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你妹!替本宫挡着 >

第67部分

你妹!替本宫挡着-第67部分

小说: 你妹!替本宫挡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便真走了。

秦方好留在原地,一时没回过神来。

他刚说了什么,中宫皇后……

“娘娘大喜,娘娘这实在是大喜!”等皇帝离开后,舒云叫过一宫下人再来给她磕头,神情激动不由流泪,“娘娘,这么多年,您总算熬出头了。”

座下众奴婢皆说着贺喜的话,交泰殿到处透着喜气,连服侍的下人都不由显出轻松来。

这么多年,不仅仅只是中宫一人的抗争……

舒云看主子还愣着,不由提醒道,“娘娘,难道你不高兴么?”

“不是,我……”战战兢兢了那么就,却以此结尾,秦方好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陛下不是说了,中宫就是皇后。”

“可……”太突然了吧?

高津予怎么会突然之间来个偷换概念,打死秦方好,她也不会相信,当年将她名分定位中宫的时候,高津予不是为了留下皇后这个位子给他未来太子的妈。

舒云反不理解了,“您这是怎么了,难道皇子得重看,您名分得正,不是件好事?”

中宫,就是皇后。皇后,亦是中宫,还有比这更不明白的吗?

秦方好忽然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矫情了,毕竟一个人谨小慎微太久,连放开呼吸都会失去勇气。

自己名分合二为一,孩子得看重,这难道不是她的梦想了?

一时间她也带上了欢颜,莞尔而笑,“你们也都辛苦了,众人皆有赏。”

作者有话要说:加了点东西,然后晚了。

中宫就是皇后,在写李兆丰大忽悠的时候我就已经埋下了这个伏笔。

所以……妹子们摸到小江写文的套路了吧,甭听小江前文说的多苦逼,“没有生育权”,“两宫并立”之类之类的,小江是亲妈这篇文可以开开心心的he了。

以上,再次提醒:

本文还没完结呢!

最后会安排一个普通结局,还有一个真·结局。

普通结局是给大家甜甜蜜蜜的看言情用的,此结局是规规矩矩的he。

真·结局也是he,但更符合历史,是小江想写的那种有历史味儿的结局。

先提前打招呼,不喜欢的妹子不用买真结局,毕竟真结局更现实。

☆、79庶子要夺嫡

“妻者,齐也。”不久朝上,高津予这样宣称道,“本朝从无两后之说。两宫并立,实属荒谬,则视国法、礼法于何物。”

随后相关文员(中书舍人)起草相关澄清,在场大臣们也顺由皇帝意思再三表明本朝不是违反一夫一妻制野蛮人,嗯,皇帝也是最正经最尊贵不过,至于以前……咳,那不是“有心人”有意所图么。

圣旨里把自己标榜成一个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正派人高皇帝,此刻俨然化身为一身正气,坚决维护封建一夫一妻制正人君子。

高皇帝说,讨两个老婆这么没下限事,绝不是他这么个正派人士所为。

问题是,信么,信么?



“姑婆,您可要出来做主呀。”永寿宫中,萧泰妃恳请着姑祖母太皇太后,“陛下这是……怎能以此贱婢为后。”

太皇太后平静和蔼外表下,并无应承她任何,“难道她不是中宫了?”

“话说这么说……”

“那不就行了。”

泰妃是太皇太后萧燕燕侄孙女,又诞下一皇子,后宫萧卫之争时可谓是内斗掉萧贤妃风云人物。

原本以为斗掉了老资格同姓妃位,剩下也不过是卫淑妃,两人各凭家世,各有千秋,倒也罢了。半路上杀出个早被她无视宫斗资格中宫,竟然还让中宫生下了嫡子。

萧泰妃心里恨道,“中宫原本不过一只下不了蛋母鸡,们两家相争,倒让她捡了便宜。如今陛下重看,怕是她孩子要金贵了。”

永寿宫萧燕燕想到,她这个侄孙女,光凭口上这一串“贱婢”她就该败给中宫秦方好。

宫中墙都长耳朵呢,泰妃是怕别人不知她对中宫不敬吗?

太皇太后恬淡地说了句,“金贵,中宫嫡子难道本来不金贵了?什么叫做‘要金贵了’。”

平日泰妃也不常到永寿宫,一直到如今中宫得势了,才巴巴地过来“密谋”。还说出这种意味深长话,这是怕人不知道她们萧氏在染指立嗣之事吗?

