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395部分

主宰江山-第395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个时代对于这东西还是很看重,很有影响力的。就算是报复,也不适合现在做。

    “注意收拢汉民。后勤部门务必要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还要引领汉民原路返回故园。

    这玩意儿太麻烦了。被鞑子强行迁出长城的小百万汉民,到了草原上,几乎没人管了。相比鞑子也看清楚了不容易。

    汉人跟八旗不一样,后者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即使再腐朽,建制还在。就像和,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们是有最基本的建制的,三百人编为一牛录,由牛录额真(佐领),管理其内部的一切事务。每五牛录为一甲喇,设一甲喇额真(参领),每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即旗主(后称都统)。

    八旗撤退的时候,除了那些真正的达官显贵,余下的人全都是按着‘建制’来的。这好歹是一套程序。而汉民呢?

    清军自己搞‘强迁’的时候就没想到这一块,人走到长城外的时候,已经完全混乱了。

    四九城的人,武清的人,香河的人,蓟州的人,遵化的人,再想整理也不可能了。

    而现在这一难题就落到了复汉军的头上。

    “唉!”郑宏宇眉头皱的都能夹死一只蚊子。“殿下,这事儿真的不好办啊。”抬头疼了。

    “不好办也要办,还要办得好。我是相信后勤的。”陈鸣很有领导做风的道。

    郑宏宇还能说什么呢?何况复汉军的后勤部队又不是真的无能为力?他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了多少次大军团作战的军需补给供应?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江海远程跨省的千里调度,真金都是经过火连的。

    这队伍就是一次次‘练’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弹幕鼻祖是乾隆

    上海市区中,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宅院里。里里外外数十名挎刀配枪的精壮汉子靠着墙边、屋角,还有院门,一个个挺身竖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整个宅院守备的密不透风。

    内院小花厅里,已经在这里住了有一个月的朝鲜先王后金氏面色沉凝,她身前坐着的二人则是浑身上下每一根毛孔中都透着沮丧和低落的金基种和丁载远。而周边伺候的朝鲜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双目红肿,如同无家可归的落水狗。

    沉默了良久,眼睛不自觉间已经泛红的金氏哽咽的道:“难道朝鲜对天朝汉家正朔还不够恭敬吗?肃宗大王在昌德宫的后苑修筑大报坛,祭祀每年进行一次,年年朝鲜君王逢祭必亲自,以不忘大明对朝鲜的再造之恩,是朝鲜最隆重的祭祀典礼之一。

    我们对天朝还不够恭敬吗?”

    《中原日报》上大幅度渲染了京津决战以来的几件事,杜集之战是一出;冯廉反正,轻取北京城是一出;复汉军在蓟州大开杀戒,修筑京观,非为炫耀武功,而是为祭奠蓟州遇难的百姓是一出;最后就是陈鸣进入北京后的一系列表现!

    封闭紫禁城,保护翰林院,这跟朝鲜沾不上边,然后以一百二十八颗鞑虏汉奸的脑袋祭拜崇祯皇帝,就是让眼前的三人兴奋的消息了。三月十九日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却因为崇祯皇帝殉国之期,给这一天增加了一层非一般的光环。《中原日报》的受众是多么广泛啊,一经刊登,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才恍然,原来这一日就是崇祯皇帝的忌日。

    朝鲜人看到这些报道后兴奋异常,复汉军对于大明是十分尊崇的。而他们朝鲜对于大明也是十分尊崇的,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可是,然并卵!金基种在外交部碰了一鼻子灰,几次请见,连陈惠的面都没能见到。

    “中殿娘娘,上国大王身体欠安,将来继承大位者,自是太子殿下。而上国太子操掌兵权,征伐天下。军武之事,说句不敬的话,上国大王还要避让太子殿下一头。”丁载远对陈惠和南京已经灰心丧气了。但真正让他感到绝望的是,是大都督府给他透漏出的那点口风,先西北后东北是太子陈鸣定下的策略,复汉军现在对于清军的进攻,只是为了尽可能的消弱清军的力量,之余还要夺回被强迁的汉民。

    “丁副使是说,在太子殿下那里下功夫?”

