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

第11部分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11部分

小说: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而无妨碍地融合调和,才会产生更正确、更强力的众智和众力。因此,从人生之道的立场看来,自由是文化国家的第一支柱。

  但是在团体的生活中,每个个体的自由,必须以不妨碍其他万物的自由为界限。由此所引伸出来的文化国家第二支柱,便是秩序。

  大自然里的一切万物,是在调和当中,分别运用其特质而滋生发展的。因此有了自然的秩序和宇宙的秩序,一切万物就可在既定的轨道中,生生不息。

  同样的,在人类的团体生活中,为了使各人的自由成为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有社会的秩序。举个例子说,虽然人们被允许有充分的自由,可是如果各人任意而为,并影响到他人的话,就妨害到他人的自由,而团体生活的和谐,就会遭到破坏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每一个团体生活中的一分子,除了自由之外,还必须自觉到能真正保障个人自由的秩序之重要。

  对人类的团体生活而言,秩序是相当重要的。没有秩序的国家,绝不能称为文化国家。因此,适切的秩序和自由,是同等重要的。

  由人生之道引导出来的文化国家第三根支柱,是进步发展。实践人生之道的理由,是建立更好的团体生活,以及建立调和共荣的世界。即使是个人,也同样必须不断地进步发展。建设更好的团体生活,使国民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才是国家的大使命。因此,国家与国民在心物双方面,都能得到滋润与发展,是文化国家所不可欠缺的另一要件。

  也就是说,除了自由和秩序两根支柱之外,还必须加入进步发展这个要件。影响国民生活最大的政治、经济、教育、学术等,都必须在心物两方面的种种领域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如果有了真正的自由和高度的秩序,这个国家就有进步发展的希望了。这三者若能取得平衡,并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话,就可以建立以人生之道为根基的完美国家,亦即建立心物皆丰盛的真正文化国家。

  当然,松下看到,在现实的团体生活、团体社会当中,要维护并提高真正自由、秩序及进步发展的形态并不容易。但是,为了幸福的未来,再怎么困难,还是必须全力以赴。松下认为,以上所说的一切,并不只是适用于国家,家庭、学校、公司、团体等都可适用。要想建立更幸福的生活,真正实践人生之道,自由、秩序与进步发展,三者缺一不可。松下还谈到了人的本性问题,他指出,关于人的本性,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研究。佛教认为任何人本来就具有佛性,具有能成为佛的本质。在东方思想中,有性善与性恶说的对立。在西方思想中,也有把人看作是介于神与动物之间的存在的观点,人在动物的本能与神的理性这二者之间挣扎搏斗。以上的说法,对我们的修身都很有帮助,而且也把人的本质中的主要方面描绘出来了。但松下认为从根本上再深加思考,它们都仅讲到部分的本质,人还有更为根本的本质。松下强调,人的本质具有产生无限繁荣、和平与幸福的力量。

  因此,倘若能活用人的本质,无限的福祉自然会实现。就好象钻石,看起来是一块黑色的石头,但因为具有钻石的本质,因此它便愈磨愈发光。又如柿子的种子,在本质上有长成柿子的力量,若能使种子毫无妨碍地一直成长,自然就会长成柿树,结出柿子。

  松下认为,为了得到无限福祉,人必须能自觉大自然所给予自己的本质,并且加以活用。但我们往往只是依靠人有限的智慧,容易有偏颇及主观的看法,往往把人的本质歪曲了。

  为避免这些情况,还必须要有一颗纯真的心灵,要培养不受任何影响的清澈、实在的心。否则,根本无法实现人本质上应有的繁荣、和平与幸福。

  就每个人的一生而言,松下认为,必须好好活用每天日新又新的真理,也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接近真理。若不是这样,只是一再重复昨天,而没有任何进步。为了能过上日新又新的生活,就应该有更多的疑惑和问题。要时常问自己“仅仅这样就行了吗?”一定要带着这样的疑问,努力发掘生活中隐藏的真理。只有抱着这种积极的心态,才会使个人的生活真正地进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天分,正如梅花、樱花、桃花各有不同的姿容、不同的香气一样;而当这些花都发挥各自的特质,争奇斗艳的时候,大自然就显得更美、更丰润,更何况是人。有多少亿人,就有多少亿种不同的天分,若都能一一得以发挥,再互相融合起来,就能达到真正是无限的丰裕福祉。

  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需要一些道德规则加以维持,松下看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了“大义”的规则。“大义”就是“最重要的道义”。据中庸的解释:“义者,谊也。”谊的意思,是事理得宜。如此看来,“义”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待人处世样样合宜,顺乎天道,不超出于规矩伦常。在四书五经中最常强调的,就是天、地、君、亲、师的伦常关系。说为人之父的,要有为父之义;为人之子的,要有为子之义;为人之君的,要有仁君之义;为人之臣的,要有忠臣之义。这些君臣父子之义当中,一般是以君臣之义为首为先,所谓“大义灭亲”中的大义,指的就是君臣之义。在古代,这是最被看重的。

  “大义”渊源于中国,而后才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一大支柱。松下提出了他对“大义”的理解。他认为,“大义就是遵从宇宙的秩序”。换句话说,“宇宙的秩序,就是真理的表现。而遵从这真理去生活,由此产生繁荣,便是大义”。

  因此,顺应宇宙的秩序,便是合乎创造我们人类宇宙根源力量的意旨。同时,作为一个人来说,贯彻大义之道,才能实现繁荣。

  松下认为,成为基本秩序的宇宙秩序,就是真理。宇宙的秩序是真理的表现,是由真理展开出来的,因此,顺从宇宙的秩序,也就是遵从真理。假定现在把这个真理加以象征化,而呼之为“神”,那么,神就是宇宙秩序的根源,而顺从神,也就是顺从大义。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一 率直心的十大要素



