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50部分

九一之小作家-第50部分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平凡这下是真的激动了,宝岛同胞的捐赠只是一锤子的买卖,但投资公司,不仅会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更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米娜没想到马援朝镇长这么冲动,这事还没成呢,就在会上扯开了,连忙小声道“杨顾问好像在感冒,他现在候在公共电话机旁边,等您回话呢!”

    马援朝点点头,和许书记、刘副书记使了个眼神,就大步走出会议室,到自己办公室回电话。

    杨子建等了几分钟,差点要走掉时,马镇长的电话终于打回来了。

    “杨子建,好样的,你这回可又立了一个大功啦!我下午就会派人去你那里取信,然后通过区有关部门和刘天翼先生正式联系。”马援朝声音洪亮道,“有功必赏,杨子建,我会照顾你家人的,等旅游公司一成立,就招聘你父亲进来,按照他的能力进行培训、安排工作。”

    杨子建本来是想让父亲跟着李闵老师的投资公司混,但既然是镇长好意,也不好拒绝,便道“谢谢马镇长关心。我父亲虽然小学文化,但做过生意,和朋友合伙开过锯木场,由于在安全管理上疏忽,出了火灾导致破产。吃一堑长一智,他现在谨慎多了。还有我的姑丈、村长李德群,他的能力也不错,希望组织能给他多一些考验。”

    马援朝巴不得杨子建提条件,这样他就是自己人了,因此朗声应允道“放心吧,我记住了。”

    结束了对话,马镇长志得意满回到大会议室。

    杨子建也心满意足,九十年代初,改革步伐没那么大,而且古镇旅游区牵扯到大量的集体财产、宅基地产权等,他必须通过镇政府的力量,将这些产权关系处理干净,将有价值的古宅进行产权置换,并完成景区游路、基础设施的改造,对旅游线路,旅行社建立,铁路关系的疏通,水上游路的开发等等。

    再过了几年,旅游公司就会进行股份制改造,到时他就能通过姑丈、父亲、常家兄弟,借助投资公司李闵老师的力量,还有就是在省城农业厅工作的大伯,对公司进行逐步控制。

    最重要的是,随着自己三重门、花季雨季、燃犀奇谈、明朝那些事儿新宋等书的出版,会拥有大笔的资金,成为文化名人,可以对旅游公司进行控股。

    韩二可以靠着稿费玩赛车,他决定要玩玩国际旅游。

    而到那时,许平凡、马援朝应该已经升官到别处去了,他们都会乐见其成的,只要有利于古镇旅游的发展。

    上午11点,南塘镇全体干部会议结束,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

    当然,会议更多是一种通报和工作安排,因为昨晚的常委会已经分好了蛋糕,现在只是一场宣布会和动员会,激发全镇干部的工作热情,至于有多少效果,那就看各个分管领导怎么做了。

    想到九十年初政府的效率和官僚主义,杨子建知道筹委会的工作将会曲折的,目前各种激励机制、责任机制都还没建立起来,只能一步步走了,总不能让他来让镇长,他也没这个本事,官场上的干部无论级别大可都是千锤百炼的人精。

    躺在宿舍上,经过与血气方刚的镇长这么一交流,杨子建感冒居然好多了。

    中午放学,汪滟、钱丽又带了一保温壶的鸡汤看望杨子建,其实主要是来讲一下社刊,社刊昨天就已经印好了,但发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要做好详细的登记,不能弄乱了。

第98章 大忙人() 
汪滟意气纷发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下午一点,各社员、发表作者到高一2班领取社刊并登记。然后由孟云带着十几个新社员,把社刊贴上校宣传栏,并装到四十五个班级的报夹上。”

    钱丽汇报道“我已经把社刊寄给所有市级报刊,所有中学学生会。寄给南剑青年报楚女编辑的信封还附上投稿希望你的愿望能实现,在青年报开一个橡树专辑。”

    杨子建倒了小半壶鸡汤在饭盆上,一边用调羹喝着,一边自信道“只要能感动楚女,就没有任何问题。”

    钱丽犹豫了一下道“还有就是东梓乡水泥厂的通讯报道”

