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85部分

寒门首辅-第85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屋吧!”

    王宿淡淡说了一句,便背负双手走进屋内。谢慎等人便也跟着王老大人一一走入书房内。

    在榉木南官帽椅坐定,王宿深吸了一口气道:“连夜叫守文把谢贤侄你叫来,实则是有重要的事相商。”

    谢慎点了点头道:“老大人有何吩咐但讲无妨。”

    王宿对谢慎的态度一直很矛盾。谢慎是他的救命恩人,他理应表现的谦和一些。但毕竟谢慎的年龄太小,在这么小的娃娃面前若是态度过于谦和又会在家中族侄面前抬不起头来。

    王宿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该有的长辈威严还是要维持的。

    “咳,事情是这样的。”稍顿了顿,王宿缓缓说道:“我王家和宁波何家一直有生意往来,最近何家长房公子找到了府上,希望谢小郎能网开一面。”

    宁波何家?

    谢慎直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敢问老大人,这宁波何家经营的是何种生意?”

    王宿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这何家做的是茶叶生意,靠贩卖珠山茶起家,去也是创下了不小的家业。实不相瞒,老夫在何家也有两成股。”

    何家,茶叶。

    将这两个名词联系到一起,谢慎便警惕了起来。

    “老大人口中的何家家主不会就是何昌吧?”

    谢慎早就知道王守文吞吞吐吐准没有好事,却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和宁波大茶商何昌有关。

    “何家和我王家虽然算不上世交,但也是多年的朋友了。他们登门拜访,老夫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王宿跳出来唱红脸,苦口婆心的给谢慎讲起人情世故来。

    偏偏谢慎这辈子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这些所谓的人情世故,见王宿已经拿定了立场,谢慎只得问道:“那么依老大人之见,这件事情是小子之错了?”

    立场这种东西完全看个人,至少谢慎不觉得他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老夫并不是这个意思。”

    王宿毕竟还是传统儒士,听到谢慎话中有话,面色不免有些潮红。

    “老夫是觉得这其中有些误会。”

    谢慎转过头来没好气的剜了王守文一眼道:“守文兄恐怕事先就知道那何昌和你王家有生意往来吧?”

    这是谢慎第一次对王守文产生了信任危机。毕竟王宿刚刚说了,王家和宁波何氏算是老交情。这件事王守文不可能不知道。他是与自己同去杭州参加雅集的,那么为什么不事先告知于自己?

    王守文见状,颇是有些恼怒。

    “慎贤弟这是什么意思,若是某事先知道何昌和我王家有生意往来,又怎么会欺瞒慎贤弟。你好好想想,这次杭州之行,我可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

    王守文虽然比谢慎年长一岁,但因为出身世家整日养尊处优,心理反而没有谢慎成熟。此番受了委屈,王守文自然觉得难以接受,一时控制不住情绪。

    谢慎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冲动了。

    “这件事你真的不知情吗?”

    “族中生意往来本就不是我们该管的,莫说我了,便是大兄也不知情!”

    王守文得理不饶人,好不容易找了个缺口,自然要好好发泄一番。

    谢慎这下有些尴尬了。

    倒不是他刻意怀疑王守文,实则是这件事太巧了。

    王家和何家是生意伙伴,他却和王家三公子一起去杭州赴雅集,搅黄了何昌的生意。。。。。。

    “咳咳,既然事情都已经弄清楚了,再相互责怪也于事无补。”

    王守仁清了清嗓子,赶紧出来打圆场。

    “就这件事而言,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不如双方各退一步。”

    王宿抓住时机在一旁提议道。

    “老大人说的,小子不明白。这件事本就是生意相争,小子凭本事争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要让?”

    虽然口上如是说着,但谢慎也知道王宿不会轻易放弃“劝说”。

    毕竟王家在何家那里有两成的利,何家赚的越多王家能分到的银钱也就越多。

    谢慎虽然对王宿有救命之恩,但那毕竟不能和家族利益相比。人生就是这么现实。

    “咳咳。。。。。。若是三家合作,谢贤侄觉得如何?”

