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133部分

天下珍玩-第133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回答让王钢非常失望。

    明明是唐展云的孙子,又戴着这枚骨戒,却偏偏不是唐展云给的,而是自己淘来的,而且对五古封灯也一无所知。

    如果按照王钢脑中已有的逻辑推断,是万万不会相信唐易的话的。但是,他在直觉上,又感到唐易说的是真的。

    这相当难受。

    不料,唐易此时却又接口道:“不过你既然来了,我可以把我知道的告诉你。这枚骨戒,还有一块龟甲,应该是民国年间一位高人的物件。我也是道听途说,这位高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去世,去世前将龟甲骨戒委托给了朋友,但是朋友却不小心丢失了。”

    王钢怔了一怔。

    唐易继续说道:“龟甲我也无意中得到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灰飞烟灭,已经没了。这骨戒倒是一直戴着。我虽然接触到了龟甲骨戒,但却并不知道来历,后来也仅仅只是知道了这么一个模糊的传承。而且即便是这位高人所委托的朋友,也已经去世三十年了。”

    “这位高人,肯定是五古封灯的第二任掌门!”王钢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第267章 五帝罗盘

    唐易微微一笑。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自然是想知道,这个神秘门派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陆知行所说的师父陆火圣所结交的高人,应该就是这个神秘门派的掌门。而既然龟甲骨戒和这个神秘门派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凭空而来的九宫宝光,是否能从这个门派中找到答案?

    但是,毕竟这是一件极其隐秘的事儿。王钢在他这里,似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看起来很失望。虽然前面介绍了关于爷爷的事儿,但是接下来,很可能不会介绍这个神秘门派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但是,唐易之前“予之”的,换不来神秘门派的信息,所以,唐易才又立即调整思路,补充了这么多说了出来。

    果然,王钢不仅说了,而且很激动。

    其实,唐易也并没有说出多少有用的信息,只不过把五古封灯掌门如何传出龟甲骨戒的事儿说了出来,他连“五古封灯”的名字都不知道,而这骨戒的去向,已经是戴在手上的事实了。

    但是,听起来却好像信息量很大的样子。

    这世上的事儿往往就是这样,有时候,一句比一万句管用,但是你总觉得说一万句的人比较真诚,最起码比说一句的人认真,态度端正。

    王钢把五古封灯的事儿大致讲了一遍,包括那句“五古封灯,无器不精,龟甲骨戒,掌门传灵,五帝罗盘,一卦有声”。

    听到“五帝罗盘”,唐易心中猛然剧震。虽然他极力压制,但是表情上仍旧起了变化。

    王钢捕捉到了这个变化。

    “除了龟甲骨戒,你还知道什么?”

    唐易理了理思绪,心想不说点儿真格的,他是不会相信我了。“这五帝钱,我倒是听说有一套带背文的大五帝钱,而且不久前刚刚听说,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不过,我是在瓷都听一个摊主说的,没有实际见过,卖给谁也不知道。”

    王钢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唐易却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眼。

    “唐老板,我看我们今天先这样吧!”王钢的情绪迅速恢复,“我告诉了你很多,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我在查五古封灯的事儿,如果你能帮忙,我不会让你白帮的。”

    帮忙?

    唐易理了理思绪,根据王钢说的,这个门派已经没了,而掌门也去世了。就目前来讲,调查这个门派本身,根本没什么意义,除非这个门派掌握了什么重大的信息。

    而且,王钢一来就声称是私事,这说明,这条信息是0503曾经调查过而未果的,同时现在已经放弃了,不作为任务了。不然,王钢不必如此声称。

    “我连你想调查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帮你?”唐易笑了笑。

    王钢很快明白了唐易的意思,这一点,他倒是没有隐晦,“五古封灯当年调查过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能是一处宝藏,也可能是一个历史谜团,和崇祯皇帝有关,他很可能在某一地点隐藏了什么东西。”

    “你直接说崇祯秘藏不就行了?”唐易万万没想到,这五古封灯居然也追查过崇祯秘藏!好在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次他的表情已经能控制了,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

