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772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77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桨。∩币桓霾豢鳎绷礁鲎桓觯 薄

    “撞上去!”

    韩世忠亲自掌舵,指挥着楼船劈波斩浪朝叛军的艨艟撞击而去,其他的斗舰纷纷效仿,凭借着自身体积庞大的优势欺凌着弱小的叛军战船。

    一时间,江面上的撞击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木屑纷飞,浪花飞溅。艨艟上的叛军受到巨大的撞击后站立不稳,左右摇晃,一个个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撒黄豆!”韩世忠亲手从脚下的麻袋里抓起一把黄豆,向脚下的叛军战船上撒去。

    其他汉军纷纷效仿,将一把把黄豆撒向叛军船只,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犹如雨点敲打在甲板上。登时让叛军站立不稳,纷纷跌倒在地,摔得船板上噼里啪啦作响,手中兵器戳死同伴或者自己者大有人在。

    “放箭!”

    汉军战船逐渐形成围拢之势,把最后的百十艘小船团团围在中央,随着韩世忠一声令下,弓弩齐发,将走投无路的叛军纷纷射倒在地。就算有人跳进江中,也无法躲开汉军小船的追杀,当真是天罗地网,插翅难飞。

    朱桓指挥着斗舰慢慢的靠近黄祖乘坐的艨艟,抡起臂膀将手中的长枪掷出,不偏不倚,正中黄祖胸口,自前胸入后背出,登时惨叫一声跌倒在甲板上:“我不甘心,不甘心哪!”

    朱桓纵身跳上敌军战船,小心翼翼的躲避着脚下的黄豆,连续砍翻了数名叛军,来到黄祖面前查看,早就没了气息,遂一刀割下头颅。身后的将士乱刀齐下把黄祖分尸,有人抢了胳膊,有人抢了小腿,有人抢了手掌,说不定能够换来两亩薄田的赏赐也不一定。

    傍晚时分战事结束,韩世忠利用诸葛亮的策略一战击破黄祖,诛杀叛军八千余人,击沉各种船只七八百艘,包括黄祖在内无一逃脱。

    江面上一片狼藉,除了殷红的鲜血以及残肢断骸,各种无头以及烧焦的浮尸之外,就是毁坏的战船,随着江水向东浩浩荡荡的流淌。而那些竹筏也大多被烧坏,零落成一根根竹子,或者随波逐流或者沉入江中,而被提出来的铁椎也已经倾倒在江中,等待的将是慢慢腐蚀生锈的命运。

    击破黄祖之后,长江上再也没了阻拦,一路顺江而下,过了江夏后再有三四天的时间便可以抵达濡须口。

    韩世忠召唤一名偏将吩咐道:“江水一路向东,都是在我大汉境内,这么多浮尸随波逐流,唯恐带来瘟疫。本将留给你三千将士,联合沿江的几个县令,清理江中的浮尸,在两岸掩埋,不得有误!”

    做好了安排之后,韩世忠兵分两路,留下偏将带着三千人及四五十条战船清理江面,自己与朱桓、梁红玉顺江而下,杀奔江夏而去。

    就在韩世忠斩杀黄祖之际,诸葛亮率领着龙且、姜维、陈到等三员大将提兵七万,沿着华容道、竟陵朝江夏星夜进军,并在晌午时分一举包围了江夏城池。

    黄祖率部封锁长江之后,留下儿子黄射以及刘表之子刘琦带领着五千人守城,面对着乌云压城一般的汉军顿时慌了手脚。

    五六年前刘表兵败服毒自尽,刘琦没有跟随蔡瑁、蒯越等人投降,而是匹马出了江夏,在长沙隐居了起来。直到前些日听闻蔡瑁、黄祖反叛,这才欣然出山加入了叛军队伍。没想到的是,不过才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便迎来了诸葛亮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攻城!”

    诸葛亮在帅旗下勒马带缰,手中羽扇一招,下令朝江夏城头发起猛攻。

    鉴于城内的守军薄弱,而且疏于操练,装备落后,因此诸葛亮只投入了三万汉军。由龙且、姜维、陈到三员大将亲自率队冲锋。

    “杀啊!”