    杨子建道“我没空,你自己决定,带几个同学一起去采访一下。反正这种通讯就是那种模式,把总结稿要来,问清楚一些细节就行了。你发表了一次,应该有经验有自信了,如果政策不太懂,就参考一下别的企业通讯,能抄就尽量抄点。放心吧,我会最后把关的。”

    钱丽点点头放心了。

    下午一点多时,杨子建不再流鼻水了,喉咙虽然多了些痰,但头脑清明多了,身体也不再发软,便登门拜访林老师家,当面向林师母道谢,当然,熬鸡汤肯定是林老师的主意,但礼貌不能缺的。

    林师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见识性格和杨妈妈差不多,是林老师当知青时娶的妻子,对杨子建只是普通的礼貌道“病好了就行,你身体虚弱,以后要和林老师一样,多参加晨跑。”

    林蓉还在睡午觉,杨子建连连小声道谢,承诺以后会增加运动量。

    随后,林老师把杨子建带进了书房。

    他拿着社刊赞道“这社刊办得不错,我虽然有认真审核过,但印出来后,仍然非常惊讶,里面的版面相当灵活,不少文章非常感人。特别是你写的编者按小故事。”

    杨子建笑道“都是因为林老师全力支持,我们才能结成这样的硕果。其实我们都有自己想法,就在于有没有一个平台,革命时代很多干部也都是青少年,不少团长师长也才十几岁呢!”

    林老师摇头笑道“平和时期哪能跟战争时期进行相比。”他又拿出和两份稿件道,“还有,你写帮妈妈做烧麦写的非常纯朴感人,我相信儿童文学一定会用的,可惜我对编辑不熟悉,不能帮你,只用稍加修改一下。防空洞探险我看是经典的少年探险,连我看了都不禁入迷,这篇我会以学校的名义亲自推荐给中国校园文学,同时,我将你发表的南塘游记报纸都剪了下来,复印了一份转寄给中国校园文学,增加你的份量。”

    “谢谢老师。”杨子建感谢道。这些文章是投林老师所好写的,林老师果然开心了,他也松了口气,林老师待他不薄啊,写点正能量的作品,回报一下老师也是应该的。

    林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步,杨子建就是将三重门写出来交给楚女。楚女朋友非常多,圈子非常大,有不少是出版界的,这本书不可能在杂志上发表,只能一步到位,进行出版。

    南塘镇党委政府大楼。

    鹭岛大学给许平凡打了电话,告诉他易教授明早就从鹭岛出发,明天中午就会抵达南剑火车站,要他做好接待工作。

    易教授是研究历史、文学、美学、心理学的学者和作家,大器晚成,曾写过文心雕龙研究著作和艺术教育学专著。

    许平凡书记想到和学者见面,怎么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识和对南塘的了解,便取出一本厚厚的南塘镇志翻看,都是文言文和半文言文,他是鹭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当然看得懂,但里面绝大多数古迹介绍往往就几行字

    比如“云龙书院,在慧照庵左,明崇祯六年,知县某某、教谕某某、训导某某、典史某某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县某某重建。嘉庆十八年,乡贤某某捐钱五百银扩建,光绪五年邑人某某重修。书院义学田租风雨桥头田租谷三石五斗、巫坑湾田租六石七斗”

    这尼玛就是一部流水帐,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

    然后,他拿出一份最新的南剑侨报,杨子建刚刚在上面发表的芬芳育人,云龙书院,里面将书院的建筑风格、结构规模,题词壁画、楹联匾额、祭祀雕像等写得深入浅出,细致完整,然后把古代学子在书院里面读什么书,要经过怎么样考核,要经过怎样的竞争,最后怎么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如同一篇情景,写得精彩动人,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参加了一回书院进修和秀才考试一样。

    特别是那句“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的书院精神,让他格外感动。

    “尼玛,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作天才!”许平凡对比了一下南塘镇志和杨子建的文章,立即将南塘镇志扔了,镇志这玩意其实只能当参考,最重要的是实地考察和联想。

