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城兄弟 >

第20部分

汉城兄弟-第20部分

小说: 汉城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喜欢这位老弟不是没有道理,可在我们工作的广告公司只有我们两个属狗的,又是同期毕业生,不管我们俩的关系好不好,都会成为被比较的对象,而且,大部分负面评价都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对这位爱夸夸其谈的人,不但提升他做了项目经理,而且夸他有幽默感,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爱吹嘘自己反倒被认为是一种优点。一些人认为现在是充分表现自我信心和力量的时代,他的这种性格正好和广告公司的性质吻合。在进公司的第一天,他就急火火地说什么:“写一张人事接收函哪里需要一个小时,人事安排为什么得花两个小时呢?”他急于出成绩,一心想在工作中来个大刀阔斧,一鸣惊人——这一点,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他性子急,什么事都想干,什么新鲜事都想搀和一下,他对工作的那股热情和速战速决的精神也是大家所公认的。
  与此相反,我办事稳重、追求完美的作风却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反而给人留下了暮气沉沉,缺乏进取精神的印象。比较的对象就是我的那位老弟。人们本能地认为,我和他同属狗,又是同期毕业生,从地域上讲是老乡,年龄还比他大一岁,理应比那位老弟做得更好一些。再加上,我又不会像那位老弟一样以同乡或同窗的关系去拉帮结派,比如,叫“阿尔蒂”的浪漫派,出身什么特殊部队的战友会,甚至儿时一起玩过足球的“光腚足球协会”,这时也成了一个什么“派”。总之,只要有一个由头或说道,都可以成为聚在一起的理由。今天一起比戒指,看谁手上的好看;明天比裤腰带上的皮带扣儿,看谁的最漂亮,等等。只要有人提议,立刻就有人响应,甩着胳膊,扭着腰身上来凑热闹,那劲头就像南北离散家属见面一样热烈,那么亲切,那么“令人感动”。
  我常受到的指责是缺乏合作精神,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我并不认为,几个人勾肩搭背,醉得连路都走不稳,一头栽倒在煤渣路上起不来,或者成群结队在咖啡馆里打群架,在酒吧里泡妞儿,或者抱着个电话机在那儿瞎贫,惹得周围的人不是乜斜着眼瞅他,就是摇头走开等有害社会的行为就是“合作精神”,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其实,我并不是不能融入群体,而是不愿意和这些人同流合污。我认为“和群众打成一片”应该是平易近人,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尽职尽责,并和他人很好地配合,把本职工作做好——但这种想法怎么也得不到周围同事的认同。在工薪阶层占主导地位,风气不正的当今社会里,这种“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说法和黑社会的拉帮结派没有什么两样。只要和这些人混在一起,就不能再考虑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得一起瞎混。晚上聚在一起喝一茬酒还不成,还要喝第二茬、第三茬;说要洗桑拿,只要大家一起哄,不去也得去;有人提议要到小剧场观看人体表演,少不了也得凑上一份。甚至,几个人凑份子包个妓女,也得跟着去凑热闹。这哪儿是“打成一片”,简直是鸡鸣狗盗,扰乱社会!
  刚升职的这个项目经理特别喜欢带着手下的人东跑西颠。一上班,就学着西洋人的腔调,到处问“早上好”。在他看来,学得越像,打招呼越洋气,就越够一个上司的派头,也才有上司的气质和风度。他相信,这样的上司部下是最喜欢的。可是,当他喝醉酒的时候,“早上好”的绅士派头就无影无踪了,从军事生活中过来的韩国男子的蛮劲也就上来了,口里念念有词地说:“好小子,叫你打狗你为什么撵鸡?!叫你用大屌砸核桃,你也得给我敲出仁儿来,懂了吗?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子,还想在部队混饭吃,趁早打起背包走人!”几句话里,极权统治者的嘴脸不就暴露无遗了吗?如果有人喝醉了坐不直,或者趴在桌上起不来,他就会说:“像你们这种人还算男子汉大丈夫,我看顶多像头蠢猪!”
