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44部分

农家记事-第44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老姐妹一脸的不解,秦老娘又向她解释道:“你不知道,为了这点子白芹,这样冻手冻脚的天,几个孩子****水里来泥里去的,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看着真个侍弄出了白色的芹菜来,更是欢喜的什么似的,想的念的都是白芹,我实在不忍叫他们灰了心,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才好。”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双手合十,又念了声佛,道:“没想到竟能得了老夫人的看顾,我已经阿弥陀佛了。”
  俞阿婆望着秦老娘,缓缓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又道:“反正老夫人、太太俱是不会亏待了你去的。”
  对于这则,俞阿婆是相当有信心的。只是说到这里,忽的想起了什么来,“哎呦”一声,不禁皱了眉。秦老娘被她一声惊呼闹得心头一跳,正要发问,对面有人走来,又朝俞阿婆打招呼,只得噤声。
  待与那人别过,秦老娘再问时,俞阿婆却只是打过门:“不干事儿,我就是突然想起忘了让老大进府讨个福字贴儿了。”
  这话秦老娘自是不信的,可俞阿婆咬死了就是这么一桩事儿,她也无法,只得告诉她:“若是因着我出了什么事儿,你可一定要告诉我。”
  俞阿婆胡乱点头,听见后面又有脚步声响起,二人俱不再多说什么,相携着快步回了家,才对视一眼,长吁了一口气。
  许氏一直在家等到现在,眼见老姐妹二人面色都不大好看,自是唬了一大跳的。却不敢多说什么,赶紧上茶。
  俞阿婆一口气喝掉一盏茶压下心头的担忧,才发觉家中只有许氏与小丫鬟在,忙问她:“你秦叔和老五哪去了?老大还没回来?”
  许氏忙道:“庆儿他爹早就回来了,同秦叔一道去隔壁方叔家拜访去了,午饭也是在那用的。”又忙问俞阿婆秦老娘有没有用饭:“灶上还热着饭菜呢!”
  俞阿婆没来得及等到方良回来就匆匆领着秦老娘出了门,许氏却是急的什么似的。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招待秦老爹爷俩,正打算寻了娘家弟弟过来帮忙,听到报信儿的方良跑回来了。
  听说来意,围着那一提篮白芹团团转,随后就提了六把芹菜,领着秦老爹和秦连凤去了隔壁,正是方家现如今的大管家的住家。
  俞阿婆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不住地点头。
  秦老娘看着许氏一副束手束脚的样子,心里自是有些抱歉的,忙向许氏道:“侄儿媳妇快别忙了,我们已是用过饭了。为了我们的事儿,倒叫侄儿媳妇跟着受累了。”又告诉她:“已是没事儿,你也快别担心了。”
  许氏听了这话自是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看着秦老娘这样体谅自己,忙实心实意地道:“姨娘说的什么话儿,咱们两家什么交情,您有事儿不就是咱家的事儿么,这都是应该的。”
  俞阿婆反应过来,暗自点头,正想在老姐妹面前夸一夸许氏,方良三人回来了。
  却是一进门方良就急吼吼地告诉俞阿婆秦老娘:“我和秦叔老五在方叔家吃过午饭就同方叔一道去了外院,结果只打听到今儿午饭外厨房添了一道新菜,正是白芹。后来又听说娘和姨娘去了青云山房,旁的却是再打听不出来了。直到方才听说你们出了宅子,这不,我们赶忙回来了。”说着已是问道:“您二位怎么会去青云山房的?现在怎么说?”
  俞阿婆见方良满头满脑的汗却顾不上擦,赶忙告诉道:“没事儿,没事儿了。”又三言两语的把老夫人的意思告诉他们知道,“……有老夫人金口玉言替你们兜底,你们只管放心就是了。”
  秦老爹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朝着老妻点了点头。
  秦连凤也瞬间欢喜了起来。
  只有方良却是一脸的惊诧,不禁惊呼道:“老夫人亲自开的口?老夫人何曾管过这些俗事的?”
  俞阿婆听着呵呵地笑:“可不是这话儿,可这事儿确实是老夫人做的主。”又朝秦老娘扬了扬下颚:“是你姨娘开的口,老夫人一听就应了。”
  说着不免长篇大套的把事情经过告诉大家伙听,秦老爹与秦连凤一听是秦老娘向方老夫人开的口,秦连凤大气都不敢出,秦老爹也眉头微皱。虽然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却是打心里后怕了起来。
  方良亦是万万没有想到秦老娘竟能如此果决,不由张大了嘴望着她:“姨娘,您可真有两下子啊,三两句话竟就说动了老夫人,要是被那些个来寻老夫人办事儿的姻亲故旧知道了,还不得傻眼啊!”
