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71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71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打了一阵,那群清军的武装力量聚集在城门外的街道上,看样子想来一次正面较量。而就在此时,城头突然向着这一带猛烈开炮。雷虎吃过苦头,他的部队里头对于各种情况下的防御训练抓得很严。听到密如连珠的炮声,太平军的战士们本能的就匍匐在地,倒是那群武装份子明显没有相关训练,城头打来的炮弹轰进了密集队列,死伤惨重。

    太平军一看清军的炮打起来没完没了,只能选择撤退。天色大亮之后炮击才停止。中午时分,侦察兵向韦泽报告。聚宝门外的米市上的建筑全部被清军密集的炮火打塌,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少说也有千把人。

    雷虎向韦泽提交的报告中,太平军在清军的炮击中伤亡了不到十人。想来雷虎也不敢说瞎话,那地上的千余尸体,看来大半都是凌晨时分那支清军的。

    韦泽知道清军打仗奇葩,却没不敢相信居然真的能够奇葩到如此地步。就在此时,总参谋部拿出了第一个攻城计划。计划挺简单,地面上使用雨花台缴获的大量火炮猛击聚宝门。地下则是挖掘地道,实施爆破。

    虽然耗时、耗力、耗费火药,这个计划已经算是韦泽的部队最好的选择了。颗粒火药在火炮上应用之后效果极佳,这些日子以及来,韦泽的部队一直在使用缴获的火药制作颗粒火药。从2月6日开始,雨花台的炮兵们开始在炮兵旅旅帅梁长泰指挥下炮击聚宝门。

    此次在雨花台缴获的大炮中,有不少两千斤甚至更大的巨炮。这些炮弹重达数斤,破坏力惊人。炮兵部队放弃了使用小炮,重点使用这些巨炮炮击城墙。与清军那渣一样的炮兵不同,经过射击诸元的测试,炮击调整之后,到2月7日,重炮十次炮击,至少能击中城墙六七次,到了8日,城墙被击塌四处,每处均有两三丈之宽。清军在城头上的火炮,均被太平军击毁。在这样的有效炮击之下,清军别说反击,连在城头上立足都办不到。

    有炮兵的掩护,城下的地道挖掘速度也大大提高。罗大纲本来就参与过挖地道攻击长沙的战斗,对此是轻车熟路。他的队伍里头也带了不少有经验的矿工兄弟。没有清军的阻碍,挖掘速度更快。

    2月10日,地道已经挖掘成功,聚宝门的城墙又被打塌了三处。在这两天里头,韦泽也没有只是炮击,部队分为数路,在南京其他城门外虚设营地,摇旗呐喊,不断骚扰敌军。而且韦泽一面平价与城内商贩做买卖,更是派人扮作和尚潜入南京城内,散播太平军绝对不会伤害市民,只是消灭官军的宣传。

    韦泽命令战意沸腾,誓要打个翻身仗的雷虎部队为先锋队,2月11日早上,四更天准备,五更天开始爆破。

    2月11日凌晨,韦泽站在雨花台上,全神贯注的看着聚宝门。黎明前的黑暗中,随着剧烈的震动,残破的城墙猛烈晃动起来。由于时间充足,地下挖掘的地道内用木梁支撑,所以空出好大一块空间。受到重创的城墙向着低下猛烈塌了下去。原本已经有数个破口的城墙整个陷入地下十几米之多。不用云梯,步兵们就能轻松爬过碎石瓦砾的缺口发动进攻。

    而雷虎的部队已经高高举着红旗,向着那个缺口之处冲了过去。

    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战士们身形矫健,跃上了瓦砾堆,越过了瓦砾堆,爬上了其他的城墙。枪声与呐喊声随即响了起来。在东边的天际出现第一线曙光的时候,太平军终于控制了聚宝门,并且占据了附近的城墙。南京城的外围大门向着韦泽打开了。

    没有太多的欢喜,韦泽坐回了观阵的马扎上。南京城是一座很传统的中国大型城池。整座城池并非只有一道城墙,城内有城,墙内有墙。打破了聚宝们之后,韦泽的部队只是获得了一个外城的缺口而已。接下来就是惨烈的巷战。太平军与清军要围绕着外城的各个要点进行一次次的激烈战斗。

