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251部分

寒门首辅-第251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爱卿怎么看?”

    如今朱宸濠能指望提建议的总共也就这么几个人。左丞相李士实听了钱宁的一通分析,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可又觉得哪里不对,便摇了摇头道:“老臣不好说什么,但至少比围攻安庆妥当。”

    “你!”

    兵部尚书王纶怒不可遏,指着李士实厉声道:“你是什么意思,围攻安庆有什么不好!”

    朱宸濠双手往下压了压,咳嗽道:“现在讨论的是钱指挥使的办法,你们怎么又绕回去了?”

    朱宸濠又将目光落在了刘养正身上。

    刘丞相被看的有些发毛,只得硬着头皮分析道:“这个法子可行是可行,但就是太赌了。赌赢了自然是好,可以生擒正德。可若是赌输了,却是白白损失了一支部队。眼下陛下正是用兵之时,一兵一卒都是十分珍贵的。”

    刘丞相这番话显然说到朱宸濠的心坎里去了。

    他起兵之时号称十万人,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手中的士兵统共只有不到五万,而且几乎大半都在北面。

    围攻安庆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个时候分兵可是兵家大忌啊。

    “陛下,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正德不从鄱阳湖攻打南昌,以至于贻误军机,请陛下斩臣之首!”

    便在此时,钱宁咬牙作保道。

    自打他被朱厚照贬出京师后,他便对朱厚照怨恨在心。

    索性他遇到了宁王,二人都对朱厚照恨之入骨,自然是一拍即合。

    不过,因为钱宁曾经是朱厚照的宠臣,并不是宁王的嫡系,故而朱宸濠多少对钱宁还有些猜忌。

    眼下,钱宁迫切需要让宁王打消对他的顾虑。

    “好!既然钱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朕若是再不应允便说不过去了。”

    朱宸濠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高声道:“取纸笔来!”

    钱宁心中一沉,心道还真的要让我立军令状啊。

    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此刻钱宁再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从侍从手中接过纸笔,毅然决然的写起军令状来。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钱宁方是将军令状写好。

    他扫了一遍,便将军令状呈递给朱宸濠看。

    朱宸濠看过之后频频点头道:“好,钱卿之忠心日月可鉴。李卿、刘卿、王卿且做个见证。”

    钱宁心道这宁王看起来是个刻薄寡恩的主啊,论心性显然还不如正德。

    这样的人若是当了皇帝,那必定是狡兔死走狗烹。

    可惜此刻钱宁已经下不了船了,只能希望朱宸濠一路胜下去。

    “钱卿觉得朕拨多少人埋伏在鄱阳为好?”

    钱宁深吸了一口气,毅然道:“三千足矣。”

    “三千,你竟然要三千人?”

    朱宸濠勃然大怒。

    “你可知道前线战况多么吃紧。这个时候你叫朕拨出三千人去鄱阳湖?”

    “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钱宁的声音中满是无奈。

    其实他也清楚,现在是战况吃紧之时。但即便全力围攻拿下了安庆府又如何?

    大明的府县何其多也,总不可能一个个打过去吧?

    只要没有拿下应天府或者顺天府,就都没有本质意义。

    “你让朕再想想!”

    朱宸濠只觉得烦闷不已,起身背负双手踱起步来。

    踱了近百步,朱宸濠勐然转过身来道:“你要向朕保证,朱厚照一定会亲自率军攻打南昌。”

    “若朱厚照未至,臣将自刎于陛下面前。”

    钱宁咬牙泣声道。

    。。。。。。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献策

    王守仁坐在乌篷船内,望着运河两岸往来的船只心情极为沉重。

    他早已读过朝廷的邸报,也看过谢慎的来信。想不到最后天子竟然降下旨意,急调他前往杭州。

    对于宁王叛乱,王守仁自然也是十分震惊的。

    但震惊之后,他便开始思忖该如何应对。

    毫无疑问,天子调他到杭州肯定是希望他能够起到作用。不管是领兵还是出谋划策,王守仁都必须有与旁人不一样的地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王守仁觉得谢慎才是大明的救星。

    开海禁,清土地,改商税,练新军。。。。。。

    这每一件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即便是只做一件,都可以流芳千古。

    在新政的事情上王守仁坚定的站在了谢慎这一面,为其充作马前卒。

    在平叛这件事上,王守仁更会毫不犹豫的任由天子、谢慎调遣。

    大明朝刚有一副崭新的气象,宁王却在这个时候叛乱,不是要摧毁一切美好的东西吗?

