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雀登枝 >

第254部分

雀登枝-第254部分

小说: 雀登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泰安作为人子一向是不管家中繁杂事的,这回却实在掩饰不住心中欢喜道:“父亲莫忧,兴许咱家真要遇到好事呢!前日有一位太常寺的杨大人忽然问我远哥的生辰八字,说他有一位外甥女将将长成。这位杨大人品阶不高学识却好,只是他是家中独子并无兄弟姐妹。”
    他得意地望了一眼坐在末位的儿子,与荣共焉地笑道:“与我素来交好的一位大人悄悄与我说,宫里的杨嫔娘娘是这位杨大人的堂妹,他嘴里那位将将长成的外甥女只怕就是杨嫔娘娘膝下的顺仪公主。自从德仪公主嫁去北元之后,杨嫔娘娘生怕自己唯一的女儿也要和亲异族,正满世界寻佳婿呢!”
    孙子刘知远是夏老夫人的心头肉,闻言一张老脸登时裂成九月菊花,“我就知道远哥生来就是大富大贵的命,要是尚了皇家的公主,不管上头是谁坐了那把至尊之位,咱们刘家就是响当当的驸马府。老爷,这件事可得好好谋划万不能黄了,这些日子委实让我怕了!”
    刘肃一怔,抬眼就见结发妻子也是一脸老态龙钟,呵斥的话语就再也吐露不出来。心里快速地合计起皇帝的外家这个名头好,还是皇帝的亲家这个名头好?他忽地自嘲一笑,眼下这般境况还由得自己选吗?
    无人看到话题的核心人物刘知远扒拉着碗里的冷饭,连头都未抬一个字也没有说。
    崔文樱陪着姑母说了半天话,又清点好十日后进宫的首饰和衣裳,服侍姑母歇息了,这才慢悠悠地扶着小丫头的手回自己的涟漪阁。四月的天不冷不热,池子里新栽的莲藕已经生出碧绿的荷叶,飘飘摇摇地在风中晃荡,让人见了就感到静谧。
    转过一道壶形月亮门,崔文樱打发小丫头下去后,良久才踟蹰道:“你到底要躲多久,我不说话你是不是准备躲一辈子?”
    桂树下的人慢慢站了出来,正是刘府里上下众人寄予厚望的刘知远。他苍白着脸色道:“表姐如何知道我在这里?想来往日我在这里行偷窥之事,表姐其实也是看在眼里的,却给我留了两分面子没有说破吧!”
    崔文樱看着他越发清俊的面庞,如何说自己早就知道他的心思,却是装聋作哑拖延至今,直到这人即将要迎娶皇家公主呢?她扯了几片低垂的桂花叶,低低道:“知道如何,不知道如何。宫里的顺仪公主我也见过两回,知书达理秉性温和,堪为表弟的良配!”
    刘知远猛地抬起头来,眼里是不容错认的炙热,他一字一顿道:“今日我索性把话挑明了,文樱表姐要是喜欢顺仪公主,我就排除万难也要将她娶进门。你若是不喜欢她,我就是落得一介白身也不会娶她!”
    崔文樱的脸腾地就火辣起来,讷讷道:“我喜不喜欢跟你娶亲有什么干系?”
    刘知远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上前一步道:“表姐八岁那年就进了我们家,我母亲待你跟亲生女儿没什么两样。我看着你一天比一天出落得好,对于那些可能会迎娶你的男子嫉妒得发狂。可是你身为彰德崔家的嫡长女,身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一直以为你会嫁入秦王~府,成为秦王殿下的正妃。可是阴差阳错之下,秦王殿下娶了别人,那么我是不是还有一丝机会?”
    崔文樱有些慌乱地退了一步,茂密的桂花树叶子反弹在她的脸上,她顾不得揉上一下,“你是要迎娶公主的人,眼下刘家的前程全部都寄在你身上。更何况我是一个命硬的人,和我定亲的那人我只见过一面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外界的种种传言连我的亲祖母都不敢不信!”
    刘知远隔着桂花树柔声道:“我……就不信,鬼神之说从来都是妄言,我从来都不信。只要表姐给我一个准信,就是皇家的公主我也敢立马回绝!”
    崔文樱踌躇了一下,“姑母那里如何去说,她对你期望颇深。眼下正是你们刘府的多事之秋,我祖母说,刘首辅行事果决虽是文人却有大将之风,只可惜生不逢时,惹了皇帝的厌弃。我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此时此刻你回绝皇家之请,只怕转头就会成为刘家的罪人!”
    刘知远痴痴地望了过来,“荣华富贵从来都不是我想要的,若我是一意攀附的人,我的嫡亲姑姑是宫中的惠妃娘娘,秦王殿下是我的亲表哥,可是我从来都跟他们不是一路人。祖父一辈子汲汲营营,可是又得到了什么,只害得一家人跟着他担惊受怕。我只愿一妻一子一琴一棋,便可以游走天涯!”
    崔文樱眼中有泪光闪烁,她没有想到到了如今这般地步,还有人对自己不离不弃,老天待自己终究不薄。心心念念的人对自己不屑,却没有想到这世上唯有表弟待自己是真心的。感念于此,她便像一尊精致的美人瓠极柔顺地微垂下头。刘知远一时间福至灵来,轻轻上前一步牵住了佳人的柔夷。
    不远处,崔莲房的贴身陪房红罗嬷嬷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满意足地将头上的银簪扶正,这才悄无声息地顺着幽暗的夹道离去。
    昨日那位裴大人说了,眼下只要顺着局势办好这件要紧事,下半辈子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崔家这对姑侄惯于用后宅阴私手段对付人,那么此番作为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罢了!