就凭着这些,萧燕燕觉得她对这位侄孙女实在是失望至极。

然而泰妃却像没听出姑祖母话外之音似,捧着杯盏,语气更是有些酸,“中宫得势于姑婆您有什么好处了?咱们总是自家人,还是您想着她是个汉人……”

“放肆!”都无需永寿宫动怒,身边服侍老嬷嬷怒斥道,“尔不过一区区婢妾,于主妇不敬,则还将对太皇太后不敬吗!”

泰妃原本也只道是自家说些酸话,全然没想到会被个奴婢当头棒斥。然而太皇太后是长辈,长辈身边年长服侍人等晚辈总要尊敬,况且于情于理,对方训斥话也正是她错处。

惊慌中,泰妃惊呆着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想到要跪下请罪,终是慢了半拍。

整个发难过程中,太皇太后仍是一脸和蔼平静,似乎这上演一切与她无关。

永寿宫心里发笑,她这个侄女是真来和她“密谋”来了,对她这个长辈说话,也犹如和她手下依附后宫低位女子一样能抱怨,能说了一切计较。

“起来吧,这里都是自己人。”萧燕燕虽是这么说着,心里却亦是有番评判,“刚才说话回去自己想想,被人捅出来能抓住多少错。”

在宫中,即便是互有牵连人,能罩得了一时,也不能罩得了一世。

便是贞贵妃于中宫,两人还是同病相怜姐妹,能互相照应,却也不会大包大揽管了对方一生。这尚且还是姐妹。

泰妃不过只是太皇太后侄孙女,出嫁多年,萧燕燕又只是过继养女,彼此联系益发少了。到了今日这一步,如果泰妃好好地在宫里杵着,或者真正明智行计让自己孩子出挑,只要不扰乱了后宫,太皇太后也不会干涉。

便是卖“娘家”一个面子,有她在,终不会让娘家侄孙女过得不体面。

然而泰妃屡次地提出了尖锐问题——夺嫡、乃至于北朝民族间矛盾,永寿宫心中也不无怒意。

她是一个祖母,一辈子操劳,一辈子风霜才撑得亡夫死后家业,好不容易嗣子能当家,却又白发人送黑发人。

泰妃是她侄孙女不假,但作为一个祖母,永寿宫又岂会希望孙儿祸起后宫,皇子夺嫡相争,直到扰乱了朝政,内耗国力,直至葬送几代人心血。

一个好女子,便会是好妻子,好母亲,这将是一个家族兴旺根本——于永寿宫萧燕燕一生,很能体会一个好主母对家族长远益处。

如今,她侄孙女不但要参与夺嫡,甚至要在这事上寻求她帮助。

原本,如果换了其他女子这般作为,永寿宫早便将其治罪。而当对象是她侄孙女时候,便算是卖娘家一个面子,她不将其治罪,还为其保全也算是情分了。

这是她侄孙女不假,可太皇太后萧燕燕就一点也没意愿帮着侄孙女去坑孙子。

泰妃谢恩坐下,这才有了些惶恐。

这位姑祖母印象中从不发火,身居高位也从不干涉后宫,如今想来,到了她这个位份上,还需要在多在乎什么,她尽管自身不凡、高贵着,因为再无人能撼动她地位。

“一时不择言,请姑祖母勿怪。”

“也罢了。”再如何对她生气,总是娘家侄孙女,永寿宫还不会把她错处捅出去,但情分也到此而已,“回去好好想想,别把精力花在不该想事上。”

泰妃低下头紧咬着唇,这时她才蓦然发现这位姑婆平日固然是笑容和蔼老人,却也可以是能给人举压太皇太后。

“臣妾告退。”

“回去吧,”临走时,永寿宫丝若无意地对年轻侄孙女说道,“忘了和说,刚才用器具都是中宫奉上。”

萧泰妃怔了一下,继而语气更酸地说道,“中宫奉上东西,自然是大气华美,可想不是婢妾宫中所能奉上鄙陋俗物,能让老祖宗您看得上。”

“事物好坏,全看心意。没有初一,哪有十五。”

“您说极是。”

虽是这么应承着,泰妃心中却全不以为然。

“她心是野了,所求也大,早失了本分。”太皇太后对着周遭老妪们说道。

“泰妃娘娘毕竟年轻。”

“年轻?”永寿宫笑道,年轻啊,年轻果然能遮掩一切问题。

萧泰妃之事最终被永寿宫压了下来,然而便是如此未治罪,消息灵通人不由也知道了,这位太皇太后娘家侄孙女正在失去最后一座靠山之事。

德馨长帝姬笑不可仰地和姐姐透着消息,“泰妃也实在是一庸人,得罪了谁,竟然敢和永寿宫祖母这般说话。”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自己饭票啊。

