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13部分

大穿越时代-第313部分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藩,四国的土佐藩等一系列强藩牵制。如果在毛利家出动倾国之兵与幕府鏖战近畿的时候,这些藩国被幕府说动过来捡便宜,往长洲藩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那么毛利家的霸业就有瞬间崩塌的危险。

    所以,在长州藩与幕府再一次展开较量之前,毛利家势必要首先厘清西国后院,保证后路无忧。尤其是从平安时代就统治南九州的萨摩藩岛津家,更是毛利家一统西国的头号敌手——德川家光原本以为,长州藩固然近来实力剧增,但萨摩藩也绝非弱者,长洲与萨摩之战必然旷日持久。没想到明国这回竟然违背了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的承诺,亲自出兵东征(讨伐日本的时候,黄石依然打着大明福宁军的旗号),派遣了他们最善战的传奇名将和最精锐的百战雄师,大举渡海协助长州藩攻略萨摩!如此沉重的筹码被押到了长州军一方之后,饶是岛津家的萨摩武士再怎么彪悍善战,也依然是一败涂地,只得向毛利家开城降伏

    而九州岛上的其余各藩更是闻风丧胆,纷纷暗中向毛利家派遣投诚使节,眼看着就要背离德川幕府!

    如此一来,不仅幕府在西国的长崎、平户等据点已经孤悬敌后,就连京都和大阪都要有危险了!

    ——更可怕的是,根据来自京都的小道消息,就连某些朝廷公卿似乎都有“暗通长州”的迹象……

    这个消息简直让德川家光如坐针毡: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开创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大将军和“南朝军神”楠木正成,是如何利用天皇的圣旨和公卿的影响力,一举掀起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倒幕狂潮,在极短时间内就打败镰仓幕府的往事。如今的长州藩本身就够难对付的了,更别提它背后还有明国这个庞然大物,如果朝廷这个墙头草也对江户幕府落井下石,授予毛利家倒幕的大义名分……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啊!

    于是,为了稳固近畿局势,震慑朝廷异动,德川家光只得不顾新军尚未练成,就于今年十月底动员关东的德川家亲藩和幕府天领,集结起四万军队出兵上洛,准备向朝廷和诸侯展示一番幕府的武力——结果由于动员仓促,策划不够妥当,整个行军队伍走着走着就断成了几截,作为第一阵的幕府新军已经通过关原抵达近畿,后面的传统旧军和各藩联军还在东海道慢慢磨蹭,有几家亲藩的兵马甚至还没过富士山……

    然后,德川家光刚刚在京都郊外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阅兵式,将苦心打造的幕府新军拉到京都公卿的面前亮了亮相,就从大阪方面收到了异国海盗偷袭堺港的急报……德川家光最初还没怎么担心,反倒觉得正好以将这伙异国海盗作为幕府新军初战立威的对象,用他们的人头来证明江户幕府的刀剑依然锋利。

    于是,德川家光将军自己留在京都准备觐见天皇,派遣最信赖的异母兄弟保科正之担任总大将,带着五千幕府新军和七千刚刚抵达的各路旗本武士、亲藩军队,合计一万二千人,浩浩荡荡杀奔堺港去也。

    然而,德川家光将军并不知道的是,偷袭堺港的这支所谓“异国海盗”,其实是海参崴远东公司的“征粮队”——于是,充其量不过是在装备上刚刚达到了十七世纪先进水平的“半近代化”幕府新军,就在一片无遮无拦的雪后旷野之中,迎面撞上了二十世纪的苏维埃帝国战争兵器:

    日本安宅船、小早船VS鳄鱼级登陆舰;

    早期燧发枪和火绳枪VS德什卡高射机枪、AK47自动步枪、PK机枪;

    青铜前装野战滑膛炮VS苏联122毫米榴弹炮、RPG火箭筒和中国“民用”火箭炮;

    火枪骑兵、长矛骑兵VS各种类型的俄式和自制装甲车;

    ……

    ——如此令人绝望的对比之下,这一战的结果显然不言而喻:五千幕府新军在堺港郊外遭遇毁灭性打击,其余七千旧式军队不战而逃,幕府军总大将保科正之兵败身亡,荷兰教官多半也被炸得尸骨无存……

