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184部分

喷神-第184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已经到了10点,场上的比赛也正式开始了。主持人依然是萨贝宁,说了些开场白后,场上的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冯见雄的注意力渐渐被假想敌湾湾世新大学队的表现所吸引,回答问题有一搭没一搭,也不怎么走心了。

    出于尊重参赛方的礼貌,孙记者问话的声音也更轻了些。

    “冯同学,那你当初学法的目的,或者说最初的考虑,是为了将来从政,还是当律师,或者别的从商什么的?”

    “当律师吧,当然从商也是涉及的,将来可以开开咨询公司什么的么。当然我就这么一说。”冯见雄随口应付,内心还在吐槽对方的无知。

    看来,这个孙记者来的真的很仓促,都没提前做过冯见雄的功课。

    估计最多也就百度了一下冯见雄的资料,然后发现这小子还是个博客大v,然后把冯见雄的博文扫了一遍,就匆匆上阵了。

    而冯见雄的那些生意场上的成就,是不会放到博客上显摆的。他最成功最赚钱的那些事迹,百度也是度不到的。

    孙记者还不甘心,刨根问底地确认:“就从来没想过要从政?不是我说,只是客观地看以你的才华,就是去中x部也是有可能的。”

    新华社,央视,人民r报,虽然都是独立开展业务的事业性单位,但理论上也都是党媒。自然也要接受宣传部门的政治领导。

    杨社长把孙记者派出来之前,是从大领导那儿听出了言外的招揽之意。

    为了防止大佬开口却得不到“纳头便拜”、丢了面子,小弟先派人出马试探一下对方的意向,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杨社长当初听到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以冯见雄的才华,只要点头,只要将来能够再复制一番“遇到湾湾宣传部长都能喷赢”,那么保他一个毕业实习就副科级还是没问题的。

    做个一年实习期一过立刻正科,30岁前做到县处级不是梦。(公务员的实习期都是一年,比企业里长。)

    对于入了中央部委大领导法眼的人才而言,许个将来远期的县处级,那是很正常的。一般人只要能巴结上自己领导的领导的领导也就是越级隔两层的领导那都是能很快升官的。

    直到你只能拍到你领导的领导的马屁、再上面认识不到贵人为止。

    对方看上去盛意拳拳,直接驳面子似乎不太好。

    冯见雄揉了揉太阳穴,立刻有了一个大胆的甩锅想法。

    “哎呀,这个建议太突兀了,我从来没想到。要不以后过个几年时机成熟了再考虑吧我连档员都不是,怎么可能想到去中x部高就呢?惭愧,惭愧,这个是真没考虑到过。”

    中x部,中z部,并不是国家的政府机构。

    那是档的机构。

    当官,当普通公务员,是不是入档并没有强制性要求。

    但是这些档的机构就是另外一说了。

    “什么?你还不是档员?”孙记者显然吃了一惊,完全没想到这种可能性,“哎呀,你们那个……什么学校来着?金陵师大?这个学生工作做得也太差了啊。国家政策向来是吸收优秀学生入档。成绩斐然的还能破格,你们怎么……”

    “诶,比赛快结束了。以后有机会再聊吧你们也希望我们拿冠军不是么?分析对手要紧。”冯见雄打着太极,把敏感话题混了过去。

    他并不知道,自己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为母校的政工部门添多少麻烦。

    场内,湾湾世新大学不出意料地赢得了比赛。

    主持人、嘉宾都说了些点评和恭贺的话。

    观众席上的掌声,也让孙记者一时无法提问,只能是另寻机会了。她在内心先默默打着腹稿,盘算着怎么写这份关于和湾湾论战的内参,顺带分析一下当事人……

    掌声渐熄,没过几分钟,观众们也走得七七八八,一个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寻觅了一番,走到冯见雄的座位旁:

    “金陵师大队的代表吧?请派人参加总决赛抽签。”