  这种人的信条是,所有部下都要和自己搞成铁板一块,无论头天晚上醉成什么样子,第二天也得按时上班。他认为,这个世界上自己最不能饶恕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十几年前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媒人,因为有了家庭,他的手脚被束缚住了;二是上班迟到的人,因为不给他面子。这位经理喜欢具有武士道精神的人,他们进桑拿浴房汗蒸时,即使肉皮烤伤也能咬紧牙关挺着,没有上司的命令绝对不会走出桑拿房一步。
  我和这种社会气氛,和这些人是格格不入的。要说“打成一片”拉帮结派,我在万寿山四人俱乐部里就已经亲身体验过了。和那些本不愿有关联的人硬混在一块,被瞧成是一丘之貉,哪怕一伙人里只有一个混混儿,其他人也都会被看成是混混儿。除此之外,我不合群也还有其他原因,我既清高又多疑,总觉得谁都不如我。
  总而言之,我和富有创造性又有才干的人想法一致——大家都过不惯有组织受约束的生活。青少年时期的我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秀才,现在又成了和这个世道格格不入的超脱者。
  二期公司职员研修班的主讲人曾嘴很甜地说,公司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公司职员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愿意跟大家拧成一股劲,在这个公司干一辈子等等,非常娓娓动听。但在我看来,工作单位就是工作单位,它和家庭没有什么关系。譬如说一辆有三万个零件的汽车,其中一个零件装配时有些松动,如果这个零件还能一直坚持到汽车报废而不被更换,那我真算服了。同样,在一个公司,有的人明明一开始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怎么可能拧成一股劲,整个公司又怎么可能是铁板一块呢。那么,研修班那些主讲人说的不是屁话又是什么。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那些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及广告编排都可以适应的趋于成熟的人。不,应该这么说,我是一个口头上唯唯诺诺,但又有勇气变通规矩,具有灵活性不循规蹈矩的人。上司的话刺耳我也不会当场反驳,而是像应付暴风雨一样,把大衣领子竖起来,老老实实听着就是了。
  广告文字撰稿人的职业这种情况。撰稿人的工作是很费劲的。不像在樱花树下面对酒桌,看着蓝天白云吟风弄月那样富有情调。对这一点我不是不清楚,但我是这么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不会瞄准一个中心目标去拼搏,而是只远远地站着指手画脚。这种性格,使我对什么事情都产生了一种距离感。我捕捉现实的触觉虽然并不十分敏锐,却也有不同常人的一面。可真一接触广告业务,我马上感到其强度和对速度的要求比我所预想的要高出二十倍。广告文字撰稿人的最大课题是要会“爆冷门”和“捕捉悬念”,从表面上看比较轻松,但要真正做到可就“难于上青天”了。有时,为了捕捉个悬念,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只能张开双臂仰天长叹。说来也怪,我的上司——项目经理却硬要一个接一个地把撰稿工作交给我:“你就搞了这么一点点?!每个人的脑袋瓜都差不多,就看你肯用不肯用了。像这种点子,和我们竞争的公司早就想到了,你得比他们高出一筹才对。我不是说过嘛,广告文字,得有搞十个废十个方案的思想准备,从第十一个方案起才应该说是真正的开始。不光要绞尽脑汁,还应该绞尽灵魂才对!”
