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9部分

天下珍玩-第69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接连说出了两种区别,而且都强调了“一般所谓的专家”,显然有影射讥讽匡海生的意思。

    没想到,匡海生不仅没有气恼,反而鼓起掌来,“原来,真正的高手就在眼前,佩服佩服!这得多少年的功力啊!”

    唐易看匡海生摇头晃脑的样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索性直接说道,“匡处长,我除了知道这件钧窑花盆是明代的精品,还知道你们是从老商埠区的一个老宅子里征集的,对不对?”

    唐易其实只是猜测,之所以用这么肯定的语气,无非是一时兴起,反正如果不是也无所谓,他大可以说这个老宅子也有类似的一件卖出去了就是了。

    不过,这还真让唐易碰对了。

    匡海生刚才虽然面带笑容啪啪鼓掌,其实心里早就惊翻了,结果还没平静下来,唐易居然又说出了来源!

    “本来今天只是临时拉他来试试水,没想到竟然真是一个高手!”匡海生隐隐感到了一丝悸动。

第135章 镇馆之宝

    “确实是从那里征集的。怎么,你也到过那个老宅子?”匡海生扶了扶额头。

    “我见过户主,依稀是个棒槌。匡处长刚说这年头捡漏是天方夜谭,我看,这件市价过千万的钧窑花盆,你们也是捡漏来的吧?”唐易接着说道。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匡海生好像蒙着一层面纱,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清真面目。

    “恩,征集文物,自然是花钱越少越好。他开价之后,我们根本就没还价。”匡海生似乎觉察出了唐易的敌意,也有些严肃地说道。

    “那这件新仿的宋代龙泉窑,不知从何而来?”唐易没有客气,直接说出了“新仿”二字。

    “小唐啊,新仿只是你个人的看法,这个还没有定性呢。而且我觉得不太可能是新仿,这件石榴尊如果是新仿的,那水平也太高了,如此高的水平,怎么不去仿制已知的传统器型,而是搞出一件不合朝代的石榴尊呢?”匡海生压了压语气,慢慢说道:

    “而且,你如果能像刚才断定钧窑花盆也一样,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也能让人信服,但这件石榴尊你除了能断定器型没在北宋出现过,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来,恐怕有些武断了吧?”

    “匡处长,我的观点已经表达了。如果没有其他事儿,就先告辞?”唐易此时,已经不想啰嗦了,直接提出了告辞。

    “也好。你稍等,我把东西收起来,送你出去。”匡海生说着,先把花盆拿进了库房。

    收拾停当关门锁门,匡海生送唐易下楼,“这里靠古玩街这么近,我就不开车送你了啊!”

    “嗯,我溜达回去就行。”

    “对了唐易,山海省博物馆是我们的下属单位,你去过么?”

    “去过。”

    “那有没有见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年前和我父亲一起去见过。”

    “噢?感觉怎么样?”

    “当时我对古玩并不是很在行,但听我父亲说,这是难得的极品。”

    这山海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说起汝窑,常常将其排在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汝窑的工艺精湛就不用多说了,其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时间短暂,传世品极少,全世界已知的不足百件。

    山海省博物馆馆藏这件汝窑笔洗,原本是一对,另一件藏于大英博物馆。数十年前,这一对笔洗为英国一个收藏家所有,后来将其中一件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而另一件则在这个收藏家去世后被其子女送到了拍卖会上。

    起初,这件笔洗为一个外国人拍得,后来被一位神秘的华夏富豪高价购回。这个富豪虽旅居海外,但是祖籍山海省,就捐赠到了山海省博物馆。因为这件汝窑笔洗,山海省博物馆吸引了大量古玩爱好者。

    这件笔洗如果上拍,肯定是以亿元为单位来定价的物件,普通人那里能见得到?而放在博物馆中,不定期公开展览,倒是也能满足很多古玩爱好者的心愿了。

    唐易确实在博物馆见过这件笔洗,但那时候,他只是对外形有个印象,釉色天青,直径不过十几厘米,边缘是九瓣莲花形状,口略撇,浅腹薄壁,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