    冯见雄起身,跟孙记者礼貌地告别,然后径直去了。

    在休息室,他见到了白执中。

    白执中是一个剃着小平头,带着老式蛤蟆镜的男人,因为已经读博了,年纪都快二十六七的样子。

    “很高兴决赛能遇到你们这么优质的对手,幸会。”白执中刚刚赢了比赛,也是意气风发。

    “彼此彼此。”冯见雄也是惜字如金。

    “总决赛的辩题是‘中学生是否应该多接触社会’,请双方抽取立场。”工作人员打断了冯见雄和白执中的寒暄,展开一张写着辩题的纸卡,对着摄像机稳稳地晃了一下。

    “你先吧,我随便的。”白执中抢先绅士了一把。

    冯见雄伸手随便一抽,白执中也立刻拿走了剩下那张。

    冯见雄耸耸肩:“看来我又是正方:中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

    白执中也没有表情:“我反方,中学生不该过早接触社会。”

    工作人员点点头,宣布:“如果对抽签结果没什么疑问的话,请各自回去准备比赛吧。总决赛将会在周六上午10点准时开始。”

    “我没有问题。”

    “我也没有,到时见。”

    白执中眯着眼睛,扫视观察了一番冯见雄和他的几个队友尤其是冯见雄的队友。

    他自忖嗅觉非常灵敏,连对手的心理素质都能看穿:

    “怎么搞的,感觉冯见雄身边那三个女生,至少欧两个,气质和心态稳定性,都跟两天前比赛的时候有些不太一样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女生在短短一天半之内心态成熟这么多?冯见雄到底对她们做了什么?”

第41章 秣马厉兵

    摸着良心说,冯见雄当然什么越轨的坏事儿都没干。

    如前所述,这两天里他只是凭借着自己出众的口才和卓越的远见,瓦解了田海茉和虞美琴内心对决赛的紧张而已。

    所以白执中这种眼光老辣之辈,再次看到金陵师大队四名队员时,才会有那种恍惚觉得对方气场变了的感觉。

    不过,那也没什么关系,被人误会对冯见雄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从第一场开始,胡彪就觉得冯见雄是个淫和谐魔,觉得虞美琴早已被冯见雄上手。后来羊薇薇探班刺探敌情时也继承了这种看法。

    不遭人妒是庸才。别人要误会,那就误会去吧。

    只要别对妹子们的名节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冯见雄一个大男人根本是无所谓的。

    何况,尽管冯见雄没有做出格的事情,但女生对他的信赖却已经达到了哪怕出过格的程度了在辩论界这一亩三分地上,田海茉和虞美琴对冯见雄的信任,并不比对未来老公的信赖度低。

    ……

    带着抽签拿到的辩题,回到下榻的酒店。

    洗漱一番后,冯见雄和队友们就下楼去自助餐厅用午餐。

    一边吃,冯见雄一边就无意识地感慨:“没想到那天的电视节目居然影响力这么大,都闹到新华社都来人内参了。”

    要不是今天权此芳带着孙记者来采访,冯见雄是压根儿没意识到这方面。

    “央视的节目很多领导看的,这也不奇怪吧。”田海茉吃着小牛肉,随口答应。

    虞美琴的反应则更加敏锐,她一边抿着果汁一边分析:“小雄,一会儿回去看下你的新浪博客账号吧,估计这两天会涨好多粉呢。没想到驳倒陈文倩能够有那么大的学术影响力,你现在估计也算知名公知了吧。”

