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330部分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330部分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什么事都晚了。”杨廷和按了按脑袋,觉得有些头疼。他们占据的位置越高,需要思考的东西也就越多,在这种斗争之中,稍微有些错漏,就会万劫不复。

    “不若这样,我们先行出手,给谭季堂安一个罪名,最好是通敌叛国。如此一来,他的所有行为,都将是别有用心,就算皇上想要趁机刁难,也无从下手了。”蒋冕的眼睛中透露出一丝光芒,坚定的对着二人说道。

    “这……”杨廷和与梁储听闻了此言,当下就算一愣,谭季堂怎么说都是一个巡抚,给他安一个罪名,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而且,此法已经属于阴谋范畴,失之于堂堂正正,不太符合他们一贯的作风。

    “此时除了兵行险招,别无他途了,为了我大明江山,我蒋冕愿意做这个罪人。哪怕事情败露,我也愿意一力承担!”蒋冕的语气夹杂着一丝火气,大声的开口说道。

    “敬之,此事是我们三人共同商议的,岂能让你一人担责。”杨廷和拍了拍蒋冕的肩膀,一脸轻松的说道。似他们这等级别的,只要不是叛国求荣的大罪,最多也就是个告老还乡而已。他们各自的年纪也不小了,大不了回家养老去,也给下面的人腾腾位置。

    三个各自商议了一下,继续完善了一下他们的计划。

    但是,就在他们的计划将要施行的时候,总有人不愿意让他们如愿。

    “你们听闻了没有,兴王杀死了镇守太监王贵?”在京城的一处酒楼之中,一个书生十分兴奋的说道。

    “略有耳闻,传闻那王贵嚣张跋扈,祸乱地方,兴王听闻了之后,便命令手下人将其给杀了。此举实在是大快人心,按我说呀,阉狗就是该杀。”在他的边上,另一个书生当即接口着说道。

    “哈哈哈,兴王替地方除害,当浮一大白啊。”几个书生谈笑之间,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语气十分的畅快?

    “哎?你们所言何事啊?我怎么没有听说啊?”这里的动静,也吸引了边上一些士子的注意,当即,那些人一起围拢了过来。

    “山西的镇守太监王贵知道吧?不知道?此人前些年被下派到山西,不仅鱼肉乡里,传闻还残害了不少忠良。此人不能人道,却喜欢搜刮一些良家的女子,带回家去狎玩,不知道多少人家因此受苦。”其中一个书生站了起来,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的说道。

    “阉狗真是害人不浅,朝廷就该将所有的阉人都给杀了!”此人说到了这里,旁人自然是跟着咒骂不已。其他地方的人或许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京城的太监数量太多了,不少人都厌恶太监。尤其是读书人,觉得太监不阴不阳,有悖人伦,就不应该存于这世间。

    再加上太监和文官集团,天生的对立,进一步的增加了这种恶感。如今大家听闻了这些消息,一个个都是满肚子的火气。

    “这王贵的恶行,终究是让人看不过眼了。这人是谁呢?自是我们的兴王了。兴王身为藩王,明面上不好处理,便派了几十个护卫,按照潜入到了王贵的府中,直接将其给杀死在家中。不过,那几十个护卫,因为被王贵手下的鹰犬给发现了,差不多全军覆没,只有一人逃了出来。”在说道这里的时候,那读书人的语气,忍不住的低沉了下来。

    “真乃义士也,我等读书之人,当替他们立碑做传。”余人听闻了这些消息,当即肃然起敬,同时也为这些人而感到痛心不已。

    “是啊,他们是义士。但是偏偏有人不愿意让我们的义士们瞑目。你们可知道,那阉狗在山西的势力极大,不仅养了一大批鹰犬,还结交了山西巡抚谭季堂。谭季堂在王贵死了之后,立志要为其报仇,便写了数千言的奏折,还将从义士们的身上搜索出了兴王府的令牌作为证据,希望严惩兴王殿下。”那书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仰面朝天,似乎十分的不忿。

