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38部分

天下珍玩-第238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逐正要应声让唐易继续说,阁宝多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正是老谭,手里还抱着一个锦盒。

第483章 一时兴起

    “老谭,你这是闻着饭菜香味儿就来了!”毛逐说着,和唐易起身相迎。

    老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锦盒往柜台上一摆,“我也没什么好感谢你俩的,这东西,我留个本儿,你们拿去卖吧。”

    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个康熙青花诗文笔筒。

    “别介,你几千块钱进的,这东西卖好了十几二十万,我们怎么能占你这么大便宜?”毛逐嘻嘻笑道。

    “那你们加几千收了,卖了赚了的,算你们的。”老谭倒是实在。

    “不开玩笑,老谭,放我们这里卖,赚多少都归你。”唐易正色道。

    “那怎么成?”老谭有些着急,“你这是把我看扁了!”

    毛逐起身道,“这样吧,老谭,放我们这里卖,赚了钱二一添作五,咱们劈半儿分,可以吧?你要是这样都不同意,那就不给你卖了啊!”说完给唐易递了个颜色。

    唐易接口道:“对啊,这样皆大欢喜,你也算谢了我们了!”

    老谭想了想,“那行,不过今天中午我请客。”

    “拉倒吧。”毛逐知道老谭直爽,便也没客气,“你那点儿退休金,摆摊也赚不着多少,现在还想收东西,省省吧。让有钱的唐老板请,你说地方吧!”

    确实,老谭别看一屋子值钱的玉器,但手头儿确实不松快,心想也好,等卖了钱再请吧,便道:“好久没吃大肠了,咱们去吃杀猪菜吧!”

    “行啊,听你的。”唐易起身。三人走出店外,毛逐关了店门,去向一家杀猪菜馆。

    九转大肠,黄瓜拌猪头肉,口条猪心猪肺猪肚卤水拼盘,再来一个猪肉血肠酸菜粉条,老谭心满意足。唐易给老谭要了瓶汾酒,自己和毛逐喝了点儿啤酒。

    “哎?你好像在老谭来之前有事儿要说来着?”毛逐突然想了起来。

    “对,不过这事儿得问问老谭行不行。”唐易道。

    老谭刚进嘴一块大肠,含糊不清地说道,“说吧,跟我别外道,你俩我交定了!”

    “是这样,老谭,我家呢,注册了一家艺术品公司,这手续马上就办下来了,再就是选个黄道吉日开业了,我琢磨着开业闹点儿动静儿。一个是我想拿出一件瓷器在开业典礼上拍卖·······”

    没等唐易说完,毛逐和老谭一起开了口。

    “你那些东西你舍得卖?”这是毛逐说的。

    “这件康熙笔筒正好拍了啊!”这是老谭说的。

    唐易看着他俩,心想我这重点没还没说呢!只好耐着性子先给毛逐解释道,“是不好选,哪件我也不愿意出手,不过不来点儿彩头,闹不出动静。我琢磨着,把瓷都淘来的那件正德青花出戟花觚用上吧,不算是顶级的青花器,但是档次也够,档次太差了也不行啊。”

    的确,唐易现在手里虽然有不少官窑瓷器:元代枢府卵白釉大罐,宣德青花竹节鸟食罐儿,慈禧乐寿堂制花盆,成化斗彩缺盖天字罐,永乐青花压手杯等,但都不想出手。

    这里面,慈禧乐寿堂制花盆似乎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但是正因为市场价值相对较低,再加上是慈禧用的花盆,唐易总觉得档次有点儿不够。而其他的比较来比较去,也就是正德青花出戟花觚最合适。

    这花觚还在他卧室里摆着呢,本来回来的时候还说不卖。但唐易不是老谭,死守东西确实不太可取,而且唐易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去实现,所以这才打算用上。

    回答完了毛逐的问题,基本上就已经不用回答老谭的问题了。一件民窑的笔筒,即便是精品,但档次肯定是不够的。

    “老谭啊!”唐易给老谭倒了一杯酒,“除了拍卖瓷器,我是想你能不能搞一个古玉器展,帮我壮壮声势?”