    冬阳之下,汉军席卷而至,一鼓未罢,龙且率先登上城墙,手中虎牙碎星斩挥舞的寒光闪烁,杀的叛军如同砍瓜切菜,迎面遇上黄祖,一合砍下人头。

    龙且身先士卒,姜维也同样不甘示弱,手中一支暴雨梨花枪上下翻飞,犹如三月梨花,犹如寒冬瑞星,一路所到之处尽皆披靡,迎面撞上公子刘琦,一脚踹翻在地,喝令身后士卒绑了。

    江夏百姓沐浴皇恩多年,除了黄氏族人以及刘表旧部之外,并没有多少支持,此刻见黄氏大势已去,纷纷揭竿而起,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诸葛亮催马扬鞭,率领着潮水般的汉军蜂拥入城,江夏之乱就此平定。

    (咱们的qq兴趣部落一天的时间已经发展到两千人了,各种讨论非常踊跃,终于有了读者交流讨论的平台,感兴趣的兄弟手机qq点开动态找到兴趣部落,搜索青铜剑客,便可以加入讨论)(未完待续。)

一千六十一 强龙难压地头蛇

    濡须在东汉之前乃是一片泽国,山环东北,水聚西南,沿江一带芦苇、杂草丛生,水网密布,荒无人烟。

    光武时期在此设置县城,因为境内有“濡须河”贯穿全境,因此得名濡须县,一直是庐江郡下辖。在刘辩定都金陵之后设置合肥郡,濡须就此划归合肥。

    濡须县城方圆百里,北控巢湖入口,南扼长江咽喉,西、北、南三面全是水,东面全是山;无论是南下江东,还是北上淮南,都要通过濡须,因此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冲。

    濡须境内有濡须城,濡须山,濡须河,濡须坞,濡须口,五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全部用“濡须”取名。

    濡须河与濡须山乃是上古时期自然形成,于战国时期得名;而濡须城始建于光武时期,发展到现在城内已经有了一万两千多居民。

    濡须河是连接巢湖与长江的一条大河,每日在濡须城西方川流不息,在城外冲积成了一片优良港口,水深适中,地形最是适宜屯驻水师。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诸侯在此练兵,因此得名濡须坞。顺着濡须河向南走三十里,便是烟波浩渺,奔流不息的长江。

    濡须城北方层峦叠嶂,山脉连绵,这就是濡须山。山上有几百年前赤眉军建造的长城,南北绵延七十里,向北一直延伸到合肥境内,犹如龙盘虎踞。长城中央有一座关卡,名唤东关,巍峨雄壮,坚不可摧,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使得这濡须城森严壁垒。固若金汤,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蔡瑁才有把握死守濡须,坚持到曹操攻破合肥之时,即便尉迟恭率领了四万人马前来讨伐,也没有丝毫的紧张。

    前些日子。蔡瑁、黄祖悍然谋反,蔡瑁占据了濡须全境,凭险死守。而黄祖则返回故乡江夏,谋杀了太守王朗,蛊惑族人,召集刘表旧部在江面上铁索横江,阻截韩世忠的援军。

    金陵朝廷得知黄、蔡谋反的消息后,派尉迟恭统率由士兵、僧侣、道士等四万人组成的队伍渡过长江,顺着北岸一路向西。争取尽早平定蔡瑁的叛乱,夺回濡须要塞。

    尉迟恭率部度过长江之后,日行八十里,用了三天多的功夫就抵达了与濡须接壤的历阳县城。但面对着濡须山上的长城与东关,却是一筹莫展,率部强攻了几次,都被文聘凭借着险要的地形轻松击退。

    自从韩世忠水师与戚继光水师相继出征之后,金陵的战船所剩已经不多。大大小小的楼船、斗舰、艨艟等加起来,不过也就两三百艘。而且因为缺少水师将领。所以这些将士更加不擅长水战,还要留一部分船只来回渡江,因此尉迟恭的队伍里面只有七千水师,乘坐了五十余艘战船溯江而上,与尉迟恭的陆军遥相呼应。

    尉迟恭在陆地上的进攻受阻,只好与姚广孝率领船队溯江而上。企图从濡须口进入濡须河,直逼濡须城外,与蔡瑁短兵相接。

    但蔡瑁早有准备,率领着麾下一万训练有素的水军,乘坐着百十艘战舰。在长江上一举击溃尉迟恭水师,导致汉军战船沉没二十余艘,阵亡两千余人,最后狼狈不堪的退回历阳县境内靠岸。

    “哈哈……蔡德珪将军、文仲业将军干的好啊!”

    坐镇濡须城的郭嘉站在城头,身披青色貂裘大氅,脸上意气风发,“陛下已经攻破寿春,兵临合肥城下。而黄祖则铁索横江阻截韩世忠,只要你们二人再挡住尉迟恭半月,我曹魏大军定能击破合肥,兵临濡须口。到时便是诸葛亮的援军抵达濡须,也不足为惧!”

    蔡瑁与文聘一起向郭嘉拱手:“呵呵……这一切都亏了奉孝大人的运筹帷幄,有你坐镇,濡须定然固若金汤,金陵的这些鼠辈不足挂齿!”