    王宿还不甘心,继续试探着问道。

    “合作,如何合作?老大人难道不知道这余姚仙茗和宁波珠山茶是死敌吗?”

    。。。。。。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场问题

    经商和做官一样,立场问题是最重要的。

    什么东西都可以坐下来谈,唯独立场问题不能谈!

    谢家要经营茶叶生意,最大的对手不是杭州的诸茶商,而是宁波茶商何昌。余姚仙茗的对手也不是钱塘龙井,而是宁波珠山茶!何况谢慎已经与大茶商宁员外达成了协议,合力打压何昌,若是在这个关头出了问题,宁员外会怎么想?

    虽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但那也得看是对什么。在这种原则问题上,谢慎是不打算作出让步的。

    王宿王老大人显然没有想到谢慎的态度会如此坚决,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屋内的气氛有些尴尬,还是王守仁站了出来,轻咳一声道:“慎贤弟看来是一定要介入茶叶生意了?这是好事啊。那宁波珠山茶口味比起余姚仙茗是差了不少。慎贤弟若是有意,我们两家大可以撇开何氏,一起合作。”

    王守仁的提议很符合谢慎的胃口,至少比王宿王老大人的方案合理的多。

    “若能和守仁大哥合作,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过绝对不能让何昌涉足!”

    谢慎的底线就是这一条,只要这一条没有问题,怎么都好说。

    对于王宿而言,这倒也算是一个方案。

    何昌虽然把持了宁波一带的茶叶生意,但他在意图将珠山茶助推更进一步时被谢慎轻易的击败。如此看来,王宿倒是得好好审视一下何昌的实力了。

    抛开何昌而和谢慎合作?

    这对于王家来说倒是没有什么风险,毕竟最多是在士林圈子里宣传一番罢了。

    “老大人,那何昌不是允诺给王家两成的利吗?这两成利小子也可以给你王家,不过小子有一个要求。”

    谢慎索性反客为主,沉声说道。

    “谢家贤侄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此时此刻,场面已经完全被谢慎主导,就连王宿也下意识的跟着谢慎的节奏走。

    “其实很简单,从今往后,王家上上下下除了饮余姚仙茗,不能饮其他的茶叶。”

    王宿听到这里,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竟然还有这么蛮不讲理的要求?其实他大概也能够明白谢慎心中所想,无非是想利用王家的威望做一个表率。久而久之,士林圈子便会形成一股风气。追捧余姚仙茗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当然可以做到。不过人前做做样子也就罢了,至于连别的茶叶都不喝了吗?

    谢慎仿佛看出王宿心中所想,沉声道:“老大人恐怕也知道钱塘龙井在浙省的影响力吧?如果想要让余姚仙茗立足,就绝不能只做做样子。”

    谢慎的终极目标是让余姚仙茗替代钱塘龙井的地位。但这个过程很漫长,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最重要的便是有一个长期标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习惯。

    这个标杆不一定局限在一家一户,但眼下来看王家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这倒也不是问题,老夫余姚乃至浙省的同榜同年不少,相聚之时大可以推介一番。但谢贤侄你刚刚说要图钱塘龙井的位置,真的可行吗?”

    虽然王宿对谢慎很看好,不过这是限于在科举上的。

    谢慎是神童不假,但术业有专功,他经商的眼光和判断力真的行吗?

    谢慎倒也不打算遮掩,便向王宿拱手道:“余姚仙茗是我余姚特产,论味道绝对不比钱塘龙井差。至于为何本省乃至江南士子都争相追捧龙井,无外乎是跟风罢了。只要我余姚士子上下一心,未必没有机会追上乃至超过钱塘龙井。”

    王宿点了点头道:“你有这份心很好,只是。。。。。。”

    和谢慎合作,王家不必要出太多力,最多就是投些本钱。而且谢慎也算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不必担心其卷着银钱突然消失。

    怎么看,这都是一桩对王家很好的买卖。

    但王家之前一直是和何家合作,怎么跟何家解释是一个问题。这处若是办的不妥,还是很麻烦的。

    “老大人是担心何昌心有不甘去闹事吧?”