    丁载远把身子一躬,道:“中殿娘娘,我等必须在上国太子殿下那里下功夫。先西北后东北乃是太子殿下亲自确定的战略,上国上下无敢不从。如果上国太子殿下欲助朝鲜,行先东北后西北之策略,则南京也必无人敢有质疑声。”

    “上国并不欲立刻于朝鲜动兵。”金氏不是看不出西北清军要比东北清军对陈汉的威胁更大,后者有一个陕西呢,而且听闻清军还勾连了俄国人。“上国太子殿下操掌军权,此策略为他亲自所定,岂有三军统帅出尔反尔的道理?”金氏未到南京的时候她都知道陈汉政权中是陈鸣掌控着军队大权的,金基种和丁载远在鲁山、南京这么些日子了,又怎么是今天才明白陈鸣的重要性?他们不是没跟陈鸣套过近乎,只是巴结不上而已。这种情况下要让陈鸣忽的转变态度,谈何容易?

    “大汉光复北京,我朝鲜当年受皇明再造之恩,自然要亲往祭拜大明的神宗皇帝。”

    “上国现在有一词叫做‘广告’,取广而告之之意。我辈奉中殿娘娘亲往北京祭拜明皇就是一则‘广告’。会引得上国举国之瞩目,让上国天下万民知晓我朝鲜之名。待到那时,再撒钱勾当报社,明我朝鲜之苦难,必可掀起一番热论。”丁载远的拳头都握了起来。

    金基种则两眼放光芒的接着说:“朝鲜乃天朝第一近藩。到那时候,我们挟民意之论,上书汉王,即使不能让上国立刻发兵朝鲜,也能给朝鲜争取到更多的钱粮救济!”

    打今年开始,复汉军给朝鲜的物资军需等等就有一定的归额了。

    粮食,二十万石。从安南和暹罗购买的大米,沿着漫长的海岸线直接送到朝鲜去。棉麻布匹等五万匹,外加火枪火炮等一部分军需,还有五十万块银元。

    这些东西放在朝鲜,除了养活n多汇聚在南朝鲜的原朝鲜国两班权贵外,再养活依附于全罗道和庆尚道的朝鲜义军都堪堪不够用,对于下面的数都数不过来的难民就更完全招唿不到了。可能朝鲜的两班权贵们也乐意看到这一局面,他们从两边的‘人口贸易’中上下其手,可是搂到不少的好处。

    而现在的朝鲜,有了粮食就不愁没人当兵,这些两班权贵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兵力。这一现象也更加速了朝鲜的军阀、门阀化。错非朝鲜一直就有门阀士族党派,以及势道政治的传统,如果放到中国,‘两君’的位置怕都坐不稳当了。

    哪个中国君主会对手下人的实力比自己强出许多而感到放心?朝鲜有这个习惯,中国可没。

    现在这些物质当然是掌控在复汉军的手中,可是金基种跟丁载远等朝鲜正副使却可以主动打报告打申请,他们正慢慢的被融入进来。金基种对于恩彦君李、延龄君李,态度中立,没什么偏袒的。他们现在的目标更直白的是将金额钱粮不断的扩大!那样才能对朝鲜更加有利!

    从院子里退出来,金基种脸上严肃的表情一点点变成了阴沉,丁载远也收起了之前愁苦的样子,可气质却变得更加颓靡。

    站到路口,两人居住的小院位置不同,这里该是他们的‘分手’的地方。

    一路上一声儿都没有吭的丁载远,终于开口了,“正使大人,此事成与不成………,丁载远皆愿一死赎罪。”

    金基种脸上流露出一抹似哭又笑的神态,“我为正,你为副,要死之时又岂能无我?”

    很是有点让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一番对话,但可以肯定的是里头必有原由,而那内院里的金氏对此是半点也不知道。

    ……

    圆明园里,陈鸣没有住正大光明殿,就跟封禁紫禁城的意义一样,作为圆明园的正殿,这是一个象征。

    九洲清晏他也只是住了一晚,圆明园四十景,景景都让他流连。那前世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任何一个对于中国都是绝对的国宝,可是陈鸣在海晏堂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十二尊完好无损的铜像。

    这是圆明园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的就是那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力钟”。

    后世宝贵万分的十二兽首,在满清眼中却是连收集价值都没有的寻常之物。在永收拢了圆明园里无数宝贝,运出北京时,不管是受理此事的满清大员,还是永他自己,对于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都完全是‘看不见’的态度。

    而这种没被满清看在眼中的东西,放到他上辈子的中国却是举国震动的绝品国宝。百年屈辱,中国到底遗失了多少宝贝?

