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342部分

篡唐-第342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有才能,有手段,却有些畏首畏尾。李言庆既然把随身的银鞭赠与柴孝和,等同于把处理权都交给了柴孝和。当他不在的时候,柴孝和手握巩县的生杀大权,却又显得软弱了些。
    不过这也难怪,想来和柴孝和的经历出身有关。
    柴孝和知道柴青的来历,所以难免生出顾忌。在处理公事的时候,他可以做的很好。但在涉及一些琐事时,却又显得胆气不足。世胄的威严,使得柴孝和不免会生出几分退缩心思。
    也就是说,柴孝和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参谋长,但也仅止于参谋长。
    将来若是参与政事当中,他这种想法和心理,定然会害了他。本来言庆已想好了如何使用柴孝和,但是现在,“也许王頍又对了!从一开始,王頍就把柴孝和定位在麒麟台的主事,而非和杜如晦那般,能独挡一面的人才。李言庆也觉得,柴孝和的能力和才华都有,可是格异和胆气,却注定他只能为他人附庸,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栋梁。麒麟台,也许真的最合适。
    ……
    武士彟拉着柴青过来,想要说上两句。
    哪知言庆看着听罢沈光的汇报之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转过身,看着柴青,一言不发。
    那种与无声中散发出来的上位者威严,几令柴青有些喘不过气。
    武士彟刚要开口,却见言庆眼睛一眯,那森冷的眸光,让武士彟到嘴边的话语,又咽了回去厂
    “你是谁?”
    李言庆冷冰冰问道。
    柴青一怔,嘴巴张了张,却不知如何开口。
    “或者说,你以为你是谁?”
    “我……”
    “你以为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
    “此乃巩县府衙,乃决定全县近二十万人口命运之所在,你以为你是谁,可以在此叫嚣?”
    柴青的脸,通红!
    “柴县令所做,自有他的道理,他需要与人解释,但绝非是你。
    巩县所辖,二十万百姓,上至缙绅豪族,下至黎民百姓,皆需听从柴公调遣。他派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全都是为这二十万人生计而谋。他有什么义务要告诉你答案?你又有什么资格,让他给你交代?
    自太史公做史记以来,侠以武犯禁者,厦禁而不绝。尔等自以为练得一身武艺,就可以肆意妄为?在这里叫嚣几句,莫非就是侠义吗?你练得一身武艺,上与朝廷,下与生民可才半分巩县?而自以为如此所为风光无限,尔以为如此就是忠诚无二。然你可知,你无异于一介小丑。”
    柴青闻听,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仗剑上前,“李言庆,你敢辱我?”
    “非我辱你,而是你自取其辱“沈光,还不把这狂妄之徒给我赶走?若再叫嚣,格杀勿论!”
    说完,李言庆转身大步走进县衙。
    柴青上前还想拉扯,却也不见沈光如何动作,蓦地就拦在他身前。
    陡然间扰如一柄出鞘的利剑,单薄的身体,却散发出无尽的杀气……
    “柴郎君,公子请你立刻离开。”
    “尔不过那李言庆门下恶犬,竟敢拦我?”
    沈光眉头一蹙,不待柴青话音落下,顿足刷的掠起,一道匹练般的寒光直刺柴青。柴青下意识的举剑想要封挡。却不想他宝剑尚未出鞘,寒光已到了跟前。一股迫人的寒意袭来,柴青暗叫一声不好,滑步后退。
    可是寒光却如影随形而上,紧贴在柴青身前。
    柴青后退,剑光跟进。
    柴青连连退后数十步,终于拔出宝剑。
    但未等他反击,沈光却蓦地后退数步,寒光陡然没入袖中。
    “县衙百步之内,闲杂人等不得喧哗,违者杀无赦。”
    “我……”
    柴青开口想要咒骂,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就在刚才,他不知不觉已退后百步有余,胸口似有隐隐寒意,低头一看,看到胸前衣服上,出现了几十个剑孔。每一剑都刺破了他的衣服,破了袍下小衣,露出胸前肌肤。也就是说,在刚才那一瞬间,沈光已杀了他几十次。
    不是他武艺高强,能够拔出宝剑,而是沈光无意为难他,才使得他抽出宝剑。
    这种差距,着实太大!
