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230部分

寒门首辅-第230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得于总兵两腿一软,跌跌撞撞的退了出去。

    杨廷和面沉如水,心中思忖的是武将为何会堕落成这个样子。

    遥想当初大明建国之初,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数不胜数,怎么才过去了一百多年武将就变成现在这个怂蛋模样了。

    杀马贼割首级以冒领军功,这么无耻的事情埋在心里也就罢了,居然还得意洋洋的说出来并引以为傲,真是叫人无奈啊。

    “老爷,从京师送来一封信,您要不要看看。”

    管家杨松躬身走了进来,将一封信递了过来。

    “嗯。”杨廷和闷哼一声,接过信来展开看。

    “这。。。。。。”

    刚看了不久,杨廷和便大为惊诧。

    信是小阁老谢慎写的,内容竟然是有关天子北巡。

    看来这次天子是下定了决心,连小阁老都劝说不动了啊。

    他苦笑一声,将信纸丢入火盆之中。

    看着信纸燃烧成灰烬,杨廷和长呼出一口气道:“去把于韫于总兵请来。”

    既然天子要北巡,宣府肯定是会到的。作为三镇总督,杨廷和势必要布置一应事宜。

    天子临时起意,修筑行宫是不可能了,不过将总督府腾出来还是可以的。

    杨廷和之所以找于韫来,就是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

    天子是九五之尊,一人安危牵系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绝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

    可怜那于韫吃了杨廷和一通挂落正是战战兢兢,听闻总督大人又要见他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

    不得不说杨廷和天生有上位者的威严,属于不怒自威那一种。

    于韫进了厅堂,叩头行礼不敢再造次。

    杨廷和对于武官跪拜文官一事也略有耳闻,虽然他并不支持这种行为,但风气如此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总兵起来吧。本官找你来是为了一件大事。”

    “部堂大人请吩咐。”

    于总兵的心直提到了嗓子眼,心道您老人家就快说,给我个痛快吧。

    杨廷和却并没有着急的意思,他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道:“于总兵,天子欲北巡,这宣府首当其冲。本官要你保证宣府一线绝不会有鞑靼人踏足!”

    于总兵直接傻了。天子北巡?部堂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

    。。。。。。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

    也不怪于总兵惊诧,毕竟天子出巡这种事情在大明朝实在是太罕见了。

    便拿先帝弘治皇爷来说,他老人家一辈子深居九重,垂拱而治连京师都没有出过。

    可当今天子刚刚即位不久就要北巡,着实让人惊讶。

    北地不比江南,没有莺歌漫舞,没有令人迷醉的空气,有的只是如刀子般割人的劲风和凶残的鞑靼人。

    “部堂大人。。。。。。”

    于总兵面色十分难看,良久才憋出一句话来。

    “不必多说了。这件事已经定了,多说无益。于总兵,你可不要随便对人说起陛下北巡之事。”

    杨廷和的声音里满是不可质疑的威严,吓得于总兵连忙道:“末将遵命。”

    “好了你下去吧,宣府一代要严加戒备,绝不能出差池。”

    “是!”

    于韫拱手一礼,恭敬退下。

    。。。。。。

    。。。。。。

    天子北巡绝对是震惊朝野的大事件。

    廷臣们想出了各种办法,联名上书,哭谏都无济于事。

    就连帝师小阁老出马都无法让天子回心转意。最后百官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天子出巡,一应事宜都得提前准备。

    大到军队护卫,小到沿途圣驾驻地都得布置妥当。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小阁老还命人提前踩点,加以查漏补缺。

    十二月二十日,圣驾终于出了紫禁城。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銮驾一路沿着中轴大街缓行。

    无数百姓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他们想不到自己这辈子还有机会一睹天颜,拼命向前探去。

    当然正德皇帝朱厚照坐在銮驾之中,根本不会被百姓窥见。

    不过他觉得十分好奇,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真的这么神圣吗?

