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雀登枝 >

第253部分

雀登枝-第253部分

小说: 雀登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百善便瞠大了好看的杏眼吃吃问道:“你是说,当初那濒死的孩子就是……如今的四皇子?”
    裴青微微点头,将散在一边的棉被重新掖好,“吴老太医为人旷达却生性谨慎,绝不是随口妄言之人。我想他有意无意地跟我说这件事,定是看在你家小五是他关门弟子的份上,对我稍加提点。其实从那时起,我就隐约察觉皇帝真正属意的人不是秦王晋王之一。现如今看来,我的选择没有错。”
    每回朝堂更迭之时,站错队伍的人死得比常人都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并不是每一位有仁心有德行的人都可以顺利地走到最后。但是相比秦王的寡恩刻薄翻脸无情,相比晋王的自以为是妄自尊大,裴傅二人更愿意待人一派赤诚的四皇子可以继承大统。
    傅百善想起那个性情良善的孩子,相处起来就像自己的弟弟一般,心下也有些欢喜,“这位齐王殿下除了身子有些弱外倒是挑不出大的毛病,只是他向来没有入过朝臣们的眼界,只怕还是难以服众!”
    裴青却是忆起在乾清宫陛见时,曾经有好几次看见皇帝手把手地跟齐王交代事务。而齐王的应对也是有板有眼,哪里是一个全无城府的孩子。他不愿意纠缠这些话题,遂拍着妻子的肩膀道:“宫里长大的孩子,有几个是真正单纯的。不会的下功夫去学就是了,只要皇帝愿意给他机会!”
    放下心中大石,傅百善抱着丈夫劲瘦的腰身满脸都是笑,“只要不是秦王晋王上位就好,那两个人品性不好都惯会使些阴招。对了,他们也不是没有眼光的人,怎么这回就让皇帝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策就赚了进去?”
    裴青不由失笑,妻子嘴里简单的计策却是哪里简单了?她没有身逢其会不知那日的凶险,太和门外诸多军士的鲜血断肢抛撒在青砖上,加上天气寒冷竟被生生冻住。乾清宫三大殿的太监们齐齐打扫了三天都没有清理干净。由此可以想见那几天的宫城里是何等的凶险,人人都是放在箭上的弓弦,其实早就身不由己了。
    他搂紧妻子细细吻她的额头,“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这一向皇帝的所作所为,让秦王晋王都错以为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皇帝借着病重下放六部的权利,两位王爷手里有了钱有了人,你想他们还不下死力气折腾。却没有想到,这世上有些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
    傅百善精神一懈怠就感到睡意,她在被窝里感受着丈夫身体的暖意,终于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口齿不清地喃道:“这下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裴大哥你也可以好生歇歇了……”
    裴青没有答话,只是将被子裹得更紧些。隔着半开的槅扇可以望见外面天色已经渐明,想来明日应该没有风雪了。
    此时此刻的秦王却没有丝毫的睡意,他披着一件黑绒大氅走得飞快,身后几个太监竟然落后了好几步。
    大理寺高深的牢门被打开,最里间的一间牢房里关押的就是当朝首辅刘肃,他撩起眼皮看见是秦王后一怔,旋即看见后面紧跟的几个青衣太监,便了然一笑道:“这是给我送行来了吗?”
    因为有外人跟着,秦王有些话不好说,只是趴在有些脏污的栏杆上面露愉悦道:“父皇赦免了您的罪,让您先回家静养,这几位便是送您回府上的公公。我亲耳听见父皇吩咐的,决计没有听错!”
    刘肃眼里的愕然便明明白白地映在了脸上,他万万没有想到被皇帝逮个正着还能逃脱一死。为官三十年他擅于审时度势隐忍势力,这回皇帝病重陷入昏迷是他首先探知的,谋划许久以为是天降机会便决定孤独一掷,巧言拉了几个说得上话的朝堂重臣,在乾清宫平日里议事的西暖阁里写下那道圣旨。
