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福喜 >

第55部分

福喜-第55部分

小说: 福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郭家得知沈三老爷正在给女儿找先生,跟郭辽商议之后,便将他推荐给了沈三老爷。

    沈三老爷先看了郭辽的几篇文章,然后才见了本人,聊了小半个时辰,观感不错。

    郭辽虽然屡试未中,但多年刻苦读书,文史经籍俱烂熟于心,也并非只会死读书的呆子,文章说不上兼容并蓄,却也能够旁征博引,颇有几分文采,作为沈福喜的先生,已经足足够用。

    沈三老爷对郭辽很是满意,当场拍板同意,说定八月二十四日开始上任。

    回家之后,沈三老爷对妻女说了这件事,赵氏闻言微微皱眉道:“虽然是郭家推荐的,但毕竟是给女儿做先生的人,郎君未免也太放心了些,还是要派人去细细察访一番才好。”

    “这个自然,娘子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查了。”沈三老爷在女儿的事情上,从来都没掉以轻心过。

    沈福喜更感兴趣的是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到底要学什么东西,缠着沈三老爷问个不停。

    “郭先生什么样子,到时候你就看到了,至于要学什么。”沈三老爷从来没养过女儿,也不知姑娘家到底该学些什么,更何况自己女儿这般聪颖,他沉吟片刻道,“经史子集挑要紧的慢慢学起来,尤其是经史部分,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到时候我会给先生圈定范围。其余看你的兴趣,想学什么列个单子出来,我看过没问题了,便交给先生去准备。”

    沈福喜把沈三老爷的提议在心里过了两遍,觉得还算合理,而且还给了自己一定的自主权,不过还是明确地要求道:“上午学阿爹规定的东西,下午讲我感兴趣的。”

    这话可要先在前头,不然到时候说必须要等基础内容都学完才能学别的,那自己岂不是亏大了。

    沈三老爷见女儿这样小心谨慎,不由也认真道:“不能提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为难先生。”

    沈福喜闻言撇嘴,心道,我像是那种给先生来下马威的熊孩子么?

    “阿爹,我想了解万国舆图,还有咱们大梁的舆图和本地的一些风土人情。”沈福喜在沈三老爷的书房看到过万国舆图,加起来厚厚的好几摞书,绘制和标注都跟现代的地图有很大区别,许多地名也十分生僻,她翻了翻看不懂就也没再深究,这次正好有机会,总算是把这件事提了出来。

    来到这里五六年了,如今连个地貌的大局观都还没有,让沈福喜心里一直不太自在,如今总算有个机会能够有所了解,所以一定不能放过。

    沈三老爷倒没想到女儿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对舆图有所了解并不是坏事,只是不知道郭先生对这方面是否有所涉猎。

    “我去问问先生,看他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沈三老爷说完见女儿的神色微微一黯,又赶紧哄道,“若是先生不熟悉,那我抽空给你讲也是一样的。”

    沈福喜这才扑上去,搂着沈三老爷道:“阿爹最好了。”

    沈三老爷对郭辽的底细调查很快就完成了,果然是个家世清白的读书人,家中如今父母尚在,妻儿俱全,邻里及同窗对其评价亦十分不错。

    郭辽在八月二十四这日准时来到沈府,沈三老爷先见了他,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提前沟通清楚的。

    “不知先生是愿每日回家还是住在府上,府上已经给先生收拾好住处,先生可以做午休之用,万一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也可不必往返辛苦。”

    “多谢沈大人为学生想得如此周全。”郭辽赶紧起身道谢。

    “先生不必多礼。”沈三老爷手掌微微下压,示意他坐下说话,略有些不好开口地说,“我看过先生的文章,也与先生面谈过,自然是十分满意的。不过小女自幼家中宠爱,颇有自己的主意,她一定要求先试讲三日,若先生与小女能够合得来,便算是定下来了。”

    这件事的确是沈福喜提出的,师生关系也是要看缘分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学问好的人来教就一定合得来,她可不愿意对着一个不合拍的先生度过剩下的两年多时间,所以坚决对沈三老爷强调这一条要求。

