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70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70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然是能打下!”

    胡成和是一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跟随的韦泽,他知道柯贡禹对韦泽极为佩服,如此的态度倒也不稀奇。可这南京城太大,就现在的观察来看,城内的清军或许有两三万之多。韦泽的部队以一敌十的话,也未免太吃力了。

    正说话间,就听到南京城墙处突然是炮声响起。两名将领都皱着眉头看过去,响炮的地方越来越多,大概方向乃是先头部队试探性靠近的地方。听了一阵,柯贡禹突然大笑起来,“看来清妖吓得都快尿裤子了吧!”

    即便没有柯贡禹这么乐观,胡成和方才紧皱的眉头也已经松开。清军的炮兵跟发疯一样猛烈开炮,仿佛在面对数万敌人的猛烈进攻一样。而胡成和很清楚,试探的部队总数也不到三百。清军的反应只能证明了一件事,不是防御的清军火药充足,而是南京城的防御力量很弱。胡成和忍不住开始修改了心中清军的数量。若是真的有两三万清军部队,也有出色的将领的话,那么清军的正确应对该是引诱太平军攻城,然后用猛烈的火力给太平军极大杀伤才对。

    柯贡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那是军校里头高级军官们学习用的手册,他翻开一页,念道:“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

    念完之后,柯贡禹收起小册子,冷笑道:“丞相绝对没想错,清妖根本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打到金陵,城内防御极为虚弱。此时一鼓作气定然能攻下。”

    胡成和并不想支持或者反对,他虽然觉得柯贡禹未免对韦泽未免太过于信赖,打仗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可是胡成和又忍不住有些羡慕柯贡禹的这种单纯,有些时候想得太多未免太累。若是胡成和能够像柯贡禹这样只考虑执行命令,倒也能少掉不少烦恼。

    正在说话间,警卫们突然有了动作,他们向着几个向渡口走来的人围了过去。

    韦泽是中午时分才到了南京城下的,他知道满清烂,却没想到满清的地方组织已经烂到何等程度。一路上攻城略地倒也没什么,突袭战就是这样,若不能干净利落的解决敌人,那就只会被地方挡住或者解决。

    可到了芜湖之后,部队就不再是靠船行军,而是分为水陆两队一起杀向南京城。结果沿途所路过的地方,大量地方小吏居然投降了。这投降还看着挺有诚意,他们端着地方上的粮、地、税收的册子前来投降。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干货。一旦掌握了地方上的人员、土地、每年纳粮的数量,就等于能够切入地方的实际控制。韦泽自然是笑纳了。

    因为这件事,他被拖住了一阵。直到中午时分才赶到南京。

    到了营地,却见门口有几个人被围在那里,其中一个竟然还是洋鬼子。韦泽停下脚步,问道:“那洋鬼子是怎么回事?”

    前来迎接的柯贡禹答道:“他好像是来找咱们有什么事情。”

    韦泽皱起了眉头,他也不进大帐,让人把洋鬼子带过来。

    那洋鬼子先是操了一口也听不明白哪里口音的中国化,反正十个字里头韦泽听不明白最少八个。所以韦泽索性用一口很流利的21世纪美国曼哈顿口音说道:“你会说英语么?”

    那商人本来看韦泽皱着眉头一副听不懂的意思,正在着急,突然听到英语,他倒是颇为愕然,停了片刻,那家伙操起一口英国式英语对韦泽答道:“将军阁下,我是一名英国商人。看到您的部队到了南京城,我想和您做买卖!”

    “跟我进里面说。”韦泽说道。

    柯贡禹以及其他将领听着韦泽用一种他们从来没听到过的语言和这个褐色头发,褐色眼睛的外国人流利的交谈,都愣住了。不过大伙看到韦泽的神色,都没敢打搅。

    韦泽并不担心这个洋鬼子是刺客,如果满清能够如此迅捷的就派出冒充商人的外国刺客,那韦泽觉得自己死的或许也不冤枉。一个完全记错历史的人,活该这么死去。

    互相通报了姓名之后,韦泽操着美式英语说道:“史密斯先生,你为什么敢主动跑来和自己做生意?”