    “你是说用我的玉器办个展览?”老谭拿到嘴边的酒杯忽然停住了。

    “是啊,以你自己的名义,谭成功华夏古玉器展,只要展览的副题上加上一句:祝贺阁宝多艺术品公司开业大吉,就行了。”唐易答道。

    老谭放下了酒杯,“这个······”

    “老谭,我刚还劝你呢,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东西还是你的,让大家欣赏一下嘛!”毛逐在一旁说道。

    “我不是不想帮你们,让大家欣赏,我也能转过弯儿来,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怕被惦记上啊!”老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谭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一旦展览,都知道他有这么多顶级古玉,这树大招风,且不说会有不断来找上门的古玩商,就算是被小偷惦记上,也够喝一壶的。

    还有就是,人家不知道你守着金山银山吃穷啊,这亲戚朋友眼红的有想法的,一堆上门开眼界的借钱的也挺麻烦。

    “我们的东西防范都比较严密,我倒是忽略了你的情况。”唐易点点头,“那还是算了吧。瓷器拍卖差不多也能造点儿声势了!”

    “容我考虑考虑。”老谭沉吟道。

    “没事儿老谭,这事是我一时兴起,你当我没说就行,甭跟我太客气了。吃菜,吃菜!”唐易连忙招呼道。

    毛逐忽然若有所思,“不过,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既然谭千里知道了这些玉器的分量,恐怕也保不齐会说出去,老谭你要是担心,可得叮嘱他一下。”

    老谭叹了口气,“家门不幸!不过,我是该弄个保险柜搁家里了,虽说宿舍院比较安全,但是的确不得不防。小唐,我考虑好了再答复你,成不成的,到时候我就直说了!”

    “安全第一啊!你那些东西,得弄个大个儿的,博古架和箱子正好清一清吧。”唐易道:“还是慎重点儿好,展览这事儿我也没考虑成熟。”

    老谭若有所思毛逐笑道:“咱不提这事儿了!老谭你以后有好货,让唐易过过眼,别卖漏了。”

    老谭点点头。

    吃完了饭,唐易和毛逐又回到店里。

    “这事儿是我一时兴起,的确欠考虑了,对老谭来说,真不是好事儿!”唐易仍有些后悔。

第484章 各有发现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展览这事儿,是把双刃剑,其实老谭收藏了一辈子玉器,应该有这么一出,不然他这人生我总觉得缺点儿什么。至于安全,确实是应该考虑的,但是什么情况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谭千里现在肯定还贼心不死呢!”毛逐劝道。

    唐易点点头,“到时候我再劝劝他吧,我看还是不要搞了!”

    “其实还有一个法子。”毛逐眼珠一转,“以阁宝多的名义办展览,对外宣称是圈里的不少朋友为了庆贺开业送来的,玉成玉成,玉器庆贺开业也正好合适。也别说是一个人的。这样两全其美,老谭偷着享受,咱们明着风光!”

    “你行啊!”唐易眼前一亮,“别说,你最近水平见长啊!”

    “看东西我不如你,要说这些道道,我比你琢磨得多!”毛逐得意洋洋。

    “那行,先别着急和老谭说。等他考虑成熟了,我们再和他商量,要是这样还不行,那就算了。”唐易道。

    两人正说着话,阁宝多的店门被推开了。一个红脸微胖个子不高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哎呦,袁老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毛逐笑脸相迎。唐易也招呼道,“袁老板最近气色不错啊!”

    “我这不是听说阁宝多要开公司了吗,过来取取经,学习下先进经验!”红脸胖子呵呵道。

    “我说,就凭您的名头,袁青花!隔着一条街就能瞅出青花瓷器的真假,我们向您讨教才是!”毛逐来了一通马屁。

    “袁青花”是这位袁老板的外号,他在古玩街的店铺也是应了青花瓷起的名,叫翠蓝馆,从康熙青花发色的“翠毛蓝”而来。

    不过这名儿,让不少古玩街上的老板背地里偷笑,说怎么听怎么像个大窑子。

    可是这位袁青花我行我素,觉得这名儿在古玩街上特立独行,很有吸引力。还真别说,他的生意一直不错。

    袁青花这个名头,来历也有点儿故事。

    十几年前,袁青花不是做古玩生意的,是山州文化市场卖金鱼的,那时候他的外号叫袁水泡。水泡是金鱼的品种,有红水泡,白水泡,黑水泡,紫水泡,五花水泡,但不管什么水泡,肯定都是“圆”的。