    郭辽以前也没做过西席,不太清楚这里头的规矩,但郭家还是对他提点了一些,所以知道沈大人十分宠爱这个幼女,从请先生这件事慎之又慎上也能看得出来。

    毕竟沈家是主家还是官家,即便不弄什么试讲,只要人家觉得不合适,辞退自己还不是随时的事儿,倒是如今这样,反倒让人觉得颇为公道。

    所以他对于这样的要求也并未觉得为难,十分爽快地点头答应下来。

    沈三老爷见状松了口气,忙将待遇一并讲出来道:“束脩一年四十贯,三节两寿自然另有礼相备,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郭辽来之前对束脩的价位已经做过了解,年资四十贯绝对算得上是比较优厚的待遇了,更何况若是住在沈府,等于包吃包住,而且沈府这样的人家,三节两寿的礼也不会太轻,所以无论怎么看都是很不错的待遇。

    “大人厚待,学生一定尽力教好令爱。”郭辽对这个待遇十分满意,自己这么多年一心读书不事生产,家中全靠父母和妻子支撑,如今父母日渐年迈,儿子都已经是开始读书的年纪,自己总算能够挣钱来撑起这个家了。

    将银钱的事说清楚之后,两个人都放松了不少,毕竟都是读书人,说起什么薪资待遇问题,都还有些放不开。

    沈三老爷喝了口茶道:“每日上午的内容,从四书开始往后讲便是,下午……”他顿了一下问,“不知先生对万国舆图或是我大梁的舆图可有所了解?”

    “大梁境内的舆图学生还算熟悉,万国舆图乃是巨著,学生只有幸在书馆中见过两次,未能有幸研习。”郭辽回道。

    “那下午就先给她讲讲大梁的舆图,她似乎还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沈三老爷笑着说,“以后每日上午便学四书,下午便由着她想知道什么,先生了解的便跟她说说,不知道的便罢。”

    请先生给女儿讲舆图这种事,郭辽还是头一次听说,心里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小娘子不免有些好奇,但也有些打怵。从沈大人的神情语气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女儿的确是宠爱有加,只盼不是个骄纵的小娘子,不然自己真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沈三老爷将各种事情都与郭辽交代清楚,这才带着他往外书房过去,穿过二三进中间的侧门之后,指着东厢房道:“东厢楼上已经收拾出来做先生的房间,一应用物都已经准备齐全,先生随时可以使用。”

    “这边是我的书房。”沈三老爷指着正房说罢,带着郭辽走进东厢的一楼,“这里刚收拾出来,做先生给小女上课之用。”

    东厢两大间屋子,一楼中间没有隔断,西面临窗并排放了两大张书案,东边靠墙放着柜子和书架,南边墙上挂了两张字,看着不似古物,郭辽估摸着可能是沈三老爷手书。

    屋内有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见人进来忙上前行礼道:“阿荣给老爷请安,给先生请安。”

    沈三老爷指着小厮道:“阿荣这孩子还算伶俐,给先生做个书僮,便在上头的外间住,先生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他便是。”

    郭辽赶紧道谢,心里不免又添压力,主家已经准备得这样周全,自己更要尽心才是。

    “阿荣,七娘怎么还没过来?”沈三老爷没见女儿,不免皱眉问。

    “回老爷的话,小娘子早就来了,知道老爷和先生往后面来了,便去端茶点了。”阿荣赶紧回道。

    话音刚落,沈福喜果然端着茶盘走进来,见阿爹身边站着个陌生的男人,知道一定是给自己请的先生了,不露神色地打量一番。

    三十四五岁的模样,身材瘦高,国字型脸,一身朴素干净的青衫,看起来倒是个温和的书生模样。

    沈三老爷对郭辽介绍道,“这边是小女沈馥。”又扭头对女儿说,“这便是给你请的先生,郭辽郭先生。”

    沈福喜上前行礼道:“沈馥见过先生。”

    郭辽也在悄悄打量自己的学生,看着倒是乖巧可爱的模样,行礼也是恭敬规矩,丝毫没有敷衍了事或是不情不愿的样子,不免在心底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感冒真心难受,咳得半夜都睡不好觉,嗓子好几天说不出话,食补药物双管齐下好几天才算有所好转,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小心身体,千万别像我这样悲剧~