    这名叫做史密斯的商人操着英国式英语满脸堆笑的答道:“将军阁下,我从未在中国见到贵军的这种军装。”

    立领、领章、肩章、臂章。这是此时欧美军队的标志性特征,韦泽部队的军服上具备了全部元素。所以韦泽完全理解史密斯的为何敢主动上前来求做生意的理由。

    “那你准备卖给我什么呢?”韦泽倒是明知故问。

    “火枪!火炮!火药!炮弹!”史密斯坦然答道,“将军阁下,我在上海有很多朋友,如果您愿意购买的话,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因为不懂名词,韦泽就让人拿来了火绳枪与他改装的燧发枪,然后与史密斯开始讨论起军火买卖。史密斯表示,火药二两一桶,可以先卖给韦泽300桶。燧发枪五两一支,可以先给韦泽弄来两千支。

    “这两千支都是旧枪吧,五两一支也太坑了!你别给我弄点本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时代的破枪糊弄我!”韦泽立马讨价还价。

    听韦泽卖弄着对欧洲的知识,史密斯肃然起敬。这是他在中国第一次遇到能够对欧洲历史如此精通的中国人。史密斯立刻向保证这是英国货,枪虽然旧,但是一定好使。

    韦泽嘲笑道:“史密斯先生,你多久没回英国了?我怎么听说英国自己都不用燧发枪了?”

    这下史密斯更是讶异,因为他也只是听说英国陆军已经不再配发燧发枪,但是还没有完全淘汰燧发枪。他立刻辩解道:“香港的军队可都在使用燧发枪,将军阁下肯定到过香港,一定知道他们的装备!”

    最后韦泽把火药从300桶加到了800桶,燧发枪倒是维持了五两一支的价格。与史密斯签署了一份商业合同,合同中签订,史密斯保证十五天内将武器与火药从上海运到南京。若是能够十天内将武器送到,韦泽则额外的增加5%的运费。

    韦泽倒不是真的在乎那几千两银子,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被打得惨不忍睹。各种赔款加上利息,一共赔了13亿两白银。若是能够让中国的损失只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就能少损失最少12亿两白银。12亿两与几千两之间孰轻孰重,韦泽自然能够分的清楚。

    之所以讨价还价,是因为韦泽需要尽快得到这些武器。而且要搭上这条武器贸易的线。这年头的能参与武器贸易的商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远东做武器贸易的更是绝对的唯利是图。韦泽在跟随老娘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句话。讨价还价的行家根据细节纠缠的时候,恰恰是最想购买的时候。

    在欧洲,商人一度和盗贼共用一个神,也就是共用一个祖师爷。韦泽相信,史密斯先生是不会辱没自己商人身份的。

    果然,史密斯看完了合同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将军阁下,如果我能在七天之内把这些物资运到南京的话,能否再增加5%?”

    “为什么?”韦泽有些疑惑。

    “如果租用在上海的蒸汽船,需要相当的费用。当然,也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史密斯自信满满的答道。

    “我只能先给你200两定金。”韦泽答道。

    史密斯知道韦泽的话表明了态度,谈判已经进入到更加深刻的程度。史密斯要求韦泽先付一半的钱,韦泽立刻给否决了,“最多给你五百两,让你雇船不会赔钱。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我凭什么相信你的商业信誉呢?”

    双方最终以六百两达成协议,合同签署之后,史密斯带着定金,急急忙忙的从太平军这里借了条快船,就向上海去了。

第4章 下金陵(四)

    因为太注重武器贸易的事情,韦泽遇到对商业几乎极为敏感,又胆大包天的史密斯之后,一直在处理军火贸易的事情。送走了史密斯,韦泽才知道原来罗大纲根本就不在营地里头,而是在雨花台。

    从营地赶到雨花台,就见罗大纲正在催促着部队搬运大炮。

    “罗大哥,你实在是太能干了!”韦泽立刻是一通马屁。

    罗大纲得意的大笑起来,“韦兄弟,却不是哥哥我能干,而是清妖太废物。我到这里之后,没看到清妖,就见这满地的东西。”

    韦泽突然杀到了南京城外,清军立刻就把南京各门用沙袋堵住。防守雨花台的清军只有一看太平军数量很大,又得知各门被堵死,他们把武器一扔,连夜跑回了城内。罗大纲本来带兵去进攻雨花台,结果不费一枪一炮,就得到了大量的火炮与物资。

