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428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28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做官,靠自己的本事崛起,并且名震天下。

    如何不让寒门士人们热血沸腾,心生向往?这已经可以遇见,天下的寒门人才,必将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

    这些都是主要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刘冯的个人名望,终于是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了。

    刘冯的雄才大略已经被世人所知,斩杀安乐王,为其铁面无私,刚强能断。新的孝廉制进一步的威震天下,乃是刘冯的先见之明。

    刘冯在天下人的眼中不再是稚子,而是一位日趋完美的雄主。

第八百零六章 郭嘉的盛极而衰论(1)

    第八百零六章郭嘉的盛极而衰论

    这一次的声势,不仅仅是刘冯的形象发生了转变,还带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抵消掉了凉州十余路诸侯,聚兵三十三万,所带来的一种威胁。

    关中十路诸侯与钟繇结盟这件事情的,声势大不大?当然很大,虽然说刘冯战略上蔑视关中关中诸侯,并称之为乌合之众。虽然天下人都不认为刘冯会因此而被打垮,因为刘冯用了他不死小强一般的韧性,告诉了天下人,他是很难打垮的。

    但是这并不否认,关中诸侯的声势非常的大,三十三万大军啊。当初群雄□□董卓也不过这个声势了。

    而刘冯在许都诛杀安乐王,整肃律法,借徐庶,诸葛亮二人的名声,推波助澜,为新的孝廉制助涨声势,收拢天下寒门士子心向汉室,这也是一种声势。

    这种浩大的声势,抵消掉了关中三十三万大军结盟的声势,使得以许都为中心的汉室势力,更加凝聚了。

    兖州,东郡。

    自从许都被刘冯攻陷,曹操的势力就向东迁徙进入了东郡,还有二十万马步军陈兵在东郡城外,这助涨了东郡的繁华。

    而今虽然曹操战败了一阵,所留兵马不过十五万,但是东郡的繁华并没有因此而衰败,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的兵力仍然保留住了。这人心自然就不会溃散。

    不过虽然如此,曹操的心情却是一直不好。就如同很多人了解的一样,曹操虽然盘踞三州,但帐下人口萧条。失去了五万马步军,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本来,关中十余路兵马聚兵三十万反抗汉室这个消息,让曹操感觉到挺高兴的,并打算派人去长安,封赏钟繇。

    不过当徐庶,诸葛亮二人名震天下的时候,曹操就不觉得高兴了。这一日,消息到达了东郡。

    魏国建立,自然不可能没有宫室。东郡城中心,有一连片的宫室模样的建筑。虽然里边相对简陋,规模也比较小。但是宫墙,宫门等门面,却是非常的高大,肃穆。

    常有宿卫把守,巡逻,凛冽逼人。

    此刻,魏宫的一处偏殿内,曹操阴沉着一张脸跪坐在公座上,其下是陈群,郭嘉,程昱,董昭四人。

    “以前魏公发布招贤令,聚敛天下寒门士子,颇有重用,因此而成就大势。而今刘冯发布新的孝廉制,并且不有余力的助涨了徐庶,诸葛亮的声势,而今徐州,兖州,青州境内,大批的寒门士子却投奔向许都,若是长久以往,怕是魏国就要无人可用了。”程昱一脸肃穆,对着曹操举拳说道。

    “这个孤当然知道,但问题是计将安出啊。难道孤还能派人把这些寒门士人都给拦住不成?”曹操苦笑了一声,说道。

    “这。”

    程昱闻言略有些尴尬,确实是这个问题,难道还能把人全部劫持下来不成?

    曹操见此长长一叹,说道:“当初,孤还笑话刘冯此举太过刚硬,要知道过刚则断,他行事太过,必定遭遇反扑。世家大族厌恶之,疏远之就是后果。这所谓的孝廉制所选出的文武之首,诸葛亮,徐庶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后来孤查明二人的来意,嘲笑一人为山野村夫,一人为杀人惯犯,不足以成大事。不想而今这二人都已经名动天下,尤其是徐庶,成了败孤大军的主将,实在是让孤羞愧。”

    “而今刘冯以一新孝廉制舞动乾坤,成功的抵消掉了关中诸侯的声势。不仅大获人才,还助涨了汉室的声势。”

    说到这里,曹操的面色更苦,愁叹更甚。

    自言自语了片刻后,曹操忽然精神一振,说道:“若是孤也通过考试,选拔寒门士人,如何?”

