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陵长歌 >

第100部分

金陵长歌-第100部分

小说: 金陵长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毓转身踏上堤坝,二人赶紧上前,一左一右将杨毓扶住。
  小船渐行渐远,稽夜将榻几上五册《琴赞》推到王冲面前。
  王冲挑挑眉,笑着道:“稽兄这是何意?”
  稽夜抿抿唇道:“阿毓这部《琴赞》主讲乐理、琴技,经我与陆覃二人批注后,应是无错漏。”
  王冲偏偏头,眸间染上一分调笑,故作正经的道:“小弟愚钝。”
  阮宗冷哼一声道:“你将这部《琴赞》拿去,呈上太学中郎官,可做教化学子的书经。”
  王冲粲然一笑,道:“小弟莫敢不从。”说着,他意味深远的道:“不过见了一次面的小姑子,便能得稽兄与阮兄二人如此相护,单凭这一点,这小姑便不凡。”
  向期略微摇摇头,捋着斑白胡须道:“王贤弟此言差矣,待你仔细研读一番《琴赞》便知稽兄阮兄所言,并非只是为帮阿毓摆脱谣传恶名。”
  向期为人师表,向来严谨迂腐,却也说出这样的话,王冲微微蹙眉道:“倒是我小人之心了,二位兄长放心,阿冲定将此事办妥。”
  一旁的刘伦大笑一声道:“谁敢与我再饮一杯无?”
  众人朗声一笑,山源捋着美髯,畅然道:“顺流而下,乘夜去看看长江月夜,岂不美哉!”
  :“善!”众人朗声一笑。
  月光照在青色的石板路上,静墨低低的道:“女郎真真不省心,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抛下奴,整整一日与那几个人在一处,这名声便真真不要了么!”
  杨毓笑着,语气带着少女独有的娇糯道:“谣言止于智者,我在乎甚名声?”
  静墨紧抿着唇,微微有些怒气道:“旁人说旁人的,女郎自个儿也不在意了?若真顶着那不洁之名,女郎可还能与王氏郎君成就良缘?女郎不知,那谣言现下传的有多严重,甚至有人说女郎。。。”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杨毓,却发现她恍若未闻一般,静墨眉心一蹙,狠狠心道:“甚至有人传言女郎不但与王氏郎君、桓氏郎君有私,甚至借兵九江王也是靠着谄媚于九江王。还有人将女郎与卢氏二郎的婚约之事说出来,说女郎是婚前失贞才被退婚的!”
  杨毓满不在乎的笑着道:“静墨啊静墨,傻孩子。”她略微推开扶着她的二人,手指拢拢碎发,笑的洒脱不羁,独子踏进内院。
  杨毓是因今日所见打开视野,而真的不在意了。可话落在静墨耳中,却并非这意思,她心中一沉,女郎是因王靖之迟迟未上门提亲而悲痛,所以才自暴自弃?
  祺砚不自觉的看看身侧的静墨道:“女郎怎地了?”
  静墨微微摇摇头,秀美的小脸露出浓浓的疑惑。她一咬唇,一扭身,跑了出去。
  祺砚怔怔的看着两人实在是觉得奇怪,无可奈何的一耸肩,喃喃自语道:“一个也看不懂,一个也猜不透。”说完她转身,往厨房去。
  静墨跑出杨府,独自往南岸去,她踌躇的站在王府后门处,抿了抿唇,终于伸手叩门。