    “什么?还有这等事情?难道为民除害也是错了么?”其余的读书人一听这个,个个都是愤怒异常。

    “是啊,我也一直在问这个问题?难道为民除害错了么?现在答案是很肯定的,错了。这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呀,难道其余人就不知道王贵滥杀无辜么?难道其余人不知道王贵欺压良善么?不,他们知道,但是,他们更知道,杀死王贵的后果是多么严重,所以他们才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呐。”书生的嘴唇颤抖着,语气更加的沉重。

第六百九十章 捧杀

    “阉狗欺人太甚,我们怎么可以让这些义士白死?不若这样,我们一起去午门敲登闻鼓,希望朝廷能够对兴王网开一面。”就在大家激愤异常的时候,一个人忽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

    “对极对极,我们去敲登闻鼓,让朝廷不要惩罚兴王,并且为其正名,一定不能让天下义士心寒。”这个提议一出,得到了不少的认同。一个读书人,若是没有功名,想要参政议政肯定困难无比。唯一的法子,就是让大家聚集到一起,联名对朝廷上书。

    整个酒楼之中,所有的读书人都觉得胸腔之中有一道血气蒸腾,让他们身心无比亢奋。众人呼啸而下,朝着午门的方向而去。

    在一路走来,不少人呼朋唤友,队伍的声势越来越壮,加入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在快要靠近午门的时候,人数已经增长到了百人左右。不少百姓都跟在这些读书人的后面,想要跟着一起看看热闹。

    “你们干什么的?”这帮读书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午门附近,可把守在午门的那些士兵给吓了一跳,一个个赶紧握住了手中的兵器,厉声的问道。

    “我们要见阁老……我们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阉狗该死!”人群之中,传来了无数嘈杂的声音,那些士兵听的头都大了。不过,通过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几个人快速的走入了午门,将此事禀报到了内阁。

    “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如此喧哗?”内阁办公的地点就在午门的边上,外面的吵闹声,很快就惊动了杨廷和等人。等到那几个士兵进来之后,几个阁老便皱着眉头问道。

    “禀报阁老,外面聚集了一大帮子的士子,具体发生了什么小的也不知,但听他们的来意,似乎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其中一个士兵,赶紧将外面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兴王?”一听到这两个字眼,杨廷和几人的瞳孔便是一缩,他们在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在各自的眼睛之中看到了一丝阴霾。

    “走,我们出去看看。”杨廷和清了清嗓子,当先一步,朝着午门之外走去。蒋冕和梁储二人跟在后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凝重之色。

    “阁老出来了!”三人刚刚走出午门,外面的人群就变得更加激动了起来,不少人都在大声的嚷嚷着,场面有些控制不住了。

    见到这等状况,杨廷和面上一沉,“尔等读书之人,不思学习修业,为何来午门喧哗?”

    他毕竟是大明的宰辅,身上自带着一丝威严,在出声厉喝的时候,不少人都不自觉的被其气势所迫,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

    “杨阁老,您是三朝老臣,两代宰辅,素来刚正不阿。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希望您可以替兴王做主,不要责怪于兴王。”在人群之中,一个读书人站了出来,对着杨廷和行了一礼,语气十分认真的说道。

    “是啊,权阉当道,非是国家和百姓之福,兴王此举,也是替家国社稷着想。”边上又有读书人插口替兴王求情。

    “若是朝廷坚持要处罚兴王,我等读书之人,就在此长坐,直到你们改变主意为主。”人群之中,也有一些人性格比较执拗,语气中竟然夹着几分威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了大量太监们的罪状以及兴王的苦衷和仁义。本来,按照杨廷和等人的想法,就是打算倒打谭季堂一把,好让兴王脱身的。按理来说,是和这些士子的目的相同,他应该顺从民意,趁势而为才是。

    但是,杨廷和三人听得越多,这心里头却是越烦躁。瞎胡闹,这些人可真是瞎胡闹,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这些读书人明显是被人给利用了,表明上看起来是在替兴王说话,希望朝廷能够网开一面,实际上,这是很明显的捧杀之术。

