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贵女难当 >

第118部分

贵女难当-第118部分

小说: 贵女难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帝师立马闭了嘴,眼睁睁看着严夫人麻利地铲了花,心疼的心都在滴血。
  护国夫人则悄悄把孙子小时候穿的小衣服送给了元安,说把男孩的小衣服挂在屋里,一定能保佑元安生个胖儿子。
  元安拿着一看就是刚出生的小娃娃穿的衣服好笑不已,太皇太后却像是宝贝似的把衣服供在元安寝殿里。
  对了,太皇太后还给元安寝殿里设了一个佛案,专供送子观音,特意嘱咐元安要每日三柱清香,求菩萨保佑她和孩子都平平安安。
  元安哭笑不得,但是太皇太后执意如此,元安只好顺从,每日供上三柱清香时除了让菩萨保佑自己平平安安诞下孩子,还求菩萨保佑远在北疆的庄煜早日得胜归朝。
  元安如今是众星捧月,太皇太后和方嬷嬷等人恨不得日日抱着她的肚子,不让她受一丝累,但凡她想吃的,亦或是许院首说什么东西对孕妇有益,那不出一个时辰必定出现在元安手里。
  而元安肚子里的孩子也不闹腾,元安能吃能睡,身体没有一点不适,不仅没有过反胃恶心,胃口反而越来越好,各种瓜果点心,补品吃食不离手,如此一来,元安被养的越发细皮嫩手,肚子也越发圆润。
  而姚家和姚太后最近也没有什么异动,甚至元安的肚子大到遮掩不住时,姚家和姚太后还送来了一份贺礼。
  大舜今年又格外风调雨顺,朝中没有大事,日常事务有三省和严帝师处理,不用元安费神,元安只需安心养胎就行,无聊时又有庆王在她身边嬉笑打闹逗她开心,养胎的日子倒也过得惬意。
  唯有一点隐忧在心,便是远在北疆的庄煜,不过北疆时有军报传到大都,皆是喜报,说庄煜到了北疆后数次击败蛮族军队,北伐大军士气大振,若是一直保持着现在的士气,最多再有三个月,大舜的军队便能直捣蛮族巢穴。
  元安欣喜不已,掰着手指数着日子,日日盼着庄煜早日得胜归来。
  今年八月中秋,因为庄煜不在宫里,元安怀着身孕又不能喝酒吃螃蟹,故而这个八月节宫里没有设宫宴,太皇太后和元安只按例赐下赏赐。
  姚夫人在家里看着宫里赐下的赏赐,气得鼻子都歪了,没好气地挥挥手让人把赏赐都收下去。
  姚夫人冷笑不已,自打她的女儿嫁给先皇以后,姚家头一次收到的赏赐这么简薄,姚夫人在心里愤愤不平,太皇太后这皇后这是存心羞辱姚家吗?
  若是元安知道了姚夫人的想法肯定要大呼冤枉,她和太皇太后给姚家的赏赐已经是一等一的丰厚,绝对配得上姚相的身份,只是姚家早已将内务府私库当成了自己库房,这些年通过姚太后搜刮了不少好处,如今冷不丁让姚家恢复到正常待遇,他们反而受不了了。
  元安可不管他们受不受得了,反正姚家和姚太后也不能到她面前来质问,为什么今年给的赏赐这么少不是?
  在庄煜回来之前,她只想和姚家井水不犯河水,她现在只想好好把孩子生下来。
  时光如梭,很快就到了十月,元安挺着已经鼓起来的肚子坐在御花园里赏着最后一茬菊花,她正在和春桃讨论,不远处那盆据说举世只要一株的绿菊做出来的菊花糕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薛二姐却一脸慌张来找她,一见到她就扑通跪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娘娘!陛下出事了!”
  元安的心一咯噔,突然觉得心慌的很,她急忙问道:“什么叫陛下出事了?你说清楚了!”
  薛二姐伏地大哭:“刚传来的军报,说陛下上阵杀敌时胸口中了一箭,生死不知。”
  元安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耳边都是嗡嗡声,她下意识捧着肚子,脸上一片空白。
  小茴忙扶着元安,让元安靠在她身上,春桃则指着薛二姐怒道:“二姐!你不会慢慢说吗?娘娘如今有着身孕,吓着娘娘你担得起吗?”
  薛二姐忙抬起看向元安,借着眼角的余光看见不远处的花丛微微晃动,一片绛色衣角一闪而过。
  薛二姐心里微微一松,借着上前的搀扶元安的动作,伏在脸色苍白的元安耳边小声道:“娘娘莫慌,陛下好的很,这里隔墙有耳,咱们回慈恩宫个再说。”
  元安猛地抬起头看了一眼薛二姐,借着小茴的遮挡,顺着薛二姐的视线看去,果然看见不远处的花丛有些异样。
  元安收回目光,突然抓住薛二姐的胳膊大哭道:“你说陛下怎么了?前几日不还是喜报,怎么今日就生死不知了?”