    “不可。”

    郭嘉,董昭,陈群,程昱四人齐齐大呼道。

    陈群乃是颍川大族,士族出身,对曹操的任人唯贤本就有些抵触,若是曹操学了刘冯用考试选拔人才,那还得了了?

    陈群见其余三人也齐齐反对,顿时心下一定,不再强出头。

    陈群见有人出头就隐了下来,郭嘉却是刚直劝谏道:“魏公,刘冯因为孝廉制而笼络天下寒门士人之心,又出了徐庶,诸葛亮这等人才,可谓惊艳。正因为惊艳,若是我们效仿,怕是东施效颦,而徒惹天下人笑话而已。”

    包括陈群在内,董昭,程昱等三人闻言不由齐齐点头,心下大叫,说的好。

    “那难道就只能看着刘冯羽翼丰满,日益强大?”曹操见此心下不甘,说道。

    “有。”

    郭嘉却是很肯定的吐出了一个字,说道。

    “说。”这一次曹操当真是精神大振,抬手问道,急迫非常。

    “有道是盛极而衰,乐极生悲。关中十余路诸侯起兵,刘冯却仍然没有谨慎,他是动作仍然是大大阔斧,勇猛精进。臣相信,刘冯向西经营洛阳,司隶,为还都洛阳的准备,打下基础了。到那时候,关中群雄必定忌惮,群起而攻之。此汉室西面不安,藉此魏公以厉害关系,游说天下诸侯。袁绍出兵向南,攻打许都,我们出兵向西攻打许都,孙策出兵向北,攻打寿春,进而逼近新野。如此,汉室必败。”郭嘉深呼吸了一口气,眼中精光闪闪,对着曹操说道。

    “没错,汉室一步步的壮大。已经让天下诸侯忌惮了,若是汉室还都洛阳,恢复威信,天下诸侯就会不安。魏公刚好可以乘虚而入,游说诸侯先灭汉室。如此,汉室盛极而衰,犹如昨日黄花。”程昱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

    曹操听进去了,但也有所顾虑,苦笑了一声,说道:“孙策还好说,上一次□□许都一战,孙策就跟随孤一起起兵了。但是袁绍那边孤两次打败他,获利很多。怕是袁绍心有疙瘩,不会与孤合作。”

    “不,最近袁绍在河北的干的有声有色,可以看出袁绍正在励精图治,已经不是昔日的袁绍了,汉室又步步进逼,他也不安。夷灭汉室,他必定会点头。就算不出兵,怕是也要摇旗呐喊,以壮我们声势。”郭嘉摇了摇头,说道。

    “唉,也只能如此了。”曹操听了之后,仍然有些怀疑袁绍这个人能不能成大事,不过,目前也只能这个办法了,只得叹息了一声,说道。

第八百零七章 魏延登场(1)

    第八百零七章魏延登场

    天下诸侯之中,只有曹操重用寒门士人,因此天下寒门士人纷纷会流许都,曹操损失最大,其余河北袁绍重用大士族,对于寒门士人的离开并不在意。

    江东孙策虽然有心重用寒门士人,但被大士族压仰太甚,一直没能有效的启用寒门士人,对于寒门士人转向北方,虽然叹息,但损失不大。

    马腾,韩遂这边更是士人的荒漠,不管是大士族还是寒门士人都是稀少,自然就更加不在意了。

    反正,天下诸侯谁都不能阻挡寒门士人纷纷会流许都,从这个趋势判断,刘冯的羽翼会越来乐丰满,势力会越来越强大。

    同时,也会越来越受到天下诸侯的忌惮,众矢之的,就是如此了。不过总的来说,这后遗症,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

    刘冯现在的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豫州,许都。随着天下寒门士人,渐渐会流许都,整个许都更加繁华了。到处都是乘车而行的士人,他们拜访名士,求教学问。

    许都的学习之风,非常的浓厚。

    城中心,皇宫。皇宫并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内部被烧毁的正殿,仍然没有被建造出来,刘协日常早朝,都是在偏殿进行。

    不仅如此,还因为皇宫内的宫女被刘协不断的放还民间,而显得无比的冷清,整体来说这一座皇宫,就像是破败国家的皇宫。

    但是皇宫附近却是很少人来,就算是有人不得不路过附近,也是匆匆离去,望向皇宫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畏。