如今谁都知道,永寿宫已经对着泰妃不满了,也不过是看在娘家面上,不作处理而已。

“她真以为那是她家姑祖母。”昌安长帝姬也与妹妹说道,“这还是咱们辽国太皇太后。”

便就是她们两个孙女,对这位德高望重祖母也是极为尊重。别看太皇太后平时看着和蔼,这是人家没必要和群晚辈计较。

内心中,两位长帝姬也算对萧泰妃很是鄙夷。

论出身,公主帝姬算是高贵了吧?名义上如此,但真实公主,像她们这一类庶出,爹妈都死了,还在嫡兄手下讨生活未嫁公主实在是悲催地还不如一个正正经经权贵家大小姐。

嫡兄高津予并未苛待她们,物质上也是极好,然而皇帝职权大,职责也大,要对天下之人负责,有时忘记一两个实际关系很近,却又不在帝心上人也很正常。

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皇嫂秦方好为她们说话,如今她们两个还在宫中当老姑娘,父母已故,在宫中等成二十多岁老姑娘再嫁长公主,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所以纯粹地论说身世,两位长帝姬甚至是有些嫉妒泰妃。

甭看帝女身份高贵,出嫁了公主在外固然彪悍,没出嫁捂在宫廷里庶出公主就是小白菜。

泰妃多幸运,虽然是臣女身份,但出嫁前是受尽父母疼爱大小姐,出嫁后也有太皇太后罩着。虽是为妾,但只要她一生好好守着本分,哪怕不用想着法子上进,皇帝看在永寿宫面上也不会冷落她。便是她上位皇后中宫,如果有脑子也不会去找她麻烦。

长帝姬心里想着,多好身世呢!老老实实地躺着,都能躺赢做太妃,一生荣华富贵逃不了。

可笑是,她此刻为了拉拢靠山支持她夺嫡,不但没拉拢到人,还生生得罪了她饭票。

“人固可以蠢,但再蠢也不能得罪衣食父母。”德馨长帝姬世故地说道。

说完两个长帝姬舒畅地笑起,泰妃实在是一蠢妇。

“听说她还来找过阿姐”德馨长帝姬问道姐姐。

“谁理她呢。”昌安长帝姬自然不会理会泰妃,玩笑道,“咱们姐妹俩又没有个需要许亲阿娇女儿。”

好不容易脱离了那个名利场,虽然作为皇家女儿她们仍是要时不时地回宫奉承,但到底出嫁已经了帝姬气度已是不同。

长公主多贵重身份,能在外作威作福,为什么还要重回那块是非地看人脸色?

德馨长帝姬说道,“就算有,咱们也不找他儿子那样。”

中宫生有嫡子,礼法上本就高人一头。

“四皇子有泰妃这么个母亲,往后谁敢和她结亲了?”昌安长帝姬对泰妃事件□知道得更多些,“听说是说道老祖宗本人。”

德馨长帝姬吃惊道,“她真敢!”

太皇太后原是高家下属干将女儿,过继于萧家,实为汉女。

“拿这个说事儿,她胆子真大。”原本北朝民族间矛盾就不是一天两天事,作为统治阶级同族,泰妃自己挑起了这个问题。

这个世上有许多名词,原本是中性,然而发展到了最后,甚至不用解释经过,众人便会将之前偏见施与新对象,哪怕他本是无辜。

泰妃绝不是无辜。

因在宫廷外生活过,两位长帝姬很明白平民对于上层阶级强烈抵触。他们这些人,无需做什么事,便已被人憎恶,更何况泰妃这种还自以为高人一等。

长帝姬们有些无语。

真算是泰妃幸运,能被保护在宫墙中。她这样态度,若是出了宫墙,直接被人用石头砸死也差不多了。

“无论如何,咱们总已是离了那块是非地,大不了往后进宫只管侍奉老祖宗就好。”昌安长帝姬这么和妹妹出主意道。

而德馨长帝姬也同意这观点,“有空咱们多上交泰殿走走吧,论理,那才是咱们正经嫂子。”

也是对她们有过恩惠人。

这个层面上,大家都不是感性人。恩情归恩情,如果混得好,旁人自会因着恩情来锦上添花;然而若混得不好,真正跳出来愿意报恩,却不会有多少人。

说到底,大家都很实在。因报恩而搭上自己,没人愿意这么做。

但如今中宫秦方好本身得势,六皇子益发地得重看,两位长帝姬要长久交往还人情,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出嫁帝姬们心说着,总算能离了那块是非地,然而她们荣华富贵以及特权都是来自于宫中。若是帝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