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14部分

大穿越时代-第314部分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时同在城内的西国大名立花宗茂,甚至毛利辉元的养子毛利秀元等人,都认为应该守城决一死战,哪怕最后还是要跟德川家康议和,最起码也得显示一番自己的力量,免得被那只老乌龟给看扁了。可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毛利辉元又缩头了——他决定相信德川家康保全毛利家领地的承诺,不战而降。

    谁知战后的德川家康立马变脸,面对前来讨饶的毛利辉元,德川家康推翻了先前的承诺,把长州藩的封地从一百二十万石给削到三十万石,一下子就穷掉了。对此,毛利辉元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吞下自己酿造的苦酒,随即退隐出家来悔罪。而长洲藩上下则从此深恨幕府,都到了恨入骨髓的地步。

    在历史车轮刚刚滚到宽永七年的眼下,距离关原合战只过去了三十年,长州藩还有很多经历过当年那场大战的老人在世,提起在关原大战之中坐失良机和之后被削藩减封的旧事,一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虽说当年那番祸事主要还是因为毛利辉元太傻而引起的,但仇恨就是仇恨,自从江户幕府开幕以来,每一个长州藩武士心中都燃烧着复仇的怒火。以至于在每年的新春团拜会上,长州的毛利家藩士都会说“主公,可以(倒幕)了吗?”作为贺词之始——当然,藩主的答复也总是“时机还不成熟,请继续等待”之类。

    但是,就连毛利辉元本人在生前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份让他悔恨至死的悲愿,竟然在毛利家刚传到下一代的时候,或许就能实现了——在今年夏天的九州征伐大获全胜,萨摩藩岛津家开城降伏,九州各藩惶恐震怖,纷纷向毛利家和大明援军献媚讨饶之时,看着加藤清正的儿子加藤忠广(肥后藩主)、黑田官兵卫的孙子黑田忠之(福冈藩主)等战国名人后代寄来的投诚书信,现任的长州藩主毛利秀就大人,便曾经不无感慨地对左右侍从说道:如此看来,在今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我或许就可以回答不一样的内容了吧。

    ——以日本政客一贯隐晦的“腹艺”说辞,这已经是在很直白地表示,他想要明年就起兵倒幕了。

    很显然,随着实力的一步一步扩张,毛利秀就胸中那颗唤作野心的种子,也开始飞快的茁壮成长了。

    当然,心里有着这样的想法,并不等于就一定会付诸于实践——作为传承数代的名门世家之后,毛利秀就并不是织田信长这样性烈如火的枭雄,他想要决断什么大事,都必须事先咨询一番家臣团的意见,统一了内部思想才行,否则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当初毛利辉元之所以在关原大战前后表现得进退失据、左右摇摆、优柔寡断,最后沦为天下笑柄,很大程度上也跟当时毛利家臣团内部的分裂和尖锐对立有关。

    而对于新一代的当家人毛利秀就来说,他首先需要参考的意见,就是守随信吉这位“宿老”的看法。

    ※※※※※※※※※※※※※※※※※※※※※※※

    在听了藩主托人传来的话之后,面对着一众宾客炯炯有神的目光,守随信吉只是不紧不慢地又喝了一杯茶水,才慢条斯理地答道,“……主公的意思,在下已经知晓了。只是其中有些地方,实在是让人费解啊!若说是与幕府为敌,本藩目前不是已经在策划了吗?而若是要进京上洛,恐怕还为时尚早了一些吧!”

    “……守随大人,难道以我藩如今的军力和威望,还不能出兵上洛吗?”一位出身显贵的年轻武士问道,“……以明国黄石大帅之法打造的我藩新军,目前已经练成一万,粮秣弹药的库存皆有许多。九州最强的岛津家已经降伏,西国其余诸藩也是尽皆惶恐。纵然还有二三暗中心向幕府之辈,譬如土佐藩山内家、唐津藩寺泽家、岛原藩松仓家之流,也都与我长州藩相距甚远,且兵微将寡,根本无力阻挡我藩出兵。如此看来,我军的东征上洛之路纵然不能说是一呼百应,至少也能让各藩两不相帮,又为何不能出兵呢?”

