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773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77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平静了一下情绪,咳嗽一声道:“咳咳……好了,适才嘉说的有些远了!目前来说,我们三人各司其职,嘉坐镇濡须城,文将军守住濡须山,蔡将军守住濡须口。只要能维持二十天左右,陛下定能拿下合肥,兵临长江岸边。”

    “濡须山有长城阻断,东关天险万夫难开,我凭借这五千人马,便是一年也能守住。”文聘在踌躇满志的同时有流露出担忧,“唯一担心的是黄祖挡不住诸葛亮、韩世忠,毕竟那是十万人马啊!”

    郭嘉再次发出一声冷笑,手指朝城下蝼蚁一般忙碌的百姓指去:“无妨,关键时刻,这些百姓可以拿出来当做靶子甚至是人质。汉军攻破一尺土地,就杀他一人,陛下说了,为元让将军复仇,就算屠尽江东百姓,也是在所不惜!”(未完待续。)

一千六十二 战鼓急,莫欺少年穷!

    寒风劲吹,气温越来越低。

    尉迟恭不习水战,在濡须口遭到蔡瑁完爆,损兵折将,丢盔弃甲的退回历阳县城。一怒之下弃舟登岸,派人把所有船只全部送回金陵,彻底放弃了从水中拿下濡须的念头。

    “这在江上打仗和陆地完全不是一回事啊,脚下软绵绵的像是踩着棉花,浑身是劲也用不上!”

    尉迟恭与姚广孝策马并行,率领着败兵赶往濡须山下的大营,一边走一边向姚广孝吐槽,“我就不明白了,蔡瑁手下的士兵怎么做到的在船上健步如飞,稳如泰山?而我们的将士却东倒西歪,脚下不稳?”

    姚广孝一手控缰,一手捻着佛珠,微笑道:“敬德将军莫要懊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蔡瑁上了陆地肯定不是你的对手。同样的道理,蔡瑁麾下的水师在长江上纵横多年,就连孙家水师、韩世忠将军的水师也很难轻松占到便宜。甚至连陛下也对蔡瑁的水战能力赞赏有加,称赞他是大汉水战前十的将领,因此一直得到重用,敬德将军输了这一战也不必耿耿于怀!”

    “狗娘养的蔡瑁,等改日在岸上相逢,老子非要一鞭打爆他的头颅,一雪前耻!”尉迟恭抚摸着下巴浓密的虬髯,郁闷的咒骂道。

    一阵马蹄声从东面而来,一路追赶上尉迟恭方才下马施礼:“尉迟将军,小侄这厢有礼了!听闻将军在濡须山东方受阻,小侄特地绕道合肥前来助战。”

    尉迟恭与姚广孝一起看去,认得这是黄忠的次子黄锡黄飞鸿,上半年一直在白马寺教习僧兵练武,前些日子因为兄长黄叙辞世,返回南阳老家奔丧,想来这是处理完丧事归来了。

    姚广孝是白马寺住持,对于白马寺首席教头黄飞鸿的武艺自然了若指掌,而尉迟恭也曾经多次去白马寺参观武僧训练,对于黄飞鸿的拳脚功夫也是印象深刻。此刻见到黄飞鸿前来助战,俱都喜出望外,一起下马施礼。

    尉迟恭拍着黄飞鸿的肩膀,大笑道:“哈哈……我当是是谁呢,原来是飞鸿贤侄,你的拳脚功夫可是炉火纯青,攀爬起来不输猿猴,有你助阵,定能拿下东关,突破这道天险,从濡须山杀奔濡须城,全歼叛军。”

    “呵呵……敬德将军谬赞了,锡也只是粗通拳脚而已,岂敢当炉火纯青这四个字?”黄飞鸿抱拳谦虚,“不过为了尽早解合肥之围,小侄一定会竭尽所能,助将军拿下东关!”

    傍晚时分,尉迟恭与姚广孝率领四千多将士返回大营,陈宫、张三丰、郭淮等人迎接进帅帐,听说在江上遭到蔡瑁强势阻击,无不摇头叹息,一脸郁闷。

    酒筵之上,尉迟恭攥拳发誓:“既然水上进不去濡须坞,咱们便横下一条心,哪怕填上万余性命,也要强攻拿下东关。若是时间久了,合肥沦陷,曹军主力进入了濡须,那局势就更糟糕了!”

    面对着固若金汤,既有大江又有崇山峻岭,还有险关长城的濡须,就连姚广孝与陈宫也是束手无策。独臂的陈宫面色凝重的饮酒,而姚广孝则双目微闭,不停的捻动手里的佛珠。

    “这样只能强攻了,明天小子愿意担任先锋!”