  俞阿婆听他这话说的不像,忙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怎的什么话都敢说!”
  秦老娘也笑道:“哪是我说动了老夫人,是老夫人菩萨心肠,怜贫惜弱。”
  方良浑不在意俞阿婆的斥责,不住地点头:“姨娘说的也对。咱们家老夫人虽不好管个闲事儿,却最是慈悲不过了。虽说不许家里人仗势欺人,可也肯看护家里人不受欺负。”顿了顿,略一思量,又道:“不过啊,要我说还是姨娘投了老夫人的缘法了。否则老夫人只消交代一声就是了,何须这般大包大揽的。”
  “可不是这句话儿!”这话可是说到俞阿婆心里去了,一拍大腿,却又犯起愁来:“只话是这样说,白芹也能放心大胆的种得了,可家里上上下下才多少人,就是一顿不落也吃不了这许多的白芹啊!”
  方良听了这话不由一愣,随后看了眼秦老爹与秦连凤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又告诉俞阿婆与秦老娘:“方才和方叔吃饭,想请方叔出个主意。方叔吃着白芹菜也是夸个不住,就跟我们提起了老夫人在京里的瓜菜行。只是听说那瓜菜行的头柜二柜都是老夫人的陪房,就是那头柜当年拢共也没在莲溪待过几年就长驻京城了,却是不大搭得上话儿……”
  正说着话儿,“咚咚咚”地响起了敲门声,家里的小丫鬟自去应门,来人却是方老夫人身边的体己人郭嬷嬷。(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接二

  一众人瞧见郭嬷嬷,饶是今儿的惊和喜就更涨潮似的,一波接一波的,也叫众人有些吃不住了。
  袁阿婆“哎呦”一声,使着眼色就领着秦老娘和许氏迎了上去,方良也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作揖口称“嬷嬷”,又亲自搀了郭嬷嬷进门,还笑嘻嘻地奉承道:“今儿这可刮得什么风,怎么把您老人家刮来了!”
  郭嬷嬷呵呵地笑,亲亲热热的与袁阿婆秦老娘说话,又让门口的小厮把东西抬进来。
  大家伙这才知道,原来郭嬷嬷不但亲自来了,还带来了半车子的吃的穿的,全是老夫人的赏赐。
  自有跟车的妈妈盯着小厮搬抬箱笼,郭嬷嬷则是拉着秦老娘的手轻声细语地告诉她:“老夫人这些日子食欲不振,吃什么都不得劲儿,我们瞧着担心的不得了。哪里想到这样的时节还能看到这样脆生生的白芹来,老夫人一口气就吃了一碗饭。还要再添,我们好不容易才拦下的……”又目含感激的向秦老娘道:“老夫人胃口开了,这比金山银山都难得,我们这些服侍的也就松了一口气了,这可还得多谢你呢!”
  秦老娘却是唬了一大跳,只知道喃喃地道“不敢当”,更不敢受这赏赐。
  郭嬷嬷却是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夫人知道你家里儿孙满堂,就叫我寻了些颜色鲜亮的衣料尺头出来。大年下的,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穿,总比外头买的略强些。”又指着两个半人高的食盒:“都是些茶食细果,给孩子们甜个嘴,或是过年摆碟子请人……知道你手巧,可你也这么大年纪了,也省得你自个儿忙活了……”
  看着这满地的物什,秦老娘眼睛都红了,不住地念佛。
  郭嬷嬷握着她的手呵呵地笑,俞阿婆愣愣地看着当地,见她说完话儿了才回过神来,忙请她上座吃茶,郭嬷嬷笑着婉拒了:“下回再聚,老夫人那还等着我斗牌呢!”