    皇宫残破只是表皮而已,刘协,刘冯这一对父子却已经是光芒万丈,威势无双,让许都臣民,天下臣民都感到威严似海。

    “子曰………。”

    此刻,东宫内,正殿内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却是王坤,吴学,邓艾等太子舍人在读书。正殿旁边有一处偏殿,乃是刘冯的书房,也是日常接见臣下的地方。

    这处偏殿装饰比较简陋,唯一能够算得上是奢侈的,是满目的竹简,一叠叠,一层层,一幕望去,简直是数不过来。

    此刻,刘冯身着冕冠,冕服,很正式的跪坐在王座上,其下立着一人,此人身长八尺,气宇轩昂,再加上身着官服,一股威势透体而出。

    这人正是前南阳郡守,诸葛亮。

    刘冯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着诸葛亮,颇为感叹啊。在此前,刘冯还仔仔细细的想过要给诸葛亮安排什么样的职位。

    不过,现在此前朝中的三公九卿,除了三公之一的太尉以外,其余都满员,诸葛亮的能力加上刘冯给他助涨的名声,做九卿绰绰有余,但是三公却是资历不够。诸葛亮起码要熬到三四十,才能坐上三公的位置。

    因此太尉是不适合他的,九卿又是满员。刘冯找了半天,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找到了一种官职,算是适合诸葛亮的。

    这个官职叫做御史中丞,也就是太尉的次官。因为太尉缺人,诸葛亮坐上御史中丞,却是非常有权势了。

第八百零七章 魏延登场(2)

    不过,现在诸葛亮的运势很强,好运来了,却是挡都挡不住。刚巧,朝中的太仆陈离因为身体有疾,想要回家修养,上表辞官,刘协刚刚准了。

    太仆的位置也就空缺了出来。于是改任诸葛亮为太仆,列九卿,刘冯也为此感叹。

    “孔明可知道,孤为何要征召你入许都述职吗?”不久后,刘冯收回了目光,问道。虽然在问,但紧接着,刘冯却是说道:“孤看重的不是你那表文,表文虽好,但却不过是让孤心生大悦而已。孤就算是想为你造势,也不可能让你回许都述职,真正让孤中意的却是你治理南阳,南阳大治,这才是孤真正看重你的地方。”

    刘冯的这话,其实只是勉励,同时还告诉诸葛亮,要干实事。

    “臣明白。”诸葛亮闻言无悲无喜,受教道。

    “过来。”刘冯见此微微一笑,招手道。

    “诺。”诸葛亮应诺了一声,走上前来。刘冯在案上取出了一卷竹简,递给了诸葛亮,说道:“这是诏书,父皇任命孔明为太仆。”说到这里,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大汉向来缺少战马。上一次,孤虽然截取了袁绍的一万二千匹战马,多组建出了二营的骑兵,使得大汉朝的骑兵达到了三营一万八千人。但这与关中,曹操,袁绍的骑兵相比却是少之又少。孤又总不能一直靠着截取别人战马过日子,必须要自己培养战马。而太仆乃是掌管全国马政的主官,这重则就交给孔明了。”

    “大将军放心,臣必定竭尽所能。”诸葛亮伸手接过了竹简,不过神色却是稍稍有了点变化,有些激动。

    刘冯知道列九卿,做太仆,诸葛亮自己都可能有些震惊到了,到底也是人,而且年纪还轻,坐上太仆的位置,对于诸葛亮来说,有些小激动。

    “好。孤拭目以待。”刘冯微微一笑,点头说道。紧接着,刘冯说道:“好了,拿着诏书下去吧,去取相关的印信,官服。”

    “诺。”诸葛亮应诺了一声,手持诏书,拜别离开了。

    “孔明啊,孔明这大汉朝的江山就要靠你,荀彧,外公,田丰,蒋琬,刘巴等人去繁荣了,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诸葛亮离开后,刘冯心中暗道。

    紧接着,刘冯又想到了诸葛亮以及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各个都是忠心耿耿,并且能力出众,还都是工作狂人。顿时心中一振,有这些人的存在,大汉朝注定要繁荣昌盛啊。

    就在刘冯安排好了诸葛亮的职位,并暗自振奋的时候。本来冷冷清清,让满城的臣民都敬畏的皇宫南门外,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熊腰虎背,体格健壮异于常人,长相更是雄毅,双目似铜陵,瞪目而视,带着一股天生的威煞,再加上此人腰间佩剑。

    这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