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82部分

兴亡一叹-第82部分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此四剑非同其他,乃是通天以本命元神祭炼的法宝,镇教定运之物,岂是寻常。元始得诛仙四剑后,以玉虚道法重新锻炼过,也自能运用自如,但只要通天不灭,这四剑之中便依旧留有通天元神,消解不去,只是被压制住了。
赤精子等四人领命而去。广成子上前又问道:“师尊,不知狮驼国如何处置?”
狮驼国三大妖王,狮驼王和白象王被擒,如今在碧游宫中修炼,尚有鹏魔王在镇守。鹏魔王是凤凰之子,洪荒开辟时诞生的大妖,既不是截教弟子,也不是女娲亲信,要论起来,倒和佛门颇有些渊源。鹏魔王兄长孔雀明王,如今就是佛门菩萨,准提护法。
如今道、佛、妖决战在即,各大势力都要确定立场,在这三者中选择其一,否则只怕会被当作不稳定因素联手剿杀。积雷山罗刹国已经托庇佛门,虽然也不过是挂个虚名,定然不会当真出力。鹏魔王大约是决不会投向道门,但到底是归入佛门,还是死心塌地追随女娲,这便大有区别。
狮驼国位居西牛贺州,道门纵然想动手,也碍着佛门,不好施展。是故广成子有此一问。
元始垂眉道:“此事自有主张,你不必问。”不再言语。
※※※
娲皇宫中,女娲和帝鸿俯瞰下界,见一道长虹横贯天际,往西方疾行。帝鸿道:“乌巢去了。”女娲道:“也是定数,看他自己造化罢。”帝鸿道:“是。”
却说乌巢化长虹,一路行到狮驼国上方,心中默默计较:“斩三尸之法,以一化三,自无生有,虽然是成道捷径,终究大逆天地之理。若是能够成功,自然返归一体,证得混元。只是如今陆压已死,斩三尸之法已无成功之望。我到底是帝鸿化身,不是本体,如今三教相争,不周山大会在即,若帝鸿有什么劫难,难免不是拿我迎上抵挡,却如何甘心。”
他虽然是帝鸿化身,到底也自有灵觉,有知识,有神通法力,而且正因为是斩出的化身,反而不再如帝鸿一般还是妖体,得了个人身,自然不甘心再做他人附庸。“斩三尸既然不成,那便要再寻他法。三清和佛门二圣这五大教主,皆是身兼五德之体,如此看来,我若要成就混元,也须先成就五德之体,较有指望。”
他和帝鸿一样,也是火德之身,要成就五德之体,却是艰难,自古以来从无先例。乌巢心机阴沉,这二十年来暗中打探,居然还真给他找出点门道来。
这门道便着落在鹏魔王身上。
鹏魔王的来历,知道的人不少。他原本居住在北海,显鲲鱼之相,后来变为大鹏,来到狮驼国。《南华经》中就曾记载,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说得就是这件事。
“鹏魔王原本是北溟之鲲,天赋水德之身。后来突然一日振翅而起,直上九霄,化为垂天之翼金羽大鹏,又显火德之体。如今却是水火双德并集一身,修为大进,却到底是用了什么法门?”
乌巢多方探寻,才知道原来这鹏魔王昔日机缘巧合,得了一件法宝,叫做阴阳二气瓶。
鹏魔王并不隐瞒自己有这法宝,随身就挂在腰间,经常还拿出来向人炫耀。道是这瓶中有弱水三千,真火无边,水火并集,所以称为阴阳二气瓶。凡人一入其中,便被弱水侵蚀,火龙蒸腾,魂飞魄散。也有不信邪的妖怪,自以为法力高深,硬要试上一试,果然进了瓶中就再没出来,乃是狮驼国的镇国之宝。
但乌巢近日才探听到:原来鹏魔王一直留了一手。阴阳二气瓶中有弱水真火,确实是厉害的杀人法宝,但还另有一项隐藏的妙用,便是重锻肉身。
鹏魔王正是用了这阴阳二气瓶,借瓶中水火之力锻炼,花费多年功夫,生生将自己从水德之体转化成了火德之体,自鲲鱼变为大鹏。其后再加锤炼,终于融会贯通,水火双德兼备。
“鹏魔王用这阴阳二气瓶,能自水德之体成就水火双德兼具;我是火德之体,若抢到这法宝,自然也能办到。到时不但距离混元大道又近一步,而且重锻肉身,自此便能和帝鸿斩断瓜葛,再不受他所制了。待小心避过这一场大劫,日后自有成就之机。”乌巢默默思量。
眼见下方便是狮驼国,乌巢敛下虹光,落下地来,对守城小妖高声道:“我奉娘娘旨意前来,速开城门。”
小妖也认识乌巢,知道是女娲身边人,不敢怠慢,忙开了城门。乌巢走入,见得好一番熙熙攘攘景象,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妖怪。有诗道:
