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386部分

天下珍玩-第386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卖假。”

    “嗯。”白老点点头,“那件青花方瓶,就算看出来了,也大可以悄悄买、悄悄卖。另外,你说当时还提醒过那位潘教授,这封门青印章有可能是东晋的。这些,都说明了你不会为了逐利而知假售假。”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我这也是为了求一个心中安稳。”唐易应道。

    白老眼中闪过浓重的惊讶之色,“这两句话,你既然说出来,想必也是真正信服了?”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这两句话出自《尚书》,大意是:以德行事,心中安逸,会越来越美好;而弄虚作假,心神疲累,会越来越糟糕。

    白老年少时在燕京的古玩行里,自然也见惯了作伪作假,坑蒙拐骗。但是这句话,却被他作为座右铭!同时,这句话,也是沈松岩的父亲沈重远带着他揭穿一件高仿之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的。

    “不怕白老笑话,我入行时间不长。以前只是读过《尚书》,知道这两句话,但是入行以来,这两句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现在,真有点儿座右铭的意思了!”唐易如实说出心中所想。

    唐易说得兴起,见白老只是频频点头,又没插话,便接着说道,“说起这句话,我还想到一个文徵明和朱朗的故事,算是作德作伪的一个典型对比。”

    这个故事,也算是一个知名的笑谈。面对白老,自然不用展开。

    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有个徒弟叫朱朗,朱朗水平也不弱,甚至还为文徵明代过笔。结果呢,后来他就开始模仿文徵明画山水,拿出去当真品牟利。

    有一个客商来到姑苏,晚上让小童到朱朗家去买文徵明的仿作。结果因为文徵明和朱朗住的地方相隔很近,又是夜间,小童错进了文徵明家里,却误以为是到了朱朗家里。见到文徵明,也以为是朱朗,小童拿出钱来,说想求一幅文徵明的仿作。

    文徵明怎么办的?收了钱,给了画,笑着对小童说: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文徵明号衡山,朱朗字子朗。)

第788章 野心不小

    明知朱朗“作伪”,文徵明却如此“作德”。

    很显然,如果他赶走小童的话,小童还得去找朱朗,而如果小童告诉朱朗这件事,朱朗肯定会很尴尬。由此,也肯定不会卖给小童仿作了。如此一来,小童空手回去,又得挨客商的骂。

    文徵明既怕朱朗尴尬,又怕小童挨骂,却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谈笑之间,把问题全都解决了。

    “好,好!”白老抚掌大笑,“你的眼力我见识了,没想到心境还有此等修为!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

    其实,要是换做其他前辈,面对一个有如此想法的年轻人,顶多也就是赞赏罢了。但是,偏偏白老一直将这两句话作为座右铭,唐易算是正巧说到点子上了,所以白老才会有些激动。

    “白老过奖了。其实这本应该是古玩行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是这古玩行天天钱来钱往,现在风气有些偏乱了!”唐易轻轻扶了一下白老。

    “你说的很对。只是,风气的改变,不是凭少数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白老微微叹息。

    “但至少可以从我做起,也至少可以尝试努力!”唐易目光迥然。

    “噢?”白老眼前一亮,想说什么,却又轻敲了下额头,而后才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让你的朋友和潘教授先回去,今晚你留下陪老夫吃顿便饭如何?”

    唐易一听,这是白老想和自己深聊一下。心想,要是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也能得到白老的支持,那肯定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儿,只是这事儿不能贸然说出,还得再和白老交流一下看看才行。

    唐易点点头,“我和潘教授的事儿已经了了,他何去何从与我无关,我去给我的朋友说一下。”

    出了书房,回到客厅,唐易先对潘云竹说道,“潘教授,咱俩的事儿已经了了,如果铺面还有什么事儿,那就再联系吧!”

    随后,又对张路说道,“我留下和白老还有点儿私事要谈,老兄你先回如何?”

    张路又被惊了一下子,这和白老初次谋面,刚才就谈了不短的时间,居然还要继续?但这对于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禁又一次自我表彰了一下:跟着唐易混,真特么正确极了!

