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331部分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331部分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根金线,便是大明的龙气。如今,大明的储君未定,而朱厚便是第一顺位,所以,他身上的龙气是仅次于朱厚照的。当然,朱厚照乃是皇帝,通体的气运都是龙气构成,不像朱厚这般,仅仅只有一丝。

    别小看了这么一丝龙气,纵观整个大明,身具龙气之人,也不足十人。哪怕很多藩王,他们因为和当今皇帝的血脉关系较远,自身的龙气早就消失了。换句话说,就算是想要从藩王之中立一个皇帝,也不可能挑选到他们。

    说起来,朱厚的这道龙气,得来也是极其不易的。那些躲藏在渡厄古筏之中的诸位大能,可是在数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在六七十年前,北方的瓦剌以极快的速度壮大,虎踞在大明北方,连鞑靼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而没有人知道,这瓦剌的壮大,其实是有人逆天改命的结果。

    渡厄古筏之中的大能,以秘法刺激了瓦剌的气运,促使瓦剌的国力大增,不仅覆压鞑靼,还一直杀入大明,掳走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英宗皇帝。

    英宗被俘,大明的气运瞬间就混乱了起来。毕竟英宗身怀龙气,而大明朝廷失去了龙气的支撑,便开始摇摇欲坠。

    好在,当是有一位大儒,名叫于谦,当机立断,重新立了一个皇帝,也就是英宗的弟弟,后来的代宗皇帝。

    新皇出现,国运便重新催生龙气,使得朝堂瞬间的稳固了下来。而就算这个举动,也差点使得神道诸位大能的谋划失败。

    不过,那些大能毕竟都老谋深算,立刻动用了手段,让瓦剌将英宗皇帝又放了回来。一天没有二日,一国不能有二主。这双龙相争,使得国家发生了更大的动荡,而天命再次被搅乱。如此,便给了诸位大能可乘之机,他们也能继续从容布局了。

    而这一次,他们布局的对象,落到了英宗的儿子,也就是废太子朱见深的身上。他们将一个身怀惑心之术的宫女万氏送到了朱见深的旁边。

    二龙相争,最终还是英宗皇帝赢了,他重新确立了年号,并且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大明再次的恢复了正常运转之中,但是,谁也不知道,一枚暗子在这动荡的天命之中,悄然的潜伏了下来。

    英宗死后,朱见深即位,也就是朱厚照的爷爷,宪宗皇帝。宪宗是在万氏惑心之术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疏于朝政,宠信万氏,使得万氏的权力大增,权倾朝野,不论是内阁还是东厂,都无法与之抗衡。

    甚至于,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天下的运转,尽皆取决于万氏之手。

    而万氏得了神道诸位大能的授意之后,让宪宗所有的孩子,或是胎死腹中,或是意外夭折,在宪宗寿命将近之际,都未能有一个子嗣。

    本来,按照计划,宪宗没有子嗣,那必然需要从宗室之中选一个孩子继承皇位。他们只需要提前安排好可能性最大的那几个藩王就好了。毕竟,转世到藩王的家中,可比转世到皇宫里轻松多了。

    但谁料到,在这个时候,宫内突然冒出来一个皇太子,这个太子一出现就已经三岁了,三年前为了躲过万氏的迫害,这个孩子被太监们藏在了宫内,一直到其三岁才交给宪宗。

    宪宗得到了这个孩子,大喜过望,很快便封其为太子。万氏在这期间,也多次想要杀死这个突如其来的太子,但在宫中太监宫女的帮助下,全部都是失败了。

    这可能是大明国运庇佑的原因,此子命格高贵,天生就是帝王之相,万氏的种种手段,根本奈何不得他。在这等情况下,那些大能只得再次的更改计划。

    他们让万氏不要再杀死宪宗的子嗣了,这样一来,宪宗就又生了几个儿子。而这些儿子之中,有一个就是朱厚的父亲,上一任兴王朱佑。

    神道大能们决定,将这个主宰大明的计划推迟个几十年。而到了如今,朱厚照无子,朱厚第一顺位,他们的机会再次降临。

    感谢小小717同学的打赏,摸摸大

第六百九十二章 林家的根

    “老黑,我们的布置如何了?”朱厚将圣旨攥在了手中,拳头紧握,但面上却是一片平静,平静的就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只欠东风。”黑先生站立在一边,沉声的说道。这次去山西,他可谓是栽了一个大跟头。虽然成功的杀死了那个神灵,但也害的兴王被削爵,原本十拿九稳的皇帝之位,也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好,我们最好快点行动,我已经没有耐心耗下去了。”朱厚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随手将圣旨扔到了地上,然后大步的离开了屋子。