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
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
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
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
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
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
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
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
这狮驼国原本是一座城池,有人类居住,后来被妖怪占了。狮驼王、白象王来此后,广纳天下妖怪,怕不有百万之数。
妖怪一多,总须有章法,有节制,否则如何统驭,总不成每日互相残杀吞食,一盘散沙。如今这狮驼国内,也有家家户户,也有买卖营生,也有店铺酒楼,简直就和人类城市毫无二致了。
乌巢走到皇宫前,鹏魔王已经闻报,出来迎接,问道:“娘娘有何旨意?”乌巢瞥见他腰间正挂着那阴阳二气瓶,笑道:“娘娘有请大王上太素天一行。”
鹏魔王正要婉言推脱,见乌巢目光闪烁,躲躲闪闪,心中一讶,暗中微微冷笑,道:“好,我也久已未曾得睹娘娘凤颜,正要拜见。”吩咐手下妖怪谨守城池,自与乌巢腾云而起,往太素天而来。
行了片刻,乌巢云慢,渐渐落到后面,鹏魔王只作不知。又行片刻,乌巢陡然噫了一声,仿佛看见什么惊诧之极的事情,叫道:“大王,你看。”
鹏魔王顺着乌巢手指方向看去,空空荡荡别无他物,正要说话,陡地听得乌巢厉声长啸,云海流火排天振荡,汹涌而来,将乌巢自己的身形都隐没了。鹏魔王早有防备,呵呵大笑,他是水火双德兼备之身,虽然御火之能稍逊乌巢,却也自非泛泛,大袖连挥,背后现出两翼舒张之形,足下腾起无边水气来,化作晶莹水珠护住身周,分毫不被火焰所伤。鹏魔王笑道:“禅师,这是何意?”他自料自己修为胜过乌巢半筹,又有阴阳二气瓶在身,并不畏惧,意态从容。
谁料话音未落,火海之中突然传出一个细若游丝的声音:“宝贝请转身。”鹏魔王面色大变,疾速腾起避让,只见那火海中升起一道白光如线,又有一物横在白光顶上,长七寸五分,仿佛一柄飞刀,却有眼有翅,有透明双翼,疾地一旋,无形无质的刀气削来,鹏魔王总算避得快,只左翼上中了一刀,大惊之下,不敢多留,现出本相来,化作一只金翅大鹏便朝西方飞走。
方才乌巢所用的便是那葫芦飞刀,女娲所赐,陆压以前随身携带,厉害非常。陆压当日不肯对玉藻下杀手,反落得身死,这飞刀便落入乌巢手中,鹏魔王并不知晓。
这法宝真正的用法,是先钉住对手元神,使之不能运转神通变化,然后再行斩杀。乌巢心知自己不是鹏魔王对手,须得出其不意,方能成功。只是这法宝虽然厉害,却有个大缺陷,便是发动太慢,起不到偷袭效果。乌巢无奈,索性将前面钉住元神的步骤略去,直接驱使飞刀斩杀鹏魔王。
一斩之下,鹏魔王果然受创,不敢争持,现出大鹏本相便往西方而来。乌巢好容易伤了鹏魔王,此等良机岂能放过,也化一道长虹便追。
大鹏一翅扇出,便有九万里,乌巢身化长虹也是世间第一等快捷身法,这两人一追一逃,瞬息间已经出了数十万里外。鹏魔王终究左翼受伤,不能久飞,被乌巢赶上。乌巢喝道:“鹏魔王,你我无冤无仇,交出阴阳二气瓶,你我各走各的路。”鹏魔王冷笑,复了人形,手臂一挥,自空中幻出一柄长戟,如狂风骤雨一般刺来。他畏惧乌巢的飞刀厉害,所以要逼得他无暇祭法宝。乌巢默诵真言,现出不动明王降魔身,右手高举着龙剑,左手提金刚索,上来交战。
两人恶斗,鹏魔王左臂受伤,气力不加,渐渐便形势危急,正仓皇间,陡地西方虚空大放光明,照耀天地,梵音如潮,三界皆闻,白莲摇曳,金花朵朵,当中现出一人来,乃是一位长身玉立的男子,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结跏坐白莲上,腋生四臂,右手执开敷莲花,又持俱缘果;左手当心掌持吉祥果,又执三枝五茎孔雀尾,现种种慈悲法象,背后五色光华流转闪耀,正是孔雀明王,也现了菩萨法象。
