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91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9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太史慈全军覆没,你这都督也是难逃干系!”赵光义把心一横,大声顶撞李靖,“况且我兄长乃是偏将,你没有权力斩杀。”

    “光义,住口!”赵匡胤又急又怒,连声训斥。

    被赵光义挑战权威,李靖面色如霜,沉声道:“以下犯上,顶撞三军都督,此乃大不敬之罪!本督没有权力斩你兄长,却能杀你!左右何在?”(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四  潜龙在渊

    一介小校,竟敢当众顶撞三军都督,这让帅帐内气氛有些尴尬。

    李靖脸色铁青,高举天子赐予的假节钺,冷声道:“帅威不立,何以统三军?非本督睚眦必报,实乃军中律法如山,令出必行。赵光义以下犯上,公然污蔑三军主将,其罪当诛!本督现在以假节钺行事,责令斩首赵光义,以正军法!”

    帅帐外的亲兵答应一声,涌进几个彪形大汉反扭了赵光义,就要推出帅帐斩首。赵光义高声反抗:“我不服!”

    刚刚被推出帅帐的赵匡胤又怒又急,怒的是年轻的兄弟胸无城府,这点亏都不肯吃,不就是四十军棍吗,接下来又死不了人。急的是亲兄弟鸡蛋碰石头,公然挑战都督权威,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都督刀下留人!”赵匡胤挣扎着停下脚步,大声讨饶,“吾兄弟自幼相依为命,光义视我如父,再加上初入军营,不晓军纪,为兄长求情一时唐突,冒犯都督之处,还请法外开恩!”

    李靖面无表情,目光冷峻的道:“军法如山,岂容儿戏?”

    赵匡胤咬咬牙,高声道:“若都督非要杀一人立威,请斩赵匡胤。末将死而无怨!”

    赵匡胤的心智何等出色,知道李靖不敢杀自己,才拿着自己的性命硬刚。他的假节钺最多能够斩杀偏将以下,若是真敢把自己杀掉,那么李靖也是公然蔑视朝廷法纪,可以陪着自己一块下葬了。

    又在言语中不动声色的抹黑李靖坚持杀自己兄弟是为了立威,若李靖仍然固执己见。便难逃睚眦必报的嫌疑,在军中的威望定然大受影响。赵匡胤相信。两相权衡之下李靖定然会收回成命,改变初衷。自己的兄弟也就可以保住性命了!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刚刚年过二十的赵光义也害怕了,若是再犯犟只有人头落地的下场,当下便低着头不再做声。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兄长虚构自己兄弟相依为命的故事,若是被人揭穿了,不知道李靖会不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赵匡胤这一番话的用意,李靖自然心知肚明。略作思忖。吩咐道:“把赵匡胤押进帅帐,本督要让你们弟兄明明白白领罪!”

    得了李靖吩咐,刀斧手重新把赵匡胤推进了帅帐,站在帅案之前等候李靖发落。

    李靖正襟危坐,一脸寒霜,肃声问道:“赵匡胤,本督问你,身为军士,何为天职?”

    “遵从上命!”赵匡胤鼻子微微抽搐了一下。面无表情的吐出了四个字。

    李靖微微颔首:“难得你还记得这四个字!身为军士,当以服从上命为天职,将旗所指,纵然是刀山火海。亦当勇往直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太史慈是你主将,轻敌冒进中伏。是他之错,自有天子与兵部定夺降罪。而你身为副将。却担心自己受牵连,畏缩不前。明哲保身,虽然聪明但却不合道义,若是天子有难,举国勤王,你也是这般畏缩不前么?”

    赵匡胤神色黯然:“若是陛下有难,匡胤自然会舍生忘死相救!”

    对于赵匡胤的这番话,李靖未置可否,知人知面难之心,嘴上辩解无用,自己现在应该做的是让赵匡胤伏罪。

    “你能够看透袁军设伏诱敌之计,说明你有可取之处。以你这般智谋与谨慎,自然不会轻易中了袁军诡道,更何况袁谭麾下人马只有五万,若你与太史慈联合也有一万五千人,兵力虽处劣势,却也并非天渊之别。而你却置主将生死于不顾,以保全麾下士卒安危为名义,裹足不前,难逃落井下石之嫌!本督在这里想告诉你的是,救人如救火,纵然是杯水车薪,也要全力以赴。本督爱才,但更重德,似你这般风气,本督绝不会纵容姑息,更不会允许自己麾下人马出现这种风气!”