    宁王打的旗号是当今天子骄奢淫逸,难道宁王就不骄奢淫逸?

    宁王若是得了天下,就能保证不忘初心,比当今天子做的更好?

    王守仁一度也曾彷徨,绝望过。因为今上确实有些荒唐,但自从谢慎力推新政以来,他的彷徨消失了。

    在他看来只要有谢慎谢谨修在,君王的私德便不是决定性的。

    君王勤政自然最好,即便君王荒唐怠政,有谢慎在内阁顶着,这大明的天也塌不了。

    非但大明的天塌不了,大明还会日渐昌盛起来!

    “老爷,到杭州城了!”

    水道越来越窄,不知不觉间乌篷船已经行至杭州城水门前。

    王守仁正了正衣冠,沉声道:“进了城先去会馆住下,之后老爷我要去拜见天子。”

    王守仁不知道天子和谢慎给他安排的角色是什么,但总得先见过再说。

    “遵命。”

    仆从恭敬道。

    船只穿过水门行进杭州府内,在靠近城门不远的码头停下。

    王守仁结了船银,当先跳下船来。

    杭州府,自古便是繁华昌盛之地。只不过这次再来,他所看到的却大有不同。

    细算一算,他上一次来杭州还是十几年前与谢慎一齐来的。

    这次再来竟然已经隔了十几年。

    王守仁寻到城中余姚会馆住下,又换了一套官袍,这便径直往巡抚衙门而去。

    行到巡抚衙门前,见全是提刀而立的锦衣卫,王守仁心中不由得一凛。

    “臣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求见陛下!”

    当了一任华亭县令回京后,王守仁便被天子擢升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这可是一等一的美差。

    天下谁人不知,吏部的文选、考功司,兵部的武选、武库司是四大美差,无数人挣破了头就想进到这四司中。

    便说这兵部武选司,负责武官的选调、升降、奖惩。故而无数武官都会给武选司员外郎、主事送上碳敬、冰敬以求受到照顾。

    天子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王守仁,自然是相信以王守仁的私德不会做那等贪墨肥己之事。

    眼下巡抚衙门已经充为天子行宫,一切自然得按照规矩礼制来。

    那为首一名锦衣卫千户沉声道:“王大人且稍候片刻,容某前去禀报陛下。”

    王守仁索性闭上眼睛养神。

    过了不知多久,王守仁听到一阵脚步声。

    他睁开眼来看,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他的眼前。

    “四明!”

    王守仁激动的上前一步道:“你怎么也在这巡抚。。。行宫之中。”

    谢慎苦笑道:“陛下仁厚,要把我留在身边,我便住在单独的一套跨院里。这样陛下召见,我可以随时赶到。”

    “原来如此!”

    王守仁点了点头。

    “守仁兄这次来的可够快的,应该路上没有停歇吧?”

    “发生了这种大事,为兄怎么敢停歇。”

    “不说这些了,陛下召见,你快去见驾吧。”

    “嗯。”

    王守仁应了一声,随着谢慎走入巡抚衙门。

    二人一路穿庭过院,绕过一池碧水一方假山,终于走到天子寝宫前。

    谢慎吸了一口气告诫道:“陛下心情不好,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可千万别说。”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多谢四明提点。”

    随着御用监太监张永的尖声唱诵,王守仁迈步进入屋中。

    此刻正德正在看挂在墙上的地图,神情极为冷峻。

    “臣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王守仁叩见陛下。”

    王守仁推金山倒玉柱行了大礼,这便等着正德吩咐。

    天子仁义,免去几位阁老君前叩拜的礼仪,但其他臣子还是要行礼的。

    朱厚照转过身来抬了抬手道:“平身吧。”

    王守仁这才站起身来,恭敬的束手而立。

    “没必要那么拘束,朕又不会吃了你。”

    朱厚照笑了笑道:“一路上可还顺利?”