    天子出人意料的掀开车帘,冲街边跪倒的百姓招手。

    这可吓坏了护佑在侧的锦衣卫。

    他们紧张的环视左右,看见那些刁民只觉得烦闷不堪。

    该不会有人隐藏其中,想要行刺吧?

    漫漫长街走起来十分缓慢,好不容易出了城锦衣卫们算是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而在銮驾之中朱厚照兴奋的冲侍候在侧的谢慎道:“先生,朕想不到百姓们如此钦慕朕。”

    谢慎那个瀑布汗啊,这可该怎么回答?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百姓们想要一睹天颜也在情理之中。”

    “嗯。”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挥手道:“看来以后朕要多多出巡,给百姓们见朕的机会。”

    “。。。。。。”

    这话就不好接了啊。

    谢慎心道您当这是出去玩,满朝文武可不这么想。

    光是沿途府县的接待就得耗去不少库银,更不必说动用锦衣卫所造成的影响了。

    虽然推行新政能将朝廷财政状改善,但毕竟不可能立刻收到成效。以大明朝现在的财力,维持九边军费都有些捉襟见肘,要是天子时不时的再搞一次出巡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但朱厚照不会管这些,在他看来既然天子富有四海,就应该四处巡视。

    至于钱的事情自然由户部拨款。户部如果拿不出钱来,就是户部的问题,他反倒是要问责户部尚书了。

    这种“蛮不讲理”的方式也体现了朱厚照一贯的行事作风,谢慎早已习惯。

    不过习惯归习惯,谢慎还是要加以劝阻的。

    “陛下,出巡这种事情还是不宜太多。”

    “为何?”

    朱厚照微微有些不悦。

    “难道先生也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吗?”

    “臣不敢。”谢慎心中暗暗叫苦,略定了定神道:“臣的意思是,陛下既为天子,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一睹天颜的。”

    谢慎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搞起了心理学。

    谁知这一招还十分管用,正德皇帝十分受用的点了点头道:“嗯,朕明白先生的意思。”

    朱厚照从小受到的就是帝王教育,听到最多的话便是天子受命于天。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朱厚照是信了。

    “陛下宣府距离京师不远,应该很快就可以到。”

    京师距离宣府驻地宣化有三百五十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三天就可以到。不过考虑到天子銮驾移动缓慢,估计要五天才能到宣化。

    “嗯,朕看奏疏上总说宣府宣府的,可朕却从来没有到过宣府。这次朕要好好看看宣府是多么的雄伟!”

    说完朱厚照眯上眼睛靠在软榻上,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

    马车外是冰天雪地,马车内却是暖意洋洋。

    火盆内噼啪噼啪的声响是那么悦耳,不知不觉间正德皇帝竟然睡着了。

    谢慎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伴架实在是太累了,不但不能休息还得陪着皇帝搭话,且每一句话都得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出格。

    谁说天子近臣好当的,眼下看来这才是最难的差事。

    谢慎现在担心的是宣大一线的安全问题。

    鞑靼人经常在宣大之间劫掠。

    宣府、大同本身固然固若金汤,可沿线却有许多坍圮的长城。

    大明朝廷国库空虚,不可能拨款把长城的全部坍圮段都修复,这就导致鞑靼人经常从这些缺口绕道而行。

    这苦了沿途百姓,往往鞑靼人一来就把村子抢的鸡犬不留。

    不过鞑靼人面对宣府高耸的城墙却是无可奈何。

    这就像堵在京西的一处闸门,彻底封死了鞑靼人东进的希望。

    但谢慎怕会有零散的鞑靼人在宣府之间劫掠从而惊扰了圣驾。

    他之前已经修书一封给杨廷和,叫杨总督早做准备。

    如果在天子北巡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别管是杨廷和还是谢慎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谢慎掀开黄色车帘,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木心中不由得一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要想让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一名锦衣卫千户前来禀报:“小阁老前面就到了驿站了,要不先歇息一晚?”

