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兴亡一叹 >

第81部分

兴亡一叹-第81部分

小说: 兴亡一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天归殿,众弟子再拜,多有泣下失声者。通天亦微微叹息,道:“起来罢。”众弟子起身,通天又道:“尔等只在此静修,莫惹凡尘。待此劫度过,我助尔等再锻仙体,脱离樊笼。我上清碧游大道,依旧有再兴之日,旧日门人亦有重聚之时,尔等不必如此伤悲。”众弟子俯身道:“是,谨尊师命。”通天点头,命诸人退下,闭目沉思不语。




第二十二章 不明本来,不能成道


 今天事情多,更新晚了而且少,明天再补上
※※※
五行山下,猴子正悠悠闲闲地看着花丛中两只粉色蝴蝶在追逐打闹。
他被压在五行山下,已经整整二十年,一身神通法力都被禁锢住了,分毫施展不得。初时自然暴躁无比,渐渐地却也沉静下来,他是灵石化身,又修到这种境界,不饥不渴,不饮不食,悠悠闲闲度日,倒也自在。
正看间,脚步声响,猴子微微抬眼一看,点头示意,叫道:“师父。”
准提走到猴子面前,随意在地上坐下,双腿箕张,将七宝妙树顺手放在一旁,漫不经心问道:“南华经看完了么?”
猴子道:“已经读完。”
准提点点头,又道:“大般若经如何?”
猴子道:“略有所悟,在隐隐约约间,正要向师父请教。”
准提道:“可与金刚经参照。”
猴子道:“弟子近日也看七俱胝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似乎颇有所得。”
准提摇头道:“大明陀罗尼经是我昔日成道时所做,过于讲求智慧神通,你目下暂不宜读。”又问道:“通典读到哪里了?”
猴子道:“职官典已经读完。”准提微微点头,道:“好。”从袖中取出一卷书来,放在猴子面前,道:“这本紫府筵华经是道家秘典,其中讲论不妨看看,颇有与我佛门之法暗合相通之处。”猴子道:“是,多谢师父。”轻轻吹了口气,那本紫府筵华经便一页一页地慢慢翻过,猴子且看且想。
准提点头不语,看着猴子,过了半响,道:“悟空,这二十年来,可悟出什么?”
猴子道:“确实略有些心得,正要请师父指正。”准提道:“说来听听。”
猴子道:“人若眼盲,则往往耳力敏锐;神通若盛,往往掩蔽本心,此消彼长之理也。记得弟子刚入门时,师父曾有言道:‘道德乃是根基,神通乃是外用’。弟子愚钝,一直不以为然,以致空有神通法力,根基其实虚浮。如今在这五行山下二十年,神通尽失,反能细心体悟大道精微,重筑根基,再修道德,此皆师父所赐。”
准提笑道:“善,你深有慧根,已近大道,假以时日,前途未可限量。”
猴子低头看书,过了片刻,忽然想起一事,道:“听说罗刹国已经皈依佛门,是么?”
准提道:“亦不过是虚名而已。”猴子点头,他知道自从牛魔王被擒,罗刹公主便久有报仇之意,只是罗刹国固然势力庞大,多有上古巨妖,要和道门对抗,却也是断然不能。眼看大劫迫在眉睫,人、神、妖早晚之间便要有一场生死搏杀,罗刹国不可能置身事外,到时莫说报仇,便是自保都难,自然要赶紧寻个靠山。只是罗刹国虽然自古以来就自成一国,不肯奉女娲号令,但毕竟是妖族一脉,如何反而去投靠佛门。
正说间,烈风飕飕刮起,层层密密的阴云四方拢合,遮蔽天空,遥远处传来隐隐雷声。
“要变天了,师父。”猴子低头看书,随口说。
准提微微点头:“是,要变天了。”
猴子道:“此次道、佛、妖三教大会不周山,想必是要为开天辟地以来的恩怨做个彻底了断了。”准提道:“正是。”
猴子道:“妖族衰微已久,料想无甚能为。”
准提叹道:“未必。女娲伏羲两人都是上古正神,混沌得道,着实有广大神通,又执掌八卦炉、混沌钟两大灵宝。纵然是佛道联手,也不敢说必有胜算。”