    许平凡也看过云龙书院,那地方原来充当西门小学,后来华侨胡文虎先生捐建了学校,西门小学搬走,书院就改成了亢龙村的村部。

    现在问题来了,鹭岛大学的易副教授明天就要带学生来了,由谁来当向导?许平凡是中文系毕业的,虽然易教授是新的,没教过他,但也是他的老师,不能怠慢。工作这么多年,许平凡的文史知识也所剩不多,古镇的史料知识也是半桶水,给易教授提供不了帮助。

    文化站长林羡?别开玩笑了,这家伙书法还行,但为人做事太差劲了,什么也不懂,到时别把那些专家请进他的录像厅,那全镇丢脸可就得丢大了。

    只是杨子建最合适,问题这家伙可是南剑一中学生,天天得上课,虽然挂着“南塘乡土文化研究顾问”的头衔,但你能向一中借人吗,一中校长非抽你不可,那位可比自己高了一级啊!

    周末派车把他接下来,只能这样了。

第99章 触动心灵的《橡树》创刊号() 
下午的阳光,斜照进窗边。

    团市委位于市委大院的南边,全由青石砖垒成的三层楼,高大坚固如同城堡,外墙爬满了紫藤,又显得格外清幽。

    楚女躺在一张旧藤椅上,脚架着桌子,看着南剑一中寄来的像树社刊。

    学生期刊她向来是不看的,这些校刊社刊的学生文章,在老师指导下根本就看不到学生的真实感想,毫无文学价值和思想火花,有什么可看的?

    但这次不同,橡树是由杨子建主编,而且这位学弟的奇思妙想很合她味口,因此勉为其难地拿起这本薄薄的“期刊”,看了看扉页

    橡树

    总第一期1991年9月

    南剑一中语文组、南剑一中高一2班橡树文学社联合主办

    指导老师林可纯、崔攸

    执行主编汪滟、杨子建

    责任编辑张怡敏、钱丽、林逸、孟云

    “杨子建,你也堕落了,就这几张破纸几篇文章,你就搞了几十个编辑,封了那么多干部,连文学社都来玩官本位,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楚女轻骂道,已经有了一种将它撕烂的冲突。

    还好,杨子建的大名让他忍住了。

    在左下部的空白处,有一则主编小故事,大概是出刊感言或编者按之类的吧,为了理解杨子建的办刊理念,理解全刊的核心思想,她还是决定读一读

    “高中体育课上完后,男生三三两两地回到教室,偶尔几个通红着脸,仰头喝掉杯里的水。

    有的男生找女生借餐巾纸擦脸上的汗,衣角还上下翻动扇风。

    女生一群一群走进教室,嘻嘻哈哈交头接耳,讨论着谁和谁的八卦。

    期间伴随着几声高分贝的尖叫谁喝老娘杯子里的水了?站出来!

    还有一些不耐烦的同学在试卷上写下名字后,互相抱怨道天天小考周周大考,考毛啊

    我微笑着就站在他们身边,在忍不住想插嘴的时候

    忽然间,眼睛的一切都不见了,光影朦胧,只剩下手里捧着的一张陈旧的毕业照。”

    楚女开始倒没什么,但看到最后那句话时,突然间内心最柔软的部位被揉捏了一下,那些过了五六年的记忆猛然涌上心头,泪水像止不住的水龙头淌了下来。

    在故事右下角还有一行字

    “在还没变成毕业照前,请珍惜你的高中生活杨子建。”

    学生看了这则小故事只认为有点感动,并没什么感觉,但对于毕业出去的校友,甚至在校老师们,看了这则故事,这么简短的小短文,那种莫名的怀念,但那岁月流逝的感触,真的深入骨髓,让人泪湿衣襟。

    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

    正是这个杨子建这段感动心灵的这个小故事,会让许多成年人放下成见,决定继续读下去。

    “故事不错!”楚女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决定继续读下去。

    里面的作品,一篇篇都是一中学生的生活所见所想,有学校、宿舍、家庭的记叙文,还有游记和诗歌。

    比如钱丽写的一篇311寝室的大丽花,通过同舍女生轮流浇水,培养花朵,终于等到开花的喜悦,宿舍女生的友情平淡而感人比如张怡敏写的我家的小花猫,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她在学习之余的快乐还有芙蓉道上的路灯,这位学生通过春夏秋冬四季在路灯下读书的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