343。第三四三章 命硬

  
    虽然皇后娘娘这回不是整寿; 贴子上写的也只是一场家常小宴,但是皇家显然当做了一件大事在做; 在宫门前乘坐小轿或马车的俱是有品阶的诰命夫人。宫人们托举着暗红色的台案在双扇板门间往来穿梭; 衣饰华美的妇人们相互蹲礼厮见了,这才缓缓进了坤宁宫的大殿。
    崔莲房没有跟随婆婆夏老夫人到景仁宫去觐见刘惠妃; 而是退在人群后扶住母亲方夫人的胳膊; 低声埋怨道:“您怎也接到贴子了吗?张皇后真是太不知趣了; 又不是什么整生,竟劳烦您老人家大老远地亲自过来!”
    方夫人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微微皱眉呵道:“这是什么场合由得你胡说,眼下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候。你公公又贪功冒进犯下那般大错,皇帝没拿你刘家开刀就说明他还念及旧情。若你还不知惜福,只怕要遭天谴!”
    崔莲房向来信服母亲; 见状更加压低声音问道:“您……也觉得秦王殿下会上位?”
    方夫人见众人都忙着寒喧一时无人注意此处,且母女俩这一向少见; 便少不得耳提面命,“五五成的命数罢了,当今这位只这几个儿子,秦王算是出类拔萃的。除非这位皇帝自个想不通; 要将至尊之位传给宗室子侄。你们真要感谢其余几位皇子的不争气; 要不然皇帝绝不会待你刘家如此优容!”
    这几日崔莲房心中摇摆不定寝食难安; 最终翻来覆去也做如是想; 脸上的笑意便再也收不住。定神下来后忙向母亲报喜讯; 宫中杨嫔娘娘膝下的顺仪公主大概看中了儿子刘知远。方夫人缓缓点头; “远哥才识过人又生得好,年纪轻轻就中了一甲探花。顺仪公主的年岁也算相当,这门亲事做得的!”
    母女俩在这边窃窃私语,就没有看到落后一步的崔文樱面色煞白,手里的绢帕胡乱皱作一团。
    外面钟磬声声,是皇帝携着张皇后并一众嫔妃过来了。崔莲房眼尖地看到杨嫔娘娘身边果然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穿红衣的少女,顾盼之间颇有贵气。又回望了一眼刘惠妃,见她面色红润行走间毫无怯色,与往日相见时的模样并无不同。还和延禧宫的崔婕妤一边小声说笑一边递过来一个稍安勿躁的眼色,于是对母亲方夫人的推断更加笃信。
    皇帝似乎特意给张皇后做面子,一道《寿天同》后便吩咐皇子和朝臣进献寿礼。
    秦王作为这一辈的长子第一个献礼,是一座一尺来高的寿山石,上面的纹路颇似金玉满堂。得了帝后的夸奖之后便退坐在席上,靳王妃神色淡然地帮他挟了一筷子鸡丝豆腐便静默不动。秦王往日对这种淡然讨厌至极,此时此景却是受用。他本是自尊心极强之人,最是受不得别人隐含深意打量的目光,伸出筷子将豆腐挟起来慢慢地吃尽了。
    晋王进献了一本前朝孤本典籍之后便极规矩地坐在一边,那日宫变之后他虽没有被贬为庶人但自知与大位从此无缘,索性破罐子破摔也不用一旁侍立的宫人,自个拿了酒壶一盏一盏地倒酒,如同流水一般往嘴里灌。
    刘肃心中忐忑,不知皇帝今日会否处罚自己的罪行。却还是打迭起精神将衣袖捋整齐,这是自那日所谓的庚申宫变之后,第一次堂堂皇皇地站在大殿上。他穿着绣有一对展翅仙鹤的一品文官朝服,依旧作为内阁首辅站在第一排第一位,恭敬给帝后行了大礼,这才在一旁坐了。
    不管众人是什么心思,皇帝的心情显然极好。连吃了三杯酒后扬眉感慨道:“难得今日借皇后的千秋共聚一堂,你们当中有些是朝庭不可或缺的栋梁,有些是朕的亲眷家人,还有些是朕的儿女亲家。这些年若非你们一路扶持,朕也不能平安在位三十年。”
    众人自然是站起身伏跪于地上三呼万岁。
