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153部分

农家记事-第153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婚礼执客的班子虽是现成的,基本上就是那年莳萝成亲时的原班人马,可娶媳妇同嫁女儿,毕竟又不大相同。
  更何况秦连凤的这桩婚事,本就又与世俗的婚礼不大相同。
  毕竟若是按照常理,秦连凤这个新郎官可是得去京城迎娶新娘子的。
  得带着迎亲的班子过去,再把新娘子连带着郭家那边送亲的班子接过来。
  可这一来一回的,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就不是秦郭两家能够负担的起的了。
  所以两家坐下来商量过后,郭家就决定直接在崇塘发嫁。
  也就是说,远在京城的新娘子会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婚礼吉日之前,坐船直下崇塘备嫁。
  二月下旬启程,差不多吉日前十天就能抵达崇塘,之后便会直接落脚在八仙居的货栈里。
  于是打从进了三月中旬,秦家日(日)都要派人去崇塘码头看上一回。
  只没想到郭家人还未到,秦家门前却来了一位小小的不速之客。(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女娃

  缩着脖子的花椒懵着一张小脸蜷缩在秦老娘内室的架子床上,攥着身旁香叶冰冰凉的小手,一眨不眨地看着面前正闭着眼睛睡觉,鼻子里却吭哧吭哧,听着就让人替她心疼难受的小女娃。
  这心里头,就跟被绣花针扎了个洞的气球似的,嗖嗖地漏风。
  两世为人,说实在的,花椒也自诩算是听过见过经过了。
  就好比这样因着各种缘由被父母家人遗弃的孩子,不管是前世的社会新闻也好,还是今生家里进进出出妇道人家的闲言也罢,花椒都曾见过听过。
  更加可怜可恨可悲可叹的,也不是没有耳闻过。
  可她却还从来不曾有过这样亲眼目睹的亲身经历。
  花椒有些懵。
  原本今天如往常一样,本也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
  也是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她跟着阖家一道起床。
  陈师傅不在家,小小子们就跟着秦连虎兄弟去了书院练武,继续熟悉藤条编成的混元桩。
  而花椒同丁香茴香则是蹦蹦跳跳地跟着秦老爹爬上堡墙,放眼四顾,安静冥想,为着练习拳脚做着准备活动。
  自打天气渐渐和暖之后,只要天公作美,秦老爹就会带着他们姐妹到这堡墙上来练拳。
  有时候,家里的小小子们也会上来练套拳。
  不得不说,站得高看得远。
  在这堡墙上练拳,和平地上虽无不同,可视野开阔,自然心旷神怡。
  只今儿安静下来的那瞬间,四人却俱是听到了一声声低沉细碎的呜咽声。
  花椒姐妹三个,甚至于秦老爹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知又是哪儿来的小奶猫。
  尤其是喜欢小猫的香叶,倏地睁开亮晶晶的眼睛,上前两步就踮起脚尖扒拉着女儿墙,不停地往外探看。
  溪埂、树木、草丛、甚至于即将完工的水碓磨坊,俱都没有落下。
  却一无所获。
  香叶就有些待不住了。
  花椒侧着耳朵,听着那一声接着一声的呜咽,却更似哭声。
  忙朝着香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也扒拉着女儿墙循着声音寻找。
  香叶知道花椒的无识尤为灵敏,忙跟手跟脚的跟着她,捂着小嘴不敢发出声音来。
  花椒则很快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门洞之内。
  只小身量摆在这里,整个人都快趴到女儿墙上了,却还是够不着探看门洞内的情况。
  饶是丁香也够不着,秦老爹却是一眼就看到了门洞内不知甚的时候多了一个破竹篮。
  心里登时就是咯噔了一下。
  赶忙领着花椒姐妹下了堡墙,打开堡门。
  花椒正好立在秦老爹身后,探着身子,一眼就看到了门洞内的破竹篮。
  可那破竹篮里装着的却不是甚的小猫,竟是一个裹着一床打满补丁的小破被子的小婴儿。
  香叶跑在了前头,也已是瞧见了,当即就惊呼了一声,后退一步,手足无措地僵在了当地。
  丁香也傻了眼,张大嘴巴,一瞬间就变换了无数个嘴型,却只是说不出话来儿来。
  花椒已经盯着正皱着一张小脸的小婴儿走上前去。
  不是孩子也不是幼儿,真就是婴儿,看样子眉眼还未长开,脸上还未退红。
  花椒以她不多的经验来判断,这孩子应该还未满月。
  手脚被裹在被子里一动不动,摸上去更是冰冰凉的。
