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雀登枝 >

第47部分

雀登枝-第47部分

小说: 雀登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喜辶艘桓平鸨嚏舸┲榈愦浠ⅲ较衷谖叶技堑媚侵б平鹫肷系墓闫ㄒ叮愦浠ㄍ姓渲楹嚏舸傻纳忠┗ā!
    魏勉的话语越来越轻,仿佛怕惊动了什么似地,“那时你正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训斥几个低阶的小宫女,那份气度和风仪让人折服不已,所以我……我一眼就相中了你,觉得以后要是有这么一个人天天管着我,定会让我把日子地过得好好的!“
    曾姑姑的耳朵都要烧起来了,她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记得她十几年前穿的一件衣服的颜色,头上戴的首饰式样,而自己与这人不过是几面之缘,却让这人念念不忘这么多年。若是……若是没有这么多的阴差阳错,两人之间又会怎么样?
    “绿萝姑娘,既然这中间有误会,那我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当面再问你一句,若是你不嫌弃我是个带了一个女儿的鳏夫,能否与我共度余生?”五大三粗的魏勉此时极有眼色地鼓足了勇气追问道。
    曾姑姑尴尬得不得了,她从未遭遇过如此鲁莽的问话,但是不知为什么反而让看惯宫中尔虞我诈的她感到一丝心动。
    她踌躇了一会儿才低声叹道:“莫再喊我绿萝姑娘了,我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别的女人这个岁数都已经嫁女娶媳准备抱孙子了。我这辈子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宫中度过的,除了吃饭穿衣伺候人,我什么都不会,你——你确定你心悦于我?”
    魏勉也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低眉含蓄道:“我今年也是四十有二了,按说也算是个糟老头子了,你不嫌弃我就够了,我怎么敢嫌弃于你?”
    等到傅满仓再次踏进厅堂时,就见魏指挥使红光满面地站在案几前来回踱步。看见他进来后一把抓住他的手道:“傅兄,我再来好好地与你说说裴青的事情,这个小子可以说是我看着长大的,除了有些不善言辞外,是个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女婿。“
    魏勉把胸脯拍得山响,“当初我就极想把女儿嫁给他,却没想这小子说他心里早有意中人了,只是因为对方年纪尚小才蹉跎至今。要知道象他这般相貌俊俏又是年轻有为的,喜欢他的姑娘可以排满青州卫一整圈。”
    先时魏勉来提亲时的态度是和气当中带着几分矜持的,怎么这一会工夫就变得如此热情?傅满仓不由满脸狐疑地望着他。魏勉重重叹了一口气道:“莫要如此奇怪,我也是直到今天才晓得,一桩婚事里这媒人一职真的很重要!”
    傅满仓回到房中时还有些晕晕乎乎的,宋知春正在收拾衣物,见状连忙上前问道:“怎么说的?那魏指挥使也真是敢提,我都还没有答应将女儿嫁在青州呢,他竟然还想让你辞了广州的差事来青州帮他,真是好大的脸面!”
    回头看见傅满仓依旧怔怔的,宋知春气打不一处来,把手里的衣服甩在榻上,摸着胸口焦躁道:“那裴青再好再能干,可我一想到养了十几年的姑娘从此之后就要离得我远远的,这心里头怎么就这么不舒坦呢?”
    傅满仓回神笑道:“你这是在广州呆久了有了感情,你就没想到咱家小五以后要医治身子肯定是要长久留在这边的,咱们珍哥嫁过来之后俩人相互还有个照应。这样来看,我们举家搬到青州也没什么不好,跟孩子们亲近不说,魏大人还答应为我操办调职,就是有些舍不得经营了十来年的海货铺子。”
    宋知春先前倒是没想到这茬子,沉吟了一下道:“只要孩子们好,那些倒不值什么,钱财去了再挣就是。只是我担心回了青州老宅子里,那不就是要跟你大嫂在一口锅里舀饭吃,我可受不了她那奸奸巧巧却又愚蠢无比的性子!”
    傅满仓闻言愁绪尽去,哈哈笑道:“你年轻时就跟她不对付,这岁数大了当然不必委屈自己,拿了银钱另外置办宅子就是了。倒是还要跟你商量另外一件事,刚才魏指挥使想求娶曾姑姑,你看一下能帮上什么忙,不管田产铺面,首饰衣服,咱们能拿出手的就帮着添置一二。”
    宋知春脸色顿时古怪起来,口里喃喃道:“这又从何处说起,天南地北的两个人怎么牵扯到一处去的?”
    傅满仓笑呵呵地跟她讲了那两人十来年的经历,宋知春暗暗咋舌,“这跟戏本子一样曲折,好好的一段姻缘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了乌龙事,这是有缘还是无缘啊?难得魏指挥使这么多年一片痴心不改,就是不知曾姑姑的意思到底怎样?她的性子依我看好像有些冷清呢!“
    傅满仓按了鼻头笑道:“曾姑姑的意思到底怎样我不知道,但是看那魏指挥使走时那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肯定是得到了曾姑姑的首肯。你想,哪里有女子不愿意嫁人,更何况是在宫里头看惯世情的宫女子,更会折服于这片真心下。一时的嘴硬,不过是因为没有遇到中意的人罢了。让你去问问,不过是圆了那两人的面子,以后曾姑姑真成了指挥使夫人,你们因着这段旧情谊也好走动。”
    宋知春嗔怪道:“谁稀罕费那些偏门心思,我不过是觉得曾姑姑这人可交罢了,可惜的是珍哥才跟着她学习了将将两年,曾姑姑浑身的本事,她怕是才学到些皮毛。”
    傅满仓倒是想得长远,摇头晃脑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我们跟这位魏指挥使打好交道没有害处,裴青说过这人出自京中世家背景很深,为人豪义却又有些快意恩仇,这中间的度一定要把量好。所以你们后宅女眷们相处好了,有时比我们男人间说话还管用些!“
    宋知春点头,对丈夫的话深以为然。

