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185部分

喷神-第185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时间紧迫,只有一天半的比赛准备时间。玩博客又浪费了小半个下午,田海茉不得不摆起老资格的样子,约束闺蜜南筱袅赶紧回到备赛的状态中来。

    “小南,别看了,快回来讨论辩题!”

    “哎呀别嘛,你让我再看一会儿,你们先讨论。我今晚熬夜背立论稿~反正我们是正方嘛,立论陈词又不用随机应变!”南筱袅食髓知味,突然被当名人的新鲜感攫取了心灵,完全收不回神。

    田海茉一阵气苦,也懒得跟她计较。

    事实上,南筱袅根本没有干任何正事儿。她只是没过几分钟,就百爪挠心地想刷新一下自己的后台。

    博客刚注册的时候,才十几个粉丝队友就占了3个,还有些也都是玩博客的同学、朋友,南筱袅自己在qq上留言通知求关注的。

    可是,冯见雄发了介绍队友的博文之后,情况明显就不一样了。

    发文后五分钟,南筱袅刷了刷自己的后台,看到粉丝数一下子从几十变成了几百。

    又过五分钟又刷一下,居然又涨了两三百。

    半小时内破千,一小时内破两千。

    这种感觉,就跟一个扑街了几年的烂写手,书的收藏从来没破过三千,结果突然狗s运拿到个大风吹推荐位,然后就激动得24小时刷作者后台,大脑一片空白一个字都码不出来。非得靠吃存稿爆发、直到大风吹下推为止。

    田海茉、虞美琴内心其实也是很想看涨粉的,只是她们对辩论赛本身更加热爱,强忍住了而已。

    “小雄,你觉得这场比赛最大的风险或者说注意点应该在哪里?”田海茉强忍住对闺蜜的不满,认真地询问冯见雄。

    “学生积攒社会阅历这事儿,谁都知道是好事。所以,这个辩题,反方应该会着力渲染很多过早接触社会被骗、学坏的例子,来打动观众和评委们的恻隐之心。

    至于我方的应对么,强调中学生接触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的好处的同时,还应该着重注意两点:首先,要提纲掣领地引领社会对失败、被骗这些例子的新式评判价值观。其次,就是预想一下对手有可能举哪些例子,针锋相对地剖析内因,把造成那些悲剧的主要矛盾挖掘出来,证明‘之所以这些人学坏,并不是因为过早接触了社会’。”

第42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媒体界从来不缺乏好事之徒。

    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8%的记者和小编,都是唯恐天下不乱,拼命想搞个大新闻的。

    在这个“你们全家都是陈s扁”都能拿来freestyle、唱成rap的风口上。

    冯见雄先喷翻一个湾湾前宣传部长,而后又要迎战曾经两夺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的、来自湾湾的“亚洲喷帝”白执中。

    央视高调转播、并特地安排了重播之后,这份戏码怎么看怎么有戏剧性效果。

    要是不被无数本来不关心辩论赛的大众媒体聚焦注意,反而该值得奇怪了。

    尤其是黄易搜虎新浪这些三大新闻门户,加上新进崛起的腾云新闻。

    那里的小编比纸媒更加无良百倍,造谣骗点击那是熟得不能再熟,加上网站新闻删改容易不会留下证据,也不用负责任,于是各种假新闻一时之间甚嚣尘上。

    相比之下,报纸是不怎么敢造谣的,毕竟印成铅字卖出去之后,是不可能删帖更改的。

    黄易新闻:“震惊!这个大二学生怒喷湾湾前宣传部长!又迎战来自湾湾的‘亚洲喷帝’!”

    “震惊!大学男生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女生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新浪博客首页:“不看后悔!湾湾前宣传部长舌战败北后放胆豪言:当年北大校长胡s之带华夏文坛正统,衣冠南渡。今日一战,湾湾誓保文化正统!不转不是华夏人!”

    “超过150万人已经发现的喷坛新星,你还不知道吗?”

