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152部分

农家记事-第152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一个色儿了。”
  丁香看了眼四堂哥的太阳**,就啐了一口,还道:“真是活该,谁让他不存好心的!”
  又问二堂哥:“那现在怎么办,老太太肯定知道了,没有罚他吗?”
  “怎么可能不罚他!”二堂哥说着就一皱眉头:“老太太气坏了,没想到这祸头子竟是出在自家的。可偏偏他直到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总不能把他抬去祠堂吧,那说不得就要了他的命了。我们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把堂舅堂舅娘叫过去了,狠狠地训斥了一番,不但罚了他们跪祠堂抄族谱,还说要把堂舅的买卖给散了,叫他回来种地。要是再犯,直接出族。”
  花椒同丁香都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老太太这样干脆利落。
  只想到不痛不痒的姚舜华,丁香还是嘀咕了一句:“真是便宜他了。”
  谁知道从不多话的六哥竟接了一句:“确实便宜他了。”又道:“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治他的。”
  众人的目光就都诧异的落在了六哥身上。
  六哥就道:“祖母之前不是教训过我们么,说读书不是为了争气斗狠,可咱们如今还真得争回气了。只此争气不比彼争气,咱们是不蒸馒头争口气。那个姚舜华也好,还有那些个酸话连天只知道嫉贤妒能的小人也罢,眼见咱家有人过了县试就这样百爪挠心的难受,这是甚的臭毛病,咱家非得给他们掰回来不可!”(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存志

  至于这究竟又该怎么掰。
  饶是六哥没说,大伙儿也能想得到。
  对视一眼,花椒好像在半空中看到了实质性的噼里啪啦的火花,随后屋里就响起了不绝于耳的拍巴掌拍桌子的声音。
  刚由花椒香叶帮着趿拉上鞋子的四堂哥更是捏着手指关节,凉凉地道:“成,那咱们就来当回郎中,给他们掰一掰这臭毛病!”
  正好一脚跨进来的大堂哥一听这话,自是一头的雾水,上下打量着四堂哥:“你想当郎中?”
  心想说,这是又出甚的幺蛾子呢!
  “大哥!”看到大堂哥,屋里正踌躇满志的兄弟姐妹们齐齐招呼一声,就七嘴八舌的咋呼开了,把六哥方才的话告诉给他听。
  四堂哥更是一把拽住了大堂哥的胳膊,道:“我当甚的郎中呀!不,我是得当郎中……不是,大哥,我的意思是,你得同三叔好好考,过府试过院试,拿下秀才最好廪生的功名后再一路考上去,叫那些个三蛇七鼠哪怕浑身长满了嘴,也再不敢狂三狂四的把咱家挂在嘴上说三道四。”
  五堂哥却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能光叫三伯同大哥考呀,咱们这些人也得出把力呀!大哥不是说了么,县试还算容易,二哥小六自是早晚能过的,可说不得咱们也能糊弄过去呀!这考过一个是一个,气死一双是一双嘛!”
  说完还笑眯眯地问四堂哥同花椒、丁香、香叶姐妹几个:“你们说是不是?”
  “是你个头!”结果话音刚落,就被丁香跳起来兜头打了一巴掌。
  “哎呦!”五堂哥抱头鼠窜,躲到了香叶的身后,香叶忙嫌弃似的往旁边挪了半步。
  看的花椒啼笑皆非。
  大堂哥亦是又好气又好笑,问着他:“我甚的时候说过县试还算容易了?”
  之前从莲溪县试回来后,三叔是让他给家里的小小子们开课,专讲县试心得。
  他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除了考题之外,更把自己三场考试前后的心理变化同自己的体会和兄弟们详详细细地说了一回。
  其实就想告诉他们,只要功底扎实,心性持重,考试的时候能够平心静气,不受外物打扰,县试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至于就难到哪里去,或许目光可以放的更远一些。
  却没想到,到了这个臭小子的嘴里,直接就把他原话的大前提给砍掉了。
  大堂哥不禁又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五堂哥一番,道:“就你还想糊弄?就凭你这点子小聪明,到时候还不知道究竟谁糊弄谁的!”
  二堂哥也觉得五堂哥这吊儿郎当的态度确实成问题,就同他道:“咱们既是要下场考试,自然得像三叔大哥那样有把握才成,总不能就去走个过场吧!你这糊弄来糊弄去的,到时候名落孙山,或是坐了红椅子。我敢保证,外头那更得说甚的都有了,你信不信?”