一 率直心的十大要素

  在松下的为人之道中,特别强调率直的重要。他认为,一个人有率直心,才能站在真理一边,看清事物的真相,找出应对世事的方法。

  以前的人,在行为上不能旷达无私的原因很多。可是在松下看来,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率直的心胸,以至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利益或立场所蒙蔽,并曲解事物的真相,与他人对立冲突,最后使彼此都遭受不幸。

  因此,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该避免用过去的观念与方式生活,每个人都要培养率直的心胸。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不是一味地迎合或盲从,它具有更强烈、更积极的内容。它是指没有私心,天真而不受主观、物欲所支配,照实探索事物真相的态度。松下相信,有了率直的心胸才能对真理坚信不移,看清事物真貌,并找出应付世事的方法。

  也就是说,有了率直的心胸,必可以明辨事非,看清正义与邪恶的分界,找到自己应走的道路,使生活充满光明。一旦人人都有率直的心胸,社会将变得更有活力、正常而有理性。

  总而言之,率直的心胸可以将人类的聪明智慧,导向正轨,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处理事物,不至曲解事物的真貌,而以坚定的信心,采取正确的行动。

  率直心是人类宝贵的天赋,但要时时去锻炼,才能自然流露出来。

  每个人都需要率直的心胸,而率直的心胸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最宝贵的天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日常生活或行动中,好好运用它,来开拓美好的人生呢?

  人类是过群体生活的,所以,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社会康乐的基石。个体与社会,具有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这是人类的一项特质。

  “我们该如何发挥这项特质呢?”松下认为,必须先认识“身为万物之灵”的神圣,并仔细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的真相,培养适当判断与应变的智慧;同时,应该彻底思考并了解人生的价值与真谛,不断鞭策自己,朝向全人类的福祉迈进。而为了充分发挥人类休戚与共的这项特质,一定要有率直的心胸,要以无私、天真的胸襟,来实现人生的真义。

  松下告诉我们,人的知识容易遮蔽率直心,要时时反省,才能将率直心流畅地表现出来。

  前面说过,每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可惜,很多人没有将它表现出来,辜负了人的这项宝贵的天赋。

  未能表现率直心胸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受生活中种种事物的拘束。初生的婴儿,纯洁、天真,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总是用最率直的态度表达感受。但是,年纪愈大,体验愈多,知识愈丰富后,率直的心胸反而愈来愈隐而不现。成人往往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巧,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逃避不如意或责难。

  比方说,父母教导孩子不要说谎,一开始,孩子一定很听父母的话,尽量不说谎。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做法会渐渐改变。他也许会因为害怕被责骂,而不承认自己做错事,也许会为了博取同情或重视而说谎,而这种种行为,正是率直心胸被蒙蔽的现象。

  旧约圣经中记载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大意是说亚当和夏娃,因为禁不起恶蛇的诱惑,违反了上帝的禁律,偷尝了智慧的果实,从此,他们获得智慧,有了贪欲等各种念头,失去了浑沌时无忧的生活,也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生下来就有率直的心胸,随着智慧、知识的累积,其它思想支配着率直的心胸,使其无法表现。惟有时时反省,才能重新拾回宝贵的率直心胸。松下指出,失去率直心,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纷争、误会、猜疑、排挤等紧张关系。

  人一旦失去与生俱来的率直心胸,对立、纷争、误会、仇恨、猜疑、排挤等现象,必将跟着发生。而减少这些紧张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人都表现率直的心胸。

  事实上,不仅个人的关系要靠率直心胸改善,国与国之间亦然。例如目前在中东、非洲等地发生的战争,就有赖大家用率直的心胸来消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率直的心胸处世接物,世界自然能和平。

  人类今天的成就,是累积过去多年来的努力所获得的,我们应该珍惜。只要每个人都能用率直的心胸来待人与经营事业,松下相信,大家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将更丰富,身心将更健康,社会将更趋和谐,生活品质必能提高。率直心是如此重要,松下对它推崇备至,他提出了率直心的十大要素。松下认为,若只知道率直心胸的重要性,却不了解率直心胸的全貌,是很难培养出率直心胸的。这就好比你向别人问路,对方说:“向东走”,你却不知道哪一个方向是东,因此仍然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为了使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培养率直的心胸,首先,大家必须明确率直心胸的内容和定义。松下将率直心胸的内容分为十种,但他认为这只是它部分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而且这些内容并不新奇,甚至相当平凡。他相信,一定有人已经了解它们的重要性,也有些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是,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所以他认为,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一)不可有私心‘‘‘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就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的心胸。

  率直心胸的第一项内容,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或私心。为了求生存,人们难免有私心或私欲。完全没有私心的境地,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一般人是不可能如此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时,或多或少会怀有私心的。可是千万不可使自己成为私心、私利或私欲的奴隶。因为,有私心的想法或行动,常会导致不良后果。举例说,假使政治家有私心,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那么首先受害的将是国民,而他自己也将因失去国民的支持而垮台。做生意也是一样。假使商人有私心或惟利是图,毫不关心顾客,那也将因失去信用而倒闭。做生意是公平的竞争,而社会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千万不可有私心。

  事实上不少有私心的人最后总是自食恶果。愈是拥有权势或武力的人,所受的伤害也愈大,因此,大家都需要有率直的心胸。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即使有私心,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