    腾云新闻:“亚洲喷帝排名:白执中其实只能拍第二,湾湾前宣传部长前十都进不了,第一竟然是他!你绝对想不到!”

    搜虎新闻:“亚洲最强辩论队: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对于比赛的意义,冯见雄本来压根没有多想。

    他只是想赢,就这么简单。

    对于那一小撮被震惊部引导得误以为“事关海峡两岸谁代表华夏文化衣冠正统”、“当年的浩劫是不是把文化人都逼到对岸去了”的不明真相围观群众,冯见雄也只能表示很无奈。

    幸好,其他三名女队友都很听从冯见雄的安排。因为备战时间仓促,她们在赛前的两个晚上都没有上网看新闻,所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这些污言秽语也就没能影响到她们的心态,不至于加重她们应战的紧张。

    ……

    3月10日,周六,决赛日。

    依然是南洋理工大学演播厅。

    白执中顶着一头用定型水竖起的短发,戴着那副与他形象已经融为一体的浅色黑框蛤蟆镜,举止镇定地微笑看着对面的对手。

    凭心而论,涉足喷坛七八年来,白执中第一次觉得很有压力。

    冯见雄没看新闻,或者说看了也不在乎,而冯见雄的女队友们更是可以保证100%没看。

    但白执中看了。

    每每想起昨天那通提醒他的、为他鼓劲儿的电话,白执中心中就阵阵烦恶。

    昨天,已经回到湾湾的前评委陈文倩给他打了电话。

    陈文倩是湾湾人,而总决赛有一支湾湾大学的队伍,所以她当然会回避。因此她给白执中打电话,倒也不算违背比赛纪律。

    陈文倩在电话里,主要是给白执中打气鼓劲,然后告诉他几点事实。

    首先,是关于今天总决赛的评委组成。

    按照惯例,当总决赛的参赛方为一直华夏大陆的大学,和一支大陆以外的大学时,为了公平起见,华人学者人数必须减少为两人,以免华人直接形成多数、导致比赛不公平。

    剩下的三人,则要从香江、星岛、奥门、马来、日韩等地方产生。

    不过,即使是“评审团里允许有两个华人”这个大前提下,具体选哪些华人,对于比赛结果的评审也是有讲究的。

    辩论界从来不缺内定、黑幕、拜票。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评委的立场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只要比赛的场面不是输赢太悬殊,那最后的结果总归可以解释得通。

    93年那次之后,北大就号称“看不惯辩论界的小圈子文化”,从此不在参加国辩(当然那只是场面话,不看好北大的人则认为是因为那次输给复旦,面子挂不住,索性以不公为借口,从此不参赛。那一届最后的最佳辩手,就是如今前几场当评委的复旦蒋教授)。

    这才有此后十几年里,华北赛区从来没有北大的身影,正是为此。

    一般而言,要想对大陆以外的参赛队伍最有利,那么最好那两名“大陆学者”评委,也由已经旅外的华人构成。

    陈文倩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各种运作,暗中抗诉,把北大张教授和复旦蒋教授这俩容易被大陆官方控制的体制内学者排除了出去。

    也多亏了这届比赛还是在星岛举行,大陆方面无法施加行政压力。而星岛政府素来要标榜公正、“不畏强权”,才接受了陈文倩的斡旋。

    最终,今天的五人评审团构成是这样的:马来亚大学的资深学者梁教授、香江中文大的赵教授、星岛国立大学的陈教授、旅美文化人高大松、旅美诗人北岛(已经拿到香江中文大的聘书,要归国任教)。

    三个都是非大陆人士,另外两个虽然保留了大陆的国籍,但常年是旅美文化人,不在大陆的高效体制内,自然不容易受政治的压力。

    陈文倩能够在星岛主办方那里抗议斡旋到这个结果,已经是对湾湾世新大学队最好的策应了。

    然而,白执中却很有压力,很不喜欢这种安排。

    他今年已经读博了,依然第三次来参赛,本来已经是无欲无求的状态,根本不把胜负放在眼里(当然潜意识里也是因为自忖可以稳赢)。陈文倩的安排和通知,却让他很不舒服,似乎不夺冠就对不起湾湾父老似的。