    谢慎看了一眼马车中熟睡的皇帝,点了点头道:“好吧,你且去安排。”

    叫天子连夜赶路是不现实的。反正又不是急行军,五六日赶到宣府就可以了。

    。。。。。。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

    那锦衣卫千户得了命令,双手一抱拳打马前去安排了。

    大明在九边重镇一线都设有重要驿站,可容纳数百人投驿。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个规模足够大了。

    当然,天子北巡仪仗加护卫就有几千人,除了极少数的亲随重臣、锦衣卫高官可以随天子投驿,大部分的兵卒还得扎营过夜。

    当正德皇帝朱厚照住进驿站后,他所住的那间房间立刻被锦衣卫层层围住,端是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谢慎作为伴驾臣子中品级最高的,理所当然的住到了驿站中第二好的房间。

    虽然在谢慎看来这房间放在京师也就是寻常,不过在荒郊野外能有这么一处干净的过夜地已经不容易了。

    大明朝九边之间的驿站两两间多为半日马程,不过因为路况的关系,距离并不固定。有的驿站间相隔七八十里,有的则只有二三十里。

    但这二三十里因为是山路十分难走,真的走下来并不比那七八十里快。

    乘坐马车的行进速度是骑马的一半,故而这本来半日马程的距离天子车架足足走了一天。

    谢慎除下外袍走到里间。

    驿站早已给他准备好了热水,谢慎心满意足的除下衣服跳入了木桶中。

    不得不说,在大明朝坐船绝对是最舒服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大运河中,河水的流速并不快。坐在船舱中和三五好友吟诗作赋,品茶饮酒,望着两岸美景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走陆路便不同了。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都免不得颠簸。大明的官道虽然修的还算平整,但毕竟是土路,磕磕碰碰的这么一天下来,骨头都能摇得散了架。

    谢慎真担心天子吃不消啊。

    热水浸润着皮肤,谢慎只觉得周身毛孔全部张开,真是舒坦啊。

    这热汤之中似乎浸润着花露,一股清香萦绕在木桶周围,谢慎大肆的吸着空气,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便在谢慎神游之时,屋门突然被推开,吓得谢慎猛然睁开了眼睛。

    “是谁!”

    我靠,这驿站明明是官方旅舍,怎么安全性这么差啊。

    而且他的房间周围应该也有锦衣卫巡视的啊,怎么可能放任人闯进来?这些锦衣卫的业务水平也太差了些吧?

    谢慎本能的沉下身子,只露出一个脑袋。

    现在跳出去换衣服明显来不及了,谢慎只得祈祷这人不要绕过屏风来。

    可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谢慎只听见细碎的脚步声越来越响,那人明显更近了。。。。。。

    苍天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正当谢慎攥紧拳头准备和来人拼了时,一个身着唐式鹅黄色襦裙的妙龄女子闯入了他的视线。

    这女子梳着坠云髻,眉间点着一抹朱砂,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大人,奴家来服侍您吧。”

    怎。。。。。。怎么是个女人。

    谢慎一脸惊诧。

    “咳,咳咳。是谁叫你进来的?本官不用服侍,你出去吧!”

    那女子却是摇了摇头道:“这天气这么冷,大人一个人擦背会着凉的。还是奴家来替您擦背吧?”

    “不必了。本官不习惯沐浴的时候有生人在。”

    “一回生二回熟嘛。”

    那美娇娘却是完全没有觉悟,又向前迈了几步。

    “出去!”

    谢慎怒声道。

    天子北巡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其路线早已规划好。沿途的驿站也都得到了消息,故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美女。

    正德皇帝好美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谢慎可以想象此刻天子的房中应该有数名美人,迷的天子神魂颠倒。

    而他谢慎作为内阁大学士,待遇自然也不会太差,这个美娇娘应该就是福利吧。

    谢慎没有道德洁癖,更不是圣母婊,他之所以拒绝这美女投怀送抱不是因为他要装清高,而是不想给人留下把柄受制于人。

    要知道他现在身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