    柴青不由得冷汗淋漓,一下子湿透了小衣……
    这沈光的武艺,竟然如此厉害?恐怕是长安大侠史万宝前来,也不是沈光剑下百合之敌!
    “柴青,咱们回去,莫要再闹了,否则李郎君只怕真的要恼了!”
    引以为傲的武艺,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柴青失魂落魄,如同行尸走肉般,被武士彟拉走。
    与此同时,李言庆在县衙内见到了柴孝和,并将其怒斥一顿。
    其实,他刚才在府衙外的那些话,柴孝和都听见了。柴孝和也知道,李言庆这是在维护他县令的尊严。
    心下万分感动,同时又生出了些许失落。
    自己的毛病自己清楚,原以为已处置妥当,不成想在言庆的眼中,还是落了下乘。
    “主公,您又何需为柴孝和一介腐儒,而与那柴郎君反目?”
    李言庆骂了柴孝和一顿之后,心里总算是舒畅了一些。他冷哼一声道:“你以为我是在维护你吗?那你就错了!我是在维护这,官,字的尊严。于小民而威,于世胄而畏,如何可以震慑治下,令百姓敬服?柴公,休要怪我刚才无礼,也是我的疏忽,以至于你丢了脸面。”
    “主公……”
    “好了,莫再话此事。”
    柴青那等目无王法的模样,我也着实看着不舒服,权当是为我自己出气好了。我听说,你让道玄和三宝前往颖川?三宝我倒是放心,可道玄毕竟才十四五岁,让他跟去又有什么用处?”
    柴孝和说:“主公,您可休要小看了道玄公子。
    他文采虽不如你,但论机变,却也不逊色于主公。此次前往颖川,其实是出自道玄公子之意。”
    “哦?”
    李言庆闻听,顿时多了几分兴趣。
第五九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一)
    对李道玄,言庆很看重。
    不仅仅是因为这孩子进退有度,颇有名士之风。言语也很清晰,更重要的是,有几分机变之能。只是偶尔会出现鲁莽的行为,脾气一上来,什么都不顾。但少年人,大都会这个样子,总不成*人人都像李言庆这样的穿越老妖精,那这个世界,可真的就要崩溃掉了,
    李道玄这次主动要求和马三宝一同前往简川,考虑也颇为周详。
    既然是盗匪,既然是叛军,对隋室自然无甚好感。
    李言庆身为河南讨捕大使,也难以表露立场。而且以那些草根出身的盗匪而言,李言庆士林宗师的名号,未必能比那些叛军首领更具诱惑力。
    所以,由李道玄出面,似乎最为妥当。
    他身为李氏宗亲,又是官宦子弟。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李渊代表的身份。
    唐国公这三个字,很有诱惑力。即便是一些顼川没落的世胄门阀,对李渊的好感也甚于李言庆。更何况,李渊背后还有一个陇西李阀的存在。这种世胄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普通人很难理解。
    颖川,自有汉以来,就是世胄门阀聚集所在。
    历经五胡乱华的动荡后,颍川世胄的力量较之东汉时期,已经大幅的削弱。但还是那句老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些早已没落的世胄,对于当地的控制力,甚至连官府都比不得。
    在这种时候,颍川、襄城等地世胄的选择,将决定两地是否会卷入动荡。
    李道玄说:“我可以通过李阀的影响力,与颖川襄城两地世胄暗中联合。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不费一钱一粮,控制两郡。咱们所选出的盗匪,与当地世胄多有联络,正便于掌控。”
    柴孝和认可了李道玄的计划,并同意李道玄虽马三宝一同前往。
    “主公,道玄公子有大才,更兼对您无比敬重。
    此日后主公立足李阀的绝佳盟友。有道玄公子在,主公可以在宗室之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不过目前而言,道玄公子需要足够的资本。他所立功劳越大,地位越高,于主公好处更多。”
    柴孝和恭敬言毕,使得李言庆也不禁连连点头。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的一种方式吧,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将来若想在李阀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没有几个合适的帮手,显然是不可取。幕府内,他有柴孝和等人帮手,与外界,杜如晦等人必然身居高位。但若是宗室之中无有盟友,也非一件好事。
    言庆沉吟许久,越发觉得柴孝和这个决断,妙不可言。
    于是,他不再过问李道玄的事情,收回银鞭之后,他又与柴孝和讨论良久,这才告辞离去。
    “柴公,你如今是巩县的县令,将来亦将为我心腹。
    有些时候,不可顾虑太多。在巩县,你是二十万百姓的父母官;将来,你亦代表着我李言庆的脸面。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出了问题,自有我来担当。可若面子丢了,却需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方可挽回……
    我想,景文公的心意,你也已经明白。
    麒麟台早晚会由你执掌,如若这般瞻前顾后,焉能与我有助益?沈光可以为你解决一切麻烦,但你自己更需多一些硬气。似今日之事,莫说一个柴青,就算是国公之子登门,亦无需顾忌。他们敢登门,你只管打回去如若上面怪罪,就往我身上推。我倒要看看,谁敢惹我?”谁敢惹我!