    “都督既然认定匡胤是这种人,末将也无话可说!”赵匡胤叹息一声,不再辩解。

    李靖把目光缓缓扫向赵光义:“而你,身为……”

    “都督……此事皆因太史慈引起,是我陷赵将军于不义也!还望都督网开一面,放过赵将军兄弟,都督若要降罪,便由太史慈来承担罢了!”太史慈不等李靖处置赵光义,主动出列作揖求情。

    李靖皱眉沉思,片刻之后颔首道:“既然太史将军求情,本督便网开一面,饶过赵光义这次。死罪虽免,活罪难恕,左右何在?给我把蔑视军纪,冲撞主将的赵光义拖出去重责八十军棍,以儆效尤!”

    “诺!”

    左右亲兵答应一声,上前拖了赵光义与赵匡胤一起架出了帅帐,准备行杖责之型。

    赵匡胤兄弟被拖下去之后,李靖这才把目光转向太史慈,拱手道:“既然太史将军一心求责,本督只好得罪了!左右,给我把太史慈脱去甲胄,杖责四十军棍。长白沟之战,诸将之功过,本督自会原原本本的上奏天子!”

    “多谢都督成全!”太史慈主动摘下头盔,卸掉甲胄,躬身致谢,“只有如此,慈心中方才好受一些,杖责完毕之后,慈自会修书向天子请罪,削去龙骧将军之位。”

    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军棍声,太史慈、赵匡胤、赵光义三人在帅帐旁边光着膀子,一字排开,接受军棍的惩罚。

    太史慈心中愧疚,半裸着身躯坦然接受处罚,每一军棍落在身上,心中都会好受一分。

    而赵匡胤习武多年,身体素质不输太史慈,四十军棍倒也能够承受的住。整个行刑过程一直面无表情的趴在凳子上接受杖责,脸上不悲不喜,谁也看不透心中是何想法?

    只有赵光义最惨,每一军棍下去都会皮开肉绽,疼的呲牙咧嘴,心里不停的咒骂李靖,恨不能喝李靖的血吃李靖的肉,“李靖匹夫,此仇早晚必报!”

    杖责完毕之后,太史慈穿上衣服径自回了营帐休息,而赵匡胤则捂着腰部和臀部在旁边等待着赵光义领完剩下的军棍。八十军棍下来,赵光义只剩下了半条命,趴在凳子上哼哼唧唧的倒气,最后在赵匡胤与几个亲兵搀扶之下,走回了本部人马驻扎的营寨。

    连续一夜的鏖战下来,汉军人困马乏,李靖命令大军就地安营休整,然后派遣斥候刺探西线战报,不知道负责堵截颜良、麴义的陈登、关胜那边战况如何?

    之前自己派遣了使者到薛仁贵、魏延大营分别传令,效仿袁绍的做法,让魏延堵住袁绍的人马,让薛仁贵尾随着颜良军团追袭,一直赶到黄河岸边与陈登、关胜前后包抄,争取把颜良军团全歼,不知道局势发展到如何地步了?只能等斥候回报之后,再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回到本部营寨,赵匡胤招来心腹死士,严密守卫自己的营帐,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后唤来军中医匠,为兄弟二人分别处理了伤口,这才悄悄密谈。

    “光义啊,兄长希望以后你能吸取今日的教训,变得胸有城府,切莫再意气用事,若非太史慈求情,今日只怕你已经尸首两处了。”赵匡胤与兄弟并排趴在床上,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赵匡义目光中怒火熊熊:“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今日之耻,我早晚会向李靖匹夫讨回!”

    “大丈夫报仇,十年未晚,何必急于一时?只要铭记在心便是了!”赵匡胤双目微闭,轻声呢喃,似乎是在教导兄弟,又像是告诫自己。

    “兄长!”赵光义的语气有些激动了起来,“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兄长文韬武略不输任何人,何必屈居他人之下,受这般耻辱?”

    “嘘!”赵匡胤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谨防隔墙有耳!”

