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90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也知道自己拒绝太史慈求援的行为有弊有利,利处是自己的部队不会遭到伏击,不会因为损兵折将而受处罚。弊端就是身为副将对主将的求救置之不理,若是有人弹劾自己,哪怕理由再充分也难逃见死不救的罪名。

    正是由于这个顾虑,赵匡胤率领着部队寻找密径悄悄向前移动,白天隐蔽晚上行军,在确保本部万无一失,不会遭到伏击的情况下,慢慢的靠近了长白沟一带。同时派出许多斥候刺探本方的军情,只要有援军到来,便杀出来合力救援,这样的话太史慈也说不了自己什么。是你自己不听建议犯错在先,我也不是不救你,只是进军速度较慢,追求万无一失罢了。

    “杀啊!”

    赵匡胤手提一杆既能当长枪又能当木棍的武器冲锋在前,率领着五千将士从山岭上俯冲下来,杀向蒋义渠所部。

    在汉军上下夹攻之下,袁军阵脚大乱,被赵匡胤杀到蒋义渠面前,一枪刺死,割了首级。而太史慈也率部杀了上来,两下合围,袁军死的死降的降。

    “子义将军,末将兵微将寡,不敢正面与袁军交锋,因此走小路来救援!得罪之处,还请将军见谅!”赵匡胤将心事掩藏于胸中,向太史慈作揖谢罪。

    太史慈叹息一声:“赵将军言重了,你的处事更稳健一些,倒是本将没听你的劝阻,轻敌冒进,以至于中了袁军的埋伏。慈自然会向天子上书谢罪,替你辩解!”

    赵匡胤心中悬着的石头落地,再次作揖致谢:“多谢将军宽宏大量!”

    就在太史慈率领人马攻打山谷右侧的蒋义渠之时,副将也统率着五千人马,驱赶着五千降卒向山谷左麓的汪昭部发起强攻。混战之中,花木兰、鱼俱罗率援军杀到,鱼俱罗手起刀落,将汪昭斩于地下,余众抵抗了一顿饭的功夫,纷纷缴械投降。

    就在太史慈、赵匡胤、花木兰、鱼俱罗等人率部歼灭了蒋义渠、汪昭的时候,高宠率领着骑兵也冲锋到了石虎、尔朱荣的大营面前。

    此刻,尔朱荣、石虎已经得知了萧摩诃战死,汉军铁骑冲入山谷的消息。料知不敌,仓惶丢弃了营寨向西撤退。因为在西面还有张郃的伏兵,尔朱荣、石虎计划着引诱高宠的骑兵追袭,然后由张郃从山顶上投掷滚石伏击。

    长白沟并不是那种狭窄的山谷,在山峦两侧下面的开阔地带最窄的地方也有五百丈左右,宽阔的地方更是长达数里,高宠率领的骑兵踏过人去寨空的袁军大营,卷起漫天尘土,向北追袭。

    尔朱荣、石虎率兵仓惶撤退,走了十余里,迎面杀来一支万余人的汉军,打着“徐”字旗号,正是奉命而来的徐盛,从正面阻住了石、尔两人撤退的道路。

    “狗娘养的张郃部队去哪里了?怎么能汉军轻而易举的突破进来了?”石虎与尔朱荣歇斯底里怒骂,一边指挥士卒向前拼死冲锋。

    轰隆隆,马蹄声踏破夜色,席卷而来。

    “高宠在此,谁能与我一战?”

    高宠引领着十八骑亲随冲锋在前,所到之处如同波开浪裂,马前无一合之敌,奔着将旗席卷而来。

    尔朱荣被徐盛死死堵住,进退不得,眼看着一员汉将杀到了眼前,急忙提起朴刀迎战,两马相交,随着高宠长枪划过,一枪刺破尔朱荣胸膛,挑于马下。

    石虎大惊失色,在马上高呼:“请降!”

    高宠冷哼:“某最恨异族胡狗,若能接我一枪,饶你不死!”

    话音未落,策马向前,手中錾金虎头枪如同雷霆闪电刺向石虎。

    石虎一咬牙,挥舞着大刀迎上前来。

    只听“呛啷”一声金铁交鸣,划破苍穹,石虎大刀脱手飞出。

    高宠的战马从石虎身边掠过,碗口般粗细的长枪一下子贯穿石虎整个身体,在策马向前的时候放开了掌中长枪,当从石虎身边越过的时候再握住了另一端,潇洒的拔枪而过,长枪从石虎胸膛间碗口粗细的血洞中走了一遭。

    “谁能接我一枪?”