65。第六十五章 绵绵

  
    用竹竿撑起的帆布顶篷下; 兜售山货海产的小商贩们叫卖声此起彼伏。
    傅百善带着大丫头荔枝和莲雾小心地穿行在热闹的街肆上,高柳镇本来就小; 不一会工夫就走到了街角尽头。一个穿了群青色对襟窄袖夹衫,同色的长裤扎在皂靴里的年青儿郎正背了手含笑望过来; 整个人修长笔直丰神俊朗,过往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忍不住悄悄打量几眼。
    裴青却目光直直灼热无比地望着路上迤逦而来的女孩。
    小姑娘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大概因为要及笄了; 特地梳了一款简单的流苏髻; 穿了一件藏蓝弹花暗纹锦袄,外面披了一件八团云纹连珠镶银鼠皮斗篷,这极素暗的一身更衬得她眼眸黝黑一张小脸雪白。
    行事一贯大方的傅百善在对方恍如实质的目光下; 不知为什么忽然就感到一阵难言的羞赧,她微微低了头,脚尖也有些踟蹰不前。裴青就大步走上前来一把牵住小姑娘的手; 沿着细细的街巷慢慢地走着。
    高柳虽小却是个古镇,因为恰巧处在古要道上,几代人经营下来倒也规划齐整。尺宽的石板一块接一块。路边有摊贩高声叫卖着手里的货物,有卖孔明灯的小贩机灵; 看着眼前一对年轻男女气度不凡; 口绽莲花地推销起自家的东西。
    裴青见状侧身轻笑道:“你从小生在广州大概没有见过这东西,青州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祈福的节俗,这应该是节气里没有卖完又拿来此处售卖的。”话虽如此; 却还是在腰间荷包里取了几个铜板买了一个绘了五谷丰登的孔明灯; 又写下百事如意吉祥康泰的字样; 又教小姑娘亲手放了才作罢。
    拐过街角就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吹糖人儿的摊子,摊主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笑眯眯地抄了手站在一边看着孩子们闹腾。有小孩从大人手里要来铜板,老者就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裴青见小姑娘目不转睛地望着,想是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心头不禁软软的,就递过去一角小小的碎银。那老者眯了眼,手脚利落地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人,立在一根小苇杆上,又趁热拿了竹签勾画一番,竟是一个彩带飘飘的小仙女。
    还没等傅百善看完,那老者又同样炮制了一个小人递过来。虽然看不清眉目,却看得到那小人衣饰朴拙,手里还牵了一头小小的牛儿,这竟然是一对牛郎织女。小人底下还有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糖稀糊糊,可以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
    傅百善一手举着织女,一手举着牛郎,心里头不知为什么溢得满满的。抬头就看着周围几个半大孩子留着哈喇子望着自己,忽然间就感到有些羞涩难当。裴青心头一时缠绵缱绻,把害羞了的小姑娘拦在身后,只恨高柳镇的这条石板路怎么修得这样短促,与佳人相处不过半个时辰竟然就走完了。
    裴青瞟了一眼远远跟着的两个婢女,为小姑娘轻轻拢了下颔的斗篷,若有若无的抚了一下小姑娘顺滑的鬓发,才低声道出今天的来由,“那几个关在青州左卫的人犯招了,说他们的头目姓徐名直,却不知是否真名真姓。他有个亲妹妹在城中某个大户人家当丫头,每隔两月就会进城看望于她,我亲自去问了,他们中没有人见过那徐直的妹妹。“