  ☆、第一百九十六章 静墨之怒

  院门“吱呀”发出一声长长的鸣叫,一个身着淡蓝短衣的下仆站在门内,调笑的看着静墨,笑着道:“小娘子又来寻杨氏郎君?”
  静墨面色微绯,微微点了点头,低低的问道:“他在吗?”
  下仆笑道:“小娘子在耳房稍候,我这便去寻郎君。”
  静墨垂着头进了门,进入凉爽的耳房。
  不过片刻功夫,杨固尘撩着长衫下摆,面带惊喜的进了耳房。
  静墨羞的满面潮红,声音低的如同蚊子叫一般,喃喃的道:“我有话与郎君说,郎君与我出来。”说着她略过下仆的调笑出了王府的后门。
  杨固尘有些奇怪,缓步跟在静墨身后。
  华灯初上,淮水两岸被盏盏彩灯照的通明,淮水上泛着数驾画舫,或华丽无匹,或青顶乌篷,隐隐的有温软的吴侬软语钻进耳中,那是歌女的吟唱,它凄然,它悠长,它触动人心,让这淮水烟波显得凄婉,让人轻易动情。
  静墨缓缓的行在前头,考量着话要怎么说出口,杨固尘一身青衫,就缓缓的跟在后面,等着静墨开口。
  久久,久久。
  静墨站定身形,转眸看向身后的杨固尘,神色严正的道:“郎君可知为何王司空还未上门提亲?”
  杨固尘想过静墨有许多话要说,却未想到,她一开口,问的竟然是王靖之与杨毓的事,他微微一怔,笑着道:“许是时候未到。”
  静墨往前踏了一步,逼近杨固尘,道:“郎君何必敷衍,君子坦荡荡,有何事不能当面言说。”
  杨固尘微微蹙眉道:“如此咄咄逼人,你在何处学的妇德。”
  静墨毫不相让,也无一丝悔意,仰着脸道:“请郎君回答,究竟,那王靖之有何难处。”
  杨固尘抿抿唇,略带怒气的道:“你这性子,如你家女郎一般无二,凡事不知退让,否则郎君何必这般进退两难。”
  他说了这句话,有些后悔,伸手想要扶住静墨的肩头安慰,却见静墨身子微微一侧,嗤笑一声,道:“是么?郎君是在王氏郎君身边为文士甚久,竟忘记淮水北岸你口中那不知进退的女郎,乃是与你血缘之亲的表妹。”
  她顿了顿,冷声道:“我就是女郎家仆,像女郎有何不对?郎君处处藏着掖着,全无半点坦诚,难道也是像了你家的郎君?”
  :“你!”杨固尘面色一红,收回了停在半空的手,一甩袖,负手身后,道:“我见你来寻我,还以为你是念着我,一见面却是这般逼问,若无他事,固尘这便回了。”
  静墨一蹙眉,撇着嘴道:“是,郎君大驾请回吧。”
  杨固尘一拂袖,转身往回走,静墨气不过,冲着杨固尘的背影喊道:“郎君若见到谁家小姑品德性情绝佳,手下万勿留情,定要早早定下婚事!静墨自然请女郎做主,将你我婚事作罢,毕竟如我这般咄咄逼人、毫无妇德的小姑子不多!”
  杨固尘身子微微一顿,这小姑子真是大胆,竟连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他怒气更盛,脚步更快的走掉。
  静墨一人留在原处,气恼的跺了跺脚,喃喃自语道:“我,这是做甚。”她本是想通过杨固尘打听下王靖之的事,却与杨固尘不欢而散,话已出口,她暗自有些后悔,缓缓的蹲了下来,颓然的看着杨固尘走远的方向,虽然,那人已然走远,已不见半点身影。
  杨固尘藏身在小巷的暗处,远远的看着静墨手足无措的模样,有心想要走出去,心中又实在气她说话不顾后果,直到目送静墨转回北岸,他提步进了王府。
  王靖之正与樊公徐公坐在竹林,他垂头丧气的突然而至,令三人不禁一怔。
  樊公笑道:“不羁狂傲如固尘,也有这般不得志之时?”
  杨固尘咬咬牙,坐了下来,狠狠的道:“小姑子逾发矫情,叫人又恨又。”又爱?他将即将说出口的话,生生的吞了回去。
  三人相视一眼,低低的笑了起来。
  王靖之抿着唇,月光投射到他周身,让这清远高疏之人更添风采。他转头看着杨固尘道:“可打探到来的是哪位郗氏女郎?”
  杨固尘蹙蹙眉道:“是郗氏道霁,听闻这女郎乃是嫡三女,身份高贵,才名远播。”
  王靖之轻轻一笑,慢条斯理的起身道:“这般大张旗鼓而来,若不定下婚事是不罢休了?”
  杨固尘有些急了,跟着起身问道:“郎君打算如何?难不成真的将郗氏女郎迎进门?”
  王靖之淡然一笑,有一丝邪意划过眼底,他轻轻摆摆衣袖,如行云流水一般,漠然道:“她愿自取其辱,我还拦着?”
  樊公略微沉思一瞬,道:“不论如何,那也是郎君表妹,郎君还是莫要太过。”
  王靖之颀长的身姿,在月下显得更加脱尘,他淡然的道:“与我何干?”他转眸看向樊公道:“樊公,当真想好要入朝堂?”
  樊明毫无迟疑道:“是,樊某愿去见见风起云涌的朝堂。”
  王靖之微微沉吟一瞬,道:“樊公大才,堪重用。然,今上喜怒无常,望公自保重。”他似觉得嘱咐的不够,还想再说几句,清亮的眸光慎重的看着樊明道:“今上多喜以寒门官员开刀,公性情耿直,若真有危急时刻,请公三思而后行。”
  樊明慎重的起身,对着王靖之长施一礼朗声道:“若能为国出力,明不惧生死,既置身朝堂,也必宁折不弯。”
  王靖之无奈的摇摇头,缓缓的道:“我懂了,明日我便上书中正官谢氏元朗,举荐于樊公。”
  :“郎君。”
  杨固尘面色微微泛红。
  王靖之微微偏头看着他:“固尘有事?”
  杨固尘一抿唇,拱手道:“固尘毛遂自荐,可为司空令史。”
  他说,他认为自己的才学,可以做王靖之的令史,辅佐于他。
  杨固尘现在做的事,已经是令史之职,只不过并没有官职而已,王靖之欣然点头:“善,此事我明日同樊公的举荐信一同送呈中正官。”
  :“谢郎君。”
  王靖之扬唇而笑,转身而去。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世出仕