  只有嘴里发出呜呜咽咽的哭声,小舌头时不时地舔着嘴唇,看起来有些烦躁。
  花椒屈起指头碰了碰她发白的面颊,她立马扭转头来,张开小嘴做出找东西吃的样子,还知道**。
  花椒下意识地就要伸手去抱。
  可一看到自己的小短胳膊小肉手,手就顿在了半空中。
  忙看向秦老爹。
  面色有些凝重的秦老爹已经伸出手来,把小婴儿抱在了怀里。又两步上前,站在门前的溪埂上扫视了一遭,不见异样也不见人影,只得先提着破竹篮把小婴儿抱了回来。
  花椒站了起来。
  这才知道不知甚的时候腿都软了,根本迈不开脚步。
  直到反应过来撒腿也在周遭找了一圈的丁香抿着嘴唇无功而返,花椒才拖着一脸懵然的香叶,一步一挪的慢慢往家去。
  有人将还未满月的小婴儿送到了自家门口。
  消息瞬间在家中传开,阖家都动了起来。
  罗氏开了箱笼,找了花椒小辰光穿用过的小衣裳同尿布包被过来,同秦老娘围着这个小女娃一通忙活,给她擦洗换衣裳。
  花椒这才知道小婴儿是个女娃娃,脐带还未脱落,依秦老娘的判断,出生可能还不满十天。
  却就这样被爹娘给放弃了,杜氏直嚷着作孽。
  赶紧盛了碗米汤过来拿热水捂着,由罗氏拿小勺子舀了米汤,让小女娃一点点地吸进去。
  好在小女娃就这样都能吃下东西,虽然一顿饭就吃了将近两刻钟。
  之前还能保持镇定的花椒从起初的腿软到现在浑身无力,慢了不只一拍之后,脑子里这才开始刷屏似的闪过各种念头。
  然后整个人也同香叶丁香似的,渐渐懵住。
  缩在墙角,木木的看着床上的小女娃。
  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秦老娘姚氏婆媳都有丰富的抚养婴儿的经验,仅凭小女娃的动作哭声就能判断出她的状态来。
  冷了、热了、饿了,终于困了、
  不知道已经折腾了多久难受了多久的小女娃很快眯起了眼睛来,发出一声声不耐烦的哭声。
  在罗氏的拍哄之下,小脑袋一歪,瞬间入睡。
  可睡着之后,小女娃的鼻子里就开始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来。
  秦老娘说,这怕是伤风了。
  也难怪,这样的时节,早晚温差正大。又是这样小的孩子,就裹了那么一床都露出灰扑扑棉絮的又薄又破的小被子被放在外头,也不知道究竟呆了多久。
  能捡回条小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只这样小的孩子,也不能用药。没有旁的办法,只能好生照看着,多喂水,多给她清理鼻孔。
  花椒就拉着香叶小心翼翼地爬**去,一心守着小女娃,也好叫秦老娘几个腾出空闲,赶紧商量对策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查访

  丁香也悄悄跟了出去。
  很快屋里就只剩下了两个小丫头守着一个小女娃,安静的只听得到小女娃吭哧吭哧的声音。
  更叫人揪心。
  而且小女娃睡的并不踏实。
  被包在包被里的小手小脚时不时的就要折腾一下,嘴里也呜哩呜哩的。
  花椒同香叶时不时的就要安慰一番,小女娃就好上一些。
  好在这样的看顾,对于花椒,尤其是曾照顾过花椒的香叶来说,都不算甚的难事儿。
  而花椒看着还有力气想伸手蹬腿的小女娃,这心里头总算舒坦了些许。
  就这样过了片刻,香叶忽的凑到花椒耳边同她悄声耳语。
  只刚开了个头,说了句“小妹妹”,话都到了舌尖上的又被她咽了回去,抿嘴收声,停了下来。
  香叶有一肚子的事儿想不明白,想问花椒,她知道花椒肯定是明白的。
  可话到嘴边,她忽的就不想问了。
  她知道,这个小妹妹就算醒着也根本听不懂她们的话,可她还是不想当着她的面,说些就连自己说起来都觉得很伤心的话儿。
  花椒看着香叶的眼圈瞬间红了起来,又慢慢转过头去,把头埋在了曲起的膝盖上。
  她的鼻子也终于酸涩了起来。
  伸手摸了摸香叶的丫髻,靠过来把脑袋轻轻抵在她的脑袋上,又蹭了蹭。
  香叶立刻就靠了过来,小姐妹两个默默无声,就这样依偎在一起。
  只看表象,内室自是一室的温馨。
  而相较而言,外头堂屋里,虽然坐满了人,却颇有些风雨欲来的凝重。
  一屋子的人,这心里头俱是五味杂陈,颇有些不是滋味。
  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甚的。
  最后还是秦老爹给这件事儿定了性。
  道:“各人的孩子各人疼。这样的时节,若不是实在有难处,你们也是为人父母的,又有哪个当爹当娘的舍得把自己的心肝送人的。何况之所以送到咱家来,也不过是指着孩子能活条命罢了,都不容易。若是能找到人家,把孩子好生送回去,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罢!”