  看着周遭没有外人,又笑着小声告诉秦老娘:“老夫人年纪大了,身边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你以后有空就回来瞧瞧她和她说说话儿,我瞧着老夫人今儿可是挺高兴的。”
  秦老娘听了这话不住地点头,而郭嬷嬷既是这么说了,俞阿婆自是不好再做挽留,只道下回做东请郭嬷嬷吃酒,又从许氏手里接过一个大大的封红袖给了郭嬷嬷。郭嬷嬷也没有拒绝,笑呵呵地由俞阿婆秦老娘扶着送出门外,又扶着她上了马车。
  再三再四的作别,直送到半路上,目送马车一径往后门去,俞阿婆与秦老娘才在许氏方良的搀扶下往回走,却是谁都没有说话。
  回到家看着满地的匣盒箱笼,所有人都是你望我我看你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哪知正在关门的小丫鬟院门还未掩上,刚刚在二门作别的袁妈妈又过来了,所有人面面相觑,又齐齐迎了上去。
  袁妈妈在半道上遇到的郭嬷嬷,想到自己待她出了门才听到些许的风声,不由眯了眯眼睛,可还是得下车屈膝行礼,让郭嬷嬷的马车先行。
  看着郭嬷嬷喜气洋洋,一派阿弥陀佛的慈悲模样,脑袋里却不由浮现了自家太太方才的话儿来。
  “……我们家这个老太太呀,看起来阿弥陀佛一副出世超脱的模样,看谁都是凡夫俗子俗不可耐。实则离着修炼到家还远着呢,还不是同我们一样,在这红尘堆里打着滚儿……可再不服气都无用,老太太就是命里带福时运两济,坐在家里都能捡个天大的便宜,还要叫人感恩戴德当菩萨供着……”
  袁妈妈深以为然,老夫人是确实好命!书上都说“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老夫人这辈子只有儿子儿媳敬着紧着赔小心说好话儿的,哪有半点不自主的时候,更别说看媳妇的眼色了……
  可心里再是感叹,看见秦老娘俞阿婆的时候仍旧笑容满面的。
  虽说这事儿她心里确实不痛快,明明已是找上了自己了,怎的又求到老夫人跟前去了。可自家太太却不当一回事儿,还说这秦老娘是个老实头,“老太太那么一大摞的好话砸下来,是个人都受不住,更别说一个乡下老娘了。”
  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再看那一屋子的箱笼,更是在心里直摇头,老夫人有心截胡,天王老子也没法子呀!
  笑呵呵地拿了两封银子与秦老娘,小声告诉她:“这一封里头是五十两,两分一共一百两银子,是我们太太谢你的白芹的定银。”一句话说完,才拂了拂鬓角朗声道:“太太还叫我嘱咐你,家里有多少白芹,留下十斤腊月二十九送来家里过祭祖,其余的明儿最好就能送过来,老夫人和太太等着送人呢!”
  秦老娘却只觉得那银子实在烫手,赶忙道:“这银子实在不敢收,原说就是孝敬的,如何能再收银子的。”
  “话可不能这样说。”袁妈妈既是拿出来了,自是不肯收回的:“心意到了就是孝敬了,可你们千辛万苦种出白芹来,自然没有叫你们白受罪的道理。何况太太也没有偏着你们,这价格也是按着如今洞子货的行价给的,你就不要再推让了。”
  说着又指着自己带来的那些个口袋盒子:“这里有些米面猪腿鸡鸭的,都是太太吩咐给你准备的年货,辛苦了一年了,家去后好好过个年吧!”
  秦老娘和俞阿婆已是说不出什么话儿来了,只知道不住地道谢,俞阿婆又袖了个同样厚重的封红与袁妈妈,袁妈妈推让了两个来回才收下,暗中一掂量,不由咋舌,自家太太真是能掐会算。
  自己来时她就说过:“不过那老娘一看就是个厚道人,那余嬷嬷又是个聪明的,她们既是你领进门的,你就是她们的领路人,必然不会怠慢了你去的……”
  而秦老娘俞阿婆几个自然不知道袁妈妈心中所想,实则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揣测。好生送了她出门,回来看着当地泾渭分明的两堆物什,心中千滋百味,都琢磨出了些许的味道来,有些明白,自己这些人,好像已经搅合进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里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期望

  可再明白也已经晚了,俞阿婆看着秦老娘面色不大对,忙扶了她,打岔道:“刚刚袁妈妈是不是说府里明儿就要白芹送人的?”
  倒是勉强把大伙儿从情绪中拔了出来。
  方良虽然没有体会到俞阿婆的用意,却也立马反应了过来:“是啊!”又问秦老爹:“秦叔,家里还有多少白芹?”
  秦老爹自是清清楚楚的:“拢共也就壅了六塬芹菜,家里头现在还剩下三塬芹菜,差不多三十斤吧!”
  “只有三十斤啊!”方良明显有些失望,不过立马又盘算了起来:“袁妈妈方才说留十斤过年,那就得先拿二十斤过来。”
  秦老爹颔首,抬头看了看天色,略一思量道:“这样吧,我现在就家去,还能赶在晚上把芹菜起出来,明儿一早就能送过来了。”说着又向秦老娘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