    这就是兵力不足带来的必然问题。面对南京这样的大型城池,即便是攻破了一点,敌人还能够依靠其他城墙城门组成防御体系,与进攻部队进行长时间的战斗。

    然而11日下午,守渡口的兄弟突然传来消息,江面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怪物船,船只两边有两个巨大的轮子,轮子翻动江面,就这么逆流而上。

    听到这个消息,韦泽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第5章 下金陵(五)

    2月11日,明轮蒸汽船停靠在太平军控制的南京码头外,引发了大量的围观人群。即便是现在在打仗,看热闹的人依旧很多。部队布下了警戒线,把这帮人拦在远处。

    而在近处太平军的战士们,他们的目光表情中则带着好奇、疑惑、不解,以及强烈的警觉。船上有不少荷枪实弹的洋鬼子紧张的警戒着。

    韦泽带着总参谋部技术部部长陈哲与教导旅旅长柯贡禹,以及教导旅的部队前来接货。柯贡禹有些不解,“这些洋鬼子们在怕什么?难道是怕咱们抢他们不成?”

    “他们就是在怕咱们抢他们。”韦泽答道。太平军只杀满清的官员,压榨大户,确实从来不抢劫百姓。有这种心态的柯贡禹,倒是很难理解抢劫惯了的洋鬼子们有何等的畏惧。

    见到韦泽出现,商人史密斯坐着从船上放下的小舟到了岸边,看来他也对韦泽并没有特别的信心。

    “怎么验货?”韦泽问。

    “上船验货吧。”史密斯建议道。

    韦泽笑道:“不要嫌慢,从船上运下来到岸边,我们验完之后再给你们付相应的款子。我可事先告诉你,我们一条枪一条枪的检验,枪有问题,你得带回去。”

    史密斯没想到韦泽如此认真,这下他倒是有些迟疑。最后史密斯答道:“火药么,我看过,没有问题。但是火枪是旧枪,咱们在合同里面说过的。”

    “旧枪和烂枪是两码事!”韦泽立刻反驳了史密斯的观点。韦泽看过一个事情,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时候,某财团向北方部队提供了一批烂枪烂炮,部队拒绝接收。于是美国财团告上了法庭,最后法庭判财团胜诉。美国陆军不得不支付相应的费用。

    对于史密斯这个军火商,韦泽完全没有丝毫信赖。他必须保证自己买到的武器是合格的产品。部队数量足够,检查武器的人手极为充足。检查过程中,也能够让教导旅熟悉一下新武器。

    为了给史密斯压力,韦泽冲着后面招招手,战士抬了两个大箱子过来。打开之后,里面都是银元宝。史密斯看着白花花的几大箱子银元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最后他屈服了,同意了韦泽的建议。

    欧洲的燧发步枪的确比满清的火绳枪强出去太多,那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品。欧洲数百年连续不断的战争,不断催生出对军事技术的需求,这些需求也的确推动了军事工业的进步。

    教导旅的官兵们发现,欧洲步枪与韦泽由火绳枪改装的燧发枪颇为类似,不过枪管管壁更厚,枪口口径更大。而且这批步枪上竟然还有一部分有套筒刺刀。尽管刺刀已经满是锈迹,有不少崩口,看着已经颇不好用。可整体设计出来的步枪就是比勉强改装的步枪强出去太多。

    “让船上的人不要害怕,我们要试枪!”韦泽对史密斯说道。

    史密斯无奈的给船上的那帮家伙们传递了韦泽的话。火枪乒乒乓乓的开始打了起来,果然如韦泽所料,最少有三分之一的火枪板簧有问题,根本打不响。韦泽把这部分火枪交给史密斯,让他送回船上。其他能打响的步枪,也经过检查,质量差的也没要。

    最后选出了二千五百多支步枪,火药更是一桶桶打开来坚持。韦泽还令人用太平军检查火药是不是受潮的工具,那是铜质的双层套管,里层外层都沿着纵边切掉了一块,让圆管没有封闭。错开一定角度之后,还是一个封闭的圆管,边上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小机关。把圆管从上往下插进火药桶底部,先转动小机关,封闭住底层的管口,然后提起来。转动圆管,把两个缺口对到一起,就能看到取样隔层的成份。

    这些检测手段让史密斯脸色愈发难看起来。果然,不少火药受潮,有结块。还有些火药桶底层给垫了不少沙子。韦泽原本还有些不高兴,看到最后他甚至都乐了。看来这帮军火商的操行就这样了。