    冯见雄深以为然,其余妹子也被虞美琴的提醒激起了好奇心。

    大家草草吃完饭,就一起回到冯见雄住的套间,怂恿冯见雄登录博客看一下后台数据。

    其实如果光想知道粉丝数,大家自己上博客看冯见雄的主页也能知道。但是其他的数据动态细节、近期点击评论增量这些,就只有博主的后台才能看得比较清晰了。

    一行人上楼的时候,少不得也有住在同一间酒店的其他代表队成员偶遇。一看三个美女跟着冯见雄回房,锁起门来鬼鬼祟祟,少不得又传说一些风言风语。

    冯见雄在女生的催促下挂上vpn,打开新浪博客,登录上自己的账号。

    “哇,这么几天,已经快150万粉了?我记得我们刚出国的时候你才七十多万啊。”刚看到后台的数据,虞美琴就第一个惊呼起来。

    博客时代的流量,可比后世微博时代要值钱得多。毕竟pc用户看博文很少关注收藏,都是百度搜到啥看啥,下次想再看,也就是再百度一下,或者点开浏览器的收藏夹。

    所以后世有些自媒体大佬分析:pc博客时代一个粉丝的关注,在公知学术圈子里,大致相当于微博时代七八个粉丝的关注。而在娱乐圈里,更是接近20倍的效果。

    150万粉丝,在07年的博客界,已经是足以让绝大多数公知羡慕嫉妒的数字了。

    田海茉斟酌估摸了一下,用探讨的口气问:“决赛要是再赢下来,再制造一些学术话题度,引起大家讨论、蹭热度、发酵,估计最后突破200万都有可能?”

    “那150万粉到200万大致相当于什么个程度呢?别的知名学者大概是什么水平?”南筱袅平时玩博客少,不由问道。

    “已经很可观了,具体说不清,你看几个例子就知道了。”虞美琴热心地解释道,似乎是与有荣焉。

    然后她夺过笔记本,在浏览器上噼里啪啦打了一阵,搜了几个学术圈人士。一边搜一边随口扯掰:

    “看,小雄已经比其他那些靠网络新媒体刷起名声的学者都牛逼了:写《货币战争》窜起来的宋红兵,目前还是70万粉,原地踏步。半个月前他跟小雄在博客上的知名度还平起平坐呢。《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月’,90多万,本来比小雄强些,现在一下子甩开了。

    哦,高大松的博客160万,目前比小雄高些。估计决赛赢下来、涨粉潮结束,也能反超了。百家讲坛《品三国》的易教授居然这么火?有190多万人关注?”

    一伙人都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路数,不喜欢相信权威,所以很少看电视,这才有此质疑。

    但其实这才是社会现实。在07年,电视媒体虽然在影视剧方面的影响力已经走了一年下坡路了,但是在综艺和学术领域却依然保持了对网络媒体的优势地位。

    这种情况,还能持续三四年。

    毕竟国人对于网络上开喷的砖家叫兽们,总还有一股不信任感,觉得泥沙俱下随口乱喷。

    而能上央视的砖家学者,公信力还能维持那么好几年。

    以当时《百家讲坛》的影响力,冯见雄的社会知名度依然落后于易教授,那也是很当然的事情。作为一个才虚岁20的年轻人,他还有的是机会。

    考虑到如今用博客的人不多,把这个粉丝数按流量效率比换算一下,大致相当于这么个情况:

    来星岛之前,大约每5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听说过冯见雄的名字仅限于听说过名字,或者大致知道有这号人物是干什么的。

    而赛事彻底结束、话题度熄灭之后,就能成长为大约每2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听说过冯见雄的名字。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毕竟中国很大,有很多一二线城市居民没法想象的封闭角落。事实上哪怕再过十年,三线以下农村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马风是谁。

    这部分顽固封闭人口大约有3~5个亿的规模。所以,在中国一个名人能够做到让半数国人知道,就已经是最顶层的存在了。

    如果觉得不可思议的,可以自己设身处地假设一下:有多少人知道邻省的省z、省w枢机叫什么名字?估计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来。甚至不少人连本省的省z叫啥都不知道。

    而华夏有30几个省市。

    能够让20分之一的国人认识,已经是比省z们知名度还高的存在了。

    大伙儿玩了一会儿博客,感慨了一下冯见雄的知名度暴涨。

    连素来不玩博客的南筱袅,都有些眼红这种指点江山当名人的感觉了,当场注册弄了个账号,还让冯见雄在自己的博文里介绍一下他的队友们,帮忙拉拉粉。

    田海茉、虞美琴都是本来就有博客的,只是不怎么会经营。

    冯见雄自然不会厚此薄彼,立刻发了一篇博文,介绍了自己的三个队友。号召那些因为围观喷技口才慕名而来的粉丝,可以一并了解一下。

    他还在博客后台给官方管理员发信留言,敦促官方把田海茉和南筱袅都认证加v一下。(虞美琴已经自己加过v了)

    因为时间紧迫,只有一天半的比赛准备时间。玩博客又浪费了小半个下午,田海茉不得不摆起老资格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