猴子微微有些惊讶。准提仰面看天,悠悠道:“世间一切流转,终究不过是成、住、坏、空四相。道门三清得窥万物肇始之初,演化太极图,所谓无极乃太极,太极生万物,太极图乃‘成’相所化。我和师兄当年在八德池边修炼,见池中白莲朵朵怒放,乃知繁华盛极,便是即将衰毁崩坏,于是离弃生死,超脱轮回,创西方寂灭之道,成就十二品莲台。十二莲台乃‘坏’相所化。伏羲隐居多年,推衍八卦,于万相纷织交错、流变渊源中得窥大道,成就八卦炉。那八卦炉之中,一切流变,万相繁衍,乃‘住’之灵宝。混沌钟先天所生,乃是鸿蒙所相,混沌化生。所谓混沌,便是一切虚无,此‘空’之灵宝。女娲伏羲执掌八卦炉、混沌钟,四相灵宝已得其二,除非佛道联手,否则无可相抗。”
猴子道:“既然如此,佛道联手,四大灵宝也有其二,依然能有胜算。”
准提摇头道:“四大灵宝虽然威能无比,终究还是托物寄形,不免落了下乘。真正可虑者,在于伏羲。伏羲隐居三千余年,精研八卦六十四相,不知到底成就如何。若是能将八卦六十四相完全融会贯通,要想改天换地,再造乾坤,不过反掌之间,便是要颠倒阴阳,逆转时空,也不是什么难事。莫说我等,便是盘古再世,轩辕复生,也万万不是对手了。”
猴子听得怦然心动,道:“这便是所谓混元无极了罢。”准提道:“正是,这就是混元无极了。世间一切相,皆不过成住坏空四相——得此义者,可成混元。若能更进一步,勘破外相,得证精微,那便能成就混元无极了。”
猴子默默点头,问道:“师父,不知我何时方能从此脱困。”准提道:“你不明本来,所以大道难成。”猴子道:“何谓本来,请师父指点。”
准提目视猴子,道:“你可知你是何人?”
猴子皱眉片刻,道:“我是娘娘补天所遗的五色灵石化身。”
准提笑道:“是,亦不是。”猴子不能明白,看着准提。准提道:“你还记得华山之上遇见的那个白猿么。”
悟空道:“记得。”
准提道:“他是袁洪,本名无支祁。当年与大禹交战,被锁困在梅山之下。后来脱身逃出,化名袁洪,千年前封神时,他被女娲摄入山河社稷图,用葫芦飞刀斩杀。”
猴子道:“我仿佛认得他。”
准提微微而笑,道:“你自然认得他。”
“世间无魂魄之物,成道艰难。五色灵石纵然灵秀,终究也还是死物,久久不能修成魂魄。女娲等待不及,便以山河社稷图和飞刀葫芦,暗中摄取了袁洪一缕元神,注入灵石之中,故此方成九窍八孔,渐渐养成三魂六魄,方才有灵觉,有知识,修行得道。悟空,你如何不认得他。你自想想,自古以来死物修道何等艰难,你为何这般轻易,那种种神通变化,都是一学便成?你既是灵石化身,为何偏偏变成了个猿猴之形?”
猴子悚然而惊,背上津津冒出冷汗来,道:“那袁洪为何在华山上突然没了。”
准提道:“袁洪生性桀骜,不甘受制,于是在华山上自毁肉身,自散元神。残魂余魄便受你牵引,与你本身魂魄融合为一。”
猴子怔怔不语,过了半响道:“若如此说,我岂非便是无支祁?”
准提道:“你色身乃是五色灵石所化,三魂六魄由无支祁一缕元神滋长壮大而来,又得了他几分残魂——你既是五色灵石,又是无支祁,既不是五色灵石,又非无支祁。是与不是,都只在你一念之间。”
猴子颤声道:“我若是无支祁……那我和师兄……”
李承乾前世为大禹,与无支祁争斗。无支祁被镇压千年方才脱困,大禹更是重伤身死,女娇为救大禹,化身妲己,以至于弄出后来这种种事情,一直牵扯到今还不得干休。若要真论起来,这两人便是深仇。
准提道:“五色灵石是女娲所造,袁洪是女娲斩杀。悟空,你若是五色灵石,你便是女娲造物;你若是无支祁,你便是女娲仇敌。你若是五色灵石,你便与承乾是师兄弟;你若是无支祁,你便与承乾是仇敌。”
猴子茫然不知所措。准提叹道:“不明根本,不能成道。悟空,你自己慢慢想罢。”
起身欲行,忽然看见西方天空中光明大放,梵音雷鸣,千万道金光白虹横贯虚空,无量佛光之中,一轮巨大红日冉冉升起,炽耀夺目,不可逼视。准提心中一动,嘴角微微含笑。
猴子也自看见,道:“恭喜师父,西方极乐之中,又增一佛。”准提微微笑道:“是福是祸,尚未可知。”提了七宝妙树,往西方去了。猴子自默默沉思。