  元安一路上都伏在薛二姐身上痛哭,小茴和春桃面面相觑,一狠心在自己大腿上狠狠掐了几下,三人的哭声传遍了半个皇宫。
  “陛下您怎么这么狠心!丢下我和肚子的孩子,我们可怎么办!”
  小茴扶着元安,春桃跟在身后,也哭得震天响。
  薛二姐借着擦眼泪掩住微微抽搐的眼角,她算是看明白了,陛下和皇后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第141章 
  四个女人一路嚎哭不止,尤其是元安一直用帕子捂着脸; 整个人都靠在薛二姐身上; 哭得格外大声。
  薛二姐撑着元安往慈恩宫走去,一边哭一边用余光往身后看; 果然看到有个洒扫内监装扮的人鬼鬼祟祟跟她们身后,装作在扫落叶的样子。
  “娘娘您振作些; 您顾惜些肚子的孩子,这是陛下唯一的骨血了呜呜呜呜!”薛二姐做戏本事比不上元安三人; 只能趁着擦眼泪的功夫抹了些口水在眼角,扯着嗓子干嚎。
  “陛下出了事,我孤儿寡母要怎么活啊!”元安捂着眼睛继续哭嚎。
  直到四人进了慈恩宫; 哭声依旧没有停下。
  元安看了一眼小茴和春桃,两人心领神会,招来丝竹等人; 齐刷刷跪在院子里抹眼泪; 确保哭声大到熙明宫也能听见。
  丝竹等人不知道真相; 只听小茴说皇上在战场上中箭,顿时吓得面无人色,不用小茴招呼,自己先腿一软就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娘娘怎么这么命苦!”
  丝竹哭得真情实感,她是真的慌了神; 陛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 娘娘该怎么办?要是没有孩子还好; 大不了修书一封给国公爷和长公主; 将娘娘接回去就是,可是如今娘娘肚里有了孩子,就连大尧也回不去了!
  丝竹越想越害怕,小茴见她哭得嗓子都哑了,有些不忍,可是她一抬头就看见宫门口一闪而过的绛色人影,小茴心一凛,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也跪在丝竹身旁痛哭。
  元安伏在薛二姐身上哭得眼睛都红了,把方嬷嬷和太皇太后吓得半死。
  太皇太后忙从软榻上起身上前扶着元安焦急询问:“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去赏花,怎么哭成这样?”
  元安等薛二姐把殿门关上了,一抹脸收了哭声,反过来扶着太皇太后:“祖母我没事,您先坐在,我慢慢和您说。”
  太皇太后不明所以,糊里糊涂被元安扶着重新坐下,她用帕子轻轻擦拭元安眼角的泪珠,心疼不已:“你也坐下,和祖母好好说说,是不是姚氏又欺负你了?”
  元安顺势坐在太皇太后身边,摇摇头没有开口,而是看着薛二姐。
  太皇太后顺着元安的视线朝薛二姐望去,薛二姐忙行礼跪下,将刚才对元安说的话又和太皇太后说了一遍。
  太皇太后听到庄煜中箭吓得一佛升天,薛二姐见太皇太后受了惊吓,急忙继续道:“太皇太后莫急,邓九送了密报来,说陛下毫发无伤,所谓的生死不知只是用来诱骗朝中与蛮族勾结之人!”
  太皇太后这才稳住心神,饶是如此,太皇太后的心也还砰砰直跳,桂嬷嬷忙倒了杯热茶给太皇太后压惊。
  元安蹙眉:“你说明白了,什么叫朝中有人与蛮族勾结?是何人?如何勾结的?”
  薛二姐从衣袖里抽出一封蜡封的密函递给元安:“邓九给属下的密报里并没有细说,这封密函是陛下亲自所写,想必其中有详情。”
  元安忙接过密函,等不及方嬷嬷取来匕首,直接用小拇指的指甲揭开函封上蜡封,抽出里面的信展开细看。
  元安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太皇太后急忙问道:“玉郎信里怎么说的?”
