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21部分

天下珍玩-第621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房宫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批歪髻的玉人,当然比我今天买的这个好多了。最关键的是,不阿房宫遗址,发现了‘芈’字铭文和与芈月有关的筒瓦。”

    而根据《汉书》记载,阿房宫正是秦惠文王主持修建的,还没建成就死了。这个芈月,恰好是秦惠文王的女人,而且秦惠文王死后,她作为秦宣太后掌权时间不短,继续修建阿房宫应该是她来主导。

    所以,阿房宫出现关于“芈”字的东西和歪髻形象玉人,应该和她有关系。而且,她的影响并不是一时的,后来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歪髻,应该和她也有扯不断的联系。

    “卧槽!你是真能扯啊!”文佳听了,不由冒出一句。

    “只是随便推一推,又不是做学问,你听听就行了。”唐易笑道。在聊这个的过程中,他还过手过三件东西,一件假货,一件真品但价值太低,还有一件残品,都没有收。

    刁钦三和支雄都比较老到,各忙各的。

    唐易和文佳又逛了一会儿,天已经有点儿透亮,这时候,唐易又注意到了两件东西,有点突兀地摆在一个摊子上,这个摊子上的东西已经基本没了,就剩下了这两件。

    一件是青瓷罐子,另一件,则是个陶罐。

    陶罐品相很差,而且有道明裂。唐易真正关注的,是这个完好无损的青瓷罐子。这个罐子倒像个雕塑,下面是罐,表面有一些鱼虾荷叶的纹饰;而上面,堆塑了亭台楼阁。

    而且,罐体显长一些,也有点儿像瓶子。

    这个,文佳也仔细看了看,他也认得,“魂瓶?”

    唐易点点头。文佳看不出年代,但当着摊主的面儿,也不好问,便在一旁看着唐易。

    魂瓶,听这名字有点儿怪,没错,和“魂魄”有关,因为它是一种明器,又叫堆塑罐,谷仓罐,陪葬用的,人死之后专门做魂瓶下葬。西汉就有了,三国就比较多见了,而宋代最为兴盛。

    不过,魂瓶主要是南方地区用以陪葬的多,而且工艺参差不齐。一般来说,墓葬主人地位越高,越富有,工艺自然越好,上面堆塑的东西也越多,档次也更高。

    摊主是个瘦小的男子。唐易问了一句,果然,是南方来的,专门做南方窑系的瓷器,今儿东西都出了,就剩这两件。实际上,唐易也看出来了,那个陶罐也是件陪葬明器。

    剩下两件明器,也不知道是因为有人忌讳,还是碰巧了。

    其实这件青釉魂瓶算是宋代的精品,将近四十厘米,青釉纯净,手法老到,工艺水准还是很高的。下面的鱼虾荷叶,上面的亭台楼阁,真有点儿江南水乡私宅园林的感觉。

    古玩这东西,要说明器,还真不少,比如玉器当中的玉蝉玉握猪,比如唐三彩,都算是明器,但是一样有人收藏。

    有些明器,其实算是纯艺术品,因为它肯定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工艺很讲究。魂瓶,和其他的明器又有点儿不太一样,因为有特殊意思,大抵算是明器里的“礼器”。

    唐易记得,有件宋代的精品魂瓶,也拍出过六七百万的高价。

    “怎么,你想要?”文佳等唐易从这件魂瓶上收回目光,开口问道。

    “能买么?”唐易看了看文佳。

    文佳点点头,“本身没什么问题。”接着他便干脆直接问摊主道,“什么价儿?”

    摊主看出来了,唐易是个行家,也很直接,“买一送一,买魂瓶送陶罐,不过这魂瓶是宋代精品,价儿低不了。今天卖不了,我改天再卖,也不能走宝。”

    有捡漏就有走宝,捡漏是买家捡便宜了,走宝自然就是卖家卖亏了的意思。

第1271章 硕大籽料

    唐易想了想,“那好,直接开个最低价我听听吧。”

    “一百块!”摊主口气很坚决。这个古玩行里,一块顶一百,一块顶一万的情况都有,只要是懂行的,根据东西,就能基本判断出来。

    这摊主的意思,就是一百万。

    但是这件魂瓶,和唐易知道的那件拍出六七百万高价的不同。一来要小,二来工艺没那么繁复,而且修底的工艺欠了点儿火候。所以,这件虽然也算精品,但是如果上拍,应该到不了两百万。