    “是。”黑先生点了点头,脑袋低垂,满脸恭敬的模样。

    ……

    “什么?你让我们举家搬到鞑靼?”而在山西太原的林府之中,林羡渊听到了方洪的建议,当即惊叫了起来。

    林家虽然不是底蕴多么深厚的世家,但是,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而鞑靼乃是番邦化外之地,堂堂汉人,岂可自甘堕落到这等地步。

    “我跟兴王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为了对付我,或许会对你们使出什么阴招。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前往鞑靼比较好。鞑靼的皇帝博迪与我有旧,定能保我林家平安。”方洪也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林家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但如今别无他法,只能如此了。

    “不行,万万不行,此举只会让祖先蒙羞,我任何一个林家人,都不能做出这等事情。”林羡海不住的摇了摇头,他乃是林家如今的家主,他不想让林家在他手里成为化外之民,也不想让后世的子孙戳他的脊梁骨。

    “外翁,您怎么看?”方洪看向了林靖远,在这个时候,真正能够做到一锤定音的,也只有老爷子了,只要他同意了,林家人便不得违逆。

    林靖远见方洪将这个选择甩给了他,便笑着摇了摇头,“洪哥儿,你随我一起走走吧。”

    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直接拄着拐杖,迈步朝着屋外走去。方洪赶紧上前一步,伸手搀扶着老爷子的胳膊。

    瞧着二人出了门,林羡海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方洪和林靖远,一路从大堂之中走出,沿着一条小路,随意的走动了起来。“洪哥儿,你看这块太湖石,乃是我林家先祖谨诚公从江南运来的太湖石,自林家建立起,就一直立在了这里,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二年啦。”待到了后园的时候,林靖远抬手指着一块一丈高的假山石,大声的说道。

    这块太湖石纹络古朴,上面已经爬满了青苔,和四周的地面融为了一体,看上去无比的和谐。

    林靖远似乎也来了谈兴,走了几步之后,站在了一座木制的小楼面前。“你看这座小楼,是第三代先祖博文公修筑的,博文公年轻之时,学习不肯用心,在被长辈责骂了之后,便发愤图强。为了能专心的学习,他就修建了这二层小楼,每日里爬上楼后,就命人抽掉梯子,饮食只用吊篮上下。他凭着这股劲头,学业终于有成。在其三十二岁那年,考上了二甲进士,最终官至户部侍郎。”

    林靖远给方洪讲了这座小楼的故事,还说他小时候也曾被关在这里学习,那时候他还整天想着如何逃跑云云。或许是年纪大了,他有的时候,说着说着自己就忘掉了先前说了什么,将一段话重复好几遍。但方洪却没有丝毫不耐烦,反倒听得津津有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转过了那小楼没有多远,就是林家的祠堂,祠堂的边上,则是一座家学的学堂。里头是林家的适龄孩童,还未走近,便能够听到里面朗朗的读书之声。

    而到了学堂附近,林靖远却出奇的没有说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的站在外面倾听着,面上时而露出了笑容。

    一直站了有半刻钟的时间,他才慢慢的离开学堂,往自己的小院走去。

    他一路上都很沉默,一直快要走到院门口的时候,口中才突兀的来了一句,“林家的根,在这里啊。”

    说完之后,他就走进了院子,方洪还想搀扶他,但林靖远却摆了摆手,独自一个人蹒跚着前行。

    方洪站在小院的门口,伫立的良久。许久之后,他转身离开,但在这次之后,他再也没有提过举家前往鞑靼之事。

    三天之后,方洪向林靖远辞行,带着丑娃和谢朝雨,一同往江西的老家而去。

    “我们终于要回家咯。”四辆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往南边而去。丑娃被方洪给举得高高的,虽然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似乎也被父亲的情绪所感染,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方洪,这外翁那里你准备怎么解决?”谢朝雨斜靠在方洪的身上,小声的开口问道。虽然她不知道方洪和兴王之间有什么矛盾,但也知道,兴王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万一他们对林家下手,那林家又该如何解决?