    就唐易掌握的线索来看,五古封灯显然没有找到崇祯秘藏!因为崇祯罪己铜香炉的盖子还在机关盒子里,子辰双刀也显然没被破坏,就连神盒,也是他在瓷都找人打开的。

    相反,倒是唐易现在掌握了查找崇祯秘藏的所有基础性信息。

    “可以这么说。”王钢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我也不妨告诉你,之前相关部门也曾启动这个任务,而你爷爷就是执行者之一,也正是在任务中失踪。最终,毫无结果,任务取消。直到今天也没有重新启动。”

    王钢最后抛出的这一句,又带出了唐易的爷爷,显然是为了“勾引”唐易能尽力帮忙。

    唐易笑着点点头,“好啊,如果有什么线索,王先生你留个电话,我会第一时间联系你。”心里却已翻滚起来,原来爷爷最后一次离家,是去调查崇祯秘藏!

    王钢站起身来,“所以,我虽然说这是一件私事,但绝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一旦有什么重大发现,对国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唐易依然笑着点头,却对王钢这种官僚作风有些反感起来:对你来说,这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这辈子都可能实现不了的事儿,却先定了一个高风亮节的调子!

    不过,这更坚定了唐易的决心,既然是爷爷未竟的任务,没人重新启动,那么,就让我来重新启动!

    至于要不要和王钢联手,到时候再考虑,目前来看,好像没有这个必要。

    王钢也点了点头,表情却很是郑重,留下电话后起身告辞,倒是不拖拉,简单一句“再见”之后,便径直走向了门口。

    唐易礼貌性地跟到了门口,挥手作别。

    王钢的背影最终消失在街头,“五古封灯······”唐易喃喃自语:

    “陆知行说,他师父陆火圣祭拜那位高人,也是在天寿山的后龙山脉,还有一个石阵,虽说不知道石阵中是不是埋着这个高人的尸骨,而且这个石阵已经毁了,但是,为什么要选在天寿山?既然五古封灯查过崇祯秘藏,那么这个高人是不是已经发现了端倪?”

    自从自己的血滴在这块神秘莫测的龟甲上之后,碰巧的事情太多了!冥冥中,大量线索都指向了五古封灯和崇祯秘藏。甚至,爷爷也曾查过此事!莫非,这就是自己避也避不开的责任?

    如果按照王钢的说法,五古封灯的掌门信物龟甲骨戒,其实是已经被自己掌握的两件东西。虽然龟甲已经灰飞烟灭,但是灵气却已进入身体。

    而“五帝罗盘”中的“罗盘”,既然爷爷调查过此事,那带回家中那个罗盘,很可能就是五古封灯的灵物!

    至于“五帝”,也很可能就是那套大五帝钱!

    五帝罗盘,一卦有声。唐易心念甫动,这套大五帝钱,现在应该已经到了秦老手中,自己如果开口借来把玩几天,秦老应该是会答应的。

第268章 诸葛宣笔

    这件事儿,也太过巧了。一开始,河野家族收藏了“永乐通宝”,后来又被河野平碰巧遇到了其他四枚,不早不晚,在唐易到瓷都的时候凑成了一套。

    唐易见过五枚古钱上厚重的包浆,这说明常常被把玩或者使用。

    只不过也算河野平没有此宝之缘,被贺志祥派人偷手机的时候,顺手取走了这套大五帝钱。那么回山州之后,贺志祥肯定会把这套大五帝钱交给秦老处置。

    唐易产生了向秦老借来这套大五帝钱的念头,不由自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如果大五帝钱和罗盘组合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效应呢?

    正在唐易犹豫着该怎么向秦老说的时候,阁宝多的店门被推开了。

    一个颧骨很高的老人走了进来。老人身穿灰色衬衣,浅白色裤子,脚上是圆口布鞋。老人的头发稀少,但是梳得一丝不乱。

    “您好,快请进!”唐易招呼道。

    老人似乎有些拘谨,点点头,又在店里四下张望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小伙子,你们掌柜呢?”

    “噢,老人家,我就是老板。”唐易笑着回应。

    “噢?这么年轻?”老人迟疑了一会儿,又接口道:“有东西你们收不收?”

