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51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51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芙蓉道上的路灯,这位学生通过春夏秋冬四季在路灯下读书的感受写了出来,特别是在寒冬的晚上,围巾手套缩着身子抱书而读,像卖火柴的小女孩

    而这一切,她恍若初见,多少年前,她也曾经经历过。

    同样,不少老师和编辑读了,也觉得特别亲切。

    楚女难得将校刊读了一遍,四十多件诗文,其中脱离作文范畴,称得到文学作品的,不到十件,但已经非常难得了。

    信封附有一封杨子建起草的文学社致谢信,里面内容又是肉麻吹捧又是百般卖萌,最后希望青年报能给橡树社刊开一个专辑,在信后还“威胁”道

    “我相信,作为最慈祥最可敬的学姐,作为一中最亮丽最聪慧的校友,您不让我们失望的!”

    楚女不禁气笑了,她看了下时间,嗯,好像第二节课下课了,她立即打电话给崔攸道“崔老师,我今天看了您指导的橡树社刊,非常感人,非常有灵气。”

    崔攸呵呵笑道“我并没太多干涉,都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只在最后审稿时把关一下,楚女编辑,别把他们夸坏了。”

    楚女话锋一转道“但他们给我写了一封信,最后一段我念给你听作为一中最亮丽最聪慧的校友,您不让我们失望的!崔老师,这是你吩咐他们写的吗?”

    崔攸听了冷汗直冒,他可不是林可纯,也没教过楚女,对楚女的背景有点害怕,立即解释道“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封信,真的。像出专辑这种想法,我敢保证,肯定是杨子建出的馊主意!”心道你要怪,就怪杨子建吧,反正你和他挺投缘,还送他西装皮鞋。

    楚女冷声道“嗯,我猜也是。你把杨子建叫来,看来你们老师太放纵他了,那就让我这个学姐好好教训他一顿。”

    崔攸听了弦外之音,知道“专辑”有戏,不过杨子建胆大妄为,“威胁”楚女可能要受点“小罪”,那也行啊,死道友不死贫道。

    他立即道“好,我马上就叫他过来。”

    然后大步到附近的广播室,有些生气地发出全校广播道“杨子建同学,立即到办公楼高一语文室!杨子建同学,立即到办公楼高一语文室!”

    教室内,杨子建听到响亮地广播声,不禁站了起来,对林逸道“这是崔老师的声音?”

    林逸道“好像是的。”

    杨子建只好快跑过去,第三节是自习课,自己还准备写三重门呢,这是什么事?

    崔攸瞪了他一眼,小声道“楚女看了你们的社刊和信件,这事有谱,不过,你要好好地认错一下,被骂不许还嘴,知道吗?”

    杨子建咧嘴一笑道“崔老师放心吧,我从小被家里打骂的,皮厚得很。”

第100章 学姐家的IBM电脑和王码五笔() 
深吸一口气,杨子建拔打电话。

    铃

    “喂,”杨子建中气十足,一副好汉做事好汉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悲壮气势道,“楚女学姐,我是杨子建啊!”

    楚女本想训斥他一顿,但吃听了杨子建的口气,似乎不以耻反以为荣,立即觉得这样太便宜他了,转念一想道“明天是国庆,你们全校要搞活动,你不是班干部,那些活动就别参加了,我这里有件重要的工作要你做。”

    “啊?”杨子建一愣,不甘心道,“但是,我报名围棋赛了,我是这方面的高手,关系到高一2和我个人的荣誉。”

    楚女翻了下白眼道“你还想不想橡树专辑了?”

    “想啊,”杨子建立即卑躬屈膝道,“学姐请吩咐,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楚女呵呵冷笑道“明天到我家打扫卫生!”

    说完,挂了电话。

    杨子建苦着脸,望着崔攸。

    崔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打扫,这是学校交给你任务,你要怀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全文学社的精神,把卫生做好,让橡树专辑成功刊登!”

