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45部分

农家记事-第45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老爹颔首,抬头看了看天色,略一思量道:“这样吧,我现在就家去,还能赶在晚上把芹菜起出来,明儿一早就能送过来了。”说着又向秦老娘道:“你这累了一天了,就在嫂子这歇一晚吧,明儿再一道回家。”
  这秦老娘如何能放心的,忙道:“我不碍事儿,我们一道回去……”
  只是一语未了俞阿婆已是道:“这又何必,你就在我这住一晚又怎么了。”说着还道:“我这还有事儿和你说呢!”
  秦老娘确实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同她说的,踌躇之际,方良已是道:“秦叔,我看你今天也别回去了。我身边的小厮旧年还送过我娘我媳妇儿到您家吃椒椒的周岁酒,就叫他跑一回好了。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就写下来叫他交给老虎他们,岂不两便。”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儿。”秦老爹还未开口,俞阿婆已是一叠声地道。又告诉秦老娘老两口:“那孩子是个妥当的,有什么话儿只管交给他,保管给你们办好喽!”
  那小厮秦老爹秦老娘都是见过的,确如俞阿婆所说是个妥当的。
  方良看着神色有些松动的秦老爹,更是添了一把柴,搀着他就进了屋:“老爷子,我还有话儿要请教您了,您可不能不管我啊!”
  秦老爹哈哈地笑,今儿一天一直如个隐身人似的秦连凤突然开口道:“爹,娘,你们今儿就住下吧,我跟着良哥身边的哥哥跑一趟就是了。”
  方良听着就转身笑着拍了拍秦连凤的胳膊:“好小子,倒还真有个大人的样儿了。”说着就让家里的小丫鬟把那小厮唤了来。
  秦老娘自是担心的,秦老爹却已应承了下来。喜的方良赶紧找来笔墨纸砚,叫秦老爹写下信来。
  秦老娘不免交代了秦连凤许多的话儿来,方良看着跑的更欢了,亲自陪着去车马行租了辆车,又把二人直送到东门外才转身返家。
  俞阿婆正在和秦老爹秦老娘说话,说的正是之前方良提过一嘴的瓜菜行。
  这来来回回添了这么多的事儿,秦老娘已是忘了这码子的事儿了。俞阿婆则是不然,当时听到的时候就恍然大悟,这会子得了空闲,忙和秦老娘说道了起来。
  告诉她:“……早先家里头就恍惚有人风言风语的传过这样的闲话,说是老夫人当年跟着老太爷寓居京城的时候,老太爷曾出钱出力给太夫人送了太夫人好些田产铺子。只我们隔得远,这样的闲言碎语没人理会,传了一阵子也就散了。直到前些年才从老二那听说老夫人在京里有间瓜菜行,专供水中八仙。这些年也闯出名堂来了,生意相当好,据说京里好些个高官显宦之家都是老客……依我看,老夫人当时能应承你也是心里有数儿的,你且放心就是,再是不愁销路的。”
  秦老娘暗自点头,只是销路不销路的,她本来就没想过这茬,倒也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家对老夫人总是信得过的,而有方家这面大旗在,在整个莲溪县甚至于宁江府,不管是谁,在打他们家主意之前却是得先掂量掂量自家的分量的。
  只秦老娘虽放下了这桩事儿了,却是另有担忧的。
  俞阿婆则是不以为然地道:“你看你这人,没事儿就爱瞎寻思。这算个什么事儿,也值得你这样操心的。”
  秦老娘却不理她这茬儿:“你也别糊弄我了,我再不济也是从这府里出去的,后宅的事儿也多少知道一些,这事儿必是没有这样简单的。”
  俞阿婆就插科打诨地笑道:“我什么时候糊弄你了,你那么机灵,我又什么时候糊弄过你去。”只是话虽这样说,还是凑过来正色道:“我实话和你说了吧,你也看到了,这么些年休养生息,府里的仆役少说翻了七八倍都不止了。你想想咱们小的时候这条后巷多宽敞,两辆马车并行都是绰绰有余的。可你再瞧瞧现在,到处都在建房子,连个走道的地方都快没有了,依旧不够住。可府里就这样大差事就这么点儿,我们这些人若还想住这样单门独户的小院子,我家庆儿不想去庄子上当个长工卖苦力去,我家两个丫头不想随随便便就配了小厮,就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秦老娘半晌无语,这个道理她自然明白,可她也担心因着自家的这桩事儿,害的方家只能去种地。
  俞阿婆就呵呵笑着打趣她:“亏得当初把你嫁出去了,就你这点儿老鼠胆子,还想做管事的妈妈?”
