种看起来平平稳稳不求上进的人,但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能力上还是人情世故上很有一套,他深谙人与人相处的秘密,所以才能在公司里混的如此如鱼得水,深的宋杰的信任,所以说人真是不可貌相啊你以为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其实可能一点都不普通,最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发现这普通背后的秘密,活着不就这点事儿嘛?

    再说宋杰,他算是这里的高人了,他知道也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尤其是关键职位的更是掌握的清楚,所以他才能安心把公司里的大事小情都完全托付下来而自己去忙更重要的事儿,让公司活下来并且活的挺好,这也是宋杰的高明之处了。

    说句实话,赵晓翠感觉自己在职场上混了这么久现在才算是混出点味道,自己之前总是抱着那种我有能力走到哪里都可以的想法过于愚昧了,职场说白了究竟还是人场,关键还是要跟人打交道相处,只有清楚了人事儿才能清楚其他事儿,不然能力再强也是白扯。这点发现也是赵晓翠自信的来源之一了,她想起自己之前公司有一位技术特别牛的同事可以说是大神级的人物了,每天超有个性,别人或坐公交或地铁或开车来上班,他每天背着解放包骑着一辆大二八自行车跨越20公里来公司上班,到了夏天身上的汗味能把苍蝇熏跑可他一点不在意,到了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去厕所,而且总是拿着报纸还把裤腿卷起来往往是只卷起一条腿的裤腿在厕所一待就是半天,到最后连保洁阿姨都不在意他在不在里面直接打扫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公司里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敢靠近,虽说能力很强但没有人气,他多少也是有些落寞挂在脸上的,后来离职换了工作也是一样久而久之变成了在家里待着自己写代码玩,出门对他来说都失去了意义。对于他而言能力强的确是本事可在职场上没有人场自己内心的寂寥也只有自己才清楚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情商要比智商还重要的原因了,赵晓翠现在再回头看自己过往的经历就觉得自己不仅幼稚而且傻气十足,她曾以为jenny王是不求上进的了可现在回头看她也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所以才会那么开心和从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她就这样混日子了。相反的自己很有追求可追求来追求去到底追求了个什么结果哩?虽说现在不错可如果早点醒悟是不是就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呢?好在一切都不晚,每天打开窗看着外面忙碌的人们赵晓翠内心那种莫名的焦虑感逐渐消散不见了,相反地她很期待这一天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受。虽说现在以她的能力还做不到每天都自信且从容的面对但至少每天早上对她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职场就是这样,看明白了其实也很简单,要不大家怎么都说是混职场呢?(。)

第三十四章 舒适区() 
人一旦在舒适区待久了就会不自觉的懒散起来,赵晓翠也不例外,她最近开始上班迟到了,虽说她这个级别迟到不迟到都关系不大,但她自己心里却不怎么美气甚至有点小小的懊恼,当然啦,懊恼也是那么一小下毕竟现在的她和之前已经是不一样的了,现在的懊恼只是出于自己太过舒适的原因。

    ‘有什么方法既能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又能不常待在舒适区吗?’赵晓翠对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日子的确是忌讳的,因为她深知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打拼自己太多松懈就可能被超越,还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这些年来她一直处于一种比较焦虑的状态现在难得清闲一些了反而不怎么适应,她又要琢磨点事儿了。

    说琢磨点事儿吧也好琢磨,这不赵晓翠眼下就琢磨出了一件事:kpi部门考核的改评,按理说现在的kpi考核也还算完整,每个季度以工作量和数据作为考核的依据,大家也都适应了这样的考核模式。现在赵晓翠琢磨的考核模式是基于现行的考核基础之上增加人员打分,打分呢由部门内部相互打,可以是匿名的。考虑增加这一项是因为她认为可以反应出大家对各自的看法并且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团队之间的默契程度。当然啦,改革考核制度这件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要部门内部都同意然后上报宋杰后执行,光就部门内部问题要如何沟通解决赵晓翠打算在开会的时候先试探下大家的口风。