    看没能坑住韦泽,又见韦泽并没有恼羞成怒发作,史密斯倒是腆着脸过来说道:“将军阁下,我想您能理解,我这么短时间内把如此多的物资运到南京,已经是尽了力。那些损坏的枪支,只要修理之后还能使用,如果您肯统计出需要什么样的零件,我可以负责将这些零件送到您手中。至于火药,我也可以向您提供更多。”

    韦泽本来也没想锱铢必纠,通过史密斯扩大自己在洋鬼子中的名声才是韦泽所需要的。当然,这这名声绝对不能是“钱多、人傻”的名声。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韦泽收下了包括损坏枪支在内的全部四千条枪,当然价钱上,损坏的枪支一支降到了二两。双方签订了包括刺刀、板簧、火药在内的各种配件合同。

    “我从来没有见过您这样精明的将领!”史密斯让人把银子搬上了明轮船,然后对韦泽说道。

    “我就姑且认为你是在赞扬我了。”韦泽笑道。

    史密斯没有直接回答韦泽的话,他也笑道:“我期待着和您做更多生意。将军阁下,我认为或许会对十二磅炮有兴趣。”

    韦泽点点头,“我当然有兴趣,不过我对火炮研究不多,这个买卖大家都要好好谈才行。”

    “您可以派人和我一起去上海。”史密斯笑道。

    “有机会的话,我会派人去的。”韦泽答道。

    作为武器商人,史密斯当然知道正在打仗的韦泽不会派人去。至少他的部队里头与满清截然不同的发型,立刻就会被上海的清军看出来。与韦泽约定两个月左右再做一次买卖,史密斯坐着小船回到明轮船上。这船只立刻调头沿江而下,向上海去了。

    “命令部队换装,新到手的洋枪给教导旅,其他燧发枪也赶紧给部队。”韦泽下达了命令。

    “战士们能否来得及训练?”柯贡禹对此很是怀疑。第一师的本来就一千杆燧发枪,此次韦泽带领部队东进的时候,把第一师第二旅的这燧发枪都给带上了。加上新弄来的这批武器,韦泽全军可以人手一支燧发枪,可这训练就未必能跟得上。

    韦泽答道:“那就轮换作战,一部分训练,一部分打仗。咱们兵力少,南京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南京有什么不好打的?咱们都已经占据了一段城墙。”柯贡禹对韦泽的想法很是不解。

    韦泽很想对柯贡禹说实话,但是他却没办法说实话。更早之前韦泽其实已经开始反思,罗大纲突然就愿意位居韦泽之下后,韦泽就觉得事情不太对头。打破了一段城墙之后,韦泽兴奋了那么十几分钟,终于认识到自己干的过了。在国有企业混,原本这点道理对韦泽来说也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

    从军事上看,破了这段城墙一来没有特别的实际用处,韦泽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图来看,这段城墙意义很有限。聚宝门乃是南京最大的城门,比韦泽旅行时候见过的北京城门都要大的多。而且聚宝门的构造是个瓮城,即便是破了一段城墙,也毫无意义。

    从政治上讲,这段城墙对韦泽根本不是助力,而是负担。他破了一段城墙,别人自然会指责韦泽为何不能控制整个聚宝门?打了这么长的时间,韦泽已经明白自己的兵力并不足以解决南京。从政治斗争的角度上来看,若是韦泽走了狗屎运,真的误打误撞拿下南京,那就是功高震主的下场。洪秀全与杨秀清会怎么看待韦泽?而且太平天国众将都等着打南京立大功,他们又会怎么看待韦泽?

    韦泽从武昌出发,沿长江势如破竹一路杀到南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此时他遇到些许阻力之后,返回头一想。才明白自己办了大错事。而与洋鬼子的买卖倒是不错,韦泽正好找个理由把部队撤下来。

    诸将们也不敢违抗韦泽的命令,韦泽带领着部队开始由进攻转入防御。而清军也颇为给力,除了南京清军迅速堵上了聚宝门附近城墙上那个小口子之外,其他的清军得到了消息之后,也开始奋力向南京方向集结。

    各种消息纷纷而来,韦泽正好有了充分的借口。到了2月14日,第一支前锋的主力部队抵达了南京。那是林凤祥与李开芳率领的八千余人的部队。他们带来了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一支江西清军试图进攻池州。

    韦泽立刻把进攻南京的重任转交给林凤祥与李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