    问明了情况,韦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了人,韦泽听说过太多的这等事情,但是真遇上之后,他始终觉得太离谱。

    看着韦泽那不敢相信的模样,罗大纲笑道,“韦兄弟,乃是你轻兵急进,把清妖吓破了胆。哥哥我也是佩服的很。”

    “罗大哥,你就知道说些好听的。兄弟我一个旱鸭子,上了船就晕。你让我指挥水军,还不如让兄弟我投江自尽来得爽快。这次能如此快的打到南京,罗大哥你才是第一功!”韦泽答道。虽然称赞罗大纲是第一功,可韦泽也步去否定罗大纲的话。

    听韦泽说的实在,罗大纲突然有些唏嘘的样子。能够二十余天在水上行进1800多里,沿途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连安徽省会安庆都被轻松拿下。罗大纲的确是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刻。韦泽的称赞更是说到了罗大纲心头的痒处,自然是让罗大纲极为开心。

    罗大纲正色说道:“韦丞相,此次乃是你领兵,咱们太平军中,以灭尽清妖为己任的,我看除了东王之外,就是丞相你。若非丞相领军,敢如此打仗的,只怕也只有西王了。”

    韦泽微微一怔,罗大纲这话里头已经大有摆明双方地位的意思,而且好像也在隐约的表达对现在还滞留在武昌的太平军中军的不满。韦泽笑道:“罗大哥,你随我这次南下,兄弟我是极为放心的,若不是罗大哥,其他人只怕也没有谁敢跟我这么做。我等俱在东王手下公干,此次若是能打下金陵,以后出兵打仗,我还是想和罗大哥在一起。”

    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韦泽与罗大纲都不是金田起义的40名结义兄弟中的一员,两人都是在太平军中靠军功得到提拔,也都是东王杨秀清的部下。韦泽与罗大纲以这样的相似点为基础,达成了一个双方心知肚明的协议。

    而且韦泽也相当傲慢的向罗大纲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韦泽觉得自己整体用兵比罗大纲强。他能够通过这次攻打南京来证明。而且韦泽也不担心罗大纲听不出来,只要他能够攻下南京,罗大纲必然会服气。这是没什么讨论的。

    罗大纲可远比韦泽想的要明白的多,他爽快的答道:“我也是如此想!不过韦丞相,走长江的时候是水上的事情,哥哥我在很多时候也就只能自作主张,不过你是主帅,此次到了南京,如何打仗的事情,哥哥我是听丞相你的指挥。”

    双方都能摆明自己的地位,接下来就没什么别的需要浪费口舌。韦泽立刻布置接下来攻打南京城的准备。由于部队数量只有七千五百人,韦泽决定以正面的聚宝门为突破口。他留下炮兵旅旅帅梁长泰帮助布置大炮。自己下去安排进攻聚宝门的事宜。

    此时清军跟发了疯一样,开始在城头乱放大炮。此时韦泽的部队只是远远的布阵,完全不在清军炮击射程之内。韦泽也不搭理清军,他其实还很希望清军这么一个搞法。消耗火药炮弹以及精力,只能让清军更加虚弱。

    2月5日凌晨,韦泽派遣第五师雷虎的两个卒摸往聚宝门米市探探路。雷虎上次在武穴虽然打了个胜仗,但是那次主要是罗大纲出谋划策,雷虎只负责执行工作。所以这次他还是极力请令,希望能够再立新功。韦泽也觉得有雷虎带头,应该能够激发众将的勇气。就同意雷虎的建议。

    两个卒的部队靠近米市,立刻遭遇了一支武装力量的抵抗。这支部队没有什么精良的武器,只是用木棍扁担对太平军发动了进攻。两个卒一通火枪就打死了近百人,其他近千号清军躲进了聚宝门外的米市小巷街道中。可他们散而不溃,挺棘手的。

    又打了一阵,那群清军的武装力量聚集在城门外的街道上,看样子想来一次正面较量。而就在此时,城头突然向着这一带猛烈开炮。雷虎吃过苦头,他的部队里头对于各种情况下的防御训练抓得很严。听到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