    陈鸣住进圆明园之后,他内心中就时不时的升起一股暴揍英法,把这两个国家摁倒地上一阵乱拳直接打死的冲动。

    他没有住西洋楼,此时的他一点也不觉得那里有什么‘谐奇趣’,陈鸣在圆明园里真正最喜欢的地方是蓬岛瑶台。

    环海四周,疏密有致地分布着一处处宫殿或院落,被一条条河渠或一座座假山彼此分隔开。

    而位于福海中央的小岛,或者说是一处陡峭的巨岩,高出水面约一丈许。岛上建有一座小巧别致的宫殿。站在水边眺望那宫殿,会觉得宫殿挺小的。可事实上宫殿虽小,却依旧有一百余间大小厅室。四个立面,精美之程度,陈鸣贫乏的国文功底根本无法形容。

    他最喜欢的就是在岛上放眼四望,可见到岸边疏密错落的重重宫阙,延伸至水岸边的座座假山,流入海中或从海中流出的条条河渠,以及河渠入海口或出海口的座座桥梁。再加上装点桥梁的处处小亭或拱门。福海的景色真心美不胜收。

    岸边的美景变化万千,无一处与另一处相雷同的。这里是方石砌就的整齐堤岸,与长廊、小径和道路相连;那里就是岩石堆叠的嶙峋高崖,极尽人之想象之能事。

    一座漂亮的高台,台上建有宫室,可由两侧拾级而上;而在高台的另一侧,更有楼台亭榭,层层叠叠,渐次展开。又有一片花林竟艳,映入眼帘;稍远处,则有一荒僻树丛,像是只有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方能见到的景致。有高大挺拔、堪作栋梁的乔木,有来自异国的树木;有的以灼灼繁花见长,有的以累累果实取胜。

    这完全就是陈鸣个人审美观需求的极致表现。他是爱死这个地方了。

    福海岸边还可见到无数的竹笼或亭子,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里,养着各色品种的水禽。陆地上,也不时能见到放养观展的动物,以及供射猎的小小园苑。

    自从圆明园没有了约束后,这些走兽和水禽是遭了大殃了。如果不是肖长春带人冒险进入圆明园中,大致掌控了局面,等到复汉军控制此处盛景的时候,院子里的走兽和水禽都要被太监们给打牙祭吃光了。

    没有了约束,理智都要崩塌的人,那破坏力和无下限是无可想象的。

    你能想象的到正大光明殿内雍正帝手书的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给砍的霍霍牙牙么,皇帝的龙椅给泼上尿么?

    肖长春带人冲进圆明园的时候,在后殿看到了一堆还没彻底熄灭的火,上面架着两只被烤的半熟的水鸭子,旁边破碎的‘柴火’里赫然就有干隆的手书“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匾额。

    偌大的圆明园一个护兵侍卫都没有了,技勇太监们也全部被满清调回了紫禁城,肖长春是带着有死无生的信念进来的,却发现群龙无首一片散沙的圆明园真的没有半点危险。

    当着所有太监们的面,肖长春砍了十几个指着他们大喊“逆贼”的太监的脑袋,又把三十多个隐藏和逃跑的太监陆陆续续的吊死。他们在园子里待了那么多天,清军似乎真的忘掉了圆明园一样,对那里不闻不问。

    永不出意外的送回了大批的珍玩古董还有宝贵的字画,比如《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比如《富春山居图》,比如珍贵的《五牛图》,比如《行书梅竹诗谱》,比如《照夜白图》、《鱼乐图》,还有《康熙南巡图》、《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雍正皇帝临雍图》、《塞宴四事图》、《木兰图》、《哨鹿图》、《百骏图》、《紫光阁赐宴图》、《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