    ——日本中世纪的武家幕府,就是这样一个不怎么靠谱的体制,幕府每时每刻都必须要对藩国保持压倒性的优势,如此才能维持整个幕藩体系的安泰无事。如果幕府一旦稍微有了衰弱的苗头,那么接下来马上就是众叛亲离、墙倒众人推的悲催前景;或者至少也是这种坐视叛乱爆发,无人理会幕府安危的局面。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你可知道,在战国年代前后,有多少枭雄成功上洛?大内家、细川家、三好家……可除了最后的信长公之外,又有哪一家得了天下?还不是中道崩殂、由盛转衰,从此霸业成空?”

    守随信吉对此连连摇头,“……即使是信长公,从上洛成功到制霸天下,也前后花了十多年吧!所以,对于我毛利家的征途来说,上洛进京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结束!跟四年之前相比,德川将军家确实是衰弱了许多,但也还没有弱到可以一战而灭的程度。诸君还须做好征战沙场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准备。

    明国有谚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倒幕之事无法一蹴而就,那么为了持久作战,后方就得清理干净!记得当年丰臣太阁在出兵二十万打赢小田原城之役,消灭关东霸主北条家之后,分明是天下已定的局面,却还是又花费一年时间扫荡了东北的陆奥、出羽各家诸侯,才从容调集各藩兵马,出征朝鲜——若非事先如此犁庭扫穴、斩绝后患,只怕在丰臣太阁渡海攻朝稍有受挫之后,奥羽偏远之地就要立时生乱了!

    同样的道理,我藩虽然先破幕府,又平萨摩,兵威震慑海内。可眼下的九州局面最多只能说是粗定,多数藩国只是暗中送信投诚,尚未公开臣服,谈不上可靠。另有平户、唐津、岛原数藩,更是死硬的佐幕派,还在继续以幕府和四国土佐藩为外援,坚持与我军为敌。甚至就连幕府安置在九州的长崎奉行,迄今也尚未剿灭,这几个月里还在继续通过长崎港联络西洋商人,帮助幕府从海外进口硝石和军械……”

    他一边如此对着众人侃侃而谈,一边用指头蘸着茶水,在桌面上画出日本关西的粗略地图,“……对于我藩来说,明年确实是可以开始竖起倒幕的旗帜了,但万万不可一心只想着上洛进兵平安京,却忘了后路安危。而是还需循序渐进,无论如何也得先拔掉长崎这颗钉子,同时强迫西国各藩站队一起出兵才行……”

    只是刚刚讲到此处,几位侍女就已经把酒菜端了上来。守随信吉便停下了话头,领着诸位宾客双手抱拳,表情虔诚地做起了餐前祈祷——随着一批又一批的长州新军在辽东和福建完成了整训,相继返回日本,耶稣会传教士兼炮术教官邓肯的“忠君爱国天主教”也随之进入了长州藩:自守随信吉以下,所有的长州新军都在受训期间集体受洗,皈依了“忠君爱国天主教”的日本版变种“忠天皇爱长州天主教”……

    而长州新军和大明福宁军(为了从耶稣会那边忽悠到技术援助,黄石大帅的军队很早就都受了洗)在日本战场上的所向披靡,又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天主教的神通和灵验——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有模仿和追随强者的习惯,所以在上次“征长战争”胜利结束之后,由藩主毛利秀就大人带头,毛利家的诸多重臣藩士一起皈依入教,正式变成“切支丹大名”(中世日本对基督徒的绰号),而长州藩的商人百姓见状,也相继效仿入教……再接下来,那些向长州藩降伏的诸侯大名,为了讨好毛利家,同样纷纷受洗皈依。

    ——于是,不管虔诚度如何,至少在短短几年之内,耶稣会就在日本增收了近百万“主的羔羊”……

    祈祷完毕之后,首先端上来的是几碟冷盘,主要是日本人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腌渍酱菜、小鱼干之类。由于是平时常吃的寻常东西,在座众人都没怎么动筷子,只是听着守随信吉继续刚才的话题——只见守随宿老转身拉过一位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幼龄美少年,向众人进行介绍……直到此时,众位宾客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年仅十岁的美少年,并不是守随信吉宿老新收的“小姓”或者说男宠,而是九州岛天主教会派来的使者,名为天草四郎时贞,其父亲原本是丰臣时代著名“切支丹”大名小西行长的家臣。

    在关原合战之后,战败的小西行长被德川家斩首,领地遭到改易,家臣们纷纷四散成为浪人。天草四郎时贞一家也来到长崎港,继续虔诚地信奉天主教,并且在地下组织秘密的教会,以对抗德川幕府颁布的“禁教令”。而从小聪慧伶俐,精通教义和西洋医术,有着“神童”之称天草四郎时贞,更是被九州的基督徒们捧为“圣子”,堪称是偶像级明星人物——别看他年纪小,只要随便招招手就有粉丝来为他卖命!