    他那时候卖的最火的品种就是各种水泡。

    从水泡到青花,只因为一只大缸。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弄了一青花大缸摆在店门口,个儿大釉肥发色鲜亮,满片儿的山水。文化市场里,自然有不少卖瓷器的,谁见了都说仿得好,有康熙青花的味道。

    其实呢,他当时不懂瓷器,就是觉得漂亮,所以花了四百块钱从老家一个亲戚手里买的。用这么漂亮的青花大缸养金鱼,多招揽生意啊。

    话说有一天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从他的店门前经过,旁边还跟着年轻的小伙子。

    不经意间瞅了一眼,便被这大缸吸引住了。

    老头儿低头看了一会儿,“老板,你这缸金鱼怎么卖啊!”带着点儿台岛的普通话口音。

    “五对白水泡,五对黑水泡,都是瓷实的好鱼,一百一对不讲价儿。”袁水泡对自家的水泡很有信心。

    “不讲价儿啊,那你这个大缸搭给我行不行?养金鱼,还是大缸比玻璃柜舒服!”老头儿看似很随意地说道。

    “别介,缸是缸,鱼是鱼,这缸可比鱼贵多了,我摆这缸,就是为了招人呢!”袁水泡一脸精明。

    老头儿一愣,心想,得,还想玩一手儿,结果人家是行家!

    其实老头儿是真误会袁水泡了。他说的“贵得多”,是说这缸花了他四百呢,比一百一对的金鱼当然要贵,贵出三百块钱,对他来说就是多。至于用大缸招人,是因为漂亮,不是因为这是件古董。

    “呵呵。”老头儿用手指点了点大缸,“那我也不买鱼了,你这缸多少钱能出?”

    袁水泡伸出了四个手指头,刚要说话,巧不巧,偏生打了一个嗝儿,把话噎了下去。他本来想说的是,我买就花了四百块钱呢!

    “四万?”老头儿看着他的四个手指头说道。

    袁水泡一愣,心想这老头儿不是疯了吧,想都没想就说,“您不是逗我开心吧?”

    好嘛,老头儿又想多了,皱了皱眉头,“四十万太高了,这大缸就算是精品,二十万顶天了。你要不想出,就直接说,我们也不用彼此浪费时间。”

    当时是十几年前,这大缸的确是康熙青花,被袁水泡撞大运捡着了,但是正如老头儿所说,市场行情顶多也就是二十万。

    袁水泡猛地又打了一个嗝儿,他就是再傻也明白了,敢情这大缸是件古董!文化市场的买卖他天天见,古董有个十几二十万的价儿,那再正常不过了,人家开张吃三年,哪像自己,摆一天才赚多少?抽空还得到小河沟里去捞鱼虫子!

    “老先生。”这会儿他做生意多年的精明劲儿一下子又回来了,“那您说,能出多少钱?说实话,这大缸是我的心爱之物,少了真不能卖!”

    “我给你喊个好彩头的一口价儿,十八万,不行就算了!”老头儿盯着袁水泡说道。

    袁水泡故作犹豫了一阵儿,但还是没绷住,犹豫的时间挺短,便咬着牙答应了。人家咬牙是心疼,他是在表演,倒像是要抢肉吃的样子。

    老头儿身边的小伙子当时就取钱去了。

    当天晚上,袁水泡在家里数了一晚上的钱,也琢磨了一晚上。从此以后,他转行了,像模像样的学起了瓷器,先从青花入手,所以学得最扎实。拿着十八万当本儿,做起了古玩生意。

    袁水泡变成了袁青花。

    这时候,袁青花一边和唐易毛逐应承着,一边随意看了几眼店里的东西,这一看,一下子就发现了刚摆出来的康熙青花诗文笔筒。

    “唐老板什么时候上的好货啊!”袁青花眼睛放光,高高抬手,指向笔筒。

    袁青花穿了一件休闲西装,开着扣儿,这一高抬手,腰间露出了吊着的一块七八公分长的黄中泛青的铜牌子,也被唐易给发现了。

第485章 怪异文字

    毛逐一看袁青花指着这个笔筒,心中一喜,这好东西就是好卖,虽说是康熙民窑,但是康熙一朝,官窑民窑皆精,加上又是书房里的玩意儿,满片儿的诗文,相当讨喜。

    更重要的是,袁青花他好这口儿啊,看来能讨个好价钱了。

    “要不说整条街上,就您是真的懂青花呢,一眼就看中了好玩意儿。”毛逐笑着从货架上将青花笔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