    当天第三节课开始,全校大扫除,尘土笼罩着“学校山”。

    教职工和学生会干部兴高采烈地在校园插遍彩旗,在学校四周张贴各种各样的庆祝标语,每个班级的黑榜报都换上了新内容内容,庆祝四十二周年,展现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欣欣向荣的学校面貌。

    到处洋溢着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氛围。

    杨子建帮着汪滟、张怡敏抄写黑板报的赞美诗。

    想到明天要去楚女家大扫除,肯定不会轻松擦桌子就了事,因此抱怨道“汪玄德,我这个杨孔明很尽职吧,鞠躬尽瘁,死后而已。橡树专辑一旦在青年报刊登,我们文学社将在南剑市成名立万了。可是,凭什么你们国庆玩得开心,我却得去打扫房子?”

    “我的孔明,辛苦你哪!”汪滟手肘亲昵地顶了杨子建的肩膀道,她心情美得不得了,因为今天确实好事连连。

    首先她的通讯报道刊登了,而且是头版,汪所长非常高兴,他也没料到会是头版,这让他在所里威望提升高了一截,本来还有闲话说他为女儿胡闹搞特殊,现在谁也不敢说了,因为这是城西所全体警员的荣誉。

    但按理说,派出所没破大案子都不叫新闻,这只是普通的工作成绩,怎么会是头版呢?汪所长想到了杨子建,心理微微有了点好感。到了中午,他很是表扬了汪滟一番,从他的私房钱里,奖了五十块给宝贝女儿。

    其次,社刊发行后,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好多位老师看了赞不绝口,而且把校刊贬为“枯燥无味”,认为一中学生的刊物,就要写一中学生的生活,什么“我爱长江”、“我爱黄河”之类的文章,这得有多假啊!

    至于学生,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一个下午,她就收到了三十多位同学的投稿和入社申请书,当然,这也有通讯组的一份功劳,在社刊发表作文是一回事,在报刊发表通讯新闻,把自己的名字当成“通讯员”登在报纸头版,那影响可大了,就是老师都没几个有这样的成绩。

    崔攸都有些吃味,他写了一辈子的诗歌散文,不是五版就是八版的副刊,哪有机会放在头版啊!

    最后,杨子建冒险写的那封“威胁”信居然起作用了,楚女真的肯出专辑,这可是文学社开天辟地的大事啊,是打败三中、确立双雄鼎立的“赤壁之战”。

    因此,楚女和杨子建会不会有“暧昧”,汪滟也难得睁一只眼闭一口眼,暂时不会吃醋了。

    清洁区打扫完,杨子建、谢小钦等人回到宿舍,舍监、楼长、舍长们又组织寄宿生们开展大扫除,走廊栏杆、室内地板、窗户玻璃,无不擦拭得一尘不染。

    忙了一傍晚,累得晚自习教室都没几个人,都在宿舍休息躺尸。

    杨子建和舍友们谈天说地,班花校花的八卦,吹牛吵架等等,林逸与范龙之间互相贬损,孟云与唐伟权之间关于物理姜老师的教学水平大声争论

    不知不觉得,杨子建迷迷糊糊地睡了。

    第二天早晨,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校园到处红旗招展,彩旗飘扬,广播上回荡着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歌曲,到了八点多时,全校二千多名学生们都穿着干净的校服,在礼堂、教室、操场、实验楼、图书馆等地开场各种文娱活动。

    杨子建八点就离开学校,穿着校服,佩戴校徽,按楚女给的地址来到新安小区,在门岗处登记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楚女的公寓,按响门铃。

    楚女的哥哥嫂嫂跟父母住一块,她则住在爷爷奶奶家,楚女的爷爷当过驻外大使,正厅级干部,这栋别墅有两层十二三间房子,左边是楚女住。她的爷爷奶奶都被邀请参加国庆活动了,只有一位保姆在家,这位富态而有礼貌的保姆把门打开,对杨子建和善道“你就是小作家杨子建吧。”

    “王阿姨好。”杨子建听楚女介绍过,她是王爷爷的远亲,因此鞠躬道。

    王阿姨带他去放置扫把、拖把、抹布和水桶的杂货间,然后笑眯眯道“楚女有事要到十点钟回来,你要把她的书房、客厅、卫生间、小花园、阳台地板橱窗都擦洗一遍。”

    杨子建转了一圈,苦着脸道“这么多啊。”

    “除了卧室以外。”王阿姨显然知道楚女要“惩罚”他,谁叫他“威胁”楚女来着,因此吩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回主屋客厅看电视了,今天有很多好节目。

    杨子建先打扫外面的走廊、花园、露台等。

    快九点时,才开始拖拭书房的瓷砖地板,却意外看到书桌上有一整套电脑办公设备!

