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258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58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张大牛高声答道,被全军期待的感觉让他热血沸腾!不过他还有几分明智,当初受训的教条也没有忘个干净,“不过都头,俺可不知道杨无敌庙是个什么样子,离这里又有多远。能不能找个识路的给俺带队!”
    都头退后一步,将身后的人让出来。那人身材精瘦,双目精灵,一看就是探子的模样,他对张大牛道:“俺就是给排正来领路的。这里是老王谷,离关口只有十二里。而杨无敌庙就在古北馆外的东山坡上,再显眼不过!”
    有了向导,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风雪天,关头上的守军肯定看不到下面的动静。十二里的山路,也就一个时辰的事。
    张大牛正准备下令全排。都头却突然又道,“记住,前面路上有自家的哨探,不仅有我们副二营的,还有军团长派出来的正营游骑。不要一看见骑兵就开枪,看清楚了再说!”
    “诺!”张大牛的回答,短促有力。有游骑在前面监视敌军,那就更安全了。也不用担心敌军会突然杀出关来。
    转过头来,对着三十多名弟兄,提气高声:“都听到了罢,全军都看着我们这个排!能不能抢到头功,就看你们走得快不快了!全体都有,收拾行装,全速前进!”
    三十多人齐声应和,没有半点耽搁,丢下背包,将枪支扛上。站起列队,穿过前面的队伍加速前行。而在他们身后,一个都紧随,一个指挥也在集结。
    一条长蛇蜿蜒在扭曲的山道上,啪啪的脚步声连成一串鼓点。张大牛带着他的排轻装前进。迅快的速度,依然严整的队列,将往年受训时的成果彻底表现了出来。
    张大牛计算着脚步,约莫走了四五里,却见着周围的地势越发的开阔起来。路边甚至能看到几座凉亭。
    ‘快到了!’他心想。这时却听见前面的一阵急促的踏水声,不同于步兵前进的脚步,而是战马在奔驰。
    他一挥手,“全军戒备!”
    麾下士兵立刻排列在张大牛身前,三重队列,火枪齐齐指着前方,刺刀也挂上了枪膛。
    眼前的风雪被沉沉的撞开,一名骑兵踏着路上泥水冲到队列的阵前。看着骑手身上披挂着一件被熏黑的胸甲,张大牛放下心来,是自家的游骑兵!
    “你们是哪一部的?!”骑手在马上居高临下的问着。
    张大牛听着声音耳熟,却是自家儿子的声音,“大哥儿……”他不敢确定,但上前一步定睛看了一通,立马惊叫起来:“是大哥儿罢!”
    马上的军官闻声扭头,仔细看了张大牛的样貌,连忙滚翻下马,不顾地上的泥水,跪倒在张大牛的面前,唤道:“爹!”
    “真的是大哥儿!”张大牛嘴唇哆嗦着,眼里忍不住要流泪,看着比上次见到时又英挺了几分的儿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远离家乡万里,隶属不同部队,父子却还能在战场相见,当真是难得。
    但战场之上,却没有父子畅叙的空间,一骑战马冲了过来,马上的骑手双眼怒瞪:“张希均,怎么回事!?”
    张家的大哥儿,大名便是张希均。张希均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指着张大牛,向自己的上司介绍道:“教导,这是俺爹!”
    怒瞪着的双眼变得柔和了一点,但立刻,又一下锐利起来,他沉声道:“大战在即,你父子要说话还是等打完再说!古北口寨中,有的是时间。”
    张希均低头应是,翻身跳上马,俯下身子,低声道,“爹,要小心!”
    “放心!”
    张大牛心知军情紧急,回了一句,再也不耽搁,领着队伍再次起步。而张希均也纵马而去,不再回头。
    道左相逢,无暇深谈,就指望胜利之后,在古北口上父子能畅叙离情。
    张大牛的队伍不断向前,但急行军的松散队列已经渐渐缩短,改成了警戒前进。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游骑一起接着一起。路边的屋舍也是越来越多。旧年的太平年景,这里商旅往来,车马不断,路边的这些屋舍,都是做着商旅们的生意。但女真人一来,一切都变了。此地的百姓非死即逃,留下的就只有一间间空旷的屋舍。
    张大牛前进的步伐终于停了下来,隔着数里,无尽的风雪也遮不住一道高耸的黑影。黑影连着两侧的山峦,将前路完全遮住。
    古北口就在前方。
    两山夹持,雄关巍峨。那不是一道墙,而是数重的关寨前后集合在一起的防御体系。连着峭壁,压着河水,控扼燕山内外。果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要塞。
    这样的险关决不是一鼓作气就能打下来的。张大牛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场恶战的准备。据守雄关,也难怪关内守军会如此托大,没有派出游骑,在山道中,布下第一道防线。
    向导这时指着右首边半里外,一个隐隐约约、有些模糊的庞大院落,“那就是杨无敌庙!”