    那镇守太监乃是皇帝所派,代表的也是皇帝的脸面。你这把镇守太监给杀了,还给镇守太监身上泼了那么多脏水,那就是啪啪的在打皇帝的脸。你这倒好,打了皇帝的脸之后,不仅不请求皇帝处罚兴王,你还让其网开一面,你让皇帝怎么想?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读书人替兴王求情,那不是说明兴王受到百姓爱戴么?你一个藩王这么受爱戴,你是想要干什么?莫不是想要收买人心,坐一坐那九五之位?这宁王造反的风波还没散去,就又发生了这等事情,这也由不得有心人不往歪处想。

    如果在这个时候,杨廷和等人依然要保兴王,那只会把事情进一步的推向一个难以控制的地步。外有士子,内有官员,都在帮助兴王,皇帝知道了会怎么想?宗室知道了会怎么办?其余藩王知道了反应又会是如何?

    所以说,面对着这些士子的逼宫,杨廷和等人不仅不能保兴王,还得对其大大的处罚。处罚的越重,兴王相对而言才越是安全。

    “走吧,回去吧,这一局我们输了。”杨廷和的面上没有丝毫波动,他十分平淡的看着面前那些士子,半晌之后,才转头对着蒋冕二人说道。而在他转头的瞬间,蒋冕二人在其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愤怒和无奈。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必须以退为进,只有重重的惩罚了兴王,才是保护兴王的最好法子。只是,这个举措一出,怕是得罪的人不少。

    首先,兴王被惩罚了,那心里对于杨廷和等人,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感了。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好去解释什么。

    其次,这些读书人喊着要赦免兴王,内阁的几个阁老偏偏反其道行之,那这些读书人定然也会怨恨。

    最后,他们惩罚了兴王,那就相当于帮助了阉人宦官,天下的百姓和寻常的官员会如何看待他们?说不定会认为他们与宦官同流合污,蛇鼠一窝呢,这对他们的清名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第六百九十一章 谋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兴献王朱厚,罔顾国法,擅遣家臣,而害天使之命。故罚俸三年,削爵一等,减免厨役、斋郎、铺陈之杂役。勒令思过三年,思过期间,毋得饮酒、鼓乐、歌舞,命长史以为监督。”一封申斥的圣旨,很快就传到了安陆。

    关于兴王的惩罚问题,杨廷和是和宗室府的人商议过的,虽然宗室府的人觉得这个惩罚有些严重,但是,因为三个阁老都坚持,他们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圣旨草拟好了之后,内阁便命令快马加鞭,将其交给正德,让其审阅一遍。毕竟,似这等皇室内部的问题,必须要经过皇帝同意的。如果皇帝觉得这个惩罚太低,他们必须还得改一下。如果皇帝觉得惩罚太重,也完全可以将这封圣旨搁置。

    在这个问题之上,皇帝的自主权还是挺大的。朱厚照才得了奏折之后,连看都没看,直接就同意了。他如今的注意力,可都是放在宁王的身上,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弟,并没有如何在意。

    “兴献王?呵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呐。”在安陆城的王府之内,朱厚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拳头,面上一片狰狞。

    按照大明藩王之间的爵位等级,最高的就算亲王爵位,一般都是单字,比如说宁王,比如说兴王。而第二等的,就是郡王。郡王一般都是两个字,如今兴王被改成了兴献王,这对于朱厚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且,爵位被削,最让他难以接受的不是面子问题,而是一旦被削爵,他和大明之间的气运联系,就会削弱许多。一个郡王和一个亲王,本身就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嘶吼。”朱厚的头顶之上,一条紫色的蛟龙不住的飞舞。这条蛟龙的背脊之上,有一条璀璨至极的金线,连接头尾。就是这么一条金线,使得整条蛟龙看上去威武非凡。

    但是,就在圣旨下达的瞬间,这条蛟龙就迅速的萎缩了起来。原本已经初露峥嵘的头角,也开始退化,腹部伸出来的四根爪子,也逐渐的缩入了腹中。

    原本看上去威武不凡的蛟龙,此刻竟然变得像是一条蟒蛇。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蟒蛇背后的那根金线,依旧璀璨夺目。

    这根金线,便是大明的龙气。如今,大明的储君未定,而朱厚便是第一顺位,所以,他身上的龙气是仅次于朱厚照的。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