    顿了一顿,附在赵光义耳边轻声道:“龙有九形,得势时可飞龙在天,失势时如潜龙在渊。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学会韬光养晦,隐匿锋芒。你以为兄长不想有所作为么?只是在这乱世之中,我们赵家一介寒门,要想成就霸业实在是千难万难!所以兄长打算先在天子麾下混成统兵大将,或者一方封疆大吏,然后趁势而起,说不定可成就五霸之业……”

    继而叹息道:“只是天子麾下能者云集,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兄长我打拼了一两年,到现在不过才混到了一介偏将军之职,要想像韩信那样手握重兵,怕是不可能了……”

    赵光义两眼顿时变得神采奕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兄长志存高远,倒是小弟鲁莽了!事已至此,兄长作何打算?”

    赵匡胤轻声道:“我这次按兵不动,冒大不韪不救太史慈,就是为了给手下的五千将士留下爱兵如子的形象,让这些将士觉得为了他们的性命我可以丢官罢职!你难道不觉得这段时间来,这五千将士对于兄长的忠诚,远胜从前么?继续这样相处下去,兄长相信,只要我振臂一呼,这些士卒定会为兄长赴汤蹈火。”

    “五千将士能有什么作为?”赵光义又有些泄气。

    赵匡胤目光中却是信心满满:“这五千人就是兄长我的资本,暂时在汉军阵营中委曲求全,待机会到来,可以远走西凉投奔马腾,也可以北上幽州投奔公孙,这两人智谋不足,又缺少兵马,说不定可以取而代之,逐鹿天下。届时鹿死谁手,尤为可知,说不定天下能有我赵匡胤一席之地!”(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五  时迁献宝

    数日之前,颜良、麴义率领三万人马从泰山郡向着县突围。

    颜良的麾下并没有郭图、辛评、尔朱荣、高欢这样的高智商人才,所以也想不出以退为进,守中有攻的高招,只是靠着袁绍率领的主力暂时挡住了薛礼、魏延的追兵,一路向西急行军,希望趁着李靖亲率大军与袁谭混战的时候一鼓作气的突破汉军防线。

    在猜透了袁谭围点打援的计划之后,李靖判断黄河防线的压力定会大幅减轻,所以留下陈登、关胜、曹豹三将率领六万人马沿着历城、着县一带严阵以待,自己则带着岳云、程咬金、高宠、徐盛四将率兵六万分路进军,对袁谭军团施行反包围,最终成功的全歼袁谭麾下的五万人马。

    就在围剿袁谭的同时,李靖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命与袁绍正面对决的魏延、徐庶、陆文龙向济南国治所平陵西方移动,沿途把守要塞,对袁绍军来个反阻击。然后由薛礼、田真率本部两万人马咬住颜良所部,争取会合陈登、关胜将颜良军团包围在诸县境内,也给袁绍来一场围点打援。

    若是袁绍出兵相救,就打袁绍军几次伏击,若是袁绍见死不救,就把颜良军团一举歼灭,然后各路大军二十余万齐聚济南国城下,将袁绍困死在城中,来个瓮中捉鳖。

    得了李靖命令,魏延立即执行计划,与陆文龙、徐庶在济南西列阵阻击,把守要塞。深沟高垒,然后由薛礼率军饶过济南城。追击颜良而去。

    看到汉军改变了作战计划,袁绍急忙聚集麾下文武共商对策。陈琳建议袁绍将沮授从大牢中放出。听听他的建议,被袁绍一口拒绝。商议到最后,袁绍按照逢纪的建议,命高干、高昂率军强突魏延的防线,给薛礼造成追兵在后的局面,为颜良减轻压力。

    只是有陆文龙、魏延两员大将压阵,再加上徐庶的出谋划策,高干、高昂强攻了数次,每次都是以损兵折将而告终。无奈之下。袁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颜良军团遭受前后夹击,自己却束手无策。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春回大地,田野里绿意盎然。

    颜良率领一万精锐在前面开路,辛毗、荀谌、眭元进等人督率中军,麴义则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三千先登死士,同时也是袁绍手中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军,另外加上七千人马断后。

    三万人马一路向西,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进入了着县境内,过了前面的滔滔黄河,就是袁绍治下的平原郡。

    颜良提刀纵马,引兵向前:“将士们。随我向前冲锋,过了黄河就是我们的地盘了!”

    在颜良的引领下,一万精锐奋勇向前。中间的人马驱赶着马车。车上装载着艨艟、走舸、舢板等小型船只,准备到黄河边上后将船只下水。然后渡过黄河。

    眼看着距离黄河越来越近,翻过前面的高坡就可以抵达岸边。颜良斗志更浓,一马当先率军急行。

    斜刺里忽然一通鼓响,杀出一员武将,身后打着“曹”字旗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