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00部分

天下珍玩-第600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28章 影青大名

    廖沫儿说完,好似突然卸下了千钧重担,“好了,煎熬终于结束了,我把该说的全说了。谢谢‘官兵捉贼’这个游戏!”

    唐易的心里,却因为“煎熬”两字,突然涌起一阵感慨:娉婷啊娉婷,你走,或许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可是有什么不能两个人一起面对?你这样,我所受的煎熬要比你说出原因多上不知多少倍!而你,也要承受更大的痛苦!

    其实廖沫儿何尝又不痛苦?她扮演的角色更加尴尬。最终这个“一年之期”,也算是夹缝中无奈地选择。

    唐易灭了烟,看着廖沫儿,突然柔声说道,“委屈你了。”

    “没什么委屈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最可笑的是,至尊宝设置爱一个人的期限是一万年,而我设置等待爱情的期限,是一年。”廖沫儿转过身去,眼眶已然发红。

    唐易恍然如在梦中,站着动也不能动。

    突然,廖沫儿回过身来,伸出双手,“抱一下吧,普通朋友。”

    唐易没能拒绝。

    “卧槽!”

    偏偏在这个时候,文佳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你俩好上了?”

    唐易太了解文佳了,松手说道,“如果真是好上了,你还能冒出来?”

    “造孽啊!”文佳表情夸张,却转而换了话题,“曹姐那个片子,时间比较晚,等着吧!”

    结果,三人在外面不到十分钟,曹萱琪就出来了,“一点儿都不惊悚,走吧。”

    “你这样的人,事先就给自己设定成是个旁观者,投入不进去,看什么也不会惊悚。”文佳摆摆手,“今儿这一天,真是够乱的。”

    回去的路上,听闻唐易明天要去古玩市场,廖沫儿想了想,决定一起去。唐易也想了想,抛开别的不说,廖沫儿的眼力在那儿,有个懂行的一起逛古玩市场,其实会增添很多乐趣,而且都说开了,更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曹萱琪想想无事,便也要求跟着一起去。文佳本来就想研究羽翅纹玉璧的事儿,听说曹萱琪也去,更不去了。

    第二天,四人在绍州古玩市场碰头。唐易对高太明简单介绍了一下。高太明一看俩女的,也没多问,就当个临时伙伴了。

    绍州古玩市场,就在鲁迅故居对面,靠着咸亨酒店不远,而且有一个高高的大门楼,很好找。

    门楼上方,横有“绍州古玩市场”的篆字,进入古玩市场,唐易发现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群,店铺外面也都是这个风格。进去问了问,才知道建成的时间不长,不过,原先这里就有个古玩城。

    虽然是仿古建筑,但实际上情况和全国的古玩市场差不多,也是平时只有店铺经营,而且客人稀少。到了周末,地摊铺排,人员稠密。而且绍州这个古玩市场里面地方不是很大,更显得人多。

    高太明自然是行家,廖沫儿也不弱,唐易更不用说了,三个人带着曹萱琪这么一个外行开逛。

    重点自然是地摊,不过走过了一些摊子,却发现以工艺品居多,和田玉玛瑙翡翠,佛珠手串玩件,这些东西占了大部分。

    曹萱琪多是问廖沫儿问题,廖沫儿很有耐心,唐易和高太明听着这些“初级脚本”,不自觉地和她俩拉开了距离。

    终于,唐易在一个拐角处的瓷器摊子前蹲下身来。

    这个摊子上全是瓷器,而且都是小件瓷器,最大的也不过是民国年间的茶壶。唐易伸手拿起的,是一个瓷制小粉盒。

    粉盒自然是装粉的,不过这个粉盒真是普通到了极点,就是一个直径约七八厘米,厚度约三四厘米的小圆盒,有盖扣着。

    但是这个粉盒的颜色,却十分特别。

    青白釉。

    在单色釉瓷器盛行的宋代,北白南青。而这个“青白”,就是独树一帜的创新。这不是简单的青白,它非常亮,有点儿偏蓝。其实严格来说,这个颜色更像天青釉。

    这么一个造型普通的小粉盒,没有纹饰,没有款,却一下子吸引了唐易的目光,就是因为这个颜色。

    一上手,重量很轻,开盖,胎体很薄。

    唐易微微一笑。没错!这就是影青!大名鼎鼎的宋代影青!