    这还是上拍,要是私下走,一百万虽然不算很高,但基本也就是个正常价儿了,很难再多赚。

    在鬼市上,叫这么高的价儿,很少见。不说别的,一百万的东西,你这么摆在摊子上,真有点儿心惊肉跳。

    不过,这个摊主很坚决,唐易回了一句六十万,算是很有诚意了,但是他却不搭理唐易了。

    有可能,前面的东西赚够了,而这件东西,他认为不愁卖。

    唐易点了支烟,抽了两口之后,果断转身,和文佳一起走人,那摊主也没喊。

    有时候该放就得放。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综合起来决定的,明器也是因素之一。这个因素对收藏来说,只要确定了没什么不良因素,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对出手影响很大,毕竟,能出得起价钱的人里,你不能保证是不是有人在意这个。

    唐易走的时候,摊主脸上略有遗憾,但是并没有叫住唐易。

    唐易既然走了,也就不会回头。

    魂瓶这东西,曾经有一个阶段,在燕京的市场上,不少南方人带着去卖,当然,普品多,精品少。但也并非难寻之物。

    唐易和文佳继续逛,走了几步却发现,有一个摊子周围,围满了人,刁钦三和支雄也在其中。

    刁钦三和支雄手上,已经各有东西入手。刁钦三收了一件金代的莲花瓷碗,支雄收了一件春秋的青铜盘。

    不过,这么多人围观的东西,却不是古玩,乃是一块毛料。

    不是翡翠毛料,而是一块和田玉“籽料”。

    但这块籽料赌性很重,因为这块料子表面的皮很厚,还是僵皮,唯有一角覆盖着点儿枣红皮,这枣红皮的边缘,微微透出一点儿玉质。

    所以,这块料子,很可能只是一块夹杂和田玉质的石料。

    这块料子很大,看起来恐怕得将近两百斤。

    所谓的大,只是相对的,因为几十斤的和田籽料就算很大了。但是这块可是目测将近两百斤的硕大籽料!不过,将近两百斤的料子,体积上没那么显大,基本是个椭圆形,最长的地方也不到一米。既然是籽料,整体形状自然不规则。

    那点儿透出来的玉质,强光侧打,感觉确实很好,白,细,油。

    之所以围了这么多人,一是因为这么硕大的和田籽料确实少见,二是这个摊主要价很高,一百八十万。

    唐易问了问刁钦三,才知道这个价儿正是根据重量来的,这块籽料有一百八十多斤,按照一斤一万的价格叫的。

    要是和田玉,不要说籽料了,就是好的俄料,一斤也得十万八万的。但问题是这块籽料,赌性太重了,赌不好,说不定只能切出巴掌大小的玉片子。

    和翡翠一样,和田玉也有赌石,不过对和田玉来说,赌性没那么重。因为籽料的皮一般不会很厚,而且也不会全部覆盖玉料。如果皮厚石性重,一般都叫做僵皮,窜僵和玉质夹杂,深入情况一般也能通过表面判断出来。再就是,皮上如果裂,走向和深入情况也比较容易观察。

    但是这块籽料,却很难判断,因为僵皮感觉很均匀,就是在料子表面完整的一层,除了一角带枣红皮的地方。如果薄、而且没钉进去,那就赚了。如果厚,而且钉透了,那这块料就废了。

    一百八十万,真是个让人难受的价儿。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也不停向摊主打听,但是却没有出手的。不过,你一嘴我一句,倒是把摊主的情况问清楚了。

    摊主这块料子,的确是从和田来的,他也是维族人的样貌打扮。

    本来,他是往中原省送货,一车料子,有籽料有山料,但是这块料子来价就高,毕竟这么大的籽料,而且角上带一块枣红皮,不多见。所以他要价也高。问题是中原省的买主吃完了明料,这块赌料却吃不下了!

    货主在当地也没卖出去,就手带着车回和田。经过长安留宿,听说鬼市的事儿,便一早来碰碰运气,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接着赶路,反正鬼市早晨就结束了,不影响白天赶路。

    “太贵了,便宜的话,可以赌一赌。”旁边有个专做玉器的老板和同行在悄声议论,“去年我赌了块料子,上面还开了两处天窗,结果全切了之后,就是开天窗的地方是纯玉料,其他地方全是窜僵的半石料,赔惨了!”