    裴青随手抹去小姑娘嘴角无意沾染的一点糖稀,指尖似乎感受到了一点温软的热气,忙收敛心神继续道:“此次在城外截杀于你们,只说是因为私人恩怨,却没人晓得你家与他们到底是何恩怨。那倭人倒是与你家干系不大,说是徐直的旧识,恰巧半路偶遇,被那徐直引为臂力前来助战,却没想到被傅伯父斩杀与刀下。”
    傅百善晓得其间的厉害,连忙告知家中小五亲眼看到过那人右手臂上有一道极特别的青龙纹身。
    裴青细长厉眼一眯缓缓道:“我们有谍报称,海外赤屿岛上盘踞着一伙极厉害的海盗,惯喜打劫往来的商队船只。这里面有个军师足智多谋擅于伪装,人送外号叫做扫地菩萨,大名也叫做徐直。只是不知此徐是否就是彼徐,曾经有见过他的人说过这人手臂上就绘有一条极威武的青色长龙印记。“
    “赤屿岛——”,傅百善在心里暗暗记下。
    离青州左卫不远的地方有个叫谭坊的小镇,本来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海边小鱼市,但是自从朝廷实行卫所制驻扎了大军以来,这里慢慢地兴旺起来,估酒的卖菜的、卖吊炉烧饼烙煎饼的倒是应有尽有。茶楼酒坊也渐渐多了,不过数年的工夫,俨然已成了一个极兴旺的所在。
    甜水井胡同本来不叫这个名儿,原本叫泥鳅巷子。就因为主家在建屋时挖出了一眼清澈见底的井水,就改做了现在的名字。要知道谭坊临海,挖出的井水多半有些晦涩难咽,所以这地方立马就成了风水宝地。
    两年前有一对姓曾的姐妹跟着家人来到这里,拿了银子把房子好生整饬了一番,虽算不上是雕梁画栋,但是在这穷乡僻壤里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好地儿。随着时日久了,有那消息灵通的地痞混混就知道了这块地界的妙处还多着呢!
    这日酉时过后,一个收拾得周正体面的短髯男子从马车上下来,递给看门的小子一块碎银,左右淡淡扫视一眼后就撩起袍角就脚步矫健地往里走。
    在斜对门住着的一位老大婶从翕开着的门缝里伸着脖子看了几眼,目露几丝鄙薄和轻视,重重地朝墙角啐了一口唾沫星子,暗自骂了一句“不知廉耻的腌臜东西”。没好气地踢开蹭到脚边讨食的一条家养土狗,然后把自家的木门哐当一声关得死紧。
    毫无所觉的年青男子迈过铺了青砖的甬道,又熟门熟路地向左边转过一道绘了八仙过海的影壁门,迎面正急急走来一位皓齿朱唇的罗衣丽人,稍稍站定后一双水眸就盈盈地望过来。男子心头一热,忙紧走了几步嗔怪道:“闵秀,这天儿雾蒙蒙的冷得很,想是要下雪了,你不在屋子里待着出来做什么?”
    曾闵秀才从热气腾腾的屋子里出来,脸上有一丝酡红晕染,更衬得她蛾眉螓首妩媚娇丽。她俏生生地挽了男子的手臂糯言软语道:“你轻易不来一回,妹妹望星星望月亮才将你盼了来,纵是天上下刀子也要过来迎一下你的!“
    男子虽然早已习惯欢场女子的逢场做戏,闻到这话还是不免动容。
    抬眼望着眼前的女人,只见她穿了一件藕色琵琶襟的褙子,里面是缂丝泥金银如意纹缎袄,下面着一条撒花烟罗裙。大概出来得急,头上只戴了一根镶玛瑙的银簪子。浑身上下清秀端庄,哪里有半分风尘气息。
    院子里有眼力见的仆妇早已在屋子里整治了一桌精致的小菜,曾闵秀挽了袖子净了手,亲自坐在一边为男子斟酒布菜。酒过三巡后,才笑吟吟地问道:“徐大哥这次从哪里来,耽搁得了几天?前儿我得了一块驼绒的好料子,裁制了一件棉袍给你冬日御寒,正巧你来了,看看合不合身?”
    晕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