    高宠横枪立马,大声咆哮,这一战不过瘾,谁是一合之敌?(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三   捕神再出手

    夜色之中,张合率兵从埋伏的山岭上撤了下来,回兵救援袁谭大营。

    就在两个半时辰之前,有使者手持袁谭的将符前来求援,说是大本营被汉军发现,李靖正率领两万人马狂攻,袁谭军陷入苦战之中,请张合速速回援。

    张合知道袁绍的品性,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一向宠爱,尤以幼子袁尚为甚,长子袁谭次之。若是袁谭有个闪失,就算自己拿了汉将首级回去请功,只怕功过也难以相抵,因此急忙率兵下山求援。

    张合率军狂奔了十几里,行至一处险峻地段,突然一通鼓响,道路两旁弓弩齐发,滚石擂木从天而降,瞬间就射杀击毙了两千余名袁兵。

    “杀啊,活捉张合!”

    伴随着震彻云霄的呐喊之声,程咬金率领六千人马从一处山脚后面转出堵住了张合的退路。岳云手提双锤,一马当先率领万余人迎面杀来,手中双锤大开大阖,势不可挡。

    张合胯下青骢马,手提透甲梨花枪,督率着人马向前拼命死战,要想突破重围。奈何汉军势大,一番恶战下来,袁兵死伤甚重,张合自知大势已去,当下引领了数十骑亲随,丢下大军,沿着一条山间小径落荒而逃。

    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折了袁谭或许袁绍不会放过自己,但若是继续死战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夺路杀回河北,投奔交情不错的审配,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合并没有与汉军正面肉搏。因此没有遭到纠缠,率领数十名亲随快马加鞭。夺路而逃。沿着荒芜的山间小径一路狂奔,逐渐的远离了战场。将厮杀声远远的甩在身后,渐行渐远。

    山路两旁枯草丛生,茂密之处足足半人之高,被夜风吹得瑟瑟作响。

    张合策马狂奔了十余里,忽然杀声四起,无数钩镰枪自草丛中伸了出来,瞬间就掀翻了数十匹战马,将张合及随从俱都掀翻在地。

    “马忠在此,贼将若不束手就擒。休怪我弓箭无情!”

    马忠引领着千余名弓弩手围成一团,将张合及随从团团包围在中间,齐声招降。

    与此同时,远在金陵的刘辩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音:“叮咚……系统提示,马忠‘捕缚’属性激发,寻找到了最佳伏击地点,捕获张合。”

    “哈哈……太好了,朕的马神捕果真名不虚传,继黄忠之后又拿下一员大将。成功入手五子良将第二人。当浮一大白也!”睡梦中的刘辩被系统提示音惊醒,顿时喜出望外,击掌叫好

    人皆有求生之心,面对着团团簇簇的弓弩手。张合只能无奈的弃枪于地,拱手作揖:“张合愿降!”

    马忠领了李靖的命令,率五千人尾随徐盛攻打张合。但接到了袁谭大营被攻破的消息之后立即改变了行军路线。在张合最可能逃跑的三条路线上分兵把守,果然成功的捕获了张合。

    天亮之后。各路汉军在李靖的召唤下纷纷在邹平县城之下集合,清点伤亡人数。统计战果。

    这一夜厮杀下来,各路分头围堵,成功的全歼袁谭军团,阵斩了主将袁谭,大将萧摩诃、副将石虎、尔朱荣、汪昭、蒋义渠,捕获大将张合,歼敌两万余人,俘虏两万五千余人。再加上之前被太史慈阵斩的石邃,以及被花木兰复仇杀死的高欢,整个袁谭军团全军覆没,不曾走脱一个。

    扎营完毕,马忠押解着张合来帅帐拜见李靖:“启禀都督,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合被末将生擒活捉,请都督发落!”

    “哦……你就是张合?”李靖发下手里的案卷,起身问道。

    被马忠五花大绑捆来的张合面如土色,神色黯然的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河北四庭柱之名休要再提!若都督要斩张合,绝无怨言;若都督肯赦免张合之罪,愿戴罪立功,为大汉朝廷效力!”

    李靖站起身来亲自为张合松绑,朗声道:“前些日子,陛下从金陵修书一封与我,说河北诸将首推张合,能文能武。若是侥幸擒获,勿要伤害其性命,好言劝慰,使之为国效力。既然隽义将军有心为国效力,本将便既往不咎,授予你裨将军之职,准许你戴罪立功!”