    只是可惜,是个小粉盒。宋代影青瓷器,到如今传世量最多的就是粉盒。宋代是个有风情的朝代,追求情趣的特点更为突出,料想女子化妆也更为精致,粉盒的量大,也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这毕竟是宋代饶州窑的影青,造型简单,工艺却很精良,而且颜色特别正。这样的东西,按说不会随便摆在地摊上。摊主是个老人,怡然自得吧嗒着烟斗,眯缝的眼睛里看不出任何异样。

    说饶州窑,很多人不知道,但其实就是宋代的瓷都窑口。瓷都在宋代建镇,当时自然不会像明清一样设置御窑厂,而是集中了不少民窑。

    但是这些民窑,却有一处当时的御窑也比不了的资源,那就是瓷都高岭村产的一种瓷土。

    高岭土。

    高岭土烧出的瓷器,洁白细腻,而且可以做得很薄。影青,就是如此,瓷胎最薄可以透光,再配合这种青白如天的釉色,实在是漂亮!

    影青,又薄又好看又实用,在宋代,是瓷都对瓷器的一种巨大创新。

    这种创新,甚至还导致了华夏的宋元明几朝玻璃器的断档!

    国外为什么流行玻璃器,因为他们之前造不了瓷器。但是只要瓷器能做的够薄,够轻,那相对玻璃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首先瓷器比玻璃更不容易碎,同样厚度的玻璃和瓷器,可以扔地上试试。再者,你用玻璃杯倒一杯开水,用瓷杯倒一杯开水,稍稍等一会儿,玻璃杯你敢直接拿么?瓷杯可以。当然了,时间长了也烫手,但比玻璃杯慢得多。

    还有个成本问题,这是个基础问题,贵了不行,但是瓷器偏偏比玻璃成本低。

    玻璃在华夏古代不叫玻璃。战国的时候有个称呼叫璆(qiu)琳,汉代的时候出现了琉璃的称呼,后来还出现了一些药玉、罐子玉之类的说法。从名称上也能看出来,要么带斜玉旁,要么直接叫玉,被看得珍贵。

    抛开艺术品这个情况,单从实用器上来说,宋代影青瓷出现之后,从战国到唐代传作的玻璃器算是玩完了。

第1229章 龙泉青瓷

    所以,这影青瓷,在宋代的制造量那肯定是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在倭国、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居然都有出土过!

    而粉盒,作为宋代妇女的常见生活用品,制作量当然也很大。但再大,它毕竟只有女人用,估计很难比过碗和茶杯这两种都得用的东西。粉盒之所以流传下来多,也因为器型小巧封闭,它不容易碎。

    但是所谓量大,只是相对的,毕竟是宋代的东西,也毕竟是著名的品种。就算是这么一款最普通的宋代饶州窑的影青粉盒,只要完好无损,拍好了,几十万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个摊主老人,却把这么个东西摆在一堆高仿和民国普通瓷器里面。

    “老板啊,这个小瓷盒怎么卖啊?”唐易看好之后,开口了。

    老人看了一眼,“这个小粉盒可不错,别看又小又简单。”

    唐易没吱声,静等老人开价。

    “六百!”老人略一沉吟,开口道。

    唐易松了口气,看来他是真当成民国年间普通的粉盒了。有时候这眼力,就在一步之差,好东西如果扔在普通东西堆里,未必都能认出来。何况这个小粉盒是实打实考究眼力的东西,没有可以参研的款儿和纹饰。

    “这颜色挺漂亮,还能便宜么?”唐易问道。

    “这是青白釉,又叫影青,要是宋代的,还不值个十万二十万的。而且这不是新东西,民国的,六百不贵!”老人回道。

    你看看,自己都说出来了!要是宋代的怎样怎样,可就是当民国的了!有时候打眼不是那种一无所知的打眼,知道有这个可能,可就是觉得不是!这也是一种打眼。归根结蒂,还是功力不够。

    “行。那我也痛快点儿。”唐易点出钱,“老板,我北方来的,少见这种青白釉,能问问这东西哪里来的么?”