    上一战浅尝辄止,十四岁的凌统还没有过足瘾,此刻听了尉迟恭的决定,顿时兴奋莫名,主动站起来请缨。

    尉迟恭把脸一黑,挥手道:“小家伙去去去,你当攻城是闹着玩的么?这是把脑袋拴在裤裆上的事情!若不是陛下在锦囊中提到了你的名字,本将才不会带你来呢。你就乖乖的在大营中给我看护好粮草辎重,不要给我添乱,本将就很欣慰了!”

    听了尉迟恭的话,凌统明显感受到了不被器重,闷闷不乐的答应一声:“小校谨遵将军之命!”

    尉迟恭懒得搭理凌统,继续安排明日的攻城事宜,吩咐黄飞鸿、张三丰道:“你们二位拳脚了得,善于攀爬,明日清晨便各自挑选三千名精卒冲锋在前,本将率领一万主力随后。让郭伯济指挥着霹雳车与井栏作为掩护,就算攻到天黑,尸积成山,也要横下一条心,攻破东关!”

    张三丰与黄飞鸿、郭淮一起施礼:“我等谨遵尉迟将军之命!”

    计议停当,筵席散去,众人各自回帐养精蓄锐,只等天亮后攀上濡须山,争取一鼓作气攻破东关。

    “喂……凌公绩脸色这么难看?”

    唯恐被众文武识破身份后没了自由,因此刘无忌到现在还没有暴露,一直以屯长的身份跟在凌统身边,与他同吃同住,只求大战之时能够在战场上一展身手。

    自从上次前往洛阳救人之后,刘无忌就对横刀杀人,刀头舔血的刺激念念不忘,认为只有你死我活的搏斗才能提高自己,相比之下在皇宫里练习拳脚,比武切磋简直就是儿戏。正是这种强烈的愿望,才使得刘无忌偷盗了穆桂英的马匹,跟着凌统混进了军队之中。

    虽然再有两个月即将年满十岁,但刘无忌到底是少年心性,还以为自己和凌统做的这些天衣无缝。岂不知知子莫若母,穆桂英早就猜到儿子跟着凌统上了战场,但出于磨砺刘无忌的目的,再加上穆桂英对儿子的武艺充满了信心,所以也就瞒着无忌离宫的消息,由着他在外面闯荡。

    凌统拎起陶壶倒了一大碗开水,一脸郁闷的道:“尉迟敬德这家伙不光脸黑,心更黑!他看不起我,觉得我只配看守粮草,不让我跟着攻城。”

    “嘿嘿……凌公绩你莫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人家尉迟将军是担心你年幼,照顾你的安危,才让你在家里看护粮草辎重。”刘无忌在帅帐中闭目凝神,推练太极拳,竟然是有模有样,最后还给凌统介绍了一番吕洞宾故事的由来,“这是父皇给我讲的!”

    凌统撇嘴:“那郭淮也就是比我大了三岁而已,尉迟黑子凭啥让他上战场而留着我看护辎重啊?”

    “大三岁也是大啊!”刘无忌双掌平推,中气十足,“再说了,人家郭淮的确比你稳重,说话做事有大将风范,不像你这般毛躁。”

    凌统闻言大为不满:“小王爷啊,你真是不够意思!咱们兄弟在一块习武四五年了,你竟然胳膊肘子向外拐。既然你这样说,那我现在就去向尉迟恭辞行回京,我看谁带你攻城,谁带你上战场?”

    刘无忌赶紧收了拳脚,笑嘻嘻的给凌统倒了一大碗水:“公绩哥哥看你这话说的,我这不是就事论事嘛!我这几天琢磨了一个妙计,正想着带你立功呢,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就打起了退堂鼓。”

    “什么妙计?”凌统闻言登时喜出望外,“说来听听,你要是能帮我压过郭淮,出一口心中的恶气,让尉迟恭刮目相看,日后我唯你马首是瞻。”

    刘无忌得意洋洋的道:“这几日暗中听士卒议论,说那国家和蔡瑁……”

    “不是国家,是郭嘉,城郭的郭,嘉奖的嘉!”凌统咳嗽一声,一本正经的给刘无忌纠正错误。

    刘御一脸不以为然:“管他国家还是郭嘉呢,反正这是个坏人!听说他和蔡瑁抓了许多百姓给他建造战船,濡须山那边至少有数万百姓日夜操劳。我琢磨着咱们悄悄去一趟濡须坞,乔装成百姓,被曹军捉了之后,找机会靠近蔡瑁和郭嘉,一刀杀掉。濡须城里群龙无首,岂不是就不攻自破了么?”

    凌统皱眉道:“曹军把咱们抓了,会让咱们轻易靠近蔡瑁和郭嘉?”