    张合闻言喜出望外,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即单膝跪地向李靖谢恩“多谢都督宽恕”,又朝南叩首谢罪“多谢陛下宽宏大量,竟然为了区区张合特地修书一封,罪臣愿誓死报答君恩,马革裹尸,方恕吾罪!”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张合愉悦点9个,张合——武力92,统率91,智力78,政治60。”

    “获得了张合的愉悦点,是不是说明张合投降了?”

    天亮之后,高坐在太极殿召主持早朝的刘辩再次收到了系统提示,并且对于张合的能力表示赞赏,“双90属性,智力接近80,也是不错的将领了,虽然在全史中排不上号,但放在整个三国时期,也算是个难得的人才。以后做个副将什么的,倒也称职!”

    “叮咚……系统提示,当前宿主拥有愉悦点88个,仇恨点65个。又收获了萧摩诃、尔朱荣、石虎的复活碎片,碎片总数已经上升至18个,复活点仍然是400个。”

    刘辩退出系统,继续主持早朝。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靖大营,众将士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太史慈手捧印绶走进帅帐,向李靖单膝跪地请罪:“启禀都督,太史慈轻敌冒进,中了袁谭埋伏,特来请罪,请都督发落!”

    李靖微微颔首:“胜败乃兵家常事,敌军设伏引诱,子义误中埋伏却也情有可原。古往今来,谁不曾吃过败仗?这次中伏,权当领取一个教训吧,本督为你记大过一次,容你将功赎罪!”

    太史慈将手中印绶交在帅案上,拱手道:“太史慈犯下大错,愿交出龙骧将军印绶,降为偏将,请都督准许!”

    “李靖虽为都督,却无权对大将升降,这印绶还是由子义暂时掌管,静待陛下发落吧!”

    李靖吩咐亲兵把印绶还给太史慈,然后把目光扫向站在一旁的赵匡胤,冷声道:“倒是赵匡胤身为副将,见主将陷入危难之中,明哲保身,按兵不动,却是不可姑息放纵!”

    昨夜得到了太史慈的原谅,赵匡胤还以为这件事就此揭过去了,没想到太史慈没提却被李靖提了出来。当下急忙出列请罪:“启禀都督,赵匡胤并非不救主将,实在是看破了袁兵围点打援之策,麾下缺兵少将,势单力孤。不敢正面救援太史将军,但却也并非见死不救,一直在暗中进兵啊!”

    李靖面色如霜,冷声斥责:“看破了敌军计策是你高明,但没有竭尽全力是你心术不正,恐怕难逃作壁上观之嫌。主将陷入危难之际,身为副将却不思全力营救,反而一心想着保全自己,洗掉一切责任,此风断不可涨!左右何在,给我杖责赵匡胤四十军棍,以儆效尤!”

    “诺!”

    左右亲兵答应一声,上前架起赵匡胤,就要行杖责之型。

    好汉不吃眼前亏,虽然赵匡胤心中倍感委屈,却也是一言不发,好汉打掉牙和血吞,四十军棍就四十军棍吧,反正也死不了!

    但却有人站出来替赵匡胤鸣不平,连声冷笑:“哼哼……真是可笑至极,厚待降将,宽恕犯错主将,却拿着立功的副将耍威风!这样的都督倒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胆……何人敢口出狂言,污蔑都督?”站在旁边的程咬金大怒,伸手就把一直跟在赵匡胤身后的随从拉了出来。

    只见此人三十岁左右年纪,倒也生的相貌堂堂,脸上并无畏惧之色,据理力争道:“我乃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今年春天刚刚投军,在兄长身边效力。吾方才所言,难道有错么?我兄长好歹也是偏将军,你李靖凭什么说打就打?”

    “就打你哥哥了怎么着?老子还要打你呢!”

    这半年来,程咬金对李靖心服口服,看到这个叫赵光义的家伙出言不逊,不由得火冒三丈,攥起铁拳就要教训赵光义。

    “程知节住手!”

    李靖呵斥一声,命亲兵捧出节钺,朗声道:“吾乃天子所授青州都督,假节钺节制三军,自偏将以下有权先斩后奏!太史慈轻敌冒进,固然有错,却非本意;本督已经记过处罚,等待天子决断。赵匡胤明哲保身,其心可诛。若非本督率兵及时救援,万一太史慈全军覆没,这责任你们兄弟担当的起么?”

    “若是太史慈全军覆没,你这都督也是难逃干系!”赵光义把心一横,大声顶撞李靖,“况且我兄长乃是偏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