第二十三章 不忘根本,不能成道


 老君、元始见过通天教主,出了灵宝天。老君道:“我先回了。”元始躬身相送。玄都法师牵着青牛,大踏步走入虚空中,回玄都天去了。元始自领南极仙翁、白鹤童子回弥罗天玉虚宫,上殿坐下,命童子敲金钟,击玉磬,召集众弟子。
不过半日,玉虚门下各大弟子踏云御风,跨鹤骑鹿,络绎到来,在宫门彼此见过礼,齐齐上殿来。元始看时,见有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崆峒山元阳洞灵宝法师、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共八人。太乙天尊依旧镇守东极妙岩宫,不曾前来。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两旁随侍。
元始见诸弟子已经来齐,徐徐开言道:“只因开天辟地以来,种种恩怨纠缠,不得化解,以致如今三界动荡,杀运如潮,一切生灵,皆不可逃脱。七日之后,道、佛、妖三教大会不周山,做个彻底了断。此次杀劫,与往日皆有不同,不惟定一教之尊,亦要判人、妖高下,断神明气运。尔等皆要努力,不可坠我玉虚威仪。”
众弟子各各凛遵,元始又道:“女娲氏处心积虑,筹谋千年,着实不可小视。伏羲法力广大,直追盘古,乃混沌神族第一人。非道佛联手,五圣并至,不能有胜算。我玉虚一脉持法刚正,昔日与碧游、西方皆有不合,当此强敌,却要且摒弃仇怨,同心协力方是,不可多生枝节。”众弟子皆道:“谨尊师命。”
元始面上不见喜怒之色,悠悠叹息道:“恩怨纠缠,犹如乱麻,已经无可化解,唯有快刀斩断。此一战,胜负便是生死。我等若胜,则神灭人存,乾坤新造,再演绎无穷光怪陆离,大千世界;我等若败,则神存人灭,天地复归洪荒。”
玉鼎真人思忖再三,鼓起勇气道:“师尊,弟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元始道:“你说罢。”
玉鼎道:“女娲终究是造人始祖,又有炼石补天大功,等若人类之母。我等与之刀兵相见,生死相搏,似乎终是不妥。”
元始微笑不答。广成子在旁道:“师弟,此言差矣。女娲虽有造人补天之功,如今却已起灭世之念,已是三界共敌。前次封神,她便在其中施种种谋划,挑拨我阐截两门大战,丧我多少同门,又有多少凡人战死,造下无穷杀孽,师弟难道都忘了么。”
玉鼎低声道:“封神之战,源由我阐截两教分歧,女娲似不过就中取利。”
广成子大怒,面色涨红,喝道:“师弟,你此是何意。”元始打断道:“罢了,玉鼎,你上前来。”
玉鼎上前,元始缓缓抬眼,道:“玉鼎,我等何人也?”
玉鼎道:“我等乃仙人。”
元始微微摇头,目视众弟子,道:“我有一言,尔等皆当牢记,不可稍忘。”众弟子皆俯身道:“请师尊指点。”
元始道:“不忘根本,不能成道;子不叛母,不能自立。我等乃仙也,非人。女娲纵有造人大功,又与我等何干?尔等若不能忘却本来,执迷小道,终生成就无望。”
玉鼎还欲再说,元始喝道:“退下!”玉鼎不敢多言,依命退下。
元始道:“花果山已经荡平,积雷山被佛门招揽,且不必论。尚有五指山、狮驼国两处,群妖汇集,虽不足深虑,终究也是麻烦,须先剿除了方是。”命赤精子、道德清虚真君、道行天尊和灵宝法师四人上前来,将诛仙、戮仙、绝仙、陷仙四剑分别赐下,道:“尔等持此四剑前去五指山诛妖。”四弟子领命,各接了剑,出宫去了。
这四剑本是碧游至宝,上清通天教主开创截教时所炼,以为镇教之用,最具威能。与老君的金刚琢、准提的七宝妙树、女娲的山河社稷图相当。这四剑又能布成诛仙剑阵,号称世间第一杀阵。若陷入诛仙阵中,除非证得混元,方才能全身而退,否则纵然是大罗金仙,也要被剑气侵凌,刹那间化为齑粉。
只因前番封神,通天教主在界牌关下布诛仙剑阵,阻拦周兵。老君、元始两人不能破之,邀了佛门二圣接引、准提起来,四位教主共破了诛仙阵,诛仙四剑也便落入元始手中。
只是此四剑非同其他,乃是通天以本命元神祭炼的法宝,镇教定运之物,岂是寻常。元始得诛仙四剑后,以玉虚道法重新锻炼过,也自能运用自如,但只要通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