    “兴王那边暂且无事,他们估计以为我已经死了,只要我不露面,林家就暂时不会有危险。”方洪拍了拍谢朝雨的头发,轻声的开口说道。

    谢朝雨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还不知道方洪假死的事情,但既然方洪说了这样的话,她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方洪一只手抱着丑娃,一只手则揽着谢朝雨,眼神变得幽深而平静。他知道,自己这假死脱身之计,只能用于一时而已,迟早有一天会暴露的。他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迅速的提升自己,至少有能够让兴王忌惮的底牌。

    “江西,江西有个龙虎山,是时候该去看看了。”方洪曾经有一个计划,就是搜罗天下超凡存在,以体内世界为基础,对那些存在进行敕封,好最快的截取天命力量。前些日子,因为事情比较多,正好给耽误了。不仅如此,为了瞒天过海,他还忍痛让巡游灵官自爆。他本来也就降服了两尊神灵,如今还死了一个,这让他损失挺大的。

    感谢叶葳蕤同学的五百币打赏,摸摸大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官道偶遇

    方洪等人坐着马车,行进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了江西境内。这一路上走来,也不是很太平,路上有时也会遇见些贼匪流寇。不过,这些对于方洪来说,只是让生活中多些调剂罢了。

    “少爷,我们前面就到长江了,我们直接坐船,便能够沿江直接到达长宁。”林老爷子派了管家的儿子林孝安送方洪几人回家,这林孝安果然是个不错的人才,这一路上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方洪等人赶路,不仅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反倒还养的白胖了起来。

    “终于快要到家了。”方洪抱着丑娃,从马车上头下来,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城池,城池往南十数里的地方,便是长江了。

    “少爷,前面是德化县城,我已经让一些下人去准备船只了,或许下午就能出发了。若是少爷觉得无聊,可以先去县城里头逛一逛。”林孝安的声音略带着些谦卑,轻声的说道。

    “去县城就不必了,我们在这等着就是了。”方洪摇了摇头,拒绝了林孝安的提议。

    如今已经是暮春的时节,官道的野草长得茂盛,但明媚的绿色之中,还夹杂着一些可喜的小花,让整个季节都生动了起来。

    方洪令人拿出了一块绢布,铺在了地上,然后又准备了一些酒水和干果,就这么坐在了官道的边上,欣赏着附近的景色。

    丑娃见到这等景色,也表现的十分兴奋,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因为身上的衣服穿得厚实,看着就像是一个花球在滚动着。

    方洪看着儿子,觉得十分好玩。伸手从边上拎起了酒壶,往口中灌了一大口。山西的汾酒很有名气,他怕以后喝不着,特意命人装了几坛子在车内。

    他喝酒的时候,喜欢往酒水之中注入一道神力,这样会让酒水变得更加香醇,还能滋养肉身,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驾。”欣赏着美景,品味着美酒,方洪觉得心中无比的惬意。不过,他这份舒适还未维持多久,从不远处,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十数个骑兵,骑着健壮的马匹,从远处疾行过来。

    这官道本就不平整,再加上好些天未曾下雨,骑兵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风沙席卷,简直要迷了你的眼睛。

    此处是官道,来往行人不少,就算有赶路的骑兵路过,那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是,方洪瞧着为首那汉子,心头却是一动。

    这个汉子竟然是陈老三,当初他借助许旭峰的身份,混入宁王的军中,陈老三是他的亲兵之一。后来他离开了,还摆脱王守仁帮忙安排一个好位置给他们,也算是成全了情分。

    看陈老三的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