    想到泼天的富贵荣华即将到手,冀州的寒门刘氏从此可以位列公侯,他拿笔的手几乎在颤抖。文思犹如泉涌,就像在腹中已经书写了千百遍,“……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二皇子应旭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没想到这个梦竟然没有结尾,圣旨上的墨汁还没有干,一众人就看到了门外的那身缂丝蓝底五彩云蝠龙袍。一干人忙跪地请安,只有刘肃如遭雷殛,怎么也想不通病重的皇帝是如何从床榻上爬起来的?
    面色苍白的皇帝见了他们连一句话都懒得说,只是坐在惯坐的位置拿着拿到刚刚出炉的圣旨细瞧。皇帝往日一向仁慈体恤,平日里议事时见了这些老臣子,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监们拿凳子。那日天降大雪,他们这些人跪在四面敞风的回廊里整整两个时辰都没人理会。
    直到被推搡出西暖阁时,刘肃才看到乾清宫外到处都是穿了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军服的将士。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这个因为历年的头风旧疾说话变得温文的皇帝,依旧是往日那个杀伐决断,对侵犯自己利益的人绝不心慈手软的皇帝。
    浑浑噩噩地回了榆钱胡同的刘肃对围上来的老妻夏氏和儿子刘知远,只是微微摇了一下头。儿媳崔莲房最是知道其中事务的,见状顾不得细细寒暄,忙命人拿了几只荷包过来递与那两个青衣太监以示酬谢。
    为首的太监笑着受了,却低头恭敬道:“圣人最是体恤这些老臣的,每家都派了人帮着照看身子。还说这些老大人是朝廷的栋梁,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这不咱家只有亲自看着,等刘首辅的身子骨什么时候恢复康健了,咱家就回宫复命!”
    刘肃猛地抬起一双昏花老眼,半响之后只是微微举起双手过额道:“臣谢陛下体恤……”
    等夏老夫人和刘知远惶惶地过来扶起刘肃时,他压低声音对着儿媳崔莲房急急道:“快去打探宫里惠妃娘娘怎么样了,再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崔莲房从未见过这样急躁的公爹,悄悄望了一眼错后几步的青衣太监立时明白过来,微微福了一礼轻声道:“父亲请安心养病,府中的事务我自会安排好的!”
    打听来的消息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秦王被狠狠呵斥一番后却没有什么实质的处罚,除了被勒令在府中反省,一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日滞留在宫中的老臣子们对外的一致说法是,因为天寒皇帝体恤额外加恩,许他们在家休养半旬。
    崔莲房在篁园里低声将知道的消息一一复述,“宫里看管得很紧,值守的兵士全部换了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的人。惠妃娘娘处一点消息都递不进去,秦王~府的门子收了我送去的礼,就是不准见人,再有知远的差事也没有变化。依儿媳的浅见,莫非皇帝还是属意秦王殿下,所以才给咱家留下几分面子?“
    刘肃不是没有这般想过,但是他毕竟是跟了皇帝三十年的人,对于那位帝王的心性还是了解一二,闻言缓缓摇头,“你们太过年青,那位从来都不是这般心慈手软的人。若是他真的属意秦王,只怕第一道圣旨就是赐我一杯毒酒让我了断,以防外戚做大。如今留着我的性命,只怕还有什么手段没有使出来呢!”
    崔莲房一贯镇定的脸庞就有些龟裂,身子也不自觉地微退了一步。
    刘肃望了一眼在回廊下远远坐着打盹的青衣太监,低声讽道:“你们彰德崔家早早地就掺和进来了,工部尚书和礼部侍郎就是你们崔家在背后支持的人吧?原以为可以立下不世的从龙之功,只可惜这回跟着我一起翻了船,眼下保不保得住性命都还是两说呢?”