  “可不!”三堂哥也点头道:“那起子小人,成日介说长到短的,也不知道读的甚的圣贤书,又读到哪去了,有甚的说不出来的。”
  非常赞同五堂哥说法的四堂哥听着三个兄长连番的批评,不免一缩脖子。心下庆幸,幸好方才丁香动手的时候他管住了嘴巴没有接话,否则这会子还不得成火靶子啦!
  幸灾乐祸地看了五堂哥一眼。
  这叫甚的,这就叫乐极生悲。
  五堂哥已是被批的耷拉了脑袋了。
  再没想到自己掏心窝子的一番话儿竟然惹来了众怒,忙抱拳告饶:“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不敢糊弄了。”
  说着又闷声闷气地道:“我是想糊弄来着,可你们也太高看我了,我也得糊弄的了三伯才成呀!你们也不想想,三伯甚的人!若我功课不扎实,心性又不稳,三伯怎么可能放我去县试的!”
  说着还鄙夷地撇了撇嘴:“你们以为谁都是那小心眼子的爹娘啊,教子无方,溺爱不明。要月亮不给星星,老子给儿子当孙子,这哪是爷娘啊,分明就是仇人嘛!也难怪老太太要发这样大的火,要是我底下有这样的不肖子孙,我也火。现在好了,不但被撵去跪祠堂,还要断了饭碗,这可是面子里子都被刮下了。”
  四堂哥同丁香听五堂哥说的有趣,想笑又不敢笑。
  丁香就又拎起了巴掌来,吓唬他:“不许胡说八道。”
  花椒眨了眨眼睛,倒是觉得五堂哥这话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只是……看来还是以往骨头紧的不太够。
  大堂哥也没想到五堂哥会说着这样一番话儿来,倒是一点头,赞同道:“溺子害子,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明白长辈们的苦心就好。”
  虽说这臭小子这话确实粗鄙,可这道理却是再对也没有了。既是他心里有数儿,倒也不必替他担心太过了。
  大堂哥说着就看了眼六哥,又看了眼其他兄弟,道:“不蒸馒头争口气,我也觉得小六这主张挺好的。至于道理你们也都懂,归根结底还是咱家根基太浅太弱太薄了。所以没别的,咱们就好好念书,士农工商不拘一格,抑或是好好学门手艺,也可以是好好学着壅白芹。只要咱们都能成人,堂堂正正自食其力,真金就不怕火炼,乌云也遮不住日头!”
  一番话,说的一串儿的兄弟姐妹俱是齐齐应是。
  只话虽这样说,可不知怎的,大堂哥心里头还是忽的就想起了礼诗圩的那些个闲言碎语来,又想起了县试成绩出来那天,方庆曾叽叽咕咕同他说的那些个话儿。
  方庆那小子,同家里这两个皮猴狲一模样,也是个混不吝的性子。嘀嘀咕咕的尽是操心三叔头先两场都考得挺好的,可这再覆一场怎的好好的就考进县前十去了,这在府试的时候可是要提堂的,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么!
  只这话嘀咕了几遍之后,又说若是能一鼓作气考个廪生也不错,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同他学里的先生似的,在自家设个学塾了……
  正寻思之际,茴香也过来了,却是道:“姚家外祖父同大舅过来了,你们赶紧收拾收拾,前面见礼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自来

  姚老丈同姚大舅又是过来赔罪的。
  至于为甚的不是当事人亲自上门赔罪,自不是姚家人心不诚的缘故。
  而是如今不单是姚舜华还躺在床上起不了身,他娘老子又被姚老太太关进了祠堂。
  也是因为姚老太太的脾气,是再无更改的。既是知道那一家子死性不改,自是不肯叫他们过来道歉的。
  所以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只能由姚老丈同姚大舅过来代为赔罪。
  姚老丈见到秦老爹,只觉得老脸都丢光了。至于姚大舅,那更是羞愧难当。
  再没想到他们这一支从来自诩大人不曲,却出了这样忤逆的小辈。
  而秦家人亦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背后挑唆指使,传出这样闲言碎语的竟是个半大的孩子。
  这可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尤其是在秦连虎同姚氏看来,虽说他们身为长辈这样议论小辈并不好,可说句实在话,这孩子,打小可就不是甚的省油的灯。
  心眼子也着实太多了,可这世上从来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走弯路。
  再加上既是独子,又打小惊过风,好容易抢回一条命,身子骨却始终不好,更是被娘老子纵的不知天高地厚的。
  这样下去,恐怕又是一个秦连彪。
  想到杳无音讯的秦连彪,阖家再重新来看这桩事儿,这心里头,不免有些唏嘘。
  对于姚家这样两番道歉的诚意,颇有些感触,更是打心里敬佩。
  而对于姚老太太的雷霆手段,那就更是高山仰止了。
  老人家可不是吓唬吓唬子孙的,她可是真个前脚把姚舜华的爹娘关了起来,后脚就亲自动手三下五除二地就处置了姚舜华父亲手里的买卖。
  还说家财万贯不过三餐,埋头在银子里又有甚的用。
  何况孩子若是成人,何必要钱。孩子若是不成人,要钱又何用!