    刘无忌嘲笑一声:“你别穿上甲胄后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还差一个多月才满十四岁呢,我也不到十岁。咱俩还只是两个孩童,虽然个子长得高一些,可是咱们把甲胄脱掉,换上童装,梳起两个垂髫,谁都会放松警惕。你我找机会靠近蔡瑁和郭嘉,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凌统转动着手里的大碗沉吟道:“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敢不敢去拼一把?不去的话,小王我自己去建功立业了,将来别怪我没带你!”刘无忌拍了拍包袱,示意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凌统露出犹豫的神色。

    刘无忌一脸鄙视:“切……怪不得尉迟将军不重用你了,用兵打仗兵贵神速,你当小王我和你儿戏么?咱们连夜赶到长江岸边,弄一条小船溯江而上,假装是捕鱼的,等到了濡须口说不定就被蔡瑁的士兵抓住了。咱们两个孩童,想来也不会把你我怎样,多半会送去做劳役,咱们便见机行事!”

    “拼了!”凌统把大碗仍在床上,脱掉甲胄,将三节棍缠到腰间,只穿了一套便装。

    两个人来到马槽,告诉看护马匹的士卒有重任需要连夜执行,牵了马匹悄悄出了汉军大营,一路向南奔历阳县城而去。

    四更时分便抵达了长江岸边,在沿途的一个村庄里叫开门,与这户渔夫讨价还价,购买了一艘小船,并把马匹暂时寄下。这渔夫见两个少年出手阔绰,给的价钱足够自己购买两艘新船,当即痛快的答应下来,琢磨着若是两个少年在江中沉了船,自己甚至连马匹都不用还了,简直是一本万利。

    “两位小公子请!”

    这渔夫亲自操着船桨,顺着村前的小河,载着刘无忌与凌统来到长江入口,这才挥手辞别。

    凌统水性了得,操起船桨逆水而上,与刘无忌朝蔡瑁军驻守的濡须口而去。为了掩人耳目,沿途在水中撒了几次网,收获竟然颇丰,当下对于骗过蔡瑁军更是信心十足。

    (六月一号,祝各位书友节日快乐,咱们永远都是儿童,什么节也过!也请各位兄弟投出保底月票,让剑客小朋友也过一个节日)(未完待续。)

一千六十三 佛山无影脚

    寒风吹了一夜,气温骤降。

    不过三更天,满营的将士就被集合的号角唤醒,一个个披盔挂甲走出营帐,在凛冽的寒风中哈着粗气,等着火头军发放早餐。

    “来喽!”

    不消片刻功夫,一个个脑袋大脖子粗,腰间系着围裙的火头军用巨大的黑锅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人群堆里,召唤将士们过来盛面条:“今天的面条配了猪肉沫,每人一个煎鸡蛋,一碟咸菜,大伙儿排着队过来打饭!”

    今天的早餐虽然格外丰盛,但将士们脸上并没有浮现特别高兴的笑容,反而一个个满脸严肃,不苟言笑。因为大伙儿明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今天怕是将要迎来一场恶战。

    尉迟恭披盔挂甲,围着大营巡视,径直走到一口大锅面前,从火头军手里夺过勺子,挖起满满一勺猪肉沫倒进了一名士兵的大碗里面:“把量给老子添的足足的,将士们为国浴血,必须让他们吃饱喝好!”

    士兵朝尉迟恭咧嘴一笑:“多谢尉迟将军关照,小人丁胜,一定会浴血死战的!”

    比起士兵丰盛的早餐来,僧兵和道兵则清淡了许多,僧兵只吃清汤面,里面添加了一些煮熟的菠菜叶和白菜叶。而道人则没有僧人这么严格的戒律,吃荤吃素者各半,一个个端着大碗或蹲或站,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填饱肚子。

    半个时辰之后,尉迟恭翻身跨上踏雪乌骓,手中双鞭朝西面的濡须山一指:“将士们随我出营,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拿下东关!”

    “杀啊!”

    随着尉迟恭一声令下,汉军大营鼓角争鸣,尉迟恭率重甲兵居中,黄飞鸿率僧兵在左,张三丰率道兵在右,郭淮率领着十五架霹雳车,十架井栏跟随在最后,浩浩荡荡的出了大营,杀奔东关。

    寒风凛冽,旌旗漫卷,三万多汉军将士走了一个多时辰才爬上了半山腰,望着龙盘虎踞的东关与长城,就情不自禁的有些头疼。

    东关的城墙并不算太高,估摸着也就是两丈半左右,但是建在山坡上,巧妙的利用了地形,许多云梯都找不到支撑点,很难攻城。为此张三丰命人制造了一批带着钩抓的铁索,挑选了一批身轻如燕的僧道,准备用绳索攀爬城墙。

    看到汉军来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