    “那就是杨老令公的祠堂啊!”不仅是张大牛,连他麾下的士兵们也伸着脖子在望着。杨业杨无敌的名声,流布天下,在说书人口中更是一个传奇,就算是江南的幼童,也能说出他的名号。
    杨无敌庙是十几进的大祠堂,殿阁屋舍也有二十多栋。又在河边的一处高坡上,若有一军镇守其中,与关口成犄角之势。要攻打古北口主关,难度就高上许多。
    “不过金虏没有在里面驻扎军队,连庙祝都跑了。”
    “是么?”张大牛却不敢大意,金虏就在五里之外,再小心也不为过,
    派了几个眼力好的士兵,在庙门外监视。张大牛跨入殿中。灰尘遍地的杨无敌庙,显是破败已久。主殿内杨业的塑像,金身斑驳,露出了里面的泥胎。殿室地面上,还有许多干掉的马粪。
    “该死的金狗!”张大牛低声骂着。
    对于杨业这位宁死不屈的大宋名将,契丹人也是深为敬服。这座杨无敌庙也是为了纪念于他,并让宋人使节来往祭拜,才由辽人立在古北口边。不论宋人还是辽人,到此处都会恭恭敬敬的参拜一番,也只有女真人,对杨业没有任何了解,却将祠堂当成了避雨放马的地方。
    张大牛指使着手下的士兵,打扫庭院和殿室。这里地势优越,等大军压到古北口下,此处必然会成为前敌指挥部,就近指挥全军的战斗。
    他接下任务时,本来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战,却没想到会是如此平淡。不过想想也是,他并不是科班出身,一个预备役士官,临时的排正,都头又怎么会将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来做,如今却是将他当成打前站的杂役来使唤。
    张大牛怒火中烧,狠狠的攥紧了拳头。他在军中已久,思维方式也变得像个真正的军人。好战,自负,这是每一个士兵都不可避免的,他也不例外。被人小瞧了,这个面子却定要找回来。
    这是个动荡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出头的机会,张大牛相信,今次大战,他肯定会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儿子就在身边,作为一个父亲,没有丢脸的权利!
第二十一章 开局(下)
    第二十一章开局(下)
    洪武元年十月十九。辛亥。【西元1126年11月5日】
    一夜易过。飞雪已化为细雨。
    冰寒的冬雨洒落在战场之上,而城头上的箭雨比刺骨的冬雨更为犀利。一群深红军服的士兵在致命和不致命的风雨中,安营扎寨在关墙之外。
    古北口的寨防森严,高达四丈的城墙依山傍水,敌楼密布。城墙之外,一道羊马墙环绕,再外,又有数重鹿角防护。
    引线在竹筒中燃烧,点火后的宋军士兵弯着腰,快步跑着从前线逃开。跑出二三十步,突然各自扑倒。就在他们身后,便是轰然一声巨响。木屑碎片洋洋洒落,城墙下的鹿角,却被这次爆破炸出了大片缺口。
    完备的城防要塞体系,绝不是一道城墙那么简单。在城墙主体之前,一般都会有一道五六尺厚、半人高的胸墙,称为羊马墙,以作防御辅助。而羊马墙前,便是一条宽阔深广的濠沟。深濠再前,若有条件的话,会撒上一片铁蒺藜。迟滞敌军的攻击。若是没有铁蒺藜,也会安放几重鹿角。
    守城的军队也不仅仅是在城头上向下射箭掷石——这种情况下,守城一方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而是以城墙为依托,下到羊马墙后防守,上下两重夹攻,从而将敌军阻隔在壕河之外。情况允许时,还需要越过壕河组织反击,以打击攻城一方的士气。
    以上述标准来评判,关口内女真人的守御其实是不及格的。让副二营轻轻松松便将布置在外围鹿角全数清理出去,逐步逼近到羊马墙前。但女真人却有着另一件利器,将他们的疏失完全弥补的利器。
    战场上空,轰的又一声响,但比方才的爆破声轻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呼啸声,却同样让副二营的士兵俯身躲避。
    “对士气打击很大啊!”张希均望着前线,不由叹着。他是正营的游骑兵,昨日与父亲相见后,回去禀报了敌情,今天又被派了上来查探。
    张希均的身边,是与他一同接受任务的同伴。同样看着城头上近十门火炮炮口不断闪出火光,也同样叹着:“一直都以为火炮是自家的宝贝,谁能想到金虏也会有!”