    “好,我先走了,明天一早我再联系你。”张路接着又对潘云竹道,“潘教授,我送你回去。”

    本来,潘云竹还想感谢一下唐易,但是看到唐易不冷不热的样子,自尊心又起来了,也不再提青花方瓶是不是光绪仿的事儿,点点头,“唐先生,后会有期。”

    白老的助理送走了两人,白老问唐易,“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我这个厨子啊,主要擅长淮扬菜。对了,现在春笋下来了,做腌笃鲜可要比冬笋好得多。这个我替你点了。”

    “我没什么忌口的,都行,白老不必太客气。不过,我以前真没注意,这腌笃鲜,春笋和冬笋还有什么区别么?”

    腌笃鲜这道菜,江南一带做得比较多,主要是笋和咸肉、鲜肉一起炖煮。这个“笃”,就是小火焖的意思。

    “实际上啊,如果是同等条件,冬笋的口感要比春笋细嫩,也更鲜美。不过,说到腌笃鲜这道菜,春笋就要比冬笋更好了。”白老微微一笑,“因为这道菜的底味,是咸肉的浓醇和鲜肉的甘香,是很荤的;而春笋,稍显粗糙,略有点儿涩,恰是画龙点睛之笔!”

    “春笋,能中和肉味的腻感,同时在肉汤的香味中加入了一种清新,又能吸收肉的浓香!越炖越香,层次多元化,喝一口汤,真是回味无穷啊!”白老说得兴起,脸上起了陶醉的神情。

    唐易也是个吃货,但是绝对达不到白老这种境界。不过被白老一说,口水似乎有流出来的意思。

    最终,两个主菜是腌笃鲜和叫花鸡,又加了四盘小炒,两人吃饭。

    “这烤制叫花鸡的荷叶,是去年夏天从野生荷塘里采下,经过秘法储存下来的;这烤制所用的泥,里面加了粗盐和果木粉,和一般的叫花鸡不一样,你尝尝。”白老一开始没说别的,只是招呼唐易多吃点儿。

    唐易吃得赞不绝口。心想,这老爷子真是颐养天年来了,怪不得八十多岁了,鹤发童颜,身板硬朗,要不是长相有点土气,真是一副老神仙的样子了。

    “对了,你的阁宝多杭城店什么时候开业?”吃得差不多了,白老用湿巾擦了擦手,这才问道。

    这是想去捧场?唐易一阵窃喜,要是白老能去,这场面可就大了!

    “还没定,不过肯定是越快越好。主要是现在店里没什么重器,开业的话,怎么也得弄两件过来。到时候我给您送张请柬。”唐易立即说道。

    “好啊。到时候提前说,我好安排。我听伯毓说,你和他快成一家人了?你小子好福气啊,伯毓的外孙女可是才貌双全。”白老笑了笑。

    唐易明白,白老之所以有捧场的打算,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让他感到欣赏,秦老和沈先生的面子,统统都在里面了。

    “等我和娉婷结婚的时候,也给您送张请柬。”唐易呵呵笑道。

    “嗯。”白老点点头,“我刚才听你话里话外,似乎有点儿想在古玩圈力挽狂澜的意思?”

    “哎呀,白老,我何德何能。”唐易连忙摆摆手,“不过,就算我有点儿想法儿,也只是一厢情愿,在白老面前,不值一哂。”

    白老轻轻摇了摇头,“这种话就不要说了。我这个年纪了,说句托大的话,也算阅人无数。你啊,年纪虽然不大,但野心不小,绝非池中之物。”

    唐易干笑了一声,“野心,呃。”

    “野,就是大,无拘无束的大!年轻人有野心,不一定成事儿,但是没有野心,一定成不了事儿!”白老端起茶杯,送到嘴边,喝之前又补了一句,“你能把店从山州开到杭城,足以说明这一点!”

    唐易思前想后,和白老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白老的身份地位和现在的状态,的确没有什么好设防的,当下便开口道,“白老,您一定听说过五古封灯了?”