    唐易这才明白,为什么老人有些拘谨,又为什么问询自己是不是老板,原来不是买东西的,是卖东西。

    “拿出来看看,好东西肯定收,来,您这边坐!”唐易说着,把老人让到了座位边。

    老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坐下了。唐易给老人倒了一杯茶,心里却有些纳闷儿,这老人看起来两手空空,究竟带的是什么东西呢?

    老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看了唐易一眼,最终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长条小盒子,放到了唐易面前。

    盒子很窄,只有两厘米宽,也不长,有二十多厘米。

    唐易打开盒子,看到了一支毛笔。

    笔杆亮泽,呈现紫黑色。第一感觉,是有年头的紫竹笔杆。

    虽然有年头,但是唐易并没有太过惊喜的感觉。

    毛笔,虽然也算是古玩收藏的一个门类,但是却相对偏冷。而且,如果笔杆不是特殊材料制成,而是普通的竹制,一般来说价值是不会很大的。

    在制作笔杆的材料当中,可以说竹子是最不值钱的。即便是木制,如果采用乌木、楠木、檀香木等等,材质也比竹子珍贵。而象牙犀角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极品笔杆材料。至于和田玉制的笔杆,虽然很重,不能用于书写,但对于收藏来说,这种赏玩笔却更贵重。

    这支毛笔,紫竹笔杆品相不错,笔头的毫毛已经快秃了,显然是用于书写的普通毛笔。

    “您这支笔是怎么来的?”唐易一边说,一边拿起了毛笔,这时他才发现,这毛笔笔杆的包浆十分厚重。

    从包浆上来看,应该是唐末宋初的东西。

    就在此时,一层青色和黑色夹杂的宝光浮现而起!

    唐易看着宝光,略略整理了一下感觉,脸上露出了笑容,欣喜不已。

    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发现宝光而欣喜,而是因为自己的眼力提升了一个档次!通过包浆判断出的年份,与宝光达成了一致!

    听到唐易的问话,老人答道:“这支笔是祖传的,至少有三四代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爷爷就拿出来过。”

    “这支笔确实有年头了。”唐易说道,“不过,可惜材质太普通。”

    “大约能值多少钱?”老人开口问道。

    “老人家,说实话,竹制毛笔的收藏算是个冷门,而且市场上少有价格参照,所以确实是不好估价。不过,我给你说实话吧,你这支毛笔,我看像是诸葛笔!”唐易也不知怎么回事儿,竟然直接就把实话说了出来。

    “诸葛笔?和诸葛亮有关系么?”老人眼睛一亮。

    “没有关系。”唐易微微一笑。

    确实没有关系,就像知识和年龄也没有关系一样。“现在比较出名的毛笔是湖笔,但是在唐宋年间,最出名的却是宣笔。南唐有一个制作宣笔的高手,名叫诸葛高,此人当时号称制笔天下第一,他做的笔,就被称为诸葛笔!”唐易解释道。

    老人十分高兴,“我真没听说还有诸葛笔!”

    “诸葛笔最出名的,就是毫毛的制造工艺,比如鼠须,紫毫兔毛,据说当年一支笔就可以卖到十两黄金!”唐易继续介绍道。

    此时,老人的脸上出现了十分奇怪的表情。按说,要想收东西,应该本着“虫吃鼠咬,破面烂袄一件儿”的调子,这年轻的店主,怎么净给我的东西说好话呢?““这支笔真的这么值钱?”老人盯着唐易问道。

    “我没说这支笔很值钱啊!”唐易迅速回应道:“我说的是鼠须紫毫的诸葛笔值钱。搁到今天来说,就是特供笔。您这支笔是普通的书写用笔,虽然也是诸葛笔,但诸葛笔也有量产不是?所以不是很值钱。”

    “这都上千年了,再不值钱,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啊!”老人把笔盒盖上了。

    唐易看了,直接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距离那支毛笔更远了一些,“老人家,古玩这东西,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的,你比如秦朝的半两钱,两千多年了,够久远吧,也就是几十块一枚。这还是流通货币,有些普通的用具,甚至再便宜也没人买。”

    老人疑惑地看了唐易一眼,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