    当德川家光终于得知了这个让人不可置信的噩耗,匆匆赶到大阪督战的时候,他能够看到的已经只剩下了堺港郊外的遍地尸骸,以及城内的遍地瓦砾——那伙“海盗”在轻易歼灭了幕府军之后,又以极快的速度搬空了堺港的仓库货栈,绑走了残存的居民,随即在街市上放了一把大火,然后就起锚扬长而去了。

    于是,德川家光将军一边承受着痛失兄弟的悲伤,一边又要为不可思议的战报内容而感到精神崩溃:“……漂浮在水上的大铁船?一炮糜烂数十里的犀利火器?不用牛马拉动就能疾驰如飞的大铁车?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莫非我们是在跟妖怪打仗?嗯?大铁船?怎么跟去年发生在佐渡岛的事情有点相似……”

    但上述的这些疑问,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德川幕府在猝不及防之下,又一次遭受了毁灭性的军事失败……接下来,幕府凭着手里这点士气低落的残破军力,该如何抵御长州藩可能发动的上洛之战,怎样弹压怀有异心的各地诸侯,就统统都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一念及此,德川家光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上天啊!你为何要如此惩戒我家光?难道我德川家的天下,当真要三代而亡了吗?!!”

    诸位幕臣闻声,看着将军如此悲伤嚎哭的模样,也是各自心有所感,一时间齐齐落泪、泣不成声。

    然而,德川家江户幕府的噩耗,就是毛利家长州藩的喜讯。所以,当大阪城内的幕府军本阵一派愁云惨淡、哀声切切的时候,长州藩的毛利家上下却正是一派志得意满、喜笑颜开的模样……

324。第324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五)

    第十五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五)

    第十五个瞬间:长州宿老的野望

    公元1631年,大明崇祯四年,日本宽永七年十二月,长州藩,马关,春帆楼

    马关的春帆楼,乃是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日本俊杰、“长州宿老”守随信吉大人,在马关海峡附近修筑的一座私人别墅,此楼的格局不算大,但胜在负山面海,前有沧海碧波,后有山林蔼蔼,景色相当秀丽。

    今年春末,明国名将黄石大帅渡海来长州商讨联兵伐萨摩之事的时候,就是在此处下榻,还兴致大发地亲自泼墨挥毫,给此楼题名为“春帆楼”。似乎是有纪念他于春日扬帆来到此地之意。而楼主守随信吉自然是欣喜地收下了黄大帅的墨宝,并且委托工匠制成一副金匾,悬挂于楼前,从此正式改了楼名。

    这一日,守随宿老大人偶尔闲来无事,正在这座春帆楼上,招待几位客人和同僚饮酒赏雪。

    虽然外面正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但春帆楼内却被熊熊燃烧的火盆熏烤得温暖如春。触目所及,各种金碧辉煌的陈设,充满了迥异于和风的异国风情——天花板上悬挂着精美的水晶玻璃吊灯;地面上铺设的不是榻榻米,而是波斯地毯,五颜六色的织着各种图案;地毯上矗立着两座摆满各种珐琅珍玩琉璃器的紫檀木博古架,还有一扇色彩艳丽的描金山水画屏风;屏风前摆的不是日式的坐垫和矮几,而是中国式样的雕花木椅和八仙桌,因为是冬季,在座位和靠背上还加了绒毡做的厚垫子,很是舒适。就连墙角取暖的火盆也异常考究,在上好的硬木炭里加入了异国的香料,让整个屋子变得馥郁芬芳,春意盎然。

    而室内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还要数在面向庭院和大海的方向,专门修筑的一个封闭式阳台,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窗,连天花板也用玻璃板镶嵌,人若是站在其中,当真是犹如身处龙王爷的水晶宫里一般!