  说着就看向了正埋着头,心思不明的秦连熊:“老二,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你想办法打听打听。”
  秦连虎诸人听了这话,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俱是纷纷点头称是,算是同意了秦老爹的决定。
  秦连熊被点名,抬起头来,也爽快的应了一声:“成,您老放心就是!”
  可这心里头,却再是没有这样好的心气儿的。
  老爷子这辈子顶天立地,从不以恶意去猜测人心。
  尤其是如今年纪越大,成天又有孙男娣女的在脚下绊来绊去的,尤其是几个小丫头成天“祖父”、“祖父”的喊着,一刻不见就要寻人,心都化了,也就越发心软了。
  甚的都乐意往好处想,甚的都乐意替人着想。
  就算当初隔壁……存了那样的心思,老爷子都能觉得也算合情合理。
  他却不行,没有老爷子这样的心胸,也没修炼到老爷子的程度。
  在他看来,这个巴巴送到自家门口的孩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前情后状,且不好说的。
  百样米养百样人。
  这世上,自有情愿给儿女掏心掏肺、把命搭上都甘愿的爷娘,却也有把儿女抽筋剥骨称斤论两都不皱眉头的娘老子。
  就算老爷子不叫他打听,他也不会放任这么个心头大患不问不管的。
  只要一想到或许有人正在暗戳戳地琢磨着算计自家,他浑身汗毛都该竖起来了。
  喝了一碗粥,同兄弟们简单交代了两句,秦连熊揣上银子就急急出门去了。
  先往巡检司拜见李巡检,同他打个招呼,又找了崇塘街面上老招牌的帮闲帮着暗中访一访。
  李巡检这人,不管目的何在,可对崇塘百姓还算不错。
  听说有人把孩子遗弃在秦家门口,当即就上了心。
  不光是因着秦家的缘故,也是因为当今是曾下令民间严禁抛弃婴儿的。若是溺婴,更要以故杀子孙论罪。
  而且虽然天高皇帝远,可崇塘也是有着自己的乡约民规的。
  毕竟说起来,崇塘百姓的生计其实是要比别处优渥的多的,只要不作死,少有活不下去的,也少有遗弃子女老人的事故发生。
  却也不是没有。
  比如也有极贫之家实在无力抚养子女,却也没有溺婴抛弃之说的。
  通常都是先鼓励近亲乡邻收养,若是仍旧无人抚养,一般来说,都会把孩子送入镇上的道庙庵堂活命。
  就少有会遗弃路旁的,也少见这样直接送到人家门口的。
  忽的出了这样的事故,自是要严查的。
  而崇塘街面上的帮闲们,行的就是混饭吃的行当。说媒拉纤,成全事儿,大到衙门里走马换将,小到鸡毛蒜皮,就连原配的蟋蟀都能访来,这找个把子人的,虽不敢大包大揽,却也答应访一访。
  能查能访就成。
  秦连熊松了一口气,已是打定主意,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人给翻出来不可。
  否则不说旁的,只说这崇塘内外要都他娘的有样学样儿,但凡养不活孩子或是不想养孩子就往自家丢,那自家甚的都不用干了,挂了育婴堂的牌子专给人养活孩子得了!
  这他娘的叫甚的混账事儿!
  而这厢秦家这边儿,秦连熊出门之前也是给杜氏漏了口风的,杜氏越想越不对,就同妯娌们商量:“你们说,我去找找袁家婶子怎么样?”
  又道:“她老人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收腰抱小的事儿,怕是再没不知道的,可男人们哪有地界儿蛰摸去。”
  又把秦连熊的意思同妯娌们透了透。
  真是作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