342。第三四二章 幽暗

  
    《岁时百问》中曾说: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
    崔文樱从马车上下来时,就看到榆钱胡同的刘府再无往日的繁华; 在春日午后的艳阳下看着竟隐约有几丝颓败的景象。婆子们依旧殷勤地将她迎进内院; 垂花门下崔莲房双手抱住她; 怜惜道:“真是多事之秋,你又来做什么?”
    自从京中传开崔文樱命硬克死未婚夫的流言之后; 她就孤身一人返回了彰德老家,整日把自己关在闺房内做针线。这还是在奴仆的口中得知姑母一家的情形不太好; 这才有了京中一行。
    崔莲房看着女孩出落得越发如花娇艳; 心中浮起无限自豪。奈何不知哪里来的缺德鬼,将这孩子命硬克夫的谣言传得漫天都是,生生将她耽误在家中。她执着女孩的手低声道:“不过是些小风雨; 且未必就没有翻盘的时候。你在我这里小住几天; 再回去告诉你祖母叫她安心!”
    崔文樱眼睛一亮旋即灭下; 低头道:“秦王殿下这回的事; 把全府上下都吓得不轻; 彰德那边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祖母还和父亲大吵了一回; 他们也不知道吵些什么; 第二天祖母就带我进京来陪您。我看她的模样; 分明是有几重心事的; 偏偏什么也不肯多说!”
    崔莲房心里冷笑几声,那位好兄长不外乎以为秦王这条船沉定了,就乔张做致地想撇清干系。哼,往日占尽好处的时候怎么不说,眼下这个关口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是风浪太大,大家伙一块沉了干净。
    转头望见女孩黑白分明的眸子,有些话就不好说出口,就转头笑道:“今年春闱出了好几个人品俊秀的进士,你姑父特特留意了。说鸿胪寺有一个七品的主簿,家里人口简单又没有杂七杂八的恶习,等你安顿好了我带你过去相看一回?咱家的姑娘嫁到哪家,都是那家莫大的荣耀!”
    崔文樱袖子下的指尖蓦地颤抖了一下,低低道:“姑姑,我不想嫁……”
    崔莲房以为她的心思还在秦王的身上,便拉着她站在一座叠石山景下苦劝道:“女人不比男人,青春只是短短的三五年,你若是执意耽搁下去,以后就能作鳏夫的填房。秦王是好,可是你们命中注定没有缘份。咱们彰德崔家是累世的名门,断不会允许你去做妾。”
    见周围没人,丫头婆子也都退得远远的,崔文樱终于苦笑道:“我昧着良心干了那样的祸事,白日还不如何,夜里眼睛一闭就见白王妃朝我温温柔柔地笑,早上醒来身下就一重一重的汗。秦王殿下转眼就另娶名门,我就知道他对我根本无一丝情意,所以早就不作奢望了。”
    年轻女孩迷恋一个人一时走不出来也是有的,崔莲房又疼又怜感同身受却说不出过多言语,便了然地拍拍她的手心。
    正在这时,崔莲房身边得用的陪房红罗嬷嬷急急寻来,递上一封装帧精美的帖子道:“宫里惠妃娘娘派人送东西来了,说再过十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虽不是整生可也不能草率。到那天,特让您和老夫人早早地到景仁宫先陪她好好地说说话。正院那边已经忙乱起来了,老夫人让把库房打开,说要给皇后娘娘备礼!”
    这是这么久以来,景仁宫里第一次传来确切的消息。崔莲房眼睛陡地一亮问道:“是不是……秦王那里又有了变数?”
    皇帝统共就这么几个儿子,晋王派人围守臣子的家宅,明摆着早已被厌弃。齐王自小就身子弱,群臣从未将他放入视野之中。楚王的母妃出身寒微,他本人学识平庸。数来数去,唯有秦王允文允武可堪大用。可让人诟病的是那日宫变之时,刘首辅千不该万不该亲笔写下那道圣旨……
    可就象头上悬着的一把刀,没有落来之前总会心存几分侥幸。崔莲房心中也不无恶意地想过,这位一惯精明的公爹干脆将所有的罪责揽下,然后自我了断岂不大家的颜面都好看。说不得秦王殿下还真有翻身的机会,只可惜皇帝派了两名太监负责公爹的起居,连自我了断都成了奢望。
    红罗嬷嬷闻言赶紧摇头,“老夫人问了传话的太监,说是给好几家的女眷都下了帖子。也没提皇后千秋节什么正经的由头,就说宫里有一树极老的牡丹树突然开了花,怕是有上百朵,就想起来请各位诰命夫人进宫赏个景说说话。那位公公还说,惠妃娘娘有日子没瞧见文樱姑娘了,也叫进宫去看看!”
    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连崔莲房这等执掌中馈日久的当家主母都感到晕头转向摸不着头脑,她站在原地寻思了一会,终是不得其法。
    晚间,崔文樱陪着刘府的老夫人夏氏用饭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刘府的当家人。不过半年未见,这位威盛赫赫的刘首辅已尽显老态,眼皮耷拉向下,稀疏的头顶松松地挽了一个发髻。他听着夏老夫人兴奋地不行的念叨,只是微微皱眉呵斥道:“皇家的饭可没有那么好吃呢!”
    敞厅里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作为风口浪尖上的人家,真真是跌下来比常人跌得更狠更痛。
    刘泰安作为人子一向是不管家中繁杂事的,这回却实在掩饰不住心中欢喜道:“父亲莫忧,兴许咱家真要遇到好事呢!前日有一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