鹏魔王一见,连忙高声叫道:“兄长救我!”乌巢却是大惊,欲待化长虹而走,便见孔雀明王执开敷莲花轻轻一挥,背后五色神光全开,分黑、白、黄、赤、青五色,如风车般腾腾绞来,几乎充塞天地,乌巢却哪里避得开,只得急急当空盘膝端坐,顶上现出佛光,光华中腾起三颗舍利,堪堪阻隔住五道光华,刷不下来。孔雀明王清啸一声,五道神光矫夭如龙,当空绞缠,凝聚成一只巨大的孔雀之形,高冠细目,张口就朝乌巢一吸。
当日释迦成佛,也被这五色神光凝成的孔雀一口吸入,乌巢如何抵得住,亦是立足不稳,摔入孔雀口中去了,连忙全力运转神通,口鼻七窍之中都放出熊熊三昧真火来,在外面只见那孔雀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孔雀明王微微一笑,身形移动,端坐在孔雀之上,当心合掌,屈二头指中节横相抵,余指直立如剑形,口诵真言。
那火焰越发腾起,将孔雀明王也裹在其中。猛然间听得霹雳也似的一声雷鸣,火焰、孔雀明王、孔雀、乌巢尽皆消失,现出一尊法象来。四首两臂,周身玉白色,头戴五佛金冠,身着璎珞环钏,手结法界定印,看面容正是孔雀明王,却又有些像乌巢。
虚空破碎,清华流转,准提缓缓行来,微笑道:“恭喜道友,今日得成正果。”提七宝妙树在法象肩上轻轻一击,诵道:“如日中天,遍照三界;光明灿烂,无暗无隐。我今加升大职正果,封汝为摩诃毗卢遮那佛。”
梵唱隐隐如雷,虚空之中,释迦、燃灯、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惧留孙等诸佛诸菩萨齐齐现身,合十礼赞道:“南无摩诃毗卢遮那佛!”摩诃毗卢遮那佛合十还礼。
“摩诃毗卢遮那”乃是梵文,“摩诃”者,大也;毗卢遮那者,日也。摩诃毗卢遮那,即是大日临空,光明遍照之意。是故摩诃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佛。凡一切佛,皆可称如来,如燃灯如来,阿弥陀如来,故此摩诃毗卢遮那佛又称为大日如来。
准提自回西方极乐,大日如来携了鹏魔王,上灵山来,诸佛诸菩萨请大日如来说法。大日如来于是登莲花宝座,讲法曰:“我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寄托虚空,永劫不灭,此为自性身;以毗卢遮那佛身为受用身,受十方供奉,救拔众生;以不动明王为变化身,摧破外道,镇压邪魔;现孔雀明王为等流身,与三界众生随流相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四身齐备,乃成大日如来。”诸人齐齐合十赞叹。
这正是:孔雀乌巢融一体,成就大日如来身。
※※※
大日如来创四身之说,以根本佛性为自性身,以毗卢遮那佛为受用身,以不动明王为变化身,以孔雀明王为等流身,于是开创密宗,盛极一时。只因孔雀明王原是妖身,乌巢亦是帝鸿化身而来,是故密宗虽然也一般是佛门正道,却论真言,讲法印,重神通,传灌顶授受之法,行阴阳双xiu之道,总不脱妖邪气息,这些都是后话了。
孔雀明王炼化乌巢,成就大日如来,救了鹏魔王上灵山。鹏魔王道:“恭喜兄长证得佛果。”大日如来微微点头,他既已经证佛位,修到阿摩罗识,见识深远,智慧圆通,见鹏魔王眉心隐隐有凶杀之气,乃大不祥之兆,只怕这场劫难终究难免。正沉吟间,燃灯在一旁合十道:“师兄,我观令弟与我佛门有缘,不妨随我修行,也可早得正果,不知可好。”大日如来道:“师兄美意,怎敢推辞。”命鹏魔王拜谢燃灯。鹏魔王心中不愿,但也只得拜了,燃灯屈指一点,虚空中浮出琉璃灯来,对鹏魔王道:“你是水火兼德之身,正可入此灯焰火中修行。”鹏魔王拜谢,化作一道火光,投到琉璃灯中去了。
大日如来对燃灯合十道:“有劳师兄。”燃灯微微一笑,道:“若能侥幸救得令弟,也是一场功德,何必言谢。”持杖缓缓回灵鹫峰去了。




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


 不周山上,罡风猎猎,极光绚烂,千万道气流龙蛇回旋,伏羲、女娲并肩而立,共看下界苍茫杀气。看了多时,伏羲微微叹息一声,闭目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