  元安将信捧到太皇太后面前,愤愤不已:“玉郎哥哥信里说他到了北疆后战事还算顺利,经过这两个月的拉锯战可谓大获全胜,只是蛮族的那位赵军师颇有几分神机妙算,兵出奇招,让玉郎哥哥颇有几分头疼,好在敌寡我众,玉郎哥哥到底还是攻下了北疆。”
  说到这里元安脸色发白,庄煜信里还说,在攻打蛮族王城时,那位赵军师在城墙上射了他一箭,正中心口,幸好庄煜戴着元安给他的护身符,那一箭正好射在木牌上,庄煜这才毫发无伤。
  庄煜攻下蛮族王城后,活捉蛮族王室一百多人,唯独没有发现那位找军师的身影,蛮王贪生怕死,庄煜一问就全说了,原来蛮族这位军师早就和大舜一位重臣互相勾结,让太皇太后中毒的失魂果也是出自蛮族。
  庄煜信里说,蛮族屠杀舜国百姓也是赵军师和那位舜国重臣计划好的,目的就是逼庄煜亲征,据蛮王所说,那位赵军师似乎十分恨庄煜,一心想要庄煜的命,他与那位不知名的舜国重臣立了个交易,那位舜国重臣促成庄煜亲征,赵军师则保证将战事至少拖住半年,等那位重臣把持住舜国朝野后便与他里应外合,将庄煜困死在北疆。
  只是没想到庄煜手里有前陈岳将军的手记,岳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威名传遍三国,远胜于尧国战神沈靖和舜国的战神太子,这本手机是他一生经验心血所在,岂是泛泛之书?
  那位赵军师没有料到庄煜竟然只用两个多月就攻下蛮族,兵败亡国之际欲做最后一搏,他确实差点成功了,蛮族当时已经举旗投降,庄煜没有想到在那位赵军师会在此时偷袭。
  若不是他一直将元安送给她的护身符贴胸挂着,只怕此时已经一命呜呼了。
  也是庄煜那时候警惕不高,蛮族王室已经投降,他确实没有想到还会有人偷袭,说实话,赵军师那一箭射中庄煜时,蛮王当场就翻着白眼晕死过去了,余下众人也是抱在一起瑟瑟发抖。
  他们才是最怕庄煜中箭的人,大舜的皇帝被他们的人偷袭,别说死了,就算只是受了皮外伤,只怕大舜的铁骑也要踏平蛮族,把他们统统踏成肉泥!
  太皇太后看完信后脸色十分灰败,她和元安都后怕不已,差一点,就差一点,她的孙子,元安的夫君就死了……
  元安双手合十喃喃道:“母亲,您救了您女婿一命……”话没说完已经潸然泪下。
  太皇太后已经从信里知道庄煜此番多亏元安的护身符替他挡了这致命的一箭,她的孙子才能死里逃生,现在又从元安口里得知那块护身符是元安的母亲当年亲自求来保佑女儿平安的。
  太皇太后搂着元安,心里感叹不已,十分庆幸当初她顺了庄煜的心意,让他向大尧求娶元安为妻,其实她原先看中的孙媳妇是她娘家侄孙女,她的那位侄孙女是她看着长大的,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又知根知底,她十分中意,她向庄煜提起这门亲事时,庄煜却对她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是尧国的郡主。
  太皇太后其实是有些不乐意的,尧国的元安郡主她也有所耳闻,听闻相貌绝美,虞国也曾向尧国求娶这位郡主,被尧皇以元安郡主病重为由拒了,听说这位郡主在尧国受尽宠爱,在太皇太后的认知里,长相绝美又受尽宠爱的女子,性子多是娇横任性,她怕自己孙子被美色所惑,娶了个不省事搅家精回来。
  后来庄煜请了严夫子出面,严夫子信誓坦坦说这位郡主曾与庄煜是同窗,性子脾性都极好,太皇太后又不忍心拒绝庄煜的恳求,最终点头答应了。
  阿弥陀佛!太皇太后现在恨不得把元安供起来,这个孙媳妇知书达理还聪慧过人,性子又讨喜,最重要的能襄助夫君,如今看来,她简直就是自己孙子的福星!
  太皇太后尚在为庄煜死里逃生直念“阿弥陀佛”,元安冷静下来后已经在琢磨庄煜信里所说的那位重臣是谁。
  其实也不用费多少心思琢磨,庄煜在朝中宣布自己要出征时,除了在他还是太子时就跟着他征战的武官,就只有姚相极力赞同庄煜出征。
  元安眼中渐渐起了杀意,姚相!她定要将此人千刀万剐!
  也许肚子的孩子感受到了元安心中因为庄煜遇险而被激起的杀意,元安突然觉得孩子在肚子里跳了一下,腹内一阵抽痛,元安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
  她忙摸了摸肚子,眼中的杀意霎时消散的一干二净。
  “别怕,母亲在这里,母亲会保护你。”
  元安低头柔声细语,浑身都散发着淡淡的柔光,大概是被元安的温柔安抚住了,肚子的孩子又安静了下来。
  太皇太后拉着元安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