    鞠躬感谢:

    yxqjea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1…08 10:41:28

    ╰小杏子╮ 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1…09 21:39:18

第77章() 
正式授课从二十五日开始,为了前三天的试讲能够顺利过关,郭辽也是蛮拼的。四书的内容他烂熟于心不用特别准备,但舆图什么的却还需要临时抱抱佛脚,甚至还特意去郭家借阅了庆州的舆图,自己照着誊抄了一份。

    虽然做了周详的准备,但第一天上课的时候,郭辽还是有些心里打鼓。

    好在沈福喜一上午都十分乖巧,没有他预想中的骄纵或是调皮,反倒发现她领悟力很高,也很会举一反三,背书也快,字居然也写得颇有架势,一看就是练过的。

    第一天上课,郭辽怕沈福喜坚持不住,准备的内容并不算多,没想到刚一个时辰就全都讲完背会了,本打算把第二天的内容提上来讲,结果沈福喜眼巴巴地说:“先生,今天的内容我都背下来了,咱们讲讲舆图吧!”

    郭辽心道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便道:“那咱们先对大梁的舆图做一些了解。”

    通过郭辽的讲述,沈福喜才对如今这个世界有了一个稍微整体的了解。

    大梁整体大致呈扁方形,北邻勐班,西南与喀瓦克接壤,西面原本是奴玛,因为前几年的战争,如今大部分土地归大梁所有,但鲜有人烟,只有部分驻军。

    东南临海,与东涣隔海相望,东涣如今正处乱世,群雄割据战争不断。

    而大梁境内则分为二十四路,共三十六府、一百零二州。如今沈福喜便身处沂南路平丰府辖下的庆州。

    晚上沈三老爷从衙门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书房里的课程已经结束,他径直回到后宅问女儿:“今日上课怎么样?”

    沈福喜对郭辽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性情温和,不端架子,讲课说话都很有条理,虽然第一天讲的东西都比较浅显,但能看得出他并没有轻视,而是提前做过功课准备。

    “郭先生不错,如果没什么大问题,三天试讲之后就定下来吧。”

    沈三老爷点点头,转身对赵氏表功道:“我就说这个先生不错,你还一直担心,你看,福喜也很喜欢不是。”

    赵氏原本还故意板着脸,但很快就忍不住笑道:“好,这件事办得不错,晚上奖你多喝一杯酒。”

    沈福喜默默地扭头回房,不都说古人含蓄么,为毛自己总是毫无防备被爹娘秀一脸恩爱。

    三日试讲结束,郭辽顺利地被留在沈府,赵氏支给他年资的一半让他作为养家之用,于是,沈福喜小同学开始了每日上课又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的苦逼生活,好在她读书也不是为了去考状元,所以郭辽的课程安排并不紧张,

    这日沈福喜刚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回到后宅,还不到放衙的时辰,沈三老爷却乐颠颠儿地跑回家来,进屋就道:“家里来信了,殿试的名次已经出来,阿靖是二甲第三,阿陆是二甲头名,如今已经都领了差事,阿靖是考功司员外郎,阿陆是翰林侍读。”

    赵氏闻言大喜,连声念着菩萨保佑,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到佛龛处诚心地上了三炷香。

    沈福喜对此不了解,忙追问究竟是好是坏。

    沈三老爷解释道:“都是正七品的职官,考功司属吏部下辖,掌文武官叙迁、磨勘、资任、考课之政令,以七事考核监司,以四善三最考核守令,算是个不错的职位,用心做能学到不少东西。翰林侍读主要是负责整理经籍以备官家查问,因为如今官家年幼,特选了几位年轻的进士任此职,官位不高但是清贵,时常会有面圣的机会,若是能简在帝心,前途自然无虞。”

    其实沈闳在信中还写着,按照阿靖的文章,估计也就二甲十几名的样子,官家最后御览之前,我稍提了句孙儿也在这期殿试的学子中,原想能将他提到二甲前十就算不错,没想到官家倒是实在。至于阿陆,年纪小却性子沉稳,若非如今大局求稳,说不定能位列一甲,不过如今也不算差,二甲头名加上陆家的清誉,如今既然入了翰林院,今后有沈陆两家的扶持,仕途无忧。

    这也就罢了,沈闳居然又用了整整两页信纸,大说特说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