    ——室町幕府末期,随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到达日本,天主教在日本迅速传播。到十六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全国已有二百余座教堂,受洗皈依的日本基督徒总数也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但是,自从思想极端保守的德川家康开创了江户幕府之后,就对天主教一直持敌视态度,多次颁布“禁教令”,下令捕杀传教士,捣毁教堂,对全国天主教徒实行各种残酷而血腥的镇压,其中基督徒最多的九州岛,更是上述迫害行动的重灾区,迫使九州的天主教会只能转入地下活动……这样暗无天日的苦日子熬了十几年之后,九州岛上的基督徒和传教士突然惊喜地发现:随着长州一声炮响,日本来了一支十字军!!!

    早在四年前的“征长战争”期间,长州新军和大明福宁军就在挨个儿袭击九州各藩海岸线,反复用炮弹和刀剑“劝说”九州各藩退出对长州人民的非正义战争之时,也顺便勒令他们不得继续为难自家领地内的“切支丹”……到了今年攻打萨摩的时候,长州新军和大明福宁军又顺路把九州各藩敲打了一遍,重点痛揍了几个态度不够端正,依然跟幕府勾勾搭搭,也没有完全放弃“禁教令”的大名,警告他们下不为例。

    发现领地内的“切支丹”居然有了如此不得了的大靠山,九州岛上的诸侯们只好纷纷顺水推舟,从此无视了幕府的“禁教令”,甚至还有几个大名全家秘密受洗,皈依上帝成了基督徒!就连长崎港的幕府奉行,在被捆了炸弹的狂热基督徒给自爆攻击了几回之后,也被吓得不敢再认真执行“禁教令”了。

    虽然幕府在这几年依然一再颁布各种锁国令、禁教令,可是有了长州藩这个大反贼带头唱反调,幕府号令基本上在京都以西就是废纸一张。整个九州岛上,只有平户、唐津、岛原等少数几个对幕府最忠心的藩国,还是坚持幕府的“禁教令”不肯动摇,但也因此激起了日本基督徒的巨大怒火……

    总之,对于长州藩“十字军”的九州攻略来说,九州岛上的几十万日本基督徒,就是最好的“第五纵队”。而在守随信吉之前跟黄石黄大帅、临高元老院商议制订的倒幕计划里,这些九州岛上的日本基督徒,还将要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在四年之前跟幕府停战之时,长州藩是白纸黑字地签订了和约的。所以如今长州藩若是想要撕毁和约、举兵倒幕,最好还是需要炮制出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名义。

    因此,守随信吉在召来天草四郎时贞和他的教父,询问过岛原、长崎等地的教会势力情况之后,便准备过几天向藩主毛利秀就进言,劝谏藩内设法资助这些九州基督徒一批军械、弹药和饷银,让他们在明年春天的时候扯旗举事,对平户、唐津、岛原和长崎等依然坚持站着幕府那一边的九州藩国发起袭击……

    当然,天主教会能够在地方上拉起来的武装力量,即使有一些浪人武士作为核心,也依然是一帮乌合之众。传递一些情报,放火搞搞破坏什么的还算凑合,直接对抗藩国正规军就有些吃力了。

    不过,长州藩原本也没指望这票乌合之众能够成就什么大事,只要他们把声势给造了起来,磨刀霍霍的长州新军就可以打着“保护教友”的旗号,大举杀入九州,彻底扫荡这里倾向于幕府的残余势力。

    然后,按照守随信吉的思路,毛利秀就藩主可以仿效当年丰臣秀吉太阁的关东征伐,召集天下诸侯围攻北条家小田原城的做法,在长崎城外立下本阵,一边作势围攻,一边召集九州诸侯带兵前来会盟。如果有人愿意带兵过来,就正好让他们参加攻伐幕府军的长崎之战,权当是跟幕府翻脸的投名状。如果有人推脱敷衍着不肯参与,就说明那个藩国的思想和立场很有问题,需要长州新军移师过去用炮弹“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