    两人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文物局大门口,唐易告别后离去。

    看着唐易远去的背影,匡海生紧紧皱起了眉头,用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道:“感觉不对,这确实是唯一能解释的理由了。没想到这么年轻,竟有如此神通。不知道,那件汝窑笔洗,他现在再去看的话,是不是会感觉不对······”

    离开文物局,唐易并没有直接回阁宝多,而是沿着路边走了一会儿,他走得很慢,仿佛在思考一件事情。

    龙泉窑石榴尊······汝窑莲花笔洗······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唐易猛然抬头,拦住了出租车。

    “去省博。”

    唐易的运气不错,因为是在暑假期间,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逢周三周五展出,今天恰好是周三。像这样的重器,展出时间都是有严格计划的。而且,和普通展厅不需要门票不同,汝窑笔洗存放在宋瓷珍品展厅,是需要门票的,购买门票还需要登记身份证信息。

    唐易买了门票,来到了宋瓷珍品展厅,门口两侧和厅内均有工作人员“服务”。说是展厅,其实里面只有三件瓷器,除了汝窑笔洗,还有一件哥窑象耳瓶,一件定窑白瓷碗。

    端的都是宋瓷遗珍。这三件东西的分量,可以顶得上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了。尤其是汝窑笔洗,若不是在山海省博物馆时日已久,加上临近中午快要闭馆的时间,估计肯定会人满为患,恐怕真得一个个排队看了。

    所幸此时人并不多。唐易打量了几下这件笔洗,这件笔洗是斜着放在一个木架上,外面罩着玻璃。从器型、釉色、底足上来看,均是完美。

    唐易凝神盯上了汝窑笔洗。

    足足三分钟过去了。没有出现任何宝光!

    唐易彻底震惊了。

    这件笔洗传承有序,来路清晰,入馆之后又经过了无数专家的鉴定,怎么会这样!?

    唐易又分别审视了哥窑象耳瓶和定窑白瓷碗。

    宝光都赫然出现。

    唐易轻轻摇了摇头,缓步走出了展厅,又走出了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大门口,默默点上了一支烟。

    他心底里恍然间涌起一个念头,这件汝窑笔洗进入博物馆的时候,应该是真品;但是现在,却没有丝毫的宝光出现······难道,被人调了包?

    对,调了包······只是,就算是调了包,要找到如此以假乱真的仿品,难度同样很大。唐易相信,如果没有宝光相助,他是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证明这是一件仿品的,就如同那件石榴尊一样。

    “哎哟!”一支烟燃尽,唐易的手指突然被烫了一下,他这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这匡海生临别的时候提到这汝窑笔洗,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呢······”唐易将烟头摁灭,扔进路边的垃圾桶,缓缓离去。

第136章 看了一眼

    汝窑笔洗这件事,如同一块石头,压在唐易的胸口,搬又搬不掉,说又不能说。本来新入账两千万极为舒爽,却又被这块石头压得出现丝丝裂隙。

    按说,这件事关唐易屁事啊?可是唐易却就是放不下,而且时时有一股冲动,想把这件事情搞清楚。但是,他又说不出切实确凿的疑点,如果向博物馆反映,总不能说是看不到宝光吧?

    这一天,唐易的心情大受影响,就连和林娉婷约会的时候,也偶有走神,林娉婷问起来,唐易只得推说是最近有些失眠。

    第二天,唐易人坐在阁宝多,心思又飘了出去,好在不是周末,来店里的客人很少。毛逐看着唐易的样儿,摇头晃脑叹气道:“这人哪,一旦恋爱了,就不正常了。”

    “我出去走走。”唐易听了毛逐的话,也没有解释,自顾走了出去。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刚走出两步,电话就响了起来,一看居然是沈松岩。

    “唐易啊,中午有时间吗?我请你吃饭!”沈松岩的语声中透着愉悦。

    “沈先生,这么早就约啊。”唐易应道。

    “嗯,是有点儿早,刚送外孙女去上学了!”沈松岩笑了起来。

    唐易眼睛一亮,看来这沈松岩和女儿的关系大有进展,不由说道,“恭喜啊沈先生!”

    “那还不多亏你帮忙,让我有了机会!”