    这四个字说的是铿锵有力,更令柴孝和面红耳赤。
    “主公教诲,柴孝和必牢记心中。”
    离开县衙,已近黄昏。
    李言庆翻身上马,带人返回李府。
    他让沈光暂时留在府衙中,以确保无人登门闹事。
    可一回到家,武士著已等候多时。见李言庆进来,他连忙上前行礼道:“郎君,大事不好了!”
    “哦?”
    “柴郎君不满今日受辱,故而不辞而别,只留下一个口信,说是返回关中。”
    李言庆一怔,旋即冷笑道:“他既然要走,那只管走就是。我这里不养废物,更不养这种不知尊卑的东西。”
    “可柴青他……”
    “他怎地?”
    武士彟扰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柴青乃柴绍之地,而柴绍又是李娘子夫君。窦夫人生前所遗诸女中,国公最爱李娘子。此次李娘子在鄠县立下赫赫功勋,更助国公入关,可谓是风光无限。郎君得罪了柴青,势必也得罪了李娘子……到时候她若对郎君不利,岂非糟糕?”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李云秀那英姿勃发的样貌。
    言庆和李云秀只见过一次,而且是在十年之前。其实,他对李云秀并无太多好感。虽则史书中对这位平阳公主赞誉颇多,可亲眼见过以后,李言庆觉得这为李娘子,并不似史书中所记载的那般完美。英气太重,锋芒太露……不仅仅如此,李言庆总觉得这李娘子,似乎目中无人。当年李言庆已是享誉天下的名士、神童,可李娘子居然瞧他不起,言语间更带着几分轻视之意,让言庆很不舒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言庆对李云秀倒是印象深刻。
    “她能对我怎生不利?”
    “这个……”
    “我行得正,坐得端,这件事情本就是柴青无理取闹,她李云秀和柴绍若敢找我麻烦,就休怪我心狠手辣。”
    也许,连言庆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他这心态的奇妙变化。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随着他权势日重,随着他将荥阳掌控于手中,也使得李言庆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威严。前世为官时的那种心态,渐渐取代了重生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谨慎。更重要的是,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当年他那抱大腿的心思已渐渐淡去,如今更生出可与李渊子女争风的心理。当然,这种变化还小,但如此微小的变化,却令他不自觉的,在举手投足间产生出一种威压。武士著站在李言庆面前,竟不由得生出一丝畏惧之心。
    如此威势,也只有在唐国公身边时,方能感受
    “郎君话虽有道理,不过若能向大将军解释一下,岂不更好?有些麻烦,能免则免,何必沾惹?”
    言庆想了想,也觉得有几分勋里。……i你这话说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就由你向大将军解释吧。”
    “我?”……i我相信,你来解释,效果会比我亲自解释,更好。”
    不管怎么说,武士著毕竟是李渊派来的人。虽说名义是辅佐,但内中是否有监视之意,恐怕只有李渊自己心里明白。不管武士裴是否领有此任务,反正让他去解释,李渊更容易接受吧。
    《三国演义》里,黄盖苦肉计,阚泽诈降,曹操却没有相信。可蔡中蔡和的一封书信,就让曹操完全打消了疑虑。这就是用间的巧妙,既然李渊派出武士著,想必对武士著信任有加。
    李言庆这一番言语,也让武士著心里一惊。
    他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