  秦老娘哭笑不得,俞阿婆却道:“你放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着呢!大太太对老夫人心有芥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一心想和老夫人比,可福气又岂是比出来的,却是从头就走错了路子了,这走得再快再远又有什么用。”
  说起来之前她还有些担心的,投了大太太的门,却求了老夫人办事儿。这样的事儿,摆在哪都是犯忌讳的。她也确实担心被大太太惦记上了,可袁妈妈之前的反应却是叫她大松了一口气的……
  而老姐妹俩在里屋说着体己话儿,外头堂屋里方良也在与秦老爹说事儿:“老爷子,要不给我家老二捎个信吧,他在京里这么些年了,肯定认得那瓜菜行的头柜二柜的,叫他牵个线,咱们把白芹卖到京城去。”(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恩情

  秦老爹一早就知道方良是个肚里没胆的。
  打小做下的那些个事儿就不提了,要不是老子过世的早,方良身为长子上有老娘下有妻小,旁边还有弱弟,只得强忍着收敛脾气撑起这个家,说不得还要惹出什么祸事儿来的。
  见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就告诉他:“这事儿急不得,这白芹菜毕竟是新鲜东西,品质还未定性,壅制的法子我也正在摸索,却还不是时候。”
  方良这些年也确实历练出来了,虽然之前已是设想的很好了,听到秦老爹的话倒也不至于失态,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不过略一思量也不得不承认,老爷子说的确实有道理。
  只是左思右想的,不免又踌躇了起来,看着秦老爹,磕磕巴巴了半晌才有些心虚地道:“秦叔,你说,我能不能种白芹?”
  话音刚落,眼见秦老爹一脸诧异的望着自己,忙解释道:“不是我自己要种,我的意思是拿到庄子上去种……”
  这么一说,秦老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见他满脸的忐忑不安,不由暗自点头,又笑道:“行啊!”不过还是事先同他通气道:“只不过我揣度着这白芹菜需得冬天才能壅制,否则这天气一热,壅在土里还不得霉烂了啊!你若是想学着种,今年怕是来不及了。这样,等明年入了秋,我若是琢磨透了,就来教你。”
  方良张大了嘴巴望着秦老爹,再没想到老爷子竟这样痛快,完全可以传家的手艺说教就教。
  可他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府里头比他能干比他有资历的老人不知凡几。他不算顶顶聪明,也不算顶有本事儿,若不是沾了过世老子的余荫,如何能一里一里的爬到现如今的这个位置的。可想再进一步,却是苦思冥想都不得其法……
  “我听您的!我听您的!”方良不住地颔首,感谢的话也不说了,都在心里。
  又“刷”地一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扯开嗓子喊俞阿婆:“娘,您说说,郭嬷嬷、袁妈妈那里,我们要不要也送两把芹菜过去?”
  秦老娘与俞阿婆凑在一起,就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体己话儿的,被咋咋呼呼的方良唬了一大跳,闻声出来,一见方良红光满面的模样自是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回归正题:“自是要意思一下的。还有你老丈人家,也得送两把过去。至于咱们家,留个一把给庆儿尝个鲜也就行了。”
  方良叠声应“是”,果然喊了许氏分送白芹,俞阿婆就道:“亲家那你去,郭嬷嬷和袁妈妈家,我亲自送去。”
  秦老娘眼见这样一分派,一篮子白芹瞬间就光了。可她深知俞阿婆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性子,穷大方。宁可自家不吃,可人情却是要到位的。便道:“这次罢了,下回我多给你送些来,你好好尝尝味儿。”
  俞阿婆就理所当然地道:“那是,你家种着白芹呢,还能少了我的去!”