  一直未出言的徐茂斜眼看向樊明道:“醉心山水有何不佳?何必去搅动朝堂?难不成你也是那求官求财的庸人?”
  樊明抿唇而笑,缓缓的道:“徐茂你就未想过报效朝廷?”
  徐茂微微蹙眉,不悦道:“理俗务必成俗人。”
  樊明用那种似看着小孩子般的眼神,看着徐茂,摇摇头道:“若有一日徐茂愿入世,便能懂我矣。”
  徐茂冷哼一声道:“再过几日,我便要去姚江寻友,你去也不去?”
  樊明微微摇摇头道:“湖光山色,茂代我一观。”
  “哼!”徐茂一甩袖,气恼的离去。
  杨固尘看着昔日好友因这入朝与否之事恼怒,心中有些狐疑,他低声问道:“公何故突然入世?”
  樊明不自觉的想起初次见到杨毓时,她笑他脸长,摸了摸下巴,笑道:“为士者,报效于上乃是忠义,何须缘由?”
  杨固尘微微点头道:“是。”
  次日一早,王靖之派下仆将两封信笺送到谢府,不过一刻,下仆回报,杨固尘之职可允,并带回任命,樊明之职还需安排,需过几日才能回复。
  淮水北岸,杨毓正吃着朝食,外间响起车马走动的声音,她放下未吃完的米粥。
  :“女郎,王氏女郎与桓氏女郎来访。”白鸢自外间走进来怯怯的道。
  杨毓笑道:“这么早?”她站起身来,往门外迎了出去。
  :“阿毓姐姐,你昨日去了何处?阿容等你甚苦。”桓秋容已然习惯了“洛神步”的步履,且走的逾发曼妙,将那将绽未放的窈窕显得多出了几分。
  杨毓冲着王仙爱微微点头,伸手挽上桓秋容的手臂,歉意的笑了笑道:“昨日误上贼船,耽搁了与你游河,是我不对。”
  :“贼船?”二女大惊失色。
  王仙爱面色有些紧张,凤目上下打量着杨毓道:“可有所失?”
  杨毓就这么全须全影的站在这,她这一问,问的是杨毓是否贞洁有失。
  先不说杨毓还未与王靖之谈婚论嫁,便是真的到了那一步,这话也不该王仙爱来问。
  杨毓与桓秋容皆是一怔。
  杨毓低低的笑了笑道:“是我失言,是雁栖山竹林七贤的船。”
  这次,王仙爱与桓秋容二人停住了脚步,两人四目怔怔的看着杨毓。
  杨毓忽然觉得身边二人不对,转眸看去,桓秋容一双小鹿似的眼圆瞪着,王仙爱虽然比她镇定不少,却也少不得再次审视杨毓。
  王仙爱发觉杨毓的目光,略有些羞意,憧憬的模样自是不必多言,她微微有些难过,冷艳的气质略微收敛了几分,低低的道:“我虽自小居于金陵,却无缘见七贤一面,阿毓多才敏思,才到了金陵数月,便能见那几位高士,真真幸事。”
  桓秋容笑眯眯的将杨毓的胳膊挽的更紧,缓缓的道:“见那些人,我是不在意的,只不过,这几位实在是在天下士族中名望太甚,阿毓姐姐高义,在阿容看来与那几位也不差分毫。”她微微顿了顿,眼睛瞟了一眼旁边若有所思的王仙爱,似乎有些犹豫,将下面的话吞了回去。
  王仙爱感觉到了桓秋容的欲言又止,眼睛瞟了杨毓一眼,抿唇而笑道:“阿毓日后可是我王氏的媳妇,我的嫡亲长嫂。”
  桓秋容双眸一转,意料之中一般,笑着道:“是我想差了,那便容我放肆了。”接着道:“于我看来,毓姐为国为民,仗义疏财,于聊城危急之时提刀上马,于邛城破城时剑指王侯,借来三万府兵救邛城。
  那竹林七贤除却纵情山水,诗歌传世,又真切的做了甚?这世间真正该传颂的不该是毓姐这样高义之人?为何那些不理俗务的世外之人与毓姐相交仙爱觉得是幸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