    这个“开天窗”,不管是和田籽料还是翡翠毛料,都是常见的,就是挖取一块皮,露出里面的玉质,让你大体有点儿数儿。但是露出的部分,只有那么一点儿,大部分还是未知的。

    而且,这块料,连天窗都没开,僵皮部分更难判断了。

    话虽如此,但是一旦赌中了,就算里面能出红皮边缘那种的玉质,能出几十斤,也是赚大发了。这种极品成色的籽料玉质,很容易上到百万一斤的高价。用一百八十万博几千万,刺激程度不言而喻。

    这就是赌,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所以,看的人多,议论的人多,却没有人出手。赚了是刺激,但是赔了也很刺激,很难下定决心。

    这时候,天已经基本亮了,鬼市也快散了。

    摊主看了看围观的人,“如果没人要,那我该走了。”说罢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再等最后十分钟。”

    唐易仔细审视了一番,上前递给摊主一支烟,“做买卖,哪有不谈价的,你一口咬定一百八十万,好歹便宜一点儿啊!”

    “便宜也便宜不了多少,便宜不便宜的,买不买还是下不了决心。”摊主摆摆手,“不会抽烟。”

第1272章 红皮羊脂

    唐易兀自点了烟,吸了一口,“我真想买!这样,你也要走了,最后出个地板价儿我听听!”

    摊主愣了愣,看了看唐易,感觉他好像不是在开玩笑,终于,郑重开口道,“阿达西(好朋友),如果你真想要,一路发,一百六十八万,一分钱也不能再便宜了!”

    文佳知道唐易的“能耐”,料想这东西肯定是有的赚了。

    但是刁钦三和支雄却只知道唐易在古玩上的眼力,这和田籽料赌石,隔着一层僵皮,可不是这么容易看透的。虽说他们也知道唐易财力雄厚,一百多万亏得起,但是谁会愿意轻易拿这么多钱冒险呢?

    所以两人都不约而同看向唐易。

    “唐先生,这籽料?”刁钦三轻声开了口。

    支雄没说话。文佳笑道,“你们不知道,他在缅甸也赌过毛料。”

    两人一听,便不再多说。唐易最后又试探了一次,摊主是真的不落价了。

    “我要了!”唐易应道,“咱们找个地方过户!”

    摊主一脸欣喜,他当然不愿把东西再拉回去。

    所谓找个地方过户,不过是让他把籽料送到指定的地方。这地方唐易直接让刁钦三安排。同时,临走前对文佳耳语了两句。

    唐易、刁钦三和摊主一起走了。文佳和支雄留下了。他们走后,不少人仍在原地议论纷纷。

    过了一会儿,支雄拱手对大家说道,“过些日子,阁宝多古玩店在长安古玩城开张,到时候现场切料,欢迎有兴趣的去捧场!”

    “哎?支老板?”有人认出了支雄,“您这是东山再起了?”

    “哪里哪里,阁宝多是山州唐易唐先生的店铺,在长安要开分店,老头子如今是跟着唐先生混口饭吃。”支雄笑道。

    这一来二去,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儿。

    唐易的目的正是在此,阁宝多开业,不闹点儿声势怎么能行?这么大的和田籽料,本身就是个噱头,要是开张那天再切得大涨,效果就不用说了。

    唐易自然是通过“宝光投影”看明白了,这块籽料,除去一端是没有玉性的石料,僵皮在两处地方窜入很深,其他地方都是上好的白玉!而且,除了个别地方有些许杂质,大部分基本可以说是羊脂玉了!

    虽然不是一大块完整的玉料,但是起码能挖出几块没有杂质的玉料!大体估算一下,起码能有个五六十斤!

    而带枣红皮那部分的玉料,厚度确实不大,旁边也有僵窜入,但是能挖出一块一面带枣红皮,如拳头大小的羊脂玉!

    一般来说,枣红皮多出在青白玉上,这也是这块籽料不好赌的原因。枣红皮下露出的有一点儿玉质很好,更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就只有这么一点儿?其他大部分枣红皮下面还是普通的青白玉?

    羊脂玉上带枣红皮本就很罕见的,更何况是拳头大小的一块!就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