  ……
  忙活了一黄昏,方良又特地叫了席面,请隔壁方管家吃酒。把堂屋让给男人们,妇孺们就在厢房里摆了一桌,吃完夜饭又吃了茶,缓过劲儿来,才有力气料理起赏赐来。
  俞阿婆看着这堆了半间厢房的物什,在心里估算了一回就同秦老娘道:“一辆车怕是放不下,赶明儿叫老大给你们叫两辆车,松快些,也免得压坏了好东西。”
  秦老娘却是越收拾越不安,方老夫人的赏赐一清二楚的,除了两架食盒的时鲜茶食细果外,剩下的全是绸缎细布,总有二三十匹,而且果如郭嬷嬷所说,几乎都是大红大绿的鲜亮颜色,蓝紫褚玄的也有几匹,都是长寿纹样,而且都是整匹整匹没有动用过的时新料子。
  大太太的赏赐都是吃食,看着口袋众多,可装袋时都是归置好的,收拾起来倒也容易。
  只秦老娘看着这一地的东西,尤其是那两封银子,怎么想却都是受之有愧,心底不安。
  俞阿婆却是坦然地多的:“既是老夫人大太太赏的,你好好收着就是了。只要拿出来吃用的时候,能想起老夫人太太,多替她们念两句佛,也就行了。”
  说着又指了其中一匹石榴红西番莲纹样的缎子,道:“你把这匹缎子留给我吧,我们家两个丫头前些年年纪小,压不住红色,今年我和庆儿他娘正想给她们做件红色的裙子穿,倒是便宜了我了。”
  秦老娘忙不迭地称“好”,又将另一匹樱桃红宝相花纹样的缎子拿了出来:“这匹也给她们姊妹,端看她们喜欢哪个****!”说着又翻出一匹褚色的,向俞阿婆道:“你肤色白,撑得起这个色儿。”又看中一匹枣红的:“这个留给良儿媳妇。”比划来比划去的,还挑出了一匹妃色和一匹桃红色的衣料:“这个也给素罗素绢,给她们做件小袄配那那石榴红樱桃红的裙子穿。”
  看的俞阿婆眼皮子直跳,忙拦了她:“好了,好了,这是老夫人赏你的,你都给了我算什么。”说着就拿了之前看好的那匹石榴红的缎子:“我拿这个就行了,旁的你都收起来吧!”
  秦老娘就看着她笑:“和我弄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只话虽这样说,却也是实心实意想把那几色料子送给俞阿婆的,自是再不肯往回收的:“我给孩子们的,你拦着算什么。”
  俞阿婆就呵呵地笑:“既是知道我的心思,那就该听我的才是。”又道:“这些衣料我们总是有的来的,你这带回去倒是能叫孩子们高兴高兴。况且你家莳萝丫头不是要定亲了么,正好派用场,却是比外头买的要好的。”
  老姐妹两个你推我让了一整个晚上,依旧没有分出胜负来。那边厢秦家这一整天下来,小小子小丫头们还则罢了,长辈们却都是颇有些魂不守舍的。以往干活只嫌日头落得太快,还未觉察,已是一天过去了,今儿却只觉得日头怎的爬的这样慢。
  花椒更是自打祖父母出了门就心神不宁的,干起活来丢三落四的,吃饭时看着空了的上首座位更是食不知味。还以为今晚必得数着绵羊入睡了,哪知突然听到秦连凤的敲门声。
  已是起更了,花椒心里咯噔一下,仗着自己年纪小挂在父亲脖子上就去了上房。闹明白原委后,才觉得三魂六魄归了位。(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学舌

  这一整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儿,却根本没有他说话的地方,秦连凤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了。
  在外头不敢轻易张嘴,回了家了还不敢说么!
  不过好歹还知道帮着兄长们安顿好同他一道过来的那小厮儿吃饭烫脚,才关上门同哥哥嫂子们说道起来。
  别看他这一天跟隐身人儿似的,可该知道的事儿他一句话儿都没落下。连带着饭桌上秦老爹方良和那方管家都说了些什么,都一五一十告诉了大伙儿知道,就连遣词造句甚至于语气都是**不离十的。
  众人却是越听越傻眼,听完后更是面面相觑。
  这就行了?
  尤其杜氏,不禁在心里嘀咕:“这算个什么事儿?就得了那方家老夫人那么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儿,这就行了?”
  这到底靠不靠谱啊!
  只眼下却暂且论不到这个,兄弟几个心里头都明白,秦连凤再聪明记性再好也不过鹦鹉学舌罢了,若要仔细询问必怕是根本问不出什么来的。况且这样冷的天这两人赶夜路回来,可是为的白芹菜。
  秦连凤又嘿嘿地笑:“那府里上上下下都不叫白芹菜呢,只叫‘白芹’。‘白芹白芹’,倒过来可是念做‘清白’呢,那方管家吃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