    “借着这个季度考核大家看看各自的分数和排名,有什么意见吗?”“没有”刚问完老刘、王薇和钱丽都异口同声的回答道。赵晓翠继续发问:“那大家对咱们部门的考核标准有什么意见吗?是否觉得有必要增加一些项目或减少一些项目?”一阵沉默后老刘说道:“现在这个体系已经是经过长期使用验证过的,没什么问题虽说可能会有偏颇但还算公正客观,如果在增加可能会打破这样的平衡,如果减少可能也就失去了考核的价值和意义。”王薇和钱丽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在旁边点点头以示认同,赵晓翠听老刘的话也是点点头表示默认。从会议室出来老刘抓住她问:“是上面授意要改革考核体系还是你的意思?”“啊,上面既没有授意我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正好今天开会想起来了随便问一下。”“噢,我以为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呢。”“没有。”赵晓翠嘴上这么回应老刘着其实心里挺不爽的,她就是不欣赏老刘这种怕麻烦的特质,虽说自己也是怕麻烦的人可跟老刘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同时,她也明白了一点一个团队就像一个家庭既有关系已经形成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懂得了其中的利益分配,如果一旦想要打破这样的格局和模式就是要触动大家的利益点,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利益点谁都不好说,所以大家谁都不愿意打破这样的关系,就像如果要改革kpi王薇和钱丽肯定是没有话语权的,她俩毕竟还算是新人,而老刘则不同他隐形的地位要远比她赵晓翠高多了,怎么可能就这么同意呢?再说了现在的考核标准不管是从执行还是效果上看都没有什么问题,想要打破着实有点牵强了,所以这件事经过权衡只能是暂时后置看看后面有没有什么机会再提吧。

    那除了这件事儿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在挖掘呢?战略合作?现在跟第一家的战略合作已经开始稳步推进了,双方也就合作模式和内容都写进了合同里现在如果要增加或改变只能影响整个合作的局面。除此之外只能考虑的是增加合作,可现阶段如果增加合作产品那边在资源上或许不能给予支持另外现在执行的合作伙伴是否会认为公司把战略合作太当儿戏了呢?如果这一家合作不能成为成功案例的话那后面想要在展开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就难了。当初规划的时候就是战略合作顶多做三家,而且是要在第一家有效果的基础上开展另外两家的合作的。‘哎,想要找点事情还真是不容易啊’赵晓翠感叹道。

    “陈晶,咱们产品这边后面还有什么资源上的规划吗?”“什么意思?”“就是除了产品本身对像我们市场部有什么资源规划吗?”“暂时没有,市场部的资源之前不是已经给你们挺多了吗?”“嗯,是啊,但肯定是多多益善所以问问看嘛。”“你啊,自打做了总监就变的好贪心,总想着要资源。”“你说的轻巧,资源都在你们手里握着不要怎么拿的过来,市场部没有资源也是活不下去啊。”“嚯,这当了领导说话的口气都不一样了,宋杰让你当总监还真是赚到了啊。”“别贫了,说实话,如果有资源规划的时候记得跟我说下,按照之前的讨论结果现在与xx公司战略合作做的还不错的话后面还要上一到两家,所以我想先筹备着,当然了,你那边也得有个备案啊。”“还要做啊?战略合作这种事儿不是一家就可以了吗?怎么还整出个三家来?”“也不是说一下就做三家而是循序渐进,有了第一家打基础后面再逐渐跟上,形成合力也是提升咱们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形象嘛。”“话是这么说但这些也都是虚的。”“是虚的,但也是必要的,没办法啊。”“行吧,我知道了,下次再开资源会的时候我喊上你,你听听当然了你也可以提你们的需求和建议,我们综合考虑呗。这事儿不是谁一个人就拍脑门决定的。”“嗯,我的意思就是这样,谢谢你啦。”虽说暂时还没有成效但至少算是开了个头,后面可以研究下产品资源设置的事儿了,先掌握了主动权再跟产品继续pk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