    “好吧,那中午见!”唐易挂了电话,突然自言自语道,“帮忙,对呀,为何不找沈先生帮忙?”

    中午,两人约在了蜜香园吃饭。

    这蜜香园是山州很有特色的一处餐厅。原本是一处财神庙,后院被老板购得。院里有泉水汇聚的小溪川流而过,古松老柏秀竹错落有致,吃饭都得在院内露天,院内总共只有二三十餐桌,全部是石桌石凳,在这里吃饭,的确是别有风味。

    两人点了几个蜜香园的特色菜,蜜烤虹鳟鱼,泉水豆腐,九转大肠,一品海带。

    边吃边聊。唐易得知,现在沈岸芷虽然仍旧不同意回燕京,但是却给了沈松岩很好的脸色,两人交流已经不少了。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重任”,就落到了沈松岩头上。

    看着古玩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个传奇人物如此眉飞色舞,唐易禁不住暗暗好笑,心中的那块石头的分量仿佛轻了一些。

    “沈先生,这两天我遇到了一件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是否能拨冗?”唐易终于说了出来。

    “说吧。”沈松岩笑道,心情显然不是一般的好。

    “我想请您看两件瓷器。”唐易表情郑重。

    “你收的?”

    “不是。一件在文物局,一件在博物馆。”

    “这么说,是所谓的专家打眼了?”听了文物局和博物馆,沈松岩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觉得不对。”唐易直接道。

    “好吧,我卖你这个人情,不过你不能暴露我的身份。”沈松岩想了想,终于点头道。

    唐易高兴地说,“这顿饭就算酬劳吧?”

    “哈哈哈哈。”沈松岩放声大笑起来,“接连让我看两件瓷器,若是别人,出的酬劳恐怕能买下这个餐厅,我还不一定答应!”

    事不宜迟。博物馆得周五才能再度展出汝窑笔洗,今天是周四,当然得先看那件龙泉窑石榴尊,唐易掏出电话,却才发现并没有留匡海生的手机,只得拨打查号台查了下省文物局科技处的电话。

    “嘟······”电话拨了过去,唐易却想,这大中午的,真可能人不在局里。

    不料,却有人接了起来,而且就是匡海生。

    “匡处长,我是唐易,您没有去吃饭啊!”

    “吃完了,单位食堂吃的,刚要小睡一会儿,怎么,有事儿?”

    “是这样,那只尊不是有点儿疑点吗?我有个从瓷都来的长辈,我想请他也过过目,看看有什么看法,您看合适吗?”

    “这个······行,来吧,现在过来就行,中午人少。”

    挂了电话,匡海生的睡意一下子没了,“这石榴尊多少专家看了,找不出毛病来,这唐易若是真能带人看出毛病?”

    马闯开车,送他们去往文物局。路上,沈松岩根本就没问是什么器型有什么疑点,倒是不停地说自己的外孙女有多懂事。快到文物局的时候,唐易忍不住问了一句,“沈先生,您也不问问是什么东西?”

    “你刚才说是一只尊是吧?看了不就知道了?”沈松岩看了看唐易,笑道。

    在前面开车的马闯突然说道,“沈先生帮人看东西,有三‘不’。看前不问,看时不估,看后不传。”

    看之前不问是什么东西,看的时候不估价儿,看之后不传出去。唐易心想,要是所有的专家都能这样,那这古玩圈儿恐怕会太平得多。

    唐易和沈松岩见了匡海生,唐易介绍成远房亲戚,姓宋,在瓷都一家陶瓷厂担任技术总监。

    闲话少叙,鉴定室里,沈松岩见到了这只龙泉窑天青釉石榴尊。

    只看了一眼,沈松岩的脸色就变了,根本就没上手,便直接说道,“这是十年前造的工艺品。”

    匡海生当场就愣在了那里。

    随便看了一眼,就说是工艺品,还准确说出了烧造的时间!

    如此断定,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神仙,一种是信口胡诌。

    不过,沈松岩既不是神仙,也不会信口胡诌。

    “宋先生,您肯定?好歹也得有点儿理由吧?”

    “如果说宋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