第789章 黄宫新说

    白老眼神微微一顿,慢慢放下茶杯,“藏龙卧虎,一时风云,惜乎助倭为虐,最终四散。不过,五古封灯亦正亦邪,而且十分神秘,除了门内中人,不要说我了,就连沈重远先生也知之甚少。”

    “第一任掌门黄镇五,的确往倭国送出了不少古玩珍品,不过,后来唐掌门力主排倭,算是挽回了一部分。”唐易接口道。

    白老点点头,“这个我也略知一二。”

    说到这里,白老的眼神急剧变化,突然看着唐易,“唐掌门?难道你?”

    唐易年纪轻轻,有如此眼力,白老本来心存不解,只是还没往深处想,接着唐易表现出的“野心”,让他十分感兴趣,但是,这唐易提出“唐掌门”,他忽然感觉事出有因!

    因为家学渊源,才能有如此眼力!

    这唐掌门,难不成是唐易的祖上?

    唐易并没有直接回答,“白老,这五古封灯,鉴古有金、木、水、火、土五门,同时设有玄门。不瞒白老,这几门的后人,我都已查明,而且联系上了。”

    白老大吃一惊,“你是想重振五古封灯?”

    “重振谈不上,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立一个古玩研究会,发挥正面作用,改良古玩行的风气,我想还是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唐易应道。

    看得出,白老在尽量让自己平静。

    过了一会儿,“你还没回答我,你和唐掌门是什么关系?”

    “您也说了,五古封灯十分神秘,唐掌门的生平来历也很难查访。不过,我和他确实有不浅的渊源,但至于是不是我的曾祖父,还有待进一步确定。”唐易其实心中已经认定了此事,但是除了对血脉同流的父亲能敞开心扉,对其他人还是有所保留的。

    “也就是说,你的眼力,不是家传的了?”白老接着问道。

    唐易一时沉吟,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穿了,他的眼力靠的是龟甲的灵力和唐掌门的神识,这怎么说呢?如果唐掌门就是自己的曾祖父,那也算家传。

    “我曾有机缘得到过唐掌门所留之物。”最终,唐易如此应道。

    白老“嗯”了一声,也不再追问。唐易既然不说具体是什么东西,而且之前沉吟了一会儿,那追问也是不好作答。而这个“所留之物”,如果是鉴宝秘籍之类的东西,那倒是容易解释唐易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眼力。

    “你说的这个研究会,光靠民间的力量,恐怕难以起势。”

    “不瞒白老,华夏特殊古物征集办,文物局,包括文调局,都是支持的。”

    “噢?”白老的手指轻轻敲了桌子两下,“看来,蒋英年还是想干点儿事儿的。”

    “白老和蒋主任熟么?”

    “不算熟,也不算不熟。我是征集办顾问团的成员之一。不过征集办也比较谨慎,我是顾问团成员之一,却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成员,其他成员是谁。”

    唐易却由此想到,看来,曾经去过古物基地的陆知行,也是顾问团成员之一。

    有行动部门,有古物基地,有顾问团;还想在藏协之外,支持一个有特色的民间研究会,蒋英年的摊子,铺的的确很大。

    “白老,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件事儿还没有成型,只是在酝酿阶段。”唐易接着说道。

    “呵呵,蒋英年之所以选中你,除了你的眼力和身份,最重要的就是你还年轻。这件事儿想要干成,没有个二三十年恐怕不行,到时候你正当壮年,倒是合适。”白老笑道。

    唐易点点头,“多谢白老指点。”

    “又给我来这套!”白老点了点唐易。

    唐易的这句话,是有点儿取巧。因为筹建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他既然给白老说了,那自然是想寻求白老的支持的。但是白老没表态,他又不能直接催。

    这个“多谢白老指点”,其实就是在变相催白老表态。白老之前说的话,只是分析原因,并不是指点该怎么做。唐易却接了这么一句。

    白老如何看不出来?“好了,这是件好事儿。如果你能坚持下去,我在风烛之年,可以发挥点儿余热。”

    唐易连忙举起茶杯,“那我以茶代酒,先敬您一杯!”两人的饭桌上,只有饭菜,并没有上酒。

    白老举杯喝了一口茶,“不过,你搞这个五古封灯研究会,恐怕要面临很多危险。暴利驱使之下,有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

    唐易道,“我想过。”

    “想过?现在后悔还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