    谢慎洞悉人心的本事已至化境,一下便看出王宿在担心什么。

    “小子冒昧的问一句,王家可与何家立有契约?又可曾向何家茶铺投了银钱?”

    王宿摇了摇头道:“都没有,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怎么可能留有契约。这几年来,我王家帮何家在绍兴府开了不少分店,他们也按时把银钱送到府上。”

    谢慎点了点头,果然如他所料,王家和何家的合作是一种完全依靠自觉的方式。这也很正常,毕竟王家是纯粹的科举世家,是书香门第,是不能沾染铜臭的。

    如果留下契约就相当于留下了把柄,若是事后何家翻脸拿着契约做要挟那王家就会很被动。

    口头协议虽然看上去不靠谱,却是王家最希望看到的。谢慎相信,这一定是王家提出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何昌不同意这个条件,那么即使他把允诺的利益份额提升,王家也不会同意合作。

    “这就是了。既然如此,老大人又何须担心?”

    没有契约就没有制约力,何昌也知道王家的背景,是不会傻到去衙门打官司的。即便他真的恼羞成怒打算孤注一掷,但拿不出像样的证据,他也奈何不了树大根深的王家。

    可以说王家向何昌提供的是一种软资源,用软资源换取分红,完全不用担任何风险。

    “若是那何昌识趣,自然是好聚好散,买卖不成仁义在。但若是那何昌昏了头,老大人反可以告他一个诬陷之罪!”

    官官相护是心照不宣的事。王华王老大人可是堂堂状元出身,如今又身居高位,在余姚的威望也只有谢于乔谢迁可以比拟。那何昌若真是不开眼把事情闹到了衙门,不管是余姚县令,还是绍兴知府都不可能偏向何昌。

    如果何昌不服再往上告,杭州府的各司衙门却是绝不会受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

    可以说,何昌这次是吃了一记哑巴亏!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

    归根到底,这是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对等造成的。

    王家是科举世家,何家最多算是豪商巨贾,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不出事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双方翻了脸,吃亏的只可能是何昌。而且何昌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谢慎相信他如果真的打算和王家合作,王家也不会同意留下任何的契约证据的。

    当然谢慎的身份和何昌也有所不同。

    谢慎虽然不是官身,但是却是读书人,而且还是大有前途的读书人。即便真的和王家合作,谢慎在心理层面上并不处于劣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王家是准备在余姚仙茗上投钱的,这又跟与何家的合作有很大不同。只要王家肯投钱,谢慎就不会处于被动。如果是像和何家合作那样纯粹软资源投入,那么谢慎就有的头疼了。

    王宿王老大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如今看来也只能这么办了。谢贤侄胸怀大志,老夫佩服。”

    谢慎也不知道是他的魄力还是缜密的逻辑推演打动了王宿,总而言之,这次的信任危机算是渡过去了。

    细细想来,王守文事先确实也不太可能知情。毕竟王守文既不是长子也没有成年,王家家族事务不太可能告知于他。换句话说,王守文最多就是个身份地位颇高的闲人罢了。

    王守文这次倒是最委屈的,夹在王家和谢慎中间受隔板气。。。。。。

    谢慎又和王宿闲话了半盏茶的工夫,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王家。

    回到家中,在水芸的侍奉下一番梳洗,谢慎一头栽倒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皓月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一直疑惑王家这么阔气的宅邸是怎么来的,现在终于明白原来是靠这种“合作”换来的。这应该就是为官者的特权吧。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后,对待官员是很严苛的,官员俸禄十分微薄,甚至养家糊口都是困难。

    有道是千里做官,只为吃穿。连吃饱穿暖这么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这些官员自然会去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和商贾合作就是最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就拿大茶商何昌来说。何昌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