  有那钻在钱眼里的闲工夫,还不如在家好生管教孩子。
  趁着孩子年纪还小,性子还未定,还有学好的机会,赶紧把他这怙恶不悛的性子给掰回来。
  还下了最后通牒,若是掰不回来,这样的不肖子孙,她是绝对不会姑息的,也就只有出族一条路了。
  如此手腕,饶是秦老爹都有些震动。
  随后,也开始履行自家叫小小子们腿肚子转筋的惩罚。
  却是背诵族谱。
  不光是打架的四堂哥五堂哥,阖家老少,尤其是小字辈,不管小子丫头,都被要求熟背族谱。
  却不是从族谱开头的谱名谱序开始的,而是从家训族规开始背诵。
  有人欢喜有人愁,大堂哥却润物无声地一点一滴地替秦连豹分担起了管教弟妹的责任,没别的意思,只是不想让正在为府试做准备的秦连豹分心太多。
  只不过叫秦家人,甚至是姚家人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姚老太太确有雷霆手段,却也架不住姚舜华的爹娘眼见十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连带着身边的账房伙计都要被遣散,急红了眼睛,竟把怒火对准了姚老太太。
  在祠堂里就哭起了祖宗来,说甚的老太太一贯待他们两房厚此薄彼,长房那就是天上的云,他们二房那就是地上的泥。如今更好,就连长房的泥腿子姻亲都要提携,硬生生的帮着外人把嫡嫡亲的孙子曾孙踩在脚底下,碾碎成泥都不肯罢休。
  直戳老太太的心窝子,还哭问他们到底是不是老太太的子孙。
  饶是老太太一贯性格坚毅,眼见亲孙子这样颠倒黑白怙恶不改,还是怒急攻心,登时就不大好了。
  姚舜华的爹娘顿时唬了一大跳,这心里头又惊有怕又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姚家已是人仰马翻了。
  秦家转天得了信,秦老爹秦老娘亲自过去探望姚老太太,并把姚氏留下服侍。
  所有人俱是心惊胆战的。
  八十三,鬼来搀。
  姚老太太今年八十四的高寿,可是好不容易才迈过这个坎儿的。
  哪里知道命里还有这样一劫。
  而姚氏其他支房的族人们知道姚老太太是被不肖子孙生生气病了的,自是勃然大怒。族里的几位长老亲自去吧姚舜华的爹娘提回了祖祠,惩以家法。
  好在姚老太太的身子骨本就硬朗,何况还有一口气撑着不散,在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以及孙女的悉心照料之下,病情渐渐有了起色。
  到了三月上旬,已能下地走路了。
  隔天就要过来探望一回的秦老娘看着就长出了一口气。
  若是姚老太太这回有个甚的好歹,自家这辈子都不会心安的。
  而病后初愈的姚老太太虽还虚弱,可心里头却是明镜似的,催了姚氏家去:“你们家老五这月就要成亲了,到时候我还要去讨杯薄酒,你快家去给你婆婆妯娌搭把手。”
  姚氏虽打心里放不下老祖母,却也知道老人家的脾气,何况家里也确实有一大摊子的事儿需要人打点,这才收拾行李回了家。
  秦家这厢也确实在为秦连凤的婚事忙的脚不沾地的了。
  虽说新人的新房早在旧年入宅的时候就已收拾妥当,并不用像旁人家似的大动乾坤的粉房子,却也得披红挂彩好生布置一番才能成。
  而婚礼执客的班子虽是现成的,基本上就是那年莳萝成亲时的原班人马,可娶媳妇同嫁女儿,毕竟又不大相同。
  更何况秦连凤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