    郭嘉伸手抚摸着清秀的下颌,目光中透露出骄傲的神色:“两位言重了,嘉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真正仰仗的还是蔡将军的水战能力,在江上打的尉迟恭狼狈逃窜,文仲业守住东关,万夫莫开,嘉只是坐享清福而已。”

    “前日听斥候回报,说韩世忠水师已经抵达赤壁境内,也不知道黄祖能否挡住一段时间?”文聘手抚胡须,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若是江夏被攻破,韩世忠的水师顺江而下,直捣濡须坞。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蔡瑁与郭嘉、文聘并排站立,向西眺望,胸有成竹的笑道:“呵呵……文仲业尽管放心,黄祖用三根铁索拦住了长江,又在水下布置了犬牙交错的暗桩。就凭韩世忠这个武夫,半个月能够突破铁索就算他烧了高香。要想再拿下江夏,少说要二十多天的功夫!”

    郭嘉双臂抱在胸前,任凭寒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我大魏倾巢而出,重兵围攻合肥,半月之内必下!”

    “我倒是纳闷黄祖是怎么做到铁索横江的?”前些日子得知黄祖的战术之后,文聘就惊讶不已,此刻忍不住再次向蔡瑁发问。

    蔡瑁捻须笑道:“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韩世忠还远远算不上强龙,而黄祖却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土生土长的江夏人。在江夏境内的长江流域用了十几年的兵,对于长江堪称了如指掌,知道哪里水流湍急,江面狭窄。再加上江夏境内颇多铁匠,因此能够铁索横江,并不奇怪!”

    城墙上有不识时务的士兵插嘴搭话:“虽然韩世忠不是强龙,但听说诸葛亮的绰号叫做‘卧龙’!”

    “混账东西,怎么说话呢?”蔡瑁勃然大怒,拔剑欲斩这多嘴的士兵。

    郭嘉却冷笑一声:“德珪将军不必动怒,卧龙?我看是是卧虫还差不多,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辈罢了,这一次我就让他卧龙变成卧床不起的‘卧龙’,一辈子躺在床上,这样才不负卧龙的名号!”

    “哈哈……”蔡瑁抚须大笑,“奉孝大人的豪气真是让人钦佩,瑁愿与仲业将军与黄祖唯你马首是瞻,西扛诸葛亮、韩世忠,东阻尉迟恭,坚守到大魏皇帝攻破合肥,兵临濡须之时!”

    郭嘉嘴角微翘,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手指朝城墙下面一指。

    只见濡须城外的一片空旷地带上正有数万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正在瑟瑟寒风中忙忙碌碌,搬运木头,协助木匠建造船只。

    而这些百姓们本来都是濡须附近,襄安、临湖、春谷等县城的百姓,被郭嘉、蔡瑁强行掳掠至濡须境内。先挑选了六千精壮男子入伍,剩下的全部当做劳力,在濡须城外协助工匠打造战船,给曹操大军顺江而下提前创造条件。

    “你们看,这些日子以来,匠人及百姓已经打造了五十余艘战船,再加上强征来的数百艘民船,等我曹魏大军抵达濡须后,至少可以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水师。”郭嘉轻抚下巴,踌躇满志的憧憬未来的战况。

    蔡瑁拱手恭维:“奉孝大人的调度能力的确出类拔萃,把这些人管理的井井有条,瑁佩服的五体投地!”

    郭嘉露出轻蔑的笑容:“蔡将军不必过于谬赞,刘辩不在老巢,李靖、吴起、岳飞等大将都提兵在外;也就薛仁贵算是一个将才,但有陛下亲自收拾他,不足为虑。剩下的这些个诸葛亮、韩世忠、尉迟恭等虾兵蟹将,如果我等都收拾不了的话,还谈什么争霸天下?”

    “呵呵……奉孝大人好气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蔡瑁使出浑身解数对郭嘉猛拍马屁。

    郭嘉说着话眼神中突然露出阴鹜的神色:“还有金陵朝廷的这帮酒囊饭袋,刘基、荀彧、孔融孟珙一个个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这次我一定要协助陛下拿下金陵,一雪前耻!”

    想起在金陵的伤心往事,郭嘉的眼神中仇恨愈来愈浓:“只可惜陈平不在江东,否则我一定会把他碎尸万段!”

    郭嘉在金陵的故事并没有传开,文聘与蔡瑁也不明就里,但见郭嘉咬牙切齿的模样,也不方便多问,只能充耳不闻。

    郭嘉平静了一下情绪,咳嗽一声道:“咳咳……好了,适才嘉说的有些远了!目前来说,我们三人各司其职,嘉坐镇濡须城,文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