    张希均奇道:“金虏有火炮的事,应该早就通报下去了罢?毕竟年初攻东京的时候,完颜宗望就已经用上了!”
    “没当面看到,谁会当真?”同伴扬起头:“若论地势,这古北口要塞甚至还在旅顺的金州要塞之上。”
    张希均虽没有去过旅顺,但在士官学校读书时,却了解了一点当地地理:“旅顺是突入海中的半岛。金州要塞正压制着半岛连接陆地的峡道,峡道左右控扼被海水,当然不及高山险峻,但战船却能跨过来助守。”
    “但金虏也有火炮啊。光是打破关口已经不算容易,要攻下大石岭上的主要塞,怕是更要费一番气力。金虏有火炮助守,这座古北口关城,不是几天内就能打下来的。”
    张希均再次叹起:“看来要等火炮运上来才会正式攻城了,这样子打不下来。”
    古北口要塞,居高临下,盘踞在大石岭上。人马出入口内口外,是从要塞下的关卡而过,道路不经过要塞,却被要塞监视着。一条长城自要塞向东西延伸,只在官道西侧不远的潮里河处,中断了十数丈。但隔着河道,却几重敌楼并立。如此寨防,再加上火炮助阵,的确不是将重武器还没运上来的副二营可以打破。
    在火炮上来之前,他们的任务就只是清除出城墙外围的通道。
    ……………………
    张大牛领着队伍退了下来。在城下战了一个多时辰,防备守军出城突袭。浑身淋了雨,虽然有雨披,但靴子却是全湿透了。
    “快脱鞋洗脚!喝点姜汤祛寒!”
    一回到营地,一锅热腾腾的开水,一锅煮好的姜汤,就给张大牛他们准备好了。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得有口热饭吃。连续半月的行军,对于经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若是连着三天吃冷食,士气就能全毁光。
    也多亏女真人不会守城,若是当年辽人在,他们还知道要将关口附近的山林都砍光烧光。但女真人来到此处后,根本就没有想过此事,虽然没有高一点的树干,但灌木丛丛,用来当柴火,却方便得很。
    一排汉子,将臭烘烘的脚丫伸入热水中,舒服得眯起了眼睛。张大牛一边泡着脚,一边问着站在身边,看着洗脚水热不热的炊事长:“就不知还要在城墙地下呆几天?老李,你这个当炊事长的有没有消息?”
    炊事长是张大牛的老伙计,上到营中的三位主官,下到一列小兵卒子,都要到他这里吃饭,若论耳目灵通,他绝对能排近前十:“听说辎重队和第二补充营都上来了,在山道上赶着修路,据说要在五天内修得能让装着火炮大车通过。”
    “而且不仅是大车。军团长已经调兵从潮里河上来了,据说还有飞火雷一起上来!今夜就能到!”
    张大牛看了看标准厨子模样的老兄弟,“你当炊事长真是浪费了,若是换个位置,去职方司当个打探机密的,保不住校尉都混出来了……”
    炊事长拍了拍滚圆的肚子,脸上赘肉直抖:“哈……何止校尉,给俺三年,金星俺都能到手!”
    入夜后。
    围绕着杨无敌庙中的指挥部,副二营的营地内外灯火通明,与关头上的一条条火龙交相辉映。而营地和关口之间的数里战场,却是一片深黯。
    不论金人还是宋军,此时都没了动静。只有关口上的火炮,有一发,没一发的向黑暗中漫无目标的射击着。
    一群模模糊糊的人影,在黑暗的战场中晃动,不知放置些什么。身边不时响起的炮弹落地声,也没有让他们动摇半点。若是在白天,从他们左臂上的‘炮’字袖章,就能一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