    “回禀陛下,臣从京师乘船南下杭州,一路顺利。”

    “嗯,这就好。其实是谢阁老叫朕诏你来的。他说你对平叛宁王贼党有大用。”

    呃。。。。。。

    王守仁一时哑口无言。他虽然早已猜到这是谢慎的主意,却没想到谢慎把他夸成了这个样子。

    “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效死命!”

    “别动不动就死啊活啊的,多不吉利。再说了,你们这些文官统兵有哪个真被伤了一根毛发?”

    王守仁被正德皇帝说的面颊一红,立刻垂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了。

    “好了,既然来了就一起说说这宁王叛乱究竟如何平定为好?”

    王守仁早已打过无数腹稿,等的就是天子这句话。

    他理了理头绪,侃侃而谈道:“陛下请看,宁王叛党拿下南昌后便北上攻打九江,南康,眼下已经控制了整个江西。”

    “这些朕都知道了,捡紧要的说。”

    朱厚照微微有些不悦,蹙眉催促道。

    王守仁笑道:“宁王叛军现在都在围攻安庆府,南昌基本没有什么守军。陛下若是派一只奇兵直捣黄龙,那宁王便将进退维谷!”

    嘶!好计谋!

    朱厚照欣喜不已,称赞道:“这个计策好,王卿继续说下去!”

    。。。。。。

    。。。。。。

    直捣黄龙这计策虽好,但也得从长、从细计议。

    并不是说王守仁说了一句直捣黄龙,正德皇帝就会毫不犹豫的兴兵去打南昌。

    用兵没有儿戏,那是关乎万千将士性命的,必须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性都考虑到。

    譬如派多少人去,谁来领兵,走什么线路。遇到抵抗策略是什么?

    如果事先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遇到状况军队就会慌乱不堪。

    王守仁显然已经做过全盘的计划,待他把整个计划说与皇帝听后,朱厚照不由得感慨谢慎真乃鬼才,竟然连推荐之人都有这般才华。

    最终朱厚照把这直捣黄龙的计划授予王守仁全权负责。至于安庆府,自然也是要救的。

    总不能叫叛军拿下安庆,士气大涨吧?

    安庆方面的正面战场,朱厚照决定叫谢慎督战。谢慎虽然不是武将,但对战局的把握以及大略上都远胜旁人一筹。

    而且谢慎是现在朱厚照身边可用人中最信任的。叫他统率大军,朱厚照才能安心。

    他自己则想和王守仁一道奇袭南昌。只不过这还只是个想法,并没有提出来。大概朱厚照也担心谢慎和王守仁滔滔不绝的劝阻吧。

    七月二十八,谢慎集结浙省、南直隶卫所官军共五万人,增援安庆。

    这当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在正面击溃宁王叛军。

    朱厚照之所以允准王守仁的奏请奇袭南昌,并不是为了围魏救赵解安庆之急,而是要断了宁王的退路。

    这样一旦安庆府正面战场上,朝廷军队取得了优势,宁王就会像丧家野犬一般四处逃窜。

    这正是朱厚照希望看到的!

    宁王越慌张,朱厚照便越兴奋。他会像猫逮耗子一样慢慢玩宁王,直到他玩腻了才会逮住宁王。

    如果宁王逃回了南昌死守,那朝廷打下南昌也得费些气力,最关键的是朱厚照那种畅快的感觉没有了,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谢慎自然明白朱厚照的心思。在原本史中他就是在擒获宁王后“放虎归山”。在宁王逃窜一阵后再收网重新擒获。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厚照的玩心有多么重,若不是谢慎在一旁督导其早就朝史方向发展了。

    五万人的军队行军起来速度自然不会太快,但谢慎命先锋军只携带十日口粮急行军先抵达安庆增援,这样可以解除燃眉之急。

    宁王的军队此刻已经将安庆府围住,并封锁了水道。

    故而谢慎的援军只能从陆路走。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不必直接面对宁王的水师。

    宁王谋逆之心早已有之,故而很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