    本来只是为自己而战,突然加上一层名分的枷锁,谁都不会觉得舒服。

    “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说的就是冯见雄那种货。读了个烂校,本人没什么压力没什么名分,想怎么喷就怎么喷。竟然有点羡慕他的自由了。”

    白执中在脑中随性地自嘲了一下。

    ……

    主席台上,主持人萨贝宁介绍过本场评审团的构成,便继续按部就班介绍双方参赛选手。

    或许是总决赛的关系吧,也或许是此前的新闻炒作的缘故。今天的观战人数额外多了一些,把场内每个位置都坐满了,还有不少本来不关心辩论的圈外看客,有些更是明显看得出来刚从飞机上下来,是特地从国内赶来的。

    另外,星岛的国务资政、前首相胡老也再次出现了。他此前只在开幕式上出现过,其后一直没关心过这项赛事。

    场内的安保严密程度,也因此提上了一个等级。

    介绍到冯见雄的时候,场内爆发出了不小的欢呼和掌声,一改此前六场的冷静场面。不过很快,冯见雄就发现这种欢呼并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因为介绍到白执中的时候,场面显得更加热烈一些。

    “还是冯见雄帅一点,那个白执中看上去好耿直啊,一个辩手长得这么耿直,太有欺骗性了。”

    “发什么花痴,好好看比赛!这是辩论赛,看的是才华,颜好有什么用。”

    看台上的女生们,无论来自什么学校,都忍不住窃窃私语地点评。

    评委们对于这种乱象颇为不以为意,个别评委还忍不住冷眼哂笑起来。但是他们的内心,也是颇为矛盾的:激起了充分的社会话题度,对于辩论赛事的广受关注肯定是有好处的。但用那种形似娱乐圈的哗众取宠炒作,又难免掉了份儿。

    众人纷乱之中,主持人萨贝宁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下面公布本场的辩题和立场:今天的题目是,中学生是否应该尽早接触社会。正方金陵师范大学代表队,立场是中学生应该尽早接触社会。反方湾湾世新大学代表队,立场是中学生不应该尽早接触社会。”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有请正方一辩先为我们带来立论陈词,时间是三分钟,请”

    南筱袅精神抖擞地起身,温婉如玉地微微鞠了个躬,也不说场面话,单刀直入开始陈词。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学习和社会实践,孰轻孰重,一直是围绕教育界的一个永恒热门话题。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繁荣,学校教育所能给予的才能,也变得和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所需的技能,越来越偏离。

    曾经苦读十几年、学成毕生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而后应用于此后几十年工作生涯中的学习、工作模式,已经被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冲击,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终生教育’的概念由西渐东,逐步为全球教育界所共识。以今天在座各位的远见卓识,或许都早已对这个概念习以为常。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为新时代的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和目的,也只有社会实践的验证,可以告诉同学们哪些学习是有价值的,哪些是糟粕,必须与时俱进……”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尽早让中学生深度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校园学习,为个人的成长定下内发的目标,为个人的努力提供兴趣和目标感的驱动……”

第43章 英雄所攻略同

    南筱袅的立论,概括起来,主要就是突出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学生提早接触社会好处多多。

    不仅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找到学习的真正动机;还能更好地适应“终生学习”这个新时代的特征,从小培养学以致用的正确三观、成熟心智……

    最后,还不忘补漏地提了一下中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一笔带过地把这些风险的成因、归责分析了一下,铁口直断地把这些风险都归结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是路线问题”。

    作为一个立论而言,在防守方面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了。

    毕竟反方都还没展开攻击,正方就说一大堆趋利避害的细节也不合适。

    总体而言,立论陈词中正平和,主题锐意鲜明又不失稳重。

    反方头号主力白执中,在听正方立论时,始终保持着凝神稳重的心态,丝毫没有轻忽。浑然是一个渊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