    有几个第一次造访春帆楼的外地武士刚一进门,骤然见到这种几乎跟后世温室一般的落地玻璃窗和透明屋顶,一下子都被震撼的不轻。甚至忍不住凑到清澈如无物的大幅玻璃板旁边,愣愣地看着外面隆冬时节的铅灰色天空,在万物肃杀之中毅然绽放的寒梅,还有隔着窗户随风飘落的纷飞雪花,一时间陷入了恍惚,甚至不由自主地伸手想要触摸窗外飘落的飞雪,直到指尖被玻璃所阻,才骇然惊醒过来。

    ——站在落地玻璃窗之前,那种不沐风雪,却似身在室外的新奇感觉,实在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

    看到那几个外地武士如此失神恍惚的样子,在座的诸位长州藩士纷纷嗤笑起来,浑然忘了自己第一次来到春帆楼的时候,似乎也是一般的失态……不过,此地的主人,年仅二十六岁,身材高大魁梧(以日本人的标准)的守随信吉,只是一脸淡定地微笑着邀请众人过来落座,让客人们赞叹不愧是名臣风度。

    因为酒菜尚未备好,众人只是围着桌子坐成一圈,一边用精致小巧、晶莹透明的玻璃茶具,喝着香醇的岭南乌龙茶,同时品尝一些“和果子”糕点,一边胡乱闲聊些话题来解闷。

    最初,他们只是说些不打紧的风花雪月,但聊着聊着,就不由自主地把话题引到了时事上。

    “……今岁统计领内石高,已有一百五十万石。水稻这两年虽然谈不上丰收,但产量也还过得去。至于从明国引进的新庄稼,那些番薯和土豆的产量更是惊人。即使今年出兵萨摩,耗费颇多,但在秋粮入库之后,藩内所存兵粮依然可支一年之用。先主(毛利辉元)若是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也一定会很欣慰吧!”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一边啜饮着茶水,一边唠唠叨叨地说道,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可惜他的年纪实在有些太老了,不仅说话漏风,语速缓慢,吐字也是含糊不清,让众人听得颇想要昏昏欲睡,只是看在他是藩主师傅的份上,不得不强行忍耐——直到他貌似不经意地漏出了最后一句话为止:

    “……如今眼看着就要筹办新年酒宴了,守随大人,主公这阵子一直在犹豫,到了今年岁末接受众臣敬酒的时候,是继续遵循旧例呢?还是应该说些什么跟往年不同的话呢?”

    听到这话,那些外地武士还是一脸的茫然,但几位反应敏锐的长州藩士,却霎时间眼神亮了起来。

    ——凡是毛利家的武士,都知道上面那句貌似平常的话语之中,蕴含着怎样不得了的意味:

    倒幕!

    说起来,早在上一次“征长战争”还没爆发之前,长州藩跟江户幕府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差不多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了,也难怪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长州藩最终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急先锋。

    当然,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长州藩依然是倒幕运动的急先锋,以及顶梁柱。

    ——长州藩毛利家的先祖,是被誉为“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毛利家在战国时代最强大的时候,曾经占了本州岛西部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毛利元就死后,继承人是他的孙子,叫做毛利辉元。历史上这个人的表现,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心比苍天高,手比豆腐软。因为眼高手低,时不时要各种倒霉。

    于是,在庆长五年(1600年)的时候,日本国内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关原合战,由德川家康对阵石田三成,其中,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在事实上代表了当时的日本最高统治家族丰臣家。不过,石田三成虽说是丰臣家的代表,但其实也就是个战场总指挥,西军的总大将则是毛利辉元。

    那时候,石田三成请实力雄厚的毛利辉元来做西军总大将,一开始他还摆着个架子不肯来,最后石田三成承诺,一旦打败德川家康,就让毛利家成为日本第二大家族,仅次于丰臣家,这位大爷这才答应参战。

    到了东西两军在关原决战之时,西军在战场上的总人数达到了大约十万人,其中,光是毛利本家以及毛利家分支小早川家和吉川家三家的兵力就有三四万人,但这三四万人由于毛利辉元老大的常年无能和三家之间的矛盾分裂,以至于根本无法团结一致,在战场上不是围观就是倒戈——犹豫胆怯的毛利辉元听从吉川广家(当时已被家康收买)的建议,以德川家在战后保全毛利家领地的交换条件,对东军采取了消极避战的方针。至于小早川家更是索性临阵背叛,倒向了德川家,从而直接导致了西军在关原战场上的失败。

    但关原战场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场战争的失败,要知道,当时毛利辉元自己还带了万把人驻留在大阪城内,而大阪城则是被誉为当时“日本第一”的金汤之城,如果率众据城死守,也未必不能熬死德川军。

    所以,当时同在城内的西国大名立花宗茂,甚至毛利辉元的养子毛利秀元等人,都认为应该守城决一死战,哪怕最后还是要跟德川家康议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