  “我没有灵魂,那该怎么办呢?”我满不在乎地顶了一句。
  “没有灵魂就绞心计!”项目经理生气地甩给我一句。
  这位项目经理一向爱使用灵魂这个词儿。我记得他在撰写广告词的时候,曾经写过“女子和恶魔没有灵魂”的话,受到了女性团体的猛烈攻击。这位经理虽然不做撰稿工作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每次送出广告展示会的参评作品时,总要把我的名字拿下去,换上他自己的名字。有一次,我设计的广告获了奖,当然领奖的人是他而不是我了。看来,这位项目经理非要做我作品的总代理了。但是,后来他还没坐上董事的位子就被辞退了。谁都知道,广告文字撰稿人在当上公司领导干部之前都会被榨干脑汁,当技术和才能被全部攫取之后,就会成为牺牲品而被赶出公司。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有水平的广告文字撰稿人,对这一点我心里是十分清楚的。无论干什么事,我都不想当领头羊,更不愿意鹤立鸡群,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尽心尽力干得最好,只想随大流,以免冒尖时被人掐掉,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我和凡事想碰运气的祖鞠不一样,如果不确定有好的结果或条件不完全具备,我根本不会接手的。然而世事往往是一开始想得很周密,但最后不了了之,没有任何理想的结果。我也不像升洲,凡事都只想个大概其,宁愿一辈子默默无闻地过下去。对那些没有自我意识,只想混日子的人我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有很强的洞察力,足以解读人生奥妙。在这种处世哲学的指导下,我对干得不好的人看不上眼,自己又不愿意干,总在想:“只是我不想干罢了,我一干,你们谁也不是个儿。”这算不算眼高手低呢,我也不知道,但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我常常自我陶醉,感到十分满意。如果要对我的处世哲学加以简单总结的话,那就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自居中游,避免与人竞争。对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我既无忌妒之意,也无戒备之心,而且,还和几个“一流人才”成了朋友,金富式就是其中的一个。
  金富式高二的时候和我一个班,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个子兵”。虽然他个子很矮,但对军训却十分认真,伸着小胳膊小腿,持枪,拼刺刀,一招一式都做得十分到位。在建校纪念活动中举办的马拉松赛上,他虽然是倒数第一,却坚持着跑了下来。班上的同学都把他当猴儿耍,再加上他性格内向,很难有同学跟他合得来,交上朋友。那次跑完马拉松以后,他反倒对长跑产生了兴趣,只要有空就去跑步,现在金富式已经成了马拉松赛的排头兵了。
 
  后来他当上了志愿兵,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不知是单兵训练的艰苦生活使金富式感到刺激呢,还是“好木头不做柜,好男儿进海军陆战队”的口号刺痛了他的自卑意识呢,“小个子兵”拒绝了某个好心人让他到空军当地勤的建议,除每天增加锻炼强度外,还坚持喝牛奶吃增高的营养品,终于体检勉强合格,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海军陆战队队员。
  当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建有海军陆战队,美国就是一个。金富式当上了海军陆战队队员以后,备感自豪。复员后他又一头扎进了书堆,背起《一般常识》这本书来。除此之外,他还学到了好多就连我这个朋友都不懂的知识。后来,金富式从一所一
  流大学毕业,应试合格,当上了记者。当时记者考试很难,需要有五花八门的知识。由于应试的人多,合格率就相当低。记者这一职位之所以对大家那么有吸引力,不仅是“笔伐强于刀劈”的理论所致,还因为国家对舆论机构实行关停并转以后,记者的位子更加希罕,拿的票子更多。金富式社会阅历多,意志坚强,敢打敢拼,所以最后被分到社会部去工作。
  金富式是一个老被警察盯梢的记者,因此,他在社会上可以说是“臭名远扬”,什么“四鼻孔猎狗”啊,“尖酸鬼”啊,“鬼头笔”等等的绰号,不一而足。正如他的绰号所反映的那样,金富式是个嗅觉很灵的记者。有时,他和大家一起在人流穿梭的地方打牌,打着打着就突然不见了,与其较劲的其他报纸、杂志记者一下子就都急了眼,生怕自己抢不到独家新闻。有些晚报的记者干脆不动声色,继续打自己的牌,等金富式拿到爆炸性新闻以后,再抄一遍,比他晚发也就行了。金富式人小鬼大,他不但会捕捉爆炸性新闻,还会制造爆炸性新闻。有一次,他把某一杂志社的插图绘制者指责为赤色分子。其实,这个人对政治一窍不通。他本来是个落魄艺术家,到杂志社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一天在设计主题为“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的关系”杂志封面时,想找一个与之匹配的人物头像。他翻阅了好多书籍和画报,终于找到了具有宣传鼓动效果的人物,这位艺术家就把他搬到了杂志的封面上。这个人是谁,他压根儿不清楚,也根本就没去想过。实际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人的确是个难得的天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金富式看到了这本杂志,他一眼就认出这个人,灵机一动,爆炸性新闻就出来了:把一个敌对国家的首脑人物放在我们杂志的封面上,这个人不是赤色分子又是什么呢?金富式当即向有关部门打了个电话,这个落魄的艺术家又一次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