    皇帝显然极为满意,特地将御案上的金酒赐给几位一品夫人。彰德崔家的方夫人照例说了几句场面话,皇帝便微笑道:“夫人德高望重,培养的几个儿女也是钟灵毓秀。孙辈当中也不乏出色之人,像翰林院的八品侍书刘知远学识过人,几个师傅都在朕的面前夸奖过他!”
    方夫人和女儿对视一眼,心想终于来了,便笑着谦虚道:“这孩子才十七岁,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都是圣人和各位大人愿意给他磨炼的机会。”
    皇帝略一招手,坐在末尾的刘知远便上前恭敬行大礼,坐在下首的杨嫔打量个不住,脸上的笑意越来越大。俯着身子微笑道:“原本是皇后娘娘的好日子,嫔妾不该拿这些杂事来叨扰。可是这位刘侍书温文尔雅相貌俊秀,嫔妾看着实在喜欢。正巧嫔妾膝下的顺仪公主今年刚刚及笄……”
    这本是大家私下里早就意会的事情,这会子提出来不过是给两家一份尊面。不想刘知远忽然膝行两步,大声道:“小臣谢圣人和娘娘的厚爱,只是我心中早有心仪之人。本想早早禀告父母,只是近来家中事务繁多,一直没有找到适宜的机会。”
    这话说得虽然婉转,但的的确确是拒绝的言语。
    大殿上的气氛便有些凝重,杨嫔娘娘脸上几乎挂不住笑容,一边的顺仪公主脸色胀得通红,气得泪珠子都差点掉下来。崔莲房连忙站起笑着打圆场,“这孩子没见过大场面,一早起来说胡话呢。这么多年他一门心思都放在圣贤书上,进了翰林院以后也是规规矩矩的做学问的,哪里有什么心仪之人?”
    秦王抬眼见就看到远处眼珠子都不敢错一下的崔文樱,手里的酒杯顿了一下,眼里浮出一丝难以觉察的恶意,忽然缓缓笑了起来接口道:“按说婚姻大事我们当晚辈的不能随意置喙,只是前些日子知远表弟忽到我的府上要我给他保媒。还信誓旦旦地说此生非那位女子不娶,那位女子也非他不嫁呢!”
    跪在地上的刘知远目中有些许震惊,却见表哥一脸了然的笑意,心头就浮现感激。原来秦王殿下应诺过此事,竟然真的就放在心上了。是不是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娶文樱表姐为妻!这份高恩厚德简直无以回报,忙上前一步言辞恳切道:“臣心仪表姐崔文樱许久,伏乞圣人和娘娘恩准!”
    大堂上演奏乐器的乐伎潮水般地退下,崔莲房和方夫人母女脸上便显现难以形容的惊惧之色。
    心知肚明的秦王几乎笑出声来,今天看上这一出好戏就不枉此行。他击掌叹道:“我虽然在京里的时间不长,却也听说过崔姑娘‘京中第一姝’的美誉。性情温柔恬淡,更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好你们两家又是亲眷,这样亲上加亲的两姓之好真是再好不过!”
    崔莲房强自镇定下来,嗫嚅道:“不行,这样不行……”
    秦王当然知道不行,依他打探到的消息这崔文樱十有八~九是崔莲房婚前不检点所生的私生女,为避人耳目才悄悄托付给兄嫂养护。后来与舅舅刘泰安成亲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从彰德把这女孩接来,放在自己身边照顾。

    当时还不觉得,现在想来刘府里的舅舅,外祖父和外祖母都被这个女人骗得团团转。以为是彰德崔家出来的女子定然是德容兼备,哪里会想到她在婚前就与人有了苟且。京中也有疼惜侄女的,却没有这般疼法,一年四季比亲生父母看顾得还要仔细。可怜舅舅就是睁眼瞎,对这等水性杨花的女人还视若珍宝!
    秦王于是故作疑问道:“知远表弟才高八斗,崔姑娘也是系出名门,两家门当户对为什么不行,舅母你好生没道理?”
    方夫人毕竟老辣一些,回身抓紧女儿的胳膊平静道:“殿下说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