    “我天啊!”杨子建扑了上去,双手如抚摸情人般,细细抚摸着白色的主机、电脑屏示器、键盘、打印机。这是90年的电脑和爱普生针式打印机。开启电脑,里面的操作系统是ns30,再看右下角,输入法是王码五笔,台式主机只装有软盘驱动器,旁边放着一盒十块全新的黑色软盘。

    感谢老天,我的写作终于可以升级了!

第101章 挺有趣,可以出版() 
杨子建泪流满面,手舞足蹈,几欲发狂。

    这不是学校的那种淘汰的只能拼图画的苹果电脑,这是可以进行文档处理,可以五笔输入,可以打印出稿件的“高端电脑”!

    “我靠我靠,居然有4内存这么多,居然是386这么牛逼,这应该是91年最先进的电脑了!”杨子建查看电脑里的配置,不禁泪流满面,敲了敲键盘,手感真不错,不禁低声吼道,“我他玛太走运了!”

    然后不禁生疑,这楚女有这么多钱吗?这套设备,起码两万块大洋,这时代的两万,可是不得了的数字,全南塘才几个万元户啊!就是她父亲当副市长,也不可能这么有钱,贪污?这不大可能,因为这是她爷爷的家啊!

    杨子建前世对楚女毫无印象,当时他在高中默默无闻,又不喜杂文,因此双方没有任何交集。二十世纪后他进文联工作,才听说过她的传奇,九五年下岗潮开始她就去了中国青年报当编辑,出版了许多著作,最后到兰州大学当教授去了,她本身应该没什么钱啊?

    算了,这关自己屁事,只要在这高中三年巴结好楚女,就能占用她的电脑,写作的效率将大大提高,不用因为修改而不断誊抄稿件,不用因为“稿件没退稿”的问题而重复抄写了!

    杨子建把门一掩,放下拖把,在电脑里打开最原始的文本,在键盘上熟练地打字。

    我靠,手写了一个月的稿件,居然有种从封建农耕社会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的错觉。杨子建双手握紧,激动兴奋地几乎窒息。

    随便打了几行字后,他感灵大发,开始写作三重门

    “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消息传来,小镇沸腾得差点蒸发掉,学校领导的面子也顿时增大了好几倍,当即把学校定格在培养理科人才的位置上,语文课立马像闪电战时的波兰城市,守也守不住,一个礼拜只剩下四节。学校有个借口,说语文老师都转业当秘书去了,不得已才

    林雨翔这人与生俱来有抗议的功能,什么都想批判想而已,他胆子把不满自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的交流。

    小镇还有一个和林雨翔性格雷同的人,他叫马德保,马德保培育成功这性格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见走了不少冤枉路。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雅兴大发,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不料编辑部里雅兴发得更厉害,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马德保自己吓了一跳,小镇文化站也吓了一跳,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文人,便把马德保招到文化站工作

    林雨翔老家在农村,这村倚着一条铁路。前几年火车提速,但那里的孩子却不能提速。一次在铁路上玩时一下被轧死两个,亏得那时五岁的林雨翔在家里被逼着读尚书,幸免于难,成为教条主义发展至今惟一成就的一件好事。林父先是恐惧不安,成天让林雨翔背论语、左传”

    三重的作品,故事情节是相当简单的,写上学,读书、考试、文学社、家教、暗恋等等,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平白无趣,这导致2001年拍的一部八集电视剧挺失败沉闷的。

    但是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当然,最出彩的是他的语言,那种中学生特有的幽默、犀利和刻薄,把家长、老师的众生相较阴暗的一面剥离出来展现,让许多家长和老师受不了,其实文学嘛,总是要夸张一点,何况这本质上是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