    老人一看唐易挺痛快,也很高兴,借过钱,把小粉盒装了,“就是在农村人家里收的,没什么可说道的。”

    唐易点点头,收起了小粉盒。

    这个饶州窑系,是宋代南方四大民窑之一,另外三个是龙泉窑、吉州窑、建窑,名气都很大。宋代的时候,曾经声名赫赫的越窑,已经很衰了。

    宋代的瓷都,创出影青之后,民窑林立。这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往的工匠与商人很多,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而且北方人也不少,因为两宋时期辽、金壮大,北方不太平,很多北方人也跑到南方。

    来自四面八方的工匠和商人,使得瓷都的瓷器大量流转出去。所以,在绍州农村能收到这个粉盒,很正常。尤其是这个粉盒造型简单,没有繁复的纹饰,更符合当时应该是平民百姓用的。

    高太明是看明白了,心说我怎么愣是没把这个影青粉盒抓出来?不由得拍了拍唐易的肩膀。

    廖沫儿和曹萱琪也看了唐易买的东西。曹萱琪自然是半点儿也看不明白。在她眼里,六百块钱买这么个地摊摆的小瓷盒,实在是感觉亏,虽然她知道这可能是古董。这个粉盒给人的直接的视觉感受,不像那种矞矞皇皇的古代艺术品,看着就值钱。

    但是实用器和艺术品,有时候是相对的,比如古代大量实用器造型,后来都成为纯粹的艺术品,梅瓶一开始就是酒坛子。这个小粉盒,如今它也是艺术品。

    四个人继续往里走,又到了一个瓷器为主的摊子,曹萱琪指着一个比较高的青瓷兽耳尊,“你看,颜色差不多,但是比唐易买那个小粉盒气派多了。”

    廖沫儿苦笑,这是一回事儿么?器型不一样,而且颜色也不是差不多!她压低声音在曹萱琪耳边说道,“曹姐,这个是龙泉窑的东西,是典型的青瓷,和刚才那个影青完全不一样。而且吧,你说的这件是高仿。”

    在内行看来差别很大的东西,外行却看着差不多,不过曹萱琪没多掰扯这个,“高仿?你这么远就能看出来?我挺喜欢这个造型的。”

    “喜欢可以买下来,也是几百块,当个摆设也行。不过这种东西,你可以回燕京再买,潘家园有的是。”廖沫儿又道。

    龙泉窑就是浙省的窑口,青瓷颜色当然和影青不一样,它比较青翠一些。

    放到今天,龙泉窑的知名度可能比影青还要高,这和浙省如今发达的经济有关系,也和龙泉这个地方比较出名有关系,比如龙泉宝剑,很多人知道。

    这里面有一点值得一提,龙泉窑和“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能扯上关系。

    哥窑的窑址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不过有个说法是得到很多人认同的,就是在龙泉。

    说当时龙泉有哥俩儿,哥哥叫章生一,弟弟叫章生二,哥哥主持的窑口就是哥窑,弟弟主持的窑口不叫弟窑,叫龙泉窑。

    不过,五大名窑最好的时期是在北宋,但是龙泉窑最好的时期却是南宋。北宋的龙泉窑大多是那种豆子青,而且胎厚釉薄,有开片,这个倒是和哥窑能佐证一二。而南宋的龙泉窑,出现了颜色更漂亮的梅子青,粉青这些,而且反过来了,胎薄釉厚,基本没有开片了。

    曹萱琪点点头,听了廖沫儿的。本来么,跟着三个行家,要是再乱买,那就没救了。

    唐易看了看曹萱琪,“我手头有件龙泉窑的东西,你喜欢可以卖给你,反正卖给谁也是卖。”

    “宋代的东西,我可买不起。”曹萱琪连连摆手,“你这个小粉盒都值那么多钱!”

    “谁说是宋代的了?是清代的。”唐易哭笑不得,心想要是宋代的龙泉窑我舍得出手么?

    的确,龙泉窑从三国两晋时期就有了,直到清代才结束,有1600多年,可算是华夏历史上历经时间最长的窑系。

    “噢!”曹萱琪点点头,“我真是挺喜欢这个青翠的颜色!”后半句“比你那个小粉盒颜色好看”她倒是憋着没说出来。

    “是啊,确实很漂亮。明晚期,龙泉青瓷首次远销欧洲,直接把欧洲人给震了!”唐易顺口多说了两句,“据说,当时只有贵族能用得起。用龙泉青瓷招待客人,得上点儿心,有可能就被客人给顺走了!”

第1230章 淳化元宝

    “你说的跟你也去参加宴会一样!”曹萱琪有点儿不信,“这餐具都油腻腻的,而且参加贵族宴